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263节

  “这话你自己信吗?”李光弼看向士兵,“太宗皇帝在,区区安禄山,一只手捏死了!”

  “太宗皇帝!”郭子仪也没想到还有这个说法。

  骇人听闻啊!

  没办法让人相信!

  “现在派人去潼关,告诉哥舒翰,千万别冲动,守好潼关就行。”李光弼吩咐。

  “把太宗皇帝这件事再确定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说,肯定是也原因的。”郭子仪觉得这件事很蹊跷。

  “是,将军!”士兵转身离开,

  郭子仪和李光弼从太原进攻安禄山大后方,给了安禄山很大的压力。

  要不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其他地方压力更大。

  郭子仪和李光弼高光时刻是香积寺之战。

  真的是为大唐续命了。

  要是郭子仪和李光弼输了,大唐就真的没有了。

  ...

  潼关

  没有让大明军队第一时间过来,需要准备的有点多。

  之前只要骑兵,现在是三大营都要。

  为了速战速决,碾压吐蕃,大明军队数量不会太少。

  所以准备的时间自然要久一些。

  李世民也没有第一时间回贞观时期。

  “太宗皇帝陛下,现在您出现的消息早就传出去了,长安城和叛军那边都知道了,但是很多人还是不相信。”

  高仙芝说道。

  “不相信就对了,要是相信就不正常了!”朱元璋笑了笑。

  “既然不信,那朕就出去露个脸!”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的名声打出去,可以震慑很多人。

  李世民的影响力比千军万马管用。

  萧然拿过地图来,“那就去把陕郡的叛军端了吧!”

  “仙芝,去准备一下,带上骑兵就可以了!”李世民嘱咐一声,“不需要太多人!”

  “末将领旨!”高仙芝大喜。

  终于要和李世民出征了。

  李世民之前的功绩,高仙芝封常清这些人倒背如流。

  没有不崇拜的。

  毕竟后世的帝王都追崇的人,这些将军肯定是崇拜的。

  很快高仙芝准备了一千骑兵。

  没有准备太多,准备太多是对李世民的不尊重。

  其他人全部在等着李世民,一个个眼巴巴看着李世民。

  眼神炙热,都想跟着李世民去。

  都想看看李世民如何收服陕郡。

  “仙芝,你留下驻守潼关吧!”

  高仙芝心都碎了,“太宗皇帝陛下...”

  李世民笑了笑,“以后有的是机会,你在这里朕放心。”

  李世民拍了拍高仙芝肩膀。

  “末将定不辱命!”高仙芝立刻表示。

  “除了朕,其他人的命令都不用理会,特别是李隆基,那个混账东西等处理这些事情,朕去好好和他算账。”李世民交代一句。

  “末将明白!”高仙芝连忙说道。

  “常清出发吧!”

  “是,末将领旨!”封常清声音都有点颤抖,激动的。

  “留下一部分,其他人想去就去吧!”李世民说了一句。

  一群人差点打起来,抢着想跟李世民。

  高仙芝立刻说道:“成何体统!”

  高仙芝分配一下,留下几个人,大部分让李世民带走了。

  一群人离开潼关,直接去了陕郡。

  潼关距离陕郡不远。

  加上是骑兵,就更快了。

  “陕郡有多少人啊!”李世民看向封常清。

  “回太宗皇帝陛下,陕郡有崔乾佑的五万精兵,这些都是安禄山的精锐部队。”封常清连忙说道。

  “国师,崔乾佑这个人怎么样?”李世民自信但是不自大。

  有些事情还是要了解一下的。

  萧然在肯定没事,大不了带着这些人去其他平行世界。

  表演一下大变活人。

  萧然在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萧然掏出新唐书翻了一下:

  “崔乾佑,博陵安平人,叛将安禄山部下,也是大唐名将之一。”

  “出身博陵崔氏破落之家,骁勇善战,进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幕府。”

  “参与发动安史之乱,带兵攻取洛阳,大败名将封常清将军。”

  “先后发动灵宝之战、潼关之战,打败并俘虏名将哥舒翰将军。”

  “攻取长安城和河东郡,屡建功勋。”

  听到萧然说崔乾佑攻破长安城,众人也是惊讶不已。

  现在都明白,萧然李世民几人不出现,潼关的人基本上全部死。

  长安城被攻破,死的人更多。

  这个崔乾佑在叛军里面可谓是战功赫赫。

  “大战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于河东郡,兵败后投奔安庆绪,授天下兵马使。”

  “确实很厉害,这不是还是败给其他人了吗?”李世民笑了笑。

  想到崔乾佑攻破长安城,还有击败哥舒翰,李世民就知道这个人不简单了。

  “二叔,这个郭子仪将军可了不得啊!”萧然觉得有必要给李世民和封常清他们科普一下。

  现在郭子仪李光弼是远远没办法和高仙芝封常清比的。

  不是一个级别的。

  郭子仪属于是老年才开始崛起的。

  “说来听听!”李世民也好奇。

  封常清心里不以为然,封常清现在功绩,看不上郭子仪是正常的。

  郭子仪现在确实没办法和封常清比。

  封常清高仙芝死的时候可是被称为大唐帝国双壁的。

  之前被称为帝国双壁的是大汉的卫青霍去病。

  这个含金量是极高的。

  “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很普通。

  这个成绩比不上火拔归仁。

  更没办法和高仙芝封常清比了。

  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名将,之前完全没有郭子仪的舞台。

  “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守孝被李隆基硬是拉出来用了。

  丧心病狂程度,仅次于瘫痪的哥舒翰。

  “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

  “又进位中书令。”

  “乾元二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

  “宝应元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

  “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

  “再度被启用,出任关内副元帅,收复长安。”

  李世民封常清几人都麻了!

  一方面是震惊郭子仪的功绩,一方面是为大唐遭遇感觉难受。

  心里很不是滋味。

首节 上一节 26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