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104节

  长孙皇后看着林平安,脑海中莫名浮现之前两人在立政殿单独相谈的画面,心神不由一阵恍惚。

  难怪他敢说出那样的话!

  李世民目光深邃地看着林平安,心中念头急转。

  水泥!土豆!化肥!还有那不肯承认的‘天雷’!小子,你究竟还能给朕带来多少惊喜?!

  林平安看着一张张震惊的脸,内心暗爽。

  (嘿嘿……铺垫得差不多了,必须趁热打铁向二凤要点好处,顺便推进一下终身大事了!)

  (就先从长乐开始吧,月儿和漱儿那边…嗯,稍后再哄!)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一副“我为大唐立过功,我为陛下流过汗”的诚恳表情,朝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这土豆亩产千斤,若化肥研制成功,更是能让我大唐再无饥馑之忧,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臣不才,愿倾尽所学,为陛下、为大唐解此忧患,只是……”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道:“只是研制过程,耗钱耗力耗神,且需反复试验,臣……近来深感力有不逮啊!”

  李世民脸都黑了,但林平安立功是事实,只能顺着他的话说道。

  “你有何难处,尽管道来!朕必全力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在场众人也纷纷点头,微笑着看着他。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林平安心头暗自窃喜,一脸感激道。

  “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钱财人力,虽是必需,但臣以为,最大的动力,莫过于陛下的肯定与褒奖!”

  长孙皇后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温柔的笑容微微僵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瞥向旁边三女。

  林平安眨眨眼,一副满是期待的模样,继续说道:“陛下,臣不要别的,只想求陛下一个恩典,长乐公主殿下温婉贤淑,臣仰慕已久,若陛下能…能…嗯,就是那个意思……”

  “噗——”正在抚须的魏征差点把自己的胡子揪下来。

  房玄龄猛地咳嗽起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眼神锐利地看向林平安,又看看自己的外甥女李丽质,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长孙皇后以手抚额,雍容秀丽的脸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李承乾和苏氏都惊呆了,苏氏下意识地握紧了丈夫的手,李承乾则张大了嘴巴,没想到林平安如此…生猛!

  李泰先是一愣,随即差点笑出声,赶紧用拳头抵住下巴,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李丽质俏脸瞬间血红,羞愤交加,声音发颤:“林!平!安!你……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她虽然对林平安情根深种,但也得分场合呀!他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般羞人的话!

  “林!平!安!”反应过来的高阳像只被彻底激怒的小母狮子,猛地从原地跳了起来,几步就冲到了林平安面前,伸出葱白玉指指着林平安。

  “你!你!你什么意思?!”她气得娇躯直颤,眼眶瞬间就红了,盈满了委屈和愤怒的泪水。

  “我还在呢!我!高阳!李漱!才是你名正言顺、父皇下旨赐婚的未婚妻!”

  “你竟然…你竟然当着我的面!当着父皇母后的面!说你对长乐…你…你混蛋!你无耻!你欺人太甚!”

  她越说越气,越说越委屈,想到自己之前还为了他去大闹长安县衙,想到自己刚才还为他的功劳感到骄傲,结果这个没良心的转头就去“仰慕”别人了!还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

  想到这,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但她倔强地伸手狠狠擦掉,一双杏眸死死瞪着林平安,那眼神像是要把他给生吞活剥了。

  “你说!你给我说清楚!你那个‘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今天不给我说清楚,我…我跟你没完!”

  酸涩、不满、委屈、还有被忽视的愤怒,如潮水般充斥着李月的心头,手中团扇紧攥,因为太过用力指关节都已微微泛白。

  但她也知道,林平安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两人的身份摆在那里,绝不能在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这些外臣面前显露分毫。

第136 章 二凤!你就快答应吧!

  于是,她压下翻腾的情绪,脸上努力维持着慵懒笑意,但眼神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幽怨和犀利。

  目光轻轻扫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语气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仿佛局外人般的调侃和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委屈”。

  “哦?长安伯这番‘仰慕’之心,倒是真挚感人呢!”她特意微微拉长了“仰慕”二字,听起来像是打趣,却暗藏机锋。

  “只是……”她话锋一转,用团扇轻轻掩唇,眼神似笑非笑地看向林平安,又若有若无地瞟过李世民夫妇。

  “长安伯这‘仰慕’的对象,是不是挑得有些太集中了?”

  “这满长安的才俊,若是都像长安伯这般,只盯着最耀眼的一朵牡丹‘仰慕’,那我们这些…嗯…在一旁静静开放的‘兰芷幽芳’,岂不是要无人问津,寂寞得很了?”

  她巧妙地将自己混入“我们这些兰芷幽芳”之中,听起来像是在为所有未被“仰慕”的贵女抱不平,实则是点林平安,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三人。

  你林平安别光盯着李丽质!

  皇兄,皇嫂,你们别忘了,还有我呢!我也是被他“采”过的“幽兰”!

  那晚石洞里的事,你们可是知情的!我现在很“寂寞”很不满!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李月的话外之音他们又岂会听不出来?!

  (完了!完了!月儿这软刀子捅得又准又狠!二凤和母后肯定听懂了!老房、老魏和长孙老阴逼他们估计还在云里雾里……得赶紧糊弄过去!)

