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215节

  “这样也好,明达愿意就好。”长孙皇后是有点担心小公主不愿意。

  长孙皇后拿起一个包子给李世民。

  李世民还是兴致缺缺的。

  李世民现在不在乎其他人怎么说自己了。

  李世民自责的是自己的原因让大唐皇室一直自相残杀。

  私生活还很乱。

  “陛下,虽然你做了一些荒唐事,但是不影响你在大唐第一无二的影响力。”

  “你在大唐地位无人可比,你就是大唐荣耀,你的影响力从初唐,一直到大唐末年。”

  “接近三百载,能做到这种地步的可不多。”

  李世民摆摆手,“你不用这样安慰朕,朕没有那么脆弱。”

  李世民拿起小笼包一口吃下。

  包子的美味,李世民也很诧异,这让李世民心里舒服不少。

  小公主看着李世民吃这么快,一口一个。

  一下子有了危机感,加快吃包子的速度。

  “这是真的,我给陛下说一件事。”

  李世民点点头,“说来听听!”

  “秦王破阵乐陛下很熟悉吧?”

  “这是自然。”说起秦王破阵乐李世民是很自豪的。

  这首曲子是唐朝宫廷最著名的一首歌舞大曲,它也被叫作《秦王破阵舞》,同时还可以被称为《七德舞》。

  《秦王破阵乐》的雏形是在唐朝初年诞生的。

  公元620年,李世民当时还是秦王,他率兵平定刘武周的叛乱后,麾下的将士们便在旧曲中填上新词,来歌颂他的功绩。

  这之后《秦王破阵乐》就成为军歌,在唐朝军队中广为流传。

  《秦王破阵乐》备受李世民的重视。

  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才登基不久的李世民在宫中宴请群臣,他专门安排了乐工在宴会上演奏《秦王破阵乐》。

  这也是《秦王破阵乐》在正式宫宴上的首次亮相。

  几年后,李世民开始着手改编这首曲子,同时还亲自给曲子设计了乐舞图。

  并安排几位大臣和一百多名乐工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最后编排出了一场恢弘庞大的宫廷乐舞。

  乐曲在改编时融入了龟兹特有的曲调,变得更为婉转动听,演奏时伴上大鼓的震天雷响更是慷慨激昂富有号召力。

  而舞蹈中各方阵间交错屈伸、首尾呼应,蕴含着战阵的各种变化,与乐曲相合后更是气势磅礴、直击人心。

  完整的乐舞编排完成后,就成为唐代官方宴会的必备节目。

  台下观众每次欣赏乐舞时都振奋不已,有人甚至还会随着乐曲手舞足蹈,结束后也是意犹未尽。

  与此同时,这场乐舞还远传海外得到无数追捧,成为大唐国运昌隆的象征。

  曲子地位在大唐是极高的。

  “陛下看了史书应该也知道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由盛转衰,知道晚年大唐是什么情况吧!”

  “知道!”李世民很无奈。

  萧然继续说道:“时间来到晚唐,这时唐僖宗、李儇正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窜,身后还有黄巢的起义军追击。”

  “顺便提一句,世家门阀是被黄巢灭了的。”

  “怪不得大唐之后,史书就没有提起世家门阀了。”李世民反应过来。

  萧然点点头,“郑畋临危受命,决心为皇帝死守凤翔。”

  “郑畋踌躇满志地召开作战会议,谁知部下将领马上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这些部下感叹起义军的强大,已经完全失去反抗的斗志,更别提制订收复京师的计划了。”

  “部下的软弱气晕了郑畋,黄巢的使者上门招降时他都无法说话。”

  李世民心里很不是滋味,晚年大唐不堪。

  “凤翔的监军袁敬柔代替郑畋接待了使者,并接受了招降。”

  “一番讨价还价后袁敬柔签了投降表,走完了一整套投降流程。”

  “双方对结果都很满意,袁敬柔还专门举办了一场盛宴来庆祝。”

  “宴会刚开始时主客皆欢,可紧接着就发生了变故。”

  “当《秦王破阵乐》响起时,在场的凤翔将士们听了乐曲后纷纷泪流满面,吓得黄巢的使者目瞪口呆,场面差点就失控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眼睛都红了。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也被震撼到了。

