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104节

第160章 意思意思、一无所获的松井石根

  整个机场迅速成型,各种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充满了汉斯式的严谨和实用风格。

  方默在刚刚具现完成的机场里简单巡视了一圈,内心十分满意。

  食堂里甚至还有冒着热气的煮咖啡机和正在烘烤面包的机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主塔楼和指挥部都是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足以抵御一般炮击。

  站在塔楼上眺望,远处金陵古老的城墙轮廓和巍峨的紫金山清晰可见。

  只要把重炮阵地设在紫金山高处,掩护这片空域,这里就能成为我最坚固的指挥部。

  方默心中规划着,对未来多了几分信心。

  怀着略微轻松的心情,方默驱车返回69军在城郊的临时军部驻地。

  然而,他刚一下车,好心情就被打断了。

  前闸北警局总务科长,现任69军总务处处长李福,正一脸尴尬和忐忑地等在那里。

  这位戴着圆框眼镜、平时总是显得谨小慎微的中年人,如今也跟着方默水涨船高,扛上了上校军衔,但此刻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喜悦。

  “军座,您回来了。” 李福连忙迎上来,语气有些吞吐。

  方默眉头微皱,有种不好的预感:

  “嗯。交代你的事办得怎么样?军政部那边答应拨付的军饷领回来了吗?”

  部队扩充,人吃马嚼,每天都是巨大的开销。

  系统兵还好说,他们对薪饷要求不高,只要能吃饱穿暖、弹药充足就忠心耿耿。

  但那些收拢来的溃兵、伤愈归队的老兵,以及即将到来的一万新兵,可是要实实在在发饷的,否则军心立刻就会涣散。

  李福搓着手,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军座,这个……军政部、军需署那边的人说……说现在金陵正在筹备迁都,各部门忙乱不堪,资金调度困难,所有部队的军饷薪俸……一律暂缓发放。”

  方默一听,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这套说辞,后世在互联网上高强度冲浪的他简直太熟悉了。

  什么资金调度困难,根本就是找借口索要好处。

  这帮蛀虫,国家都快亡了,前线的将士们在准备流血牺牲,他们竟然还敢在保命钱上动手脚,喝兵血喝到他方默头上来了?

  “是不是要意思意思?” 方默强压着火气,冷声问道。

  李福苦着脸,小心翼翼地点点头:

  “是……军座明鉴。按照那边的……惯例,这么大一笔款子,从司长、科长到下面的具体经手科员,都得……都得打点到位,否则层层卡扣,根本发不下来。他们暗示,至少要这个数……”

  他悄悄比划了一个手势。

  “操。” 方默忍不住骂出了声。

  果然是这样。

  这腐败透顶的官僚体系,简直和大明末年那些疯狂的贪官污吏没什么两样。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那新兵呢?还有军政部答应拨付的武器装备、还有张司令帮忙争取的战马呢?”

  方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李福的笑容更加苦涩:

  “新兵……第一批两千多人今天早上刚送到,军座您没去看,那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好多还是半大的孩子,一看就是路上刚拉的壮丁,根本没经过任何训练。

  属下已经让伙房赶紧先给他们熬粥去了,怕饿出人命……”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

  “至于军火装备和战马……那边的人也说了,库房里确实有,但……但也需要‘手续’和‘协调’,同样需要……需要上下打点疏通。”

  方默只觉得一股郁气堵在胸口。

  他拼死拼活,好不容易弄来点家底,想着多杀鬼子,保护百姓。

  却被自己人在背后拖后腿,卡脖子。

  这仗还怎么打?

  但他现在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跟整个官僚系统较劲。

  当务之急是拿到物资,稳定部队。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砸东西的冲动,转身走进旁边的临时办公室。

  意念一动,从系统空间取出两块黄澄澄、沉甸甸的金砖,每块都有一公斤重。

  这正是之前在沪上,他从鬼子银行“零元购”来的战利品。

  他将金砖递给跟进来的李福,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去找可靠的人,把这两块金砖融了,化成小黄鱼。再从咱们自己的账上支取一批大洋。”

  “该打点的就去打点,尽快把军饷、新兵、武器、战马,所有答应我们的东西,一样不少地给我弄回来。”

  “是!是!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办!”

