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94节

  呃……又倒一个!

  李世民连忙补充道:“将他们两人都抬去太医署吧!”

  四名禁卫连忙找来木板,着急忙慌的抬着两人出了大殿,朝太医署狂奔而去。

  就在禄东赞和孔颖达被双双抬下去,朝堂上一片狼藉之际,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在滚油里又泼进一瓢冷水。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魏征手持玉笏,跨步出列,朝李世民拱手道。

  李世民眼皮一跳,强忍着不耐烦:“玄成,何事?”他几乎能猜到魏征要说什么。

  果不其然,魏征扭头朝后看了一眼林平安,朗声道:“陛下!林平安之才,经此一事,显露无遗!”

  “其思辨之敏捷,言辞之犀利,洞察之深刻,于户部管理钱粮账目,实乃暴殄天物!”

  “臣再请陛下,擢林平安入御史台,任监察御史,以正朝纲,以肃官纪!”

  “魏征!”李世民顿时就毛了。

  “朕先前就说过,林平安虽有辩才,然性子跳脱,不堪御史之重任!此事休要再提!”

  话落,李世民便豁然起身,准备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陛下若觉其直接任御史有所不妥,臣,有一折中之策!”魏征见状,连忙说道。

  “哦?折中之策?”李世民脚步一顿,坐回了龙椅。

  他倒是想看看这田舍翁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魏征胸有成竹道:“陛下可下旨,令林平安‘行走于三省六部’!”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愣。

  “行走”这个说法在大唐官制中并不常见,但意思大致明白,就是让林平安不在一个固定职位,而是在各个核心部门轮流观摩学习甚至参与事务。

  没等李世民细想,魏征紧接着解释道:“让林平安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每一处待上一两月,熟悉各部事务流程,体察百官行事之得失,此一来,可全方面磨砺其心性,增长其才干,二来嘛……”

  魏征顿了顿,目光扫过林平安,又看向李世民,语气变得意味深长:“以长安伯之性情,每到一处,必能敏锐察觉该部弊政疏漏!”

  “以其唇舌,届时,陛下试想,他若在在刑部,必纠冤狱,在吏部,必查吏治……!”

  “待到他将三省六部都‘行走’一遍,这满朝文武,还有谁是他不敢弹劾、不能弹劾的?”

  “其见识阅历,也足以胜任御史之职了!此乃水滴石穿,水到渠成之法也!”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这哪是什么折中之策,这分明是放出了一头专门咬人的狼崽子去各个衙门串门啊!

  这魏征,也太狠了!这是要把林平安培养成终极搅屎…不,终极言官啊!

  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听得目瞪口呆,随即露出看好戏的兴奋表情。

  文官队列里,不少人已经脸色发白,尤其是那些自觉屁股底下不太干净的官员,仿佛已经看到林平安拿着小本本笑眯眯地来到自己衙门“行走”的场景。

  毕竟这小子不仅嘴皮子利索,花样也不少!

  火耗归公,连环互讦!绩效晋升,末位淘汰!

  这两招已经把他们搞得欲仙欲死了,如果这小子再想出什么法子,这官场还能待吗?

  (行走六部?嗯,老魏这主意太棒了!去各个部门“参观学习”,顺便找茬,最后还能名正言顺地去御史台实现“终极梦想”,逮着二凤使劲喷!)

  林平安嘴角一咧,差点笑出了声。

  李世民:“……”

  他的脸彻底黑了,他岂能不明白魏征的险恶用心?

  这简直是把林平安这把妖刀磨得更快,然后让他挨个衙门去砍人啊!

  到时候朝堂还不得被这小子搅得天翻地覆?而且最后还得顺理成章地把他塞进御史台!

  他猛地一拍龙案,可话未出口,那个让所有人又爱又恨的声音慢悠悠地响了起来,带着一种故作懵懂的天真。

  “陛下,臣有本奏!”

  林平安跨步出列,一脸“我完全是出于公心”的诚恳表情。

  “哦?林爱卿有何事要奏?”李世民咬牙切齿地问道。

  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林平安怕是早已经被千刀万剐了。

  林平安仿佛没看到李世民的杀人目光,自顾自地分析道:“陛下,臣细思魏大人之言,深感其用心良苦!”

  “这‘行走六部’,听起来像是流放,实则是陛下对臣的天恩浩荡啊!”

第120 章 我知道你就是为了我!你怕我被送去吐蕃,是不是?

  “这又是何解?”李世民都快气笑了。

  “陛下您想啊,”林平安摊手,表情无比认真。

  “臣年轻识浅,只在户部待过,于大唐其他政务可谓一窍不通!”

  “魏大夫此议,是让臣是奉旨去各部学习深造啊!这相当于陛下您出钱,让臣读遍了大唐最高等的官衙书院!”

  “这份栽培之心,臣感激涕零,唯有将来更好地为陛下喷……呃,是谏言!报答君恩!”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羞涩和为难。

  “只是……臣这人性子直,看到什么不对的,就忍不住想说两句!”

