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229节
女儿那也是教育勤俭节约,养成好的习惯。
义子们则恩待有加,视如己出。
马皇后注重这些小细节,个人认为很有必要。
皇家生的子女不必说,义子们的度确实得拿捏好。
里面很多都是有本事的人,也算有效一种拉拢的手段。
不然一但不到位,很容易养成仇人。
从小事着手,春风化雨般成事。
就像长孙皇后,阻止太子寝宫添置奢华的物品一样,都是从小事开始,潜移默化。
长孙皇后编撰《女则》,马皇后抄录前朝家法,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规范后宫女子的行为。
在生活上都崇尚节俭。
马皇后在世时就非常的简朴,衣服都是舍不得随意添置,还自己在皇宫养蚕缫丝制作被面,多余的就做成衣服。
长孙皇后平时也是节俭之人,什么东西够用就行,不会大肆浪费。
病重时也不忘阻止李世民修建佛寺祈福,墓葬也要求一切从简。
两人作为皇后,都能以身作则,为后宫树立良好的典范。
两人在政治上有远见,也善于调节丈夫和朝臣的矛盾,指出错误。
两人在面对外戚这一问题上是高度一致。
朱元璋当皇帝后,多次提出寻找马皇后的亲友,都被拒绝了。
因为她知道,朱元璋找到后肯定是大加封赏,这样外戚容易专权,不好。
所以即使内心非常的想念亲人,也都克制了。
长孙无忌作为长孙皇后的哥哥,李世民的发小,那也是恩宠有加。
长孙皇后几次劝谏李世民不要太过恩宠,未果,私下要求长孙无忌推辞厚待。
临终前也是殷切嘱咐,不要对自己家族优待太过。
外戚,一直是封建王朝需要警惕的对象,她们的做法,也是对亲友的一种保护和爱。
一个家里有父亲就有母亲,严父慈母,长孙皇后和马皇后就是皇权这个大家庭慈母的典范。
她们用温和包容的心抚慰着,各自独尊的丈夫。
查漏补缺,调和阴阳。
让他们施政暴虐过程中,添了一丝温柔。
就像马皇后救下了宋濂,沈万三等人,长孙皇后劝谏李世民接纳魏征,施恩房玄龄等。
他们在丈夫过失下,设法补救,从中打圆场。
使帝王的意志不至于失控,起了很大的作用。
古代的帝王都喜欢称孤到寡,因为作为皇帝很难有知心人。这两位很好的弥补了帝王心里的空缺,因为有她们更加显得圆满。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没有了她们的叮咛,李世民、朱元璋后期也犯了不少错误。
两人相似的经历,相同的做法,都为自己留下了贤良的美名。
李世民、朱元璋也获得了寻常帝王难以得到的真实夫妻之情。
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伤心欲绝,因为再也没有人,像马皇后一样为他着想了。
所以他发誓:“此生再不立后!”
长孙皇后去世了,李世民同样悲痛万分。
而且还在皇宫中修了一座瞭望台,就是为了能经常看见长孙皇后的陵墓,以慰思念之情。
两个人临终前留下的话也差不多。
“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不让朱元璋派人到民间寻找良医的行为,因为马皇后清楚自己命不久矣,就算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
马皇后太了解朱元璋了,若找来的良医治不好她,朱元璋必然发火,后果不言而喻。
“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这是马皇后最后一句,劝他招贤纳士,听取群臣的谏言,不要滥杀无辜。
贞观八年,当长孙皇后“染病危惙”之际,太子李承乾建议“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
长孙皇后断然回绝说:“若修福可还,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亦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
贞观十年,36岁的长孙皇后病逝,留下遗嘱,请求薄葬:
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
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
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天下有识者笑。
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妄妾也。
到生命最后长孙皇后和马皇后都在为其他人考虑。
长孙皇后和马皇后性格方面也合得来。
很快就熟络起来了。
小公主本来陪着长孙皇后的,拿着一个包子跑的萧然旁边。
萧然抱起小公主。
小公主看了看旁边的马皇后,“大姨你吃包子~”
马皇后笑着接过包子,“真乖!”
马皇后看到李丽质和萧然眼神,也明白了什么。
马皇后也是过来人。
自然知道这个眼神意味着什么。
早餐之后的马皇后和长孙皇后很快就聊在一起。
都是饱读诗书的人,自然很容易有共同话题。
无意中说起了王阳明的心学。
长孙皇后很快也对传习录感兴趣了。
离开前,马皇后把自己一直带着的传习录赠送长孙皇后。
“二婶,看心学,你或许需要一本理学。”萧然准备好另一本书。
自然是程朱理学了。
“理学?”长孙皇后接过数据。
“大唐之后经历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原王朝是宋朝,理学在宋朝的时候诞生,一直成为主流思想了。”
萧然指了指传习录,“到大明的时候,出了第二个圣人,心学也横空出世。”
“原来如此!”长孙皇后接过理学的书。
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属于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道思想而发展起来的。
程朱理学和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程朱理学和心学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萧然把马皇后和长孙皇后送回洪武一朝,和唐太宗一朝。
回到坤宁宫的马皇后没有看到朱元璋,“玉儿,重八呢!”
“娘娘,太祖说他出去走走!”
“知道了!”马皇后坐下,“把另一本传习录拿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也回来了。
“妹子,怎么去了这么久?”早上去了,回来都下午了。
“长孙皇后贤良淑德,相处不错,就多聊了一会。”
朱元璋在马皇后身边坐下,“咱也想看看唐太宗。”
“应该也就是这两天。”
“休息差不多了,咱还得继续去看看其他子孙。”大明很多平行世界没有去。
“重八,萧然家里多了两个人。”马皇后说道。
“多了两个人?不就是老四和胖虎吗?”朱元璋问道。
“长乐公主记得吧?”
“长孙皇后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
马皇后点点头,“没错,她在萧然家里,还有晋阳小公主。”
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不对劲了。
“这是想干什么?长乐公主多大?”朱元璋问道。
“长孙皇后说是贞观七年来的,长乐公主没有出嫁。”
“这是想让胖虎成为大唐女婿啊!咱不同意!”朱元璋一下子站起来。
“你这是干什么?”马皇后拉着朱元璋坐下。
“之前小兔崽子不肯娶大明公主,现在家里有大唐公主,小兔崽子这是想干什么?”
马皇后笑了笑,“萧然又不是你儿子,人家有自己选择权利,他想娶谁是他的自由,你这是作甚?”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