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261节

  “父亲去世后,授火拔州都督,袭封燕山郡王。”

  “防守边疆,屡立功勋,授骠骑大将军。”

  “安史之乱发生,跟随哥舒翰进入中原,参与平叛事宜。”

  “潼关之战失利后,迫使哥舒翰投降安禄山。”

  “唐肃宗至德元载,安禄山以事主不忠罪名,将火拔归仁处死。”

  火拔归仁瞪大眼睛看向萧然,又惊恐的看向李世民。

  “太宗皇帝陛下,这是...”火拔归仁有点慌。

  “国师是一千多年后的人,他手里拿的是史书。”封常清解释。

  火拔归仁一时间无言以对,没办法为自己狡辩了。

  众人等着李世民处置火拔归仁。

  李世民淡淡说道:“归根结底这是李隆基的指挥失误,大军惨败造成的结果,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火拔归仁也是名将,比不上封常清高仙芝这些,但是也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火拔归仁一脸感激看向李世民,“多谢太宗皇帝陛下不杀之恩!”

  “你们先下去吧!”李世民摆摆手。

  不追究责任。

  这个人也是人才,用好了,绝对没问题。

  稍微提防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关键时候投降,要是咱肯定砍了他!”朱元璋可不能饶。

  “以后他肯定是不会了,会死心塌地的为二叔,为大唐做事。”萧然笑了笑。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不追究,此人之后肯定忠心耿耿。

  “侯君集,张亮这些人,看来也不会有事了。”朱棣笑了笑。

  “承乾侯君集的事情肯定不会发生了,张亮也是,这些人对朕是忠心的,也是有功的。”李世民肯定是不会让这些人犯错。

  “大明军队过来,还有一方面。”萧然说道:“有其他国家想染指大唐领土。”

  “没错,后面的宋朝苦不堪言的一个原因,也是大唐留下的。”朱元璋说道。

  “大唐留下的?”李世民不解。

  朱元璋说道:“少数民族的崛起,早在五胡乱华时,北方的胡人特别多,安史之乱爆发时,许多胡人跟着起来造反,虽然不缺乏一些汉族将领,但还是胡人居多。”

  “安史之乱同样给了少数民族带来崛起的机会,在大唐灭亡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种高度汉化的政权,已经不输宋朝。”

  朱棣点点头,“宋朝一直被压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面对的是国家,不是部落。”

  部落和国家区别太大了。

  汉朝面对的匈奴也是部落。

  大唐面对的突厥某种意义来说也是部落,草原十八部。

  高句丽是国家,打了几代人。

  从隋朝开始,李世民打,到李治才打下来。

  可见成熟的国家统筹兼顾,确实不好打。

  国家调动资源不是部落能比的。

  部落也没办法做到国家那般。

  大唐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虽然有一定的压制,但并没有扼杀他们学习中原文化的机会。

  这是大唐开放包容的一个弊端,让四周的少数民族崛起了。

  安史之乱后,大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控制已经有心无力,势力范围不断缩回内地。

  萧然拿出一张地图,“在751年,东西方两大帝国爆发了怛罗斯之战,以穆斯林为主的阿拉伯帝国第一次和大唐较量,并且取得胜利。”

  “我大唐输了?”李世民不愿意接受。

  朱棣连忙解释,“虽然阿拉伯帝国赢得战争,但并没有影响大唐在西域的开疆拓土。”

  萧然点点头,“可四年后的安史之乱,让西域面临危机,如果阿拉伯帝国趁机入侵,在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下,唐朝真的挡不住。”

  “庆幸的是,阿拉伯帝国内部也出现叛乱,无法顾及东边的大唐帝国,让大唐有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时间。”

  李世民眼睛一亮,“现在大唐平乱之后,挥师西进,岂不是可以大破阿拉伯?”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早点平乱,可以抓着阿拉伯内乱的时候,直接荡平阿拉伯,到时候就没有能威胁大唐的了。”萧然指着地图。