  他脸上立刻露出“惶恐”和“窘迫”之色,朝李月连连摆手道:“永嘉公主殿下,您真是折煞微臣了!”

  “您身份尊贵,风华绝代,如同九天明月,臣唯有敬仰,岂敢有半分亵渎之意!殿下说笑了!”

  接着,他转向李世民,试图转移焦点,满脸委屈道。

  “陛下,君无戏言啊!臣只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这不过是臣努力为大唐做贡献的动力之一啊!”

  (二凤,你就快答应吧!答应了丽质,月儿还会远吗?!)

  (齐人之福!齐人之福啊!二凤,答应了吧!丽质温柔,漱儿娇憨,月儿妩媚……我都想要啊!有了她们,我才有动力搞科研报效大唐啊!)

  李世民暴喝一声,声音因为极力压制愤怒而有些颤抖,“你给朕闭嘴!朕看你不是力有不逮,你是精力太过旺盛,胡思乱想!”

  他听着林平安那“齐人之福”的心声,恨不得当场踹死这混蛋!

  长孙皇后赶紧给李世民拍背顺气,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平安!休得再胡言!赏赐之事,陛下自有决断,岂容你在此指名道姓,妄加议论!”

  她特意用了“指名道姓”,点了林平安一下。

  正在气头上的高阳听到李月先前的话,虽然没有完全听懂其中深意,但感觉好像是在指责林平安偏心,于是忙带着哭腔附和道。

  “姑姑说得对!他就是眼瞎!长乐姐姐是牡丹,难道我高阳就是那没人要的狗尾巴草吗?!”

  林平安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连忙解释道。

  ”高阳!你别激动!误会!都是误会!陛下问我要什么赏赐,我这不是实话实说嘛!长乐公主殿下确实很好啊,但我也没说不要你啊!”

  (我全都要!)但这句话他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你听听!你听听!”高阳更气了,指着林平安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哭诉:“父皇!母后!你们听到了吗?”

  “他到现在还在夸长乐姐姐好!他根本就没把我放在眼里!这婚我不结了!我不要嫁给他这个朝三暮四的混蛋!”

  她这话喊出来,现场更是乱上加乱。

  长孙皇后出声训斥:“漱儿!休得胡闹!婚姻大事岂是儿戏!”

  李世民指着林平安怒道:“你…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稳住!必须稳住!)

  林平安硬着头皮,试图安抚高阳激动的情绪,语气无比诚恳。

  “高阳,你当然是最好的!你率真可爱,心地善良,上次在长安县衙为我挺身而出,我至今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我怎么会不要你呢?我那是觉得功劳不够,暂时只敢仰慕一下下…”

  “你胡说八道!”高阳虽然还在骂,但听到他提起长安县衙的事,语气下意识软了几分,可随即又因为后半句更气了。

  “功劳不够你就想去招惹长乐姐姐?功劳够了你是不是还要招惹……招惹……”

  她下意识的瞥了李月一眼,却及时刹住了车。

  “好了!平安,漱儿,你们就少说几句吧!”长孙皇后连忙出声劝道。

  林平安和高阳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魏征一行人,连忙闭嘴。

  长孙无忌率先反应过来,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林平安恃功狂悖,心术不正,竟敢妄图尚两位公主,败坏纲常,请陛下严惩!”

  房玄龄犹豫片刻,开口说道:“陛下息怒!长安伯年少,立此大功,难免欣喜忘形,言语失当!”

  魏征动了动嘴皮子,最终还是把弹劾的话咽了回去。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怒火,看向林平安冷声道:“小子,你可知罪?!”

  见形势不妙,林平安只能低头认罪。

  “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念你献宝有功,年轻孟浪,朕暂且饶你此次胡言乱语!”

  “但你要记住,功是功,过是过!朕赏罚分明!至于你的婚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丽质和李月,想到三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顿感无比头疼,最终含糊道。

  “等日后再议!一切,待你的土豆和化肥真能如你所说,兑现之时再说!若敢欺君,哼!”

  这话看似训斥,实则留了巨大的活口!尤其是“日后再说”和“兑现之时再说”,几乎等同于默认,如果土豆化肥是真的,娶李丽质…不是不可能!

  在场众人都是人精,岂会听不出这弦外之音?

  长孙无忌闻言,顿时不淡定了。

  他猛地踏前一步,须发皆张,声音因急怒而提高了八度。

  “陛下!万万不可啊!此例一开,国将不国,纲常何在?!”

  “长乐乃我大唐嫡长公主,身份何等尊贵!岂能与人共侍一夫?这成何体统!置皇家颜面于何地!置礼法于何地?!”

第137 章 你倒是快出来怼他们两个啊!

  他痛心疾首,目光锐利如刀地刮过林平安,又看向李世民,语气沉痛。

  “陛下!林平安虽有微功,然其心性跳脱,言行无状,今日敢以此要挟求尚公主,他日岂不更要恃宠而骄,无法无天?!”

  “此风断不可长!请陛下收回此念,严惩此子,以正视听!”

  “陛下,臣附议!”魏征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刚正,他虽然对土豆化肥之事震撼不已,但原则性问题绝不含糊。

首节 上一节 104/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