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1041节
他一声令下,城楼上箭如雨下。
“保护大帅!”慕容战天的亲卫们纷纷举起手中破盾,把他死死护在中间。
可他们人太少,家伙太差,哪顶得住这居高临下的密集箭雨?
不断有亲卫中箭栽倒,发出一声声痛苦的闷哼.
第1722章 跟他们拼了!
“大帅!冲过去!跟他们拼了!”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老兵,双眼赤红,嘶吼着就要催马冲向城门。
“不可!”慕容战天急忙喝止.
他清楚,就他们这点人,硬冲城门,跟拿鸡蛋碰石头没两样,只会白白送死。
眼看局势危急万分,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只听城楼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和兵器碰撞声,跟着就是一声凄厉惨叫。
众人定睛一看,刚才还嚣张无比的那个银甲将领,此刻胸口已插着一柄血淋淋的钢刀。
正一脸难以置信地瞪着身后一个手持滴血长刀的年轻军官,然后软软地倒了下去。
“弟兄们!完颜洪那狗贼,倒行逆施,残害忠良!”
“慕容大帅是我虎啸的军魂!我们怎能助纣为虐,跟国贼一伙?”
“如今,慕容大帅率义师前来清君侧,正是我们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时候!”
“愿跟慕容大帅,诛杀国贼的,随我一同反了!”
那年轻军官手持钢刀,振臂一呼,声音洪亮,极富鼓动性。
“反了!反了!跟着将军干了!”
“慕容大帅威武!诛杀国贼完颜洪!”
城楼上,竟有不少边防兵,听了年轻军官的号召,纷纷响应。
拔出家伙,跟那些还忠于完颜洪的兵丁厮杀起来。
一时间,城楼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
“这是?”慕容战天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万没料到,这等绝境,竟还会有人敢临阵倒戈,响应他清君侧的号召。
片刻后,城楼上厮杀声渐息。
那年轻军官浑身是血,提着几颗血淋淋的人头,快步走到城墙边。
他对着下方的慕容战天单膝跪下,朗声道:“末将虎啸边防军第七营统领李牧,参见慕容大元帅!”
“末将早对完颜洪那狗贼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今日得见大帅义旗,愿率麾下三千忠勇将士,追随大帅一同回京,清君侧,诛国贼!匡扶我虎啸江山!”
“好!好!好!”
慕容战天看着李牧那张年轻坚毅的脸,还有他身后同样目光灼灼的士兵,心里的激动,简直没法说。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他慕容战天在虎啸军中数十年的威望,终究没白费。
他那面清君侧的旗帜,也并非无人响应。
“李将军,快快请起!”翻身下马,亲自上前扶起李牧。
他紧紧握着李牧的手:“有将军这等忠勇之士相助,何愁国贼不除,虎啸不兴?”
李牧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帅过奖!能为大帅效力,是末将三生有幸!”
很快,紧闭的边境关隘城门,缓缓洞开。
慕容战天在李牧和他麾下三千边防军簇拥下,终于踏上了虎啸帝国的土地。
虽前路依旧凶险,完颜洪势力依旧强大,但此刻慕容战天心里,却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第1723章 请下旨吧!
他不再是孤军奋战!
慕容战天要带着这些信他的勇士们,杀回天狼城,把完颜洪那个祸国殃民的狗贼,从权力的宝座上,狠狠拽下来。
一场席卷整个虎啸帝国的内战,就此拉开序幕。
当虎啸帝国边境燃起内战烽火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似的飞越大漠戈壁,传到大明王朝京师应天府时,整个朝堂顿时如炸了锅,喧嚣鼎沸,议论纷纷.
太和殿内,龙椅之上,象征大明至高权力的年轻皇帝朱允炆正襟危坐,面色沉静,但那双略显稚嫩的眼眸深处,却闪着与他年龄不符的锐利。
经过杨峰叛乱和对虎啸一役的洗礼,这位曾略显青涩的少年天子,如今已褪去稚气,多了几分帝王威严与沉稳。
御座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神情各异,心思各异。
“陛下!臣以为,此乃天赐良机!”
一个身材魁梧,面容黝黑的武官第一个憋不住,踏前一步,声若洪钟。
此人是新近从北方边镇调来京营的宿将,向来作战勇猛,性子刚烈。
“虎啸蛮子自取灭亡,内乱不休!我大明正可趁此良机,挥师北上,直捣天狼城!一举把这心腹大患彻底铲除!为我大明,开万世太平!”
他这话,如巨石砸进平静湖面,立刻激起无数附和。
“臣附议!虎啸反复无常,狼子野心,若不趁机将其彻底灭了,将来必是后患无穷!”
