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126节
想到这,杨氏美眸一转,计上心来。
她用手帕轻轻拭了拭嘴角,笑吟吟地开口,声音温婉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今日多谢平安赏光前来,眼看宴席将散,王爷,不如让雪雁代我们送送平安出府吧?年轻人之间,也好多说说话!”
此言一出,席间瞬间安静了一下。
正啃着鸡腿的李景恒闻言,猛地抬起头,嘴里的肉都忘了嚼,含糊不清地直接嚷道。
“啊?让小妹去送?这…这怕是不合礼数吧?还是我去送吧!”
他话音刚落,就迎来了父母双重的“关爱”。
李道宗眼睛一瞪,颇具威严地呵斥道:“混账东西!这里哪有你插嘴的份?吃你的肉!”
他虽然也觉得夫人这提议有点过于明显,但一想到女儿的心思和林平安的价值,便默认了。
杨氏更是没好气地瞪了儿子一眼,语气带着嫌弃:“你懂什么?毛手毛脚的,雪雁心思细腻,由她相送最为妥当,你给我老实待着!”
李景恒被爹娘混合双训,顿时蔫了,委屈巴巴地低下头,感觉手里的鸡腿都不香了。
我说错什么了?送客不是我的活吗?怎么就不合礼数了?娘以前不是最讲礼数的吗?
(卧槽!来了来了!果然天下爹妈都一样,看上个优秀青年就想往家里扒拉!这是要给我塞女儿啊!)
林平安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心头警铃大作。
他偷偷瞟了一眼李雪雁,只见她听到母亲的话后,先是一惊,随即白皙的脖颈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染上了红晕,头垂得更低,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微微扬起,那副既羞涩又期待的模样,我见犹怜。
(拒绝?当着人家父母的面拒绝郡主相送,太打脸了,而且好像自己心虚似的!答应?这明显是桃花劫预告啊!)
林平安内心疯狂吐槽,面上却只能维持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硬着头皮道:“这…多谢婶婶美意,只是劳烦郡主,平安实在过意不去!”
“哎,不劳烦不劳烦!雪雁,还不快起来?”杨氏直接一锤定音,不给林平安反悔的机会。
李雪雁站起身,声如蚊蝇:“是,母妃!长安…伯,请随我来!”
她甚至不敢抬头看林平安,转身就在前引路,脚步略显匆忙。
林平安朝李道宗和杨氏拱手告辞,还和李景恒打了声招呼,便快步跟了上去。
第170 章 李雪雁:长安伯,你觉得我怎么样?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王府精致的回廊下。
李雪雁走得并不快,时不时装作整理鬓发或欣赏廊外风景,悄悄回头瞟一眼林平安。
每次接触到他似乎带着笑意的目光,又像受惊的小鹿般慌忙转过头去,心跳如擂鼓。
她心里有千言万语,感激、好奇、倾慕…却堵在喉咙口,一句也说不出来。
林平安看着她这副想看又不敢看、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觉得有趣又有些无奈。
(这丫头也太容易害羞了,算了,别把这丫头憋坏了!)
他快走两步,与她并肩而行,故意找了个轻松的话题,打破了沉默:“郡主,我看王府这园景布置得极为雅致,移步换景,想必是请了名家设计吧?”
李雪雁没想到他会突然开口,轻轻“啊”了一声,连忙回答:“是……是父王早年请阎立本大家帮忙参详过一二!”
“原来是阎大家的手笔,怪不得如此不凡!”林平安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
“不过比起园林之景,平安倒是觉得,郡主方才席间所言,才是真正的字字珠玑,令人印象深刻!”
李雪雁一愣:“我…我说什么了?”
她席间明明没说什么话。
林平安眨眨眼,笑道:“郡主说“多谢长安伯仗义出手”,这声音宛如天籁,可比听什么丝竹管弦悦耳多了!”
这话带着明显的玩笑和恭维,李雪雁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忍不住“噗嗤”一声轻笑出来,脸颊飞红,嗔怪地瞥了林平安一眼。
“长安伯就会取笑人!”
这一笑一嗔,顿时让她放松了不少,心头的羞涩也消散了大半。
两人之间的气氛明显活络起来,话语也多了起来。
林平安见识广博,言语幽默,总能将一些寻常事说得妙趣横生,逗得李雪雁掩唇轻笑,美眸中光彩流转,不时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显得聪慧而有灵性。
不知不觉,已快走到王府大门,眼看就要分别,李雪雁心中那股不舍和冲动再次涌起。
她忽然停下脚步,鼓起勇气转过身,抬头看向林平安。
残阳的金辉洒在她姣好的面容上,染上了一层动人的光晕。
她望着林平安带笑的眼睛,鬼使神差地,几乎是脱口而出:“长安伯,你觉得我怎么样?”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
林平安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睛微微睁大。
(啥情况?这丫头这么虎的吗?这么直接?这让我怎么接?发好人卡?说你是好姑娘但我配不上?会不会太伤人了?)
而李雪雁在问出口的瞬间就后悔了,天哪!她怎么会问出如此不知羞耻的话,这简直像是在自荐枕席!
她看到林平安那明显呆住的表情,顿时羞得无地自容,脸颊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她语无伦次,慌得手足无措,最后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尴尬和羞涩,猛地朝林平安屈膝行了一礼,声音带着哭腔,“长安伯恕罪!雪雁失礼了!”