  没想到秦王破阵乐到晚唐两百多年了,还有这种影响力。

  “军师孙储赶紧说是因为郑畋无法参加宴会,将士们才会悲伤过度。”

  “使者就这么被搪塞过去,宴会得以圆满结束。”

  “第二天早晨使者就离开了凤翔,但是《秦王破阵乐》的影响愈演愈烈。”

  “宴会上的事情更是传遍了凤翔,百姓们纷纷请命,说愿意与大唐共进退,誓死对抗黄巢。”

  “凤翔的将士被震慑到了,他们不敢就这样直接投降,却还是没有下定反抗的决心,在降与不降中纠结徘徊。”

  “郑畋赶紧出来主持大局,鼓励将士们奋起反抗。”

  “多轮讨论后,全军大部分将士的思想都统一起来,表示决不投降、誓死抵抗。”

  李世民已经泪流满面了。

  李世民也是一个感性的人。

  小公主没有听,也听不懂,自顾自吃东西。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已经吃不下去了。

  这件事也深深触动两人。

  “郑畋立马向李儇递交了血书奏表明志,接着为了奖赏将士散尽家财,又整顿凤翔城的防务。”

  “郑畋还派出使者,说服了相邻的几个节度使共同出兵抵抗黄巢。”

  “说服节度使后,郑畋就开始收拢散落在关中各地的唐军。”

  “经过郑畋的努力,凤翔囤积了近十万守军。”

  “黄巢并不知道凤翔的风向已经改变,他又派遣了一名使者到凤翔催降。”

  “郑畋处死了这名使者以及军中数百名的投降派,用他们的人头祭旗,向天下表明凤翔军民抵抗到底的决心。”

  一首曲子达到这种程度也是史无前例了。

  “公元881年2月,李儇在成都重建大唐朝廷,他恢复了郑畋宰相一职,还任命他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给了他很大的特权。”

  “郑畋有了特权后,马上提拔了他信任的泾原节度使程宗楚,以及前朔方节度使唐弘夫。”

  “此时黄巢已经攻占邓州,并设置好防线阻挡南方过来的朝廷援军。”

  “之后黄巢派出尚让和林言两路大军前后向凤翔进发,企图毁掉凤翔这里的军队指挥枢纽,以再度分散关中唐军好让他逐个击破。”

  “尚让到达龙尾陂后,与唐军遥相对望。对面的唐军列队稀疏,军旗看着比兵将还要多,让起义军觉得郑畋是在虚张声势。”

  “尚让开始轻敌,他没有等后军抵达,就带着人马开始进攻。”

  “骄兵必败是不变的真理,尚让也没逃脱。表面上他的军队追得唐军四散奔逃,实际上是被唐军分割包围。”

  “最终尚让带领的五万精兵被唐军彻底击溃,郑畋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哈哈哈!”李世民笑了,但是哭的更伤心了。

  一边笑,一边擦拭眼泪。

  李世民心情很复杂,很感动。

  “龙尾陂一战的胜利向世人表明黄巢并非是不可战胜的,让朝廷重拾起收复都城的信心,各地节度使也重新支持大唐皇室。”

  “程宗楚等人公开发声支持皇帝后,越来越多的节度使发兵讨伐黄巢,生死边缘的大唐就这么被拉了回来。

  “黄巢到死都想不明白宴席上的一首乐曲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殊不知坚定的信念会让人爆发无穷力量,而这股信念往往只需要一个刺激就可以在人的内心生根。”

  “一首曲子,为大唐续命26年!”

  李世民听到萧然的话哭的稀里哗啦的。

  史书记载:“贼兵以郑畋一介书生,于是轻敌冒进,大败。”

  此战唐军斩首两万余级,伏尸数十里,引壁上诸镇震动。

  乃重整大唐旌旗,黄巢自此由盛转衰,终至败亡。

  而那一晚,军中奏的,正是《秦王破阵乐》。

  大唐建立李世民功劳自然是不用多说,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陛下,这够不够?”萧然看向李世民。

  “最后挽救大唐的曲子是被陛下赋予灵魂的。”

  “挽救大唐的不是曲子,是陛下的影响力。”

  “哪怕是二百多年,百姓士兵还是没有忘记你,听到你的秦王破阵乐,他们还愿意为了陛下,为了大唐拼死一战。”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

第85章李世民见朱棣,带走小公主!

  李世民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首节 上一节 215/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