  “万一……臣是说万一,在哪个部‘行走’的时候,不小心发现了点不该发现的东西,说了点不该说的话,得罪了哪位上官同僚……陛下,您可得给臣做主啊!”

  “臣这完全是为了贯彻魏大人的教导,锤炼臣的谏言之才啊!”

  他这话一出,那些原本就脸色发白的官员,脸更白了,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要挟吗?!

  这还没开始“行走”呢,就先提前打好预防针,说自己管不住嘴,到时候捅了篓子,还得陛下您兜着,因为这是您让我去“学习”的!

  魏征在一旁听得嘴角直抽抽,他本意是让林平安去历练,怎么被这小子一说,味道全变了?

  变得如此的欠揍和赤裸裸?但他又不得不承认,林平安这话,歪打正着,把他“行走六部”的最终目的点得透透的——就是去找茬的!

  “你……你……”李世民指着林平安,手指都在发抖,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发现自己又被这小子带进沟里了!这小子分明是在用最无辜的语气,说着最气人的话!

  魏征趁热打铁,再次躬身,语气无比坚定:“陛下!林平安自己已然领悟其中深意!此子虽言语……跳脱,然心思剔透,正是可造之材!”

  “让其行走六部,既可广其见闻,亦可察百官之失,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望陛下圣裁!”

  李世民看着梗着脖子的魏征,又看了看一旁一脸“我很无辜,我只是想学习”的林平安。

  再瞥了一眼底下神色各异的百官,他知道,今天这事,恐怕难以善了了。

  魏征占着大义和规矩,林平安又把这“行走”的破坏力提前摆在了台面上,他若再强行拒绝,反倒显得自己这个皇帝护短或是害怕林平安真查出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耗尽了极大的力气,最终疲惫地挥了挥手,声音都带着一丝沙哑。

  “罢了!魏征,就依你所奏!林平安!”

  “臣在!”林平安立刻躬身,声音洪亮。

  “朕命你即日起,行走于三省六部,观摩学习!每处以一月为期!给朕好好学,好好看!”

  李世民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但是!给朕记住了,多看,多学,少胡说八道!若有逾矩,朕绝不轻饶!”

  “臣,领旨!谢陛下隆恩!”林平安大声应道,抬起头时,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让李世民觉得格外刺眼。

  “陛下放心,臣一定恪尽职守,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陛下手中那把最锋利、最听话的……呃,谏言之剑!”

  大殿百官神色复杂,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席卷各大官衙的风暴,随着李世民这道极不情愿的旨意,即将到来。

  程咬金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尉迟恭,压低声音嘿嘿笑道:“嘿嘿,有好戏看喽!俺觉得第一个该去兵部,去老张那“学习”一番!”

  尉迟恭闷声点头,深以为然。

  而张亮和侯君集看着林平安,脸色阴沉的都能滴出水来。

  他们可是和林平安旧怨匪浅,可以想象若林平安来到兵部,或者吏部,那他们的麻烦肯定不小。

  贞观九年,侯君集辅佐李靖出征吐谷浑,因功改封陈国公,转任吏部尚书,授予光禄大夫。

  “退朝!”李世民丢下两个字,便快速起身,拂袖而去,脚步飞快,眨眼间便出了大殿。

  百官面面相觑,神色复杂的相继朝太极殿门口走去。

  一众世家官员更是心情沉重,如丧考妣!

  “林贤侄,除了户部,还有五部,你下一站准备去哪里?”魏征看着林平安好奇问道。

  众人闻言,都不由脚步一顿,下意识的竖起了耳朵。

  “兵部!”林平安都不带想的脱口而出。

  魏征:“……”

  张亮脚步一个趔趄,差点跌倒。

  众人看向张亮,眼中俱是怜悯之色。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将书房内染上一层暖金色。

  林平安刚换下朝服,穿着一身宽松的月白常服,正想着今日朝堂上的“战果”,嘴角还噙着一丝得意的笑。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伴随着环佩叮当的清脆声响。

  不等仆人通报,书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道缝隙,一道窈窕的身影如同裹着香风的蝴蝶般闪了进来,随即迅速反手关上了门。

  来人正是永嘉公主李月,她今日显然精心打扮过,一袭紫色蹙金绣罗裙,更衬得肌肤胜雪。

  秀发高挽,斜插一支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

  因走的太急,脸颊生晕,一双狐媚眸子眼波流转,直直地看向林平安,眸光大胆、炽热,仿佛带着钩子。

  林平安微微一怔,随即了然,笑道:“公主殿下今日怎么得空大驾光临?也不让下人通传一声。”

  李月却不答话,她一步步走近,直到几乎要贴到林平安身前才停下。

  她仰起头,眸中水光潋滟,带着毫不掩饰的崇拜和激动,声音又软又媚,还带着一丝娇喘。

  “我都听说了朝堂上的事!”她伸出葱白小手,竟直接抓住了林平安的衣袖,指尖微微颤抖。

首节 上一节 94/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