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167节
而对于仙丹这样的补品,朱厚熜显得异常上心,他特意问过道长炼制丹药所需要材料,并且悉心着手准备。
但这种听起来名字高大上,实际上却不入流。
最多的四种材料——汞、丹砂、秋石、红铅。
汞就是水银,丹砂就是朱砂。
如果说前两种材料还算正常,那后两种简直就是在挑战人类的底线。
秋石其实是童男的尿液最中间的一段熬成的晶体。
而红铅则更奇葩,它指的是少女初潮的血炼制而成的细沙。
光是听到这样的形容,大概也能想象到是多变态的东西,而朱厚熜竟然每天都要服用以此制成的丹药。
除此之外,激进的道士们为了增加药效还会向朱厚熜献上各种更加没有底线的丹方。
例如加入麝香以及参茸等。
不少药材都是大补之物,这就导致了皇帝每回吃完丹药之后都会神经兴奋,全身燥热,这些贴身伺候的宫女们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说,朱厚熜只是单纯的宠幸宫女,其实并不能促使女孩儿们奋起刺杀。
但关键就在于,这个皇帝有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怪异秉性。
“朱厚熜此人性情狂躁,喜怒无常,因此宫中的人十分惧怕他。”
“不仅是宫女,朱厚熜发怒之时,甚至连自己的皇后都不放过。
“朱厚熜邀来陈皇后聊家常,想要建立自己好丈夫的形象,没想到身边的宫女手如青葱十分好看,以至于他频频将目光停留在宫女的手上。”
“陈皇后一见皇帝如此作态,顿时没了兴致起身想要离开。就是这么几秒的时间,朱厚熜即刻变了脸色。”
“朱厚熜拳打脚踢,将桌上的东西搅得乱七八糟。”
“怀孕的陈皇后不仅流了产,连命都没有保住。”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你还是不是人!”这种事情无疑在挑战朱元璋底线了。
朱元璋和朱棣都只有一任皇后,还是十分恩爱的。
朱厚熜这种行为朱元璋和朱棣心底里更是不喜。
朱元璋抓起东西朝着朱厚熜砸。
砸完之后,黄锦生怕朱元璋找不到东西,又捡起来送回桌子上。
“朱厚熜有过好几任皇后,但每一个皇后都坚持不了多久,就是因为他喜怒无常,极为暴躁。
“但凡有一丝不满意的地方,朱厚熜就会选择废后,或者将皇后的衣服脱光进行暴打。”
“这样的行为不仅给皇后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是有辱其尊严。”
“而朱厚熜对待皇后尚且如此,就别提那些身份低微的宫女了。”
“死于朱厚熜之手的宫女不知凡几,有许多都只是犯了一些小错误。”
“更有甚者,只是皇帝心情不好随意赐死。”
“畜生!你这个畜生!”某一方面朱厚熜比朱祁镇还可恨。
“这件事和严嵩多多少少也有关系。”萧然说道。
朱元璋眼神一冷,“国师,你快说!”
“严嵩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五彩神龟,献给朱厚熜。”
“朱厚熜让十六个宫女养着,但是五彩神龟死了。”
“杨金花这些人知道下场,所以才会铤而走险。”
“又是严嵩!”虽然严嵩被凌迟处死了,朱元璋还是觉得怒气难消。
这件事说起来不光彩,丢朱家脸。
“事后,朱厚熜便搬到西苑的万寿宫,不敢住在紫禁城的寝宫里。”
“宫婢之变后,朱厚熜把转危为安归功于事玄之效,更加热衷于斋醮祈祷。”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
第62章朱元璋大怒,忍无可忍暴打朱厚熜!
“他躬服道教衣冠,‘以为祈天永命之事’,后妃宫嫔‘皆羽衣黄冠,诵法符咒,无间昼夜寒暑’。”
“也是从这里开始朱厚熜再也不理朝政,时间长达二十四年!”
朱元璋忍无可忍了。
起身走到朱厚熜身边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如果说朱棣最恨朱厚熜是改庙号,那朱元璋最痛恨就是朱厚熜不上早朝.
朱厚熜一己之力,同时得罪大明最强的两个狠人。
洪武大帝加永乐大帝。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宫女怎么不勒死你这种畜生!”朱元璋一边打一边骂,“丹药怎么不吃死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朱厚熜身体是真的强,吃这么久的重金属居然还活了六十岁。
朱厚熜不敢吱声,只能跪在地上挨揍。
杨慎等人文武百官都没想到,这个新皇帝之后居然变态到了这种地步。
萧然看了看二虎,二虎点点头,拉着朱元璋,“太祖,你息怒,不能再打了!”
朱元璋再打,朱厚熜要死在这里了。
朱元璋怒气难消。
回到龙椅上坐下。
黄锦端上茶来。
“国师,张居正呢?”朱元璋想缓缓了。
这个朱厚熜后期干的事情同样是让朱元璋暴跳如雷。
“张居正,也没有生。”萧然也很无奈,嘉靖一朝时间跨度太大了。
现在海瑞年纪也很小,海瑞是正德九年的人。
现在海瑞才十岁。
这一次只能带走王阳明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这种混账东西居然在位这么久!”
朱元璋也是服气的。
要是朱高炽朱瞻基在位时间这么久就好很多。
仁宣之治也不至于这么短。
“好人不长命!”萧然说了一句。
朱元璋放下茶杯,“国师,你继续吧!”
“嘉靖二十一年之后朱厚熜就不理朝政了。”
“嘉靖一朝后期,边事废弛,吞没军饷,倭患渐起。”
“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始终是明朝的祸患。”
“各地也爆发多起民变。”
“此时东南沿海工商业发展起来,而海禁依然厉行,沿海民众和王直集团与朝廷的斗争非常引人注目。”
海禁和倭寇问题一直让大明很头疼,现在朱元璋听到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嘉靖二年爆发了争贡之役,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
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
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嘉靖倭乱”。
这就是海禁政策适得其反了。
本来是因为倭寇才禁海,现在却因为禁海倭寇更多更猖獗了。
朱元璋看向众人,“咱现在先说明一点,海禁取消,以后开放海上贸易。”
“是,太祖!”文武大臣没有敢说个不的。
现在没有人敢忤逆朱元璋。
朱元璋也不是和众人商议。
众人的反应朱元璋很满意。
朱元璋看向萧然点点头。
“嘉靖三年以后爆发多起大同兵变。”
听到兵变朱元璋皱起眉头,“国师,这是怎么回事?”
一次两次就算了,多次兵变就很有问题了。
“最直接的原因肯定是军饷的问题。”萧然脱口而出。
说白了,大明没钱了。
“说说详细原因!”朱元璋的洪武一朝,永乐一朝甚至是仁宣之治都不可能出这种起来。
“大同府巡抚都御使张文锦实行残酷的统治,引起了军队的反抗。”
“兵变杀死贪官张文锦,打开仓库,发放粮食,砸开监狱,释放囚犯,占领了大同城。”
说白了,朝廷本来就没钱,现在倒好,朝廷派过去的文官是贪官,这个贪官还残酷统治。
就是武将集团地位低,这些文官集团的人高高在上,自诩高人一等,不把士卒放在眼里。
朱元璋指着众人,“你们里面贪污腐败的,都等着,咱一个个找出来杀。”
军队如此不堪,文官占很大原因。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