“正是!想那虎啸铁骑,当年在我大明边境何等嚣张?如今他们自己乱了阵脚,正是我等雪耻复仇,扬我国威的绝佳时机!”
“陛下!请下旨吧!末将愿为先锋!不破天狼,誓不回还!”
一时间,殿内群情激昂,喊打喊杀声不绝。
那些在先前战事中憋了一肚子火的强硬派官将,此刻仿佛看到彻底解决北方边患,建立不世功勋的希望。
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披挂上阵,杀向虎啸。
就连一向稳坐钓鱼台,鲜少表态的内阁首辅,当今陛下的祖父朱元璋,此刻那双饱经风霜的老眼里,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芒。
想他当年,为了这大明江山,跟北方蒙古余孽和后来的虎啸帝国,斗了多少年?
如今眼看这宿敌自乱阵脚,说他心里没点趁势追击、永绝后患的念头,那绝对是假的。
可就在这股痛打落水狗,直捣黄龙府的呼声几乎要掀翻太和殿顶之际,一个沉稳的声音,却清晰飘入每个人耳中,瞬间压下了所有喧嚣。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趁火打劫,固然痛快,却未必是上策。”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素色道袍,丰神俊朗,气质超凡的人,缓步从百官队列中走出。
正是当今大明王朝无人不知的定海神针,玄机真人。
他依旧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眼前这足以改变两国命运的军国大事,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寻常棋局推演.
第1724章 您没说笑吧!
“玄机真人此言何意?”
那率先发言的武将眉头一皱,有些不快地问。
“莫非真人觉得,我们不该趁此良机,一劳永逸地解决虎啸之患?”
其余强硬派官员也纷纷投来疑惑和不满的目光。
他们虽敬畏这位真人的神鬼莫测,但在国家大义和建功立业的诱惑前,也不愿轻易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玄机微微一笑,目光平静扫过殿内群臣,不疾不徐道:“诸位将军大人,为国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之心,本座深感敬佩。”
“虎啸帝国,确是我大明心腹之患,若能将其彻底铲除,自然功在千秋,利在万代。”
“然,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凡事有利有弊,我等看到机会,亦不可忽视其背后潜藏的风险。”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虎啸帝国虽已内乱,但疆域辽阔,民风彪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我大明此刻大举兴兵,深入其腹地,看似势如破竹,实则暗藏凶险。”
“首先战线过长,补给艰难。虎啸腹地多是草原戈壁,气候恶劣。我大明将士远征,粮草军械的运输将是天大难题。”
“稍有不慎,便可能重蹈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劳而无功、反噬自身的覆辙。”
“再者,民心难附,后患无穷。虎啸虽有暴政,其治下百姓却多为游牧部族,与我大明风俗迥异,素有戒心。”
“若我大明以征服者姿态入境,纵能一时攻城略地,也难长久占据。一旦激起其同仇敌忾,陷入无穷无尽的袭扰与反抗,我大明将士不知要枉死多少,国库亦将不堪重负。”
“更有一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大明与虎啸连年征战,西夏、瓦剌等周边势力早已虎视眈眈,坐山观虎斗。”
“若我大明与虎啸拼得两败俱伤,国力大损,岂非正中那些豺狼下怀?届时,我大明恐将四面楚歌。”
玄机真人这番话,如冷水兜头,浇醒了那些热血上头的官员将领。
他们虽仍不甘心,却也不得不承认,真人所言,确有道理。
战争,从来不只是喊打喊杀那么简单,背后牵扯着无数复杂的利益和风险。
“那依真人之见,我们又该如何?”
一名较为理性的文官躬身向朱玄机请教。
朱玄机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龙椅上的朱允炆,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当前上策并非急于出兵征伐,而是应摆出促和的姿态。”
“巧妙介入虎啸内乱,扶持一个对我大明相对友好、且能稳定虎啸局势的新政权。”
此言一出,殿内又是一片哗然。
“真人!您没说笑吧?那帮虎啸蛮子,反复无常,背信弃义!跟他们谈和?那不是与虎谋皮吗?”
“就是!咱们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现在反而要去促和?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第1725章 方为上策!
朱玄机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继续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本座说的促和,并非向虎啸妥协退让,而是要利用其内乱之机,以最小代价,为我大明谋取最大利益。”
“譬如,我们可以明确表态,支持虎啸帝国内部那些主张与我大明和平相处、又有能力稳定局势的力量,比如那位打着清君侧旗号的慕容战天。”
上一篇: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