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27节

  “七月,明军到达煞胡原,俘获鞑靼的部属,得知阿鲁台已逃走,停止追击,在回师途中,朱棣又率军击败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捕斩甚众,兀良哈部的余党诣军门投降。”

  相比起前两次小一下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57章洪武大帝认可,大明双大帝!

  “不顺咱心啊!这些混蛋东西,居然听到老四去就跑了!”朱元璋不太满意战果。

  “父皇,四弟声名远播,这些北元残留势力肯定害怕啊!他们被四弟打出心理阴影了,已经很不错了。”朱标笑着说道.

  朱标觉得已经很好了,威慑力打出来了。

  朱元璋点点头,“老大你说的对,萧然你继续!”

  “永乐二十一年秋七月,老爷子第四次亲征阿鲁台,九月,明军听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其部落溃散,便未出兵开战。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领部落投降,朱棣封其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十一月明军回到京师。”

  这一次收获更小了。

  相比起前两次有点不够看,这就是去巡察草原了。

  萧然继续说道:“永乐二十二年,老爷子最后一次亲征鞑靼,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进犯明山西大同、开平等地。老爷子遂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之兵于京师和宣府待命。获悉阿鲁台已逃往答兰纳木儿河,老爷子令全军急速追击。”

  “因为天气和各方面因素,第五次也收效甚微,按照正常历史进程,老爷子第五次北伐没有回去,在榆木川病逝。”

  听到这里小朱棣看了看旁边的老朱棣,肃然起敬。

  一辈子都在开疆扩土,最后还是倒在出征路上。

  朱元璋一下子沉默了。

  听到朱棣病逝在榆木川,最后关头还在开疆扩土,有些动容。

  朱元璋起身,走到朱棣面前,“咱不怪你了,你没有让咱失望!”

  开疆扩土这么多,朱元璋已经是认可朱棣了。

  朱元璋再苛刻,也不忍心责备一个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开疆扩土的子孙。

  虽然还不知道文治,但是能四处征战,需要巨大的国力支持,文治肯定也不差的。

  文治不行,是不可能如此大规模征战的,这一点朱元璋很清楚。

  听到朱元璋的认可,朱棣眼睛一下子红了。

  “爹,我...”朱棣很感动,一辈子兢兢业业,就是为了被朱元璋认可。

  相比起朱允炆,朱棣实在太优秀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之前听到朱允炆的所作所为,现在朱元璋才知道朱棣夺皇位对大明来说是好事。

  “不用说,辛苦了!”朱元璋拍拍朱棣肩膀。

  “洪武年间大明疆域差不多是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到了老爷子永乐年间达到了997万平方公里。”

  听到萧然的话朱标朱元璋还有小朱棣都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一己之力把大明版图扩大一倍。

  “997万!”朱元璋也是被吓一跳。

  “说997万平方公里,这是将青藏高原也算入的,算上东南亚‘三宣六慰’,一共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

  听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标都有点麻木了。

  确实有点大的过分了!

  “老爷子年号永乐,后世的人习惯叫老爷子永乐大帝,整个大明王朝,被叫大帝的,只有两个人。”萧然看向朱元璋,“另一个就是开创大明的皇上你,洪武大帝!”

  听到永乐大帝,两个朱棣浑身起鸡皮疙瘩。

  这是后世之人的认可。

  “永乐大帝!洪武大帝!”朱元璋面露喜色。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其他被人熟知的也就是汉武大帝刘彻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58章永乐盛世,万邦来朝!

  汉武大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汉武大帝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他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这是为数不多勉强和秦始皇齐名的帝王。

  朱元璋心情大好,“萧然,给咱继续是!”

  相比起朱允炆血压高升,朱元璋还是更喜欢听萧然说朱棣的功绩。

  “说到哪里了?”

  “说到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政策。”旁边的朱标提醒。

  萧然点点头,“外交上,老爷子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平紫禁城...”

  “下西洋作甚?咱不是海禁了吗?”

  朱元璋很不解,这和朱元璋之前政策背道而驰了。

  朱元璋洪武四年十二月,朱元璋命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隶各卫为军时,就宣布“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洪武十四年十月又宣布“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海禁可以算是明朝的一个祖制。

  朱元璋对“海外贸易”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一次“禁海”无法体现他对此事的重视,还要一次次的“鞭尸”。

  从唐朝开始,华夏就同周边各国有大量的海上贸易,而负责海上贸易的机构就是市舶司。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分别于洪武三年和洪武七年,两次裁撤市舶司。

  这是在告诉世人,朱元璋海禁的决心。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又一次下令,严禁沿海的居民与周边的诸国人员往来,这是朱元璋对海外贸易的第一次“鞭尸”。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在之前严禁本国人员与外国人员往来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新的命令,严禁外国人进入本国,这是朱元璋的第二次“鞭尸”。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下令,禁止民间买卖国外的物品,这又是一次“鞭尸”。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死前的头一年,又一次下令禁止通番,这是朱元璋最后一次对海外贸易进行“鞭尸”。

  为了防止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犯,朱元璋决定以“海禁”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朱元璋看来,海外贸易对于明朝的经济起不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农耕经济的重视自然远远大于海外贸易的心态就推动了他采取“海禁”这种一刀切的方式。

  朱元璋看向两个朱棣。

  这是祖训!

  “皇上,大明疆域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

  萧然解释。

  “看不见的?”朱元璋没想过,要是想过就不会海禁了,“听你这意思,这件事应该也是利大于弊的吧!”

  “是,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朱元璋来了兴趣了,“你和咱说说,要是真的好,咱现在就解除海禁,还鼓励海上贸易。”

  “下西洋,使大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船队展示了大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开拓了海外贸易,下西洋为大明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大明国内的手工业生产,大明更加富裕,促进经济发展。”

  “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大明朝对外界的了解。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永乐时期大明万邦来朝,是当时最强国家,没有之一。”

  “老爷子永乐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朱元璋抓住这个重点。

  “是,永乐盛世,在大明之前能称盛世的只有大唐的开元盛世。”

  朱元璋脸上露出兴奋神情。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59章朱棣准备的礼物!震惊朱元璋!

  盛世的含金量,朱元璋很清楚。

  称为盛世的时代差不多都有几个共同点。

  统一政权稳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生安定。

  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军事力量要强大,边境要稳定.

  这种时期其实并不多。

  “老四!可以的!永乐盛世!”朱元璋越想越满意,“之前咱还记得你说永乐大典了,这又是什么?”

  “永乐大典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也是永乐盛世重要组成部分。”

  《永乐大典》作为华夏古代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类书,其价值不可估量,是无价之宝。即便是现存的残卷,对华夏古代的文学、医学、语言、地理等方面也堪称丰富的宝藏。

  “永乐大典!”朱元璋对这个也感兴趣,“下次能不能带来咱看看?”

  萧然是没有永乐大典,看向朱棣。

首节 上一节 27/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