说完,她像一只受惊的蝴蝶,提起裙摆,转身就跑,沿着来时的回廊匆匆远去,只留下一阵香风和一道心慌意乱、狼狈逃窜的窈窕倩影。
林平安独自站在原地,半晌才反应过来,摸了摸鼻子,哭笑不得地低声自语:“我这该死的,无处安放的魅力啊…简直造孽!”
他摇了摇头,转身走出江夏王府的大门,心头有些懊恼,早知道刚才就当哑巴了。
这下好了,又招惹了一个!不得不说李雪雁确实是个好姑娘!可惜,李月和李丽质的事都还没解决呢!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真有缘必然会在一起!
林平安晃了晃脑袋,掀开车帘跳上了马车,很快,马车启动朝林府方向疾驰而去。
夜幕低垂,甘露殿内灯火通明,李世民正伏案批阅奏折,可他手中拿着的朱笔却迟迟不动,目光游离,显然心不在焉。
今日早朝之上林平安那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还在他耳边回荡不绝。
林府后院那绿意盎然的土豆苗他见过,也听到林平安那笃定的心声。
但他身为帝王,深知农业乃国之根本,变革之艰难远超想象。
那赌注下的实在太大,若是失败,不仅林平安前程尽毁,他李世民力排众议重用林平安,也会沦为笑柄。
一旁的张阿难见状,微微躬身,小声问道:“陛下可是在为长安伯一事烦忧?”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张阿难闻言,提议道:“陛下何不请国师与太史令前来,卜问一卦,以窥天意,或可安圣心!”
李世民闻言,双眼一亮,急声道:“那还等什么,还不快去请国师和太史令前来!”
“喏!老奴这就去请!”张阿难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一刻钟后,白发白须,身着道袍,仙风道骨的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进入了大殿。
“参见陛下!”两人快步上前朝李世民躬身见礼。
“国师,太史令快快平身!”李世民摆手,接着迫不及待的说道。
“今日朝堂之事,想必二位已有耳闻!朕召二位前来,便是想请二位为林平安司农寺之行,乃至其与百官所立赌约之成败,卜问一卦,以窥吉凶,安朕之心!”
袁天罡与李淳风对视一眼,神色如常,毫无意外之色。
显然,对于李世民请他们前来的目的,两人早有所料。
两人躬身应道,随即开始动了起来。
李淳风将罗盘置于地上,又从随身携带的布袋中取出蓍草,神色庄重。
袁天罡则立于一旁,闭目凝神,手指微掐,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与冥冥中的天地沟通。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蓍草碰撞的轻微沙沙声和李淳风偶尔调整罗盘的细微动静。
李世民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跟随着二人的动作,张阿难更是垂手低头,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两人。
半晌过后,两人齐齐停止了动作,袁天罡率先开口:“陛下,卦象已明,乃“风火家人”之象,变爻后更趋“地天泰”卦,大吉!”
李淳风也躬身补充道:“陛下,蓍草之数亦显示,草木逢春,万物滋长,泽被苍生之兆!”
“此卦象预示长安伯司农寺之行,非但无碍,反而将引动生机,惠及天下,大吉大利!”
“大吉?!”李世民闻言,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脸上的阴霾瞬间一扫而空,一脸振奋,哈哈大笑。
“哈哈哈!好!好一个大吉!朕心甚慰!甚慰啊!”
第171 章 袁天罡:陛下,应让长安伯多尚几位公主才好!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看着袁天罡和李淳风,一个困扰他许久的疑问再次浮上心头。
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好奇与探究问道:“国师,太史令,那小子的医术、文采、匠造乃至如今这农事之言,皆远超常人理解!”
“朕一直疑惑,他那位神秘的师父究竟是何方神圣?莫非真是云游天下的神仙人物?否则,何以教出如此妖孽的弟子?”
袁天罡闻言,抚须苦笑,摇头回道。
“陛下,贫道虽是方外之人,研修天道,却也深知这茫茫寰宇,虽有我等未能尽解之玄妙,却并无腾云驾雾、点石成金之神仙!”
“长安伯所学,匪夷所思,然其根基似仍在于格物致知,只是其格物之法,远超当代,绝非仙术!”
接着,他话锋一转,神色凝重道:“然而,陛下,正因为如此,此子才更加非凡!”
“不瞒陛下,长安伯是贫道此生所见,唯一一个无法窥测其命格,看不透其未来之人!他的命数仿佛被一层浓雾笼罩,跳脱于五行之外,不在命理之中!”
李淳风点头附和道:“陛下,臣亦有同感,观测长安伯,如观深渊,深不可测,其运数似乎与整个大唐国运紧密交织,难以分割!”
袁天罡上前一步,一脸认真道:“陛下,正因他如此特殊,贫道才要冒昧进言,此人乃天赐予大唐之瑰宝,其才可兴国,其智可利万民!”
“然其性跳脱,不拘礼法,若要使其长久为大唐所用,与国同休,必须将其与我李唐皇室牢牢绑定!”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李世民眼皮直跳的话。
“依臣浅见,联姻乃最佳之法!陛下,非但不该阻止其尚公主,或许还应让其多尚几位!”
“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方能将其之心,彻底留在这大唐江山社稷之上!此于大唐之未来,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世民:“……”
高阳、永嘉、长乐……这都已经三个了!听袁天罡这意思,还不够?真当他皇室公主是大白菜吗?!
可面对袁天罡这位能窥探天机的国师,以及他那无比严肃郑重的神情,李世民无法反驳。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