  “二凤老爷,打一个比蒙古还大的地图出来。”朱棣也来兴趣了。

  “蒙古有多大?”李世民知道蒙古巅峰很大,具体多大不知道。

  萧然找出一幅地图,李世民被吓一跳。

  “怎么这么大?”远远超出李世民的预料了。

  “3300万平方千米,大唐巅峰的时候是1237万平方千米,差不多只有蒙古的三分之一。”萧然说道。

  “虽然大,但是控制没有跟上,面子工程,没有持续多久。”朱棣笑了笑。

  “大有什么用?还不是被咱撸跑了!”朱元璋不以为然。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起来,“重八兄霸气!手里拿个碗,就敢把蒙元拉下马。”

  “顺手把陈友谅堵死在鄱阳湖。”萧然补充一句。

  朱元璋最大功劳就是这个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这一点一直到几百年后,都被人推崇的。

  “看来朕还得准备一下,去大唐调兵,把阿拉伯直接废了!”李世民也下定决心。

  “这个可以,需要帮忙尽管说!”朱元璋很豪气。

  “这个朕去找李靖李勣他们两个。”李世民准备从自己所在的平行世界调兵。

  朱棣指了指地图,“这里也不老实!”

  “没错,二凤兄弟,大唐地图最膈应的就是吐蕃没有收进来。”朱元璋也开口说道:“这一次直接灭了吧!”

  “松赞干布和大唐关系之前还是不错的。”李世民说道。

  文成公主的事情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萧然立刻说道:“安史之乱的最大赢家估计是吐蕃,吐蕃的国力也达到了巅峰。”

  “由于大唐把陇西、陇右、朔方等重兵调回内地平定叛乱,造成这些地方兵力空虚。”

  “吐蕃趁此机会夺取了河西走廊,陇右地区,甚至整个西域都纳入版图内,造成唐朝和西域失去联系。”

  “吐蕃还趁着战乱,入侵长安城,大量搜刮财富,把长安城造成严重的损伤。”

  “由于长安城在大唐后期多次遭到入侵,在后世的朝代中,不再以长安城为首都。”

  或许是龙气已尽,古人按照风水学来说,失去龙气的地方,还在这里建立首都,对一个朝代的国运来说是个忌讳。

  李世民很不爽了,“既然如此,这一次朕就不能饶他了,直接灭了!”

  “让大明来!”朱棣说道:“我家瞻基一直想见见二凤老爷,就让他带三大营来,把吐蕃直接废了吧!”

  “这个提议可以!”朱元璋也赞同。

  按照朱元璋和朱棣对李世民的了解,现在大明出兵帮忙。

  以后让大唐帮忙,李世民绝对不会推辞的。

  “那朕就不客气了,以后大明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开口!”李世民也立刻表示。

  “自己兄弟,不用客气。”朱元璋摆摆手。

  李世民看着地图吐蕃,“没有了吐蕃,大唐地图确实更完美了!”

  “那还得回去说一声。”萧然还得跑一趟。

  不仅仅是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也得带上。

  神机营的大炮在大唐就有点欺负人了。

  真的是降维打击。

  李世民的出现没有保密,这个消息很快就扩散出去了。

  安禄山在潼关吃了几次败仗就没有守着潼关了。

  而是回到东都洛阳,安禄山想登基称帝了。

  叛军将领崔乾祐驻扎在陕郡,这是距离潼关最近的敌人。

  李世民出现的消息就像是长翅膀了一样,朝潼关四周扩散。

  ...

  长安城

  皇宫

  含元殿

  李隆基已经是古稀之年了,最近的事情让李隆基心烦意乱。

  现在见杨玉环的心思都没有了。

  封常清节节败退的事情,让李隆基很担心。

  要是潼关失守,长安城很难守住。

  长安城也是有十一万大军的,但是听到潼关失守,李隆基没有想坚守长安城,而是带着杨玉环杨国忠跑了。

  朝廷骨干人员都跑了,长安城自然是守不住的,军心不在了。

  长安城被破,李隆基难辞其咎。

  要不是他贪生怕死,跑路,长安城不至于如此。

  跑了一次就有无数次,万事开头难。

首节 上一节 261/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