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128节

  李世民被这阵仗搞得有点懵,下意识问道:“二位爱卿何事如此激动?快快平身!”

  他看着无比狼狈,只剩一只鞋的林平安,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强忍着才没笑出来。

  郭嗣本和阎立本这才仿佛刚意识到还架着个人,连忙松开手。

  林平安赶紧站起,手忙脚乱地整理歪掉的官帽和散乱的衣袍。

  郭嗣本激动地举起一直紧紧攥在手里的图纸,声音兴奋的有些破音。

  “陛下!是犁!是犁啊!林大人他改良了耕犁!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神犁!此犁一出,天下农事必将为之大变!可省却大量人力畜力,深耕易耨,增产指日可待啊!陛下!”

  阎立本急声附和:“陛下!郭大人所言极是!此曲辕犁结构之精妙,构思之奇巧,乃臣生平仅见!”

  “若推广天下,实乃泽被万民、功在千秋之举!林大人真乃不世出之奇才!”

  随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地将那曲辕犁的妙处详细说了一遍,听得殿内众人是一愣一愣的。

  刚才还等着看林平安笑话的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什么?不是来告状的?是来表功的!还是给林平安那小子表功?这小子才上任第一天?就弄出个什么神犁?!

第173 章 他竟然想尚三位公主?!

  太极殿内,郭嗣本和阎立本你一言我一语,将那张曲辕犁的图纸夸得天花乱坠。

  仿佛这不是一件农具图纸,而是从天而降的神器,一旦推广,立刻就能让大唐粮仓爆满,路不拾遗。

  然而,他们越是激动,描绘得越是神奇,大殿众人的眉头就皱得越紧。

  毕竟,这还只是一张图纸!对于许多讲究“眼见为实”的官员来说,这简直如同空中楼阁。

  尤其是一众与林平安不对付的世家官员,看到林平安大出风头简直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终于,性情刚直的权万纪忍不住了,他迈步出列,声音洪亮地打断了郭嗣本和阎立本二人的激情陈述:“陛下!臣有疑!”

  大殿顿时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权万纪身上。

  权万纪朝李世民拱手,目光扫过郭嗣本和阎立本,最后落在旁边正在偷偷活动刚才被架得发酸胳膊的林平安身上,语气严肃道。

  “郭司农,阎少监,二位大人所言,此犁之神效,着实令人惊叹。”

  “然,此物终究只是纸上一图,虚实未辨!农事乃国之根本,岂能因一幅图纸、几句畅想便轻易定论?”

  “本官以为当以实物验证,方能令人信服!否则,恐有哗众取宠、欺瞒圣听之嫌!”

  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激起了层层涟漪。

  “权大人所言极是!”

  “正是此理!图纸终究是虚的!”

  “林县伯巧言善辩,或许精于绘事,但奇巧之物,岂是那般容易改进?”

  一众世家官员,以及王珪等持重老臣,纷纷出言附和。

  他们根本不信林平安除了嘴皮子和诗词,还真能懂这等实实在在的工匠之术。

  在他们看来,这八成又是林平安搞出来的噱头,郭嗣本和阎立本二人恐怕是被他巧言蛊惑了。

  李世民听着下面的议论,眉头微蹙。

  他自然是相信郭嗣本和阎立本的眼力的,这两人可是绝对的务实派,更重要的是,他听到了林平安此刻的心声。

  (对对对!吵起来!闹起来!质疑得好啊!老权!不愧是喷子…啊不,是谏臣!风浪越大,鱼越贵!不把场面搞大点,我怎么好跟二凤开口要赏赐?嘿嘿嘿…)

  李世民的脸瞬间就黑了,这小子果然又是冲着赏赐来的,他就不能消停点!

  见时机差不多了,林平安上前一步朝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既然大家对臣这曲辕犁心存疑虑,觉得臣是在纸上谈兵,空口白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质疑他的官员,笑容越发灿烂:“那不如,我们打个赌如何?”

  “两日后,在陛下和百官面前,以此新犁与旧犁实地比试,新犁功效确如郭司农和阎少监所言,甚至远超旧犁数倍,只需一人一牛便可自如操作,那便请陛下兑现昨日朝堂之约,允诺臣再尚一位公主!”

  “哗——!”

  整个太极殿彻底炸开了锅!

  疯了!彻底疯了!

  昨天他说要再尚一位公主,如今又提出再尚一个。

  他竟然想尚三位公主?!这简直是大唐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骇人听闻之事!

  百官们的下巴都快惊掉了,长孙无忌等人更是面露讥讽,觉得林平安简直是自寻死路。

  李世民嘴角疯狂抽搐。

  这小子!就知道他没憋好屁!又来了又来了!

  他本能地就想厉声呵斥,但话到嘴边,又猛地顿住了。

  因为他突然想到了已怀孕3月有余的李月,纸包不住火,这件事迟早要解决。

  想到这,李世民到了嘴边的呵斥又咽了回去,选择了沉默。

  皇帝的沉默,在某些人看来,几乎等同于默许!

  这还得了?!

  “荒谬!无耻之尤!”一声怒吼如同惊雷般炸响。

  只见孔颖达气得浑身发抖,须发皆张,大步出列,指着林平安的鼻子骂道:“竖子!你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亵渎天家!”