  李福不敢怠慢,匆匆离去。

  看着李福的背影,方默无奈地叹了口气,坐回椅子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这一刻,他无比深刻地意识到,依靠这个腐朽、低效还他妈极度贪婪的白党系统,想要赢得这场战争,保护想保护的大夏百姓,是多么困难和不现实。

  “还是得有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

  他喃喃自语,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自己发展建设,自己征税,自己生产武器弹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有系统在手,只要给他一块地盘潜心种田。

  他完全可以以系统部队为核心精锐,再拉起大量的填线部队守卫侧翼和后方,跟鬼子打正面会战。

  而不用像现在这样,什么事都得顾忌友军,领点薪水都得被上下吃拿卡要。

  一个建立根据地的想法,在他心中愈发清晰和迫切起来。

  但在此之前,他必须先解决眼前这场金陵保卫战。

  在方默借助系统之力,于金陵城郊疯狂扩充军备的同时,长江下游的鬼子侵略步伐也丝毫未停。

  11月27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抵达沪上。

  在象征性地举行了一场占领仪式后,这个老鬼子并未沉浸于所谓的“胜利”,而是立刻提出一个特殊的要求。

  他要去亲眼看看四行仓库,看看闸北警局。

  他要去那个让他麾下的“皇军”精锐血流成河、颜面尽失的地方。

  去感受一下那个给他带来无穷麻烦、甚至让他一度在军部面前下不来台的对手——那位被称为大夏之虎的方默,究竟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战斗的。

  即便情报明确显示,方默及其主力已成功突围至金陵,松井石根依然执意前往。

  这其中,混杂着对一位强大对手的极端重视与尊重,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职业军人对战场的好奇与朝圣心理。

  在工兵部队战战兢兢、进行了极其严密乃至过分的检查,先后拆除了狡猾的不要不要的方默撤离时布下的数十处精心伪装、花样百出的诡雷和爆炸装置后,松井石根才得以安全地踏入闸北警局的大门。

  “这里,就是那个方默的指挥部么?”

  松井石根拄着军刀,站在警局空旷的一楼大厅,环视着这栋四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内部。

  里面空荡得令人吃惊,真正做到了片瓦不留。

  他自然不会知道,方默在最后撤离时,凭借系统空间搬空了这里的一切。

  从办公桌椅、文件柜,到灯具玻璃,甚至厕所里的水箱盖,但凡有点价值或能用的东西,都被搜刮得一干二净,真正做到了坚壁清野。

  除了墙壁上一些清晰的弹孔和角落里未洗净的血迹昭示着这里曾发生过的惨烈战斗外,整个建筑内部几乎看不出任何原主人留下的具体痕迹。

  一无所获的松井石根,又来到了同样已成为废墟地标的四行仓库。

  面对着这座千疮百孔却依旧巍然矗立的庞大建筑,看着墙壁上那密如蜂巢的弹孔和巨大炮击缺口,即便骄傲如他,也不得不阴沉着脸,在内心里承认一个事实。

  若非方默主动放弃阵地突围而去,帝国军队想要攻克这两座互为犄角的坚固要塞,恐怕至少还要填进去两万士兵。

第161章 狂妄的谷寿夫

  凝视着四行仓库那些被炸药和重炮撕开的狰狞缺口,以及内部错综复杂、易守难攻的结构,松井石根这位经验丰富的鬼子司令官也不由得从心底生出一股寒意。

  “巷战……真是可怕。”

  他低声自语,随即又感到一丝庆幸。

  “幸好,像方默这样既有死战之志、又精通巷战技巧的大夏指挥官,并不多见。”

  ------

  沪上,东江湾路1号。

  这栋曾作为鬼子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后被方默率部攻克并炸毁大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经过简单清理和加固,再次挂起了鬼子的膏药旗。

  只不过,如今堂而皇之进驻其中的,已不再是趾高气扬的海军陆战队,而是身穿土黄色军服的陆军将佐。

  会议室里,坐满了少将以上的各级军官。

  陆军将领们在此召开进攻金陵的作战会议,此举无疑是在海军伤口上撒盐,气得海军方面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谁让他们先前派驻沪上的数千“精锐”陆战队员,几乎被方默和第9集团军啃得骨头都不剩了呢?

  会议刚开始,参谋军官开始分发情报简要。

  随着大夏在沪上战役的失利,民国政府内部暗流涌动。

  所谓的“和平派”,实则是投降派的势力开始抬头,私下里与鬼子暗通款曲,使得鬼子的情报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顺畅。

  “法名法智?”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看着手中的情报简报,微微挑眉,“这位新任的金陵卫戍司令,唐将军,还是个虔诚的教徒?”

  “嗨依!” 负责情报的参谋立刻躬身回答。

首节 上一节 104/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唐朝当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