  “公主乃金枝玉叶,岂容你如此讨价还价,如同市井交易?同时尚三位公主?自古未闻!此非人臣之道,实乃藐视皇权,悖逆人伦!陛下!老臣恳请严惩此獠,以正视听!”

  见孔颖达站了出来,一众世家官员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高声附和,群情激愤,仿佛林平安犯了十恶不赦之大罪。

  “孔祭酒所言极是!”

  “此例一开,皇室威严何存?”

  “请陛下明察!绝不可应允!”

  面对孔颖达的怒斥和百官的围攻,林平安却丝毫不慌,反而挑了挑眉,朗声道。

  “孔师此言差矣!平安岂敢亵渎天家?正因公主殿下尊贵无比,平安才需立下不世之功,方觉堪配!”

  “若此犁果真能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以此微功,求娶贤良,有何不可?莫非在孔师眼中,公主殿下还比不上一件农具之功?”

  他这话偷换概念,又把问题抛了回去。

  孔颖达气的脸色铁青,怒骂不止:“黄口竖子,强词夺理!巧言令色!”

  林平安见火候差不多了,知道“尚公主”这块硬骨头今天肯定是啃不下来了,毕竟阻力太大。

  他只能故作无奈的唉声叹道:“唉……既然孔师与诸位同僚皆认为平安之功不配尚公主,那平安也不敢强求!”

  他顿了顿,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臣如今只是区区一县伯,人微言轻!”

  “若此犁果真有效,于国于民皆有大益,能否请陛下酌情,提升臣之爵位,以示鼓励?也好让臣日后更能尽心尽力,为陛下,为大唐效力不是?”

  (二凤,快答应!爵位到手,以后娶长乐和月儿阻力也小点!反正公主和爵位,今天总得给我一个!不然我不是白折腾了?)

  李世民听到这心声,气得牙痒痒,但又无法反驳。

  这小子打的一手好算盘,这提升爵位,确实比同时尚三位公主更能让人接受。

  孔颖达和一众世家官员也是一愣。

  他们没想到林平安会突然转换目标,阻止他尚公主是底线,但提升爵位虽然也不情愿,但相比之下,似乎更能接受。

  毕竟爵位这东西,有功则赏,也算惯例。

  孔颖达张了张嘴,还想反对,但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

  若坚决反对任何赏赐,万一那犁真的有用,反倒显得自己心胸狭隘,阻挠封赏有功之臣了。

  他只能重重哼了一声,扭过头去,算是默许。

  其他世家官员见孔颖达都不再强硬反对,也只好暂时偃旗息鼓。

  李世民揉了揉发痛的额角,最终一锤定音。

  “好了!此事不必再争!林爱卿,朕就依你所请!两日之后,籍田比试,你所献新犁确有大用,远超旧犁,朕便依功提升你之爵位!”

  他刻意忽略了“尚公主”的要求,只强调了爵位。

  “至于比试之地,”李世民继续道,“便定于南郊籍田!两日后,朕将亲率百官,观犁比试!郭嗣本,阎立本,朕命你二人即刻督造此新犁,不得有误!”

  “臣遵旨!”郭嗣本和阎立本满脸激动,齐声拱手道。

  “退朝!”李世民大手一挥,起身快步离去。

第174 章耕田比赛, 五女聚首!

  两日后,长安城外,南郊,皇家籍田。

  时值初冬,寒风料峭,呵气成霜,却丝毫无法冷却现场万人空巷般的沸腾热情。

  黑压压的人群从田埂一直蔓延到远处的官道,人声鼎沸,几乎要将凛冽的寒风都驱散几分。

  维持秩序的金吾卫与左领军卫士卒甲胄鲜明,手按佩刀,组成人墙,才勉强隔出一条通往田间的通道。

  御驾亲临,仪仗煊赫。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端坐于临时搭建的观礼高台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三位皇子亦随驾在侧,目光皆投向那片即将成为焦点的籍田。

  在距离御驾不远的另一处视野极佳的观礼区域,几位身份尊贵的女子悄然伫立,成为了人群中一道靓丽却暗藏锋芒的风景。

  高阳公主李漱一身火红的狐裘,如同冬日里最耀眼的火焰。

  她性子急,耐不住寒冷,踩着鹿皮小靴,不时跺脚取暖。

  一双明亮的杏眸却死死盯着远处正在做准备的林平安,眸光炽热而专注,毫不掩饰自己的关切与自豪。

  长乐公主李丽质则披着一件雪白的银鼠斗篷,气质清冷如兰。

  她站姿端庄,看似平静地注视着前方,但紧抿的娇嫩红唇和不时轻绞帕子的纤指,却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永嘉公主李月站在稍靠后的位置,一件宽大的云锦缎面披风将她的身形遮掩得严严实实,巧妙地护住了微隆的小腹。

  她妩媚的俏脸上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目光流转间,落在林平安身上时,却比旁人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亲密与笃定。

  她们三人之间或许仍有芥蒂,或许仍在暗自较量,但此刻却同仇敌忾。

首节 上一节 128/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