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101节

  金婉仪却已经激动得跳了起来,一把抓住父亲的胳膊使劲摇晃:

  “阿爸。他是方默将军啊,报纸上天天登的那个。

  在沪上一个人挡住十万鬼子的大英雄,孤身断后的方默将军啊,我看过他的照片,绝对不会认错。”

  她的声音又脆又亮,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和兴奋,仿佛见到了偶像一般。

  金承宗彻底懵了,猛地转头,再次仔细打量方默。

  经过女儿这么一提醒,他才猛然发现,眼前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将军,果然和《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上那些模糊却英气逼人的照片逐渐重合起来。

  “哎呀呀!真是方将军!小老儿有眼无珠,有眼无珠!” 金承宗的态度瞬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脸上的恐惧和卑微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激动、敬意和一丝羞愧。

  “方将军恕罪,小老儿刚才……刚才真是……” 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方默的名字,如今在金陵城内,简直就是抗倭英雄的代名词。

  尤其是那些详细描写他如何死守闸北、如何阵斩敌酋、如何孤军断后的报道,早已深入人心。

  这样的民族英雄,怎么可能和那些欺压百姓的溃兵一样呢?

  方默被金婉仪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摆了摆手,谦逊地说道:

  “金姑娘过誉了。沪上之战,非我一人之功。是千千万万的大夏军人,一同在守护着我们的国家和百姓。

  他们有的已经牺牲,有的还在继续战斗,我只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份子罢了。”

  得知了方默的真实身份,金承宗终于彻底放下了戒心,神情也变得自然了许多。

  他看了看那堆胶卷,估算了一下:

  “方将军,您这胶卷数量实在不少,全部冲洗出来,就算我和小女连夜赶工,恐怕也得两天时间。您看……”

  “无妨,我两天后再来取。” 方默点点头。

  这时,金婉仪按捺不住好奇心,睁着大眼睛问道:“方将军,报纸上说鬼子……鬼子都很凶残,是真的吗?他们……真的那么可怕吗?”

  这个问题让方默瞬间噎住了。

  鬼子的凶残何止是“可怕”二字能够形容?

  那是人面兽心,是猪狗不如,是罄竹难书的罪恶。

  但他看着金婉仪那双清澈纯净、显然还未真正见识过战争残酷的眼睛,那些血腥、暴虐、惨绝人寰的景象,又如何能对这样一个姑娘说出口?

  他沉默了几秒,最终只能泛泛地说道:

  “鬼子……确非善类。金老板,金姑娘,听我一句劝,照片洗完之后,就尽快关了店门,带着家人离开金陵城吧。

  去乡下避一避,或者去外地投奔亲戚,越快越好,越远越好。”

  金承宗闻言,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他搓着手,犹豫道:

  “方将军,多谢您好意。只是……这小店是小老儿一辈子的心血,一家四口就指着它吃饭呢。

  这要是走了……这兵荒马乱的,又能去哪?再说,鬼子……鬼子就算来了,难道就不用人干活、做生意了吗?”

  他的话语里,还存着一丝侥幸心理。

  在他看来,打仗是军队的事情,鬼子再坏,占了城总需要有人交税、有人种地、有人维持市面吧?

  他们这些升斗小民,老老实实过日子,或许能躲过一劫?

  方默看着金承宗脸上那典型的乱世小民的神情,心里焦急万分,却又无法明说。

  空口无凭,他怎么让对方相信,即将到来的不是普通的改朝换代般的占领,而是一场有计划、有组织的、针对平民的血腥屠戮呢?

  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柜台上的那些胶卷,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他想起了前世看过的那些最终被揭露出来的、由鬼子自己拍摄的记录其暴行的照片。

  那些照片,就是铁证。

  如果……如果这些缴获的鬼子胶卷里,恰好就有类似的内容……

  他立刻指着胶卷,急切地问金承宗:

  “金老板,我问你个技术问题。这照片洗出来之后,能不能…P图…不是…修改?”

  “修改?” 金承宗没听懂。

  “就是……比如,把照片上原本的东西去掉,或者加上一些原本没有的东西?”

  方默尽量解释得通俗些。

  金承宗皱起眉头,思索着回答:

  “方将军,您说的这个……很难。

  听说有些高手,能像画家一样,在底片上用特殊的药水进行修描,然后再翻印,或许能办到。

  但小老儿手艺不精,只会老老实实地冲洗,没这个本事……”

  方默闻言,心中了然。

  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那么高超的PS技术,照片的真实性还是很高的。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胶卷,心思活络开来。

  如果这些鬼子自己拍摄的胶卷里,恰好就有记录其在沪上周围乡间兽行的照片,那简直再好不过。

  他可以立刻想办法冲洗出来后,联系相熟的国内外记者,将其公之于众。

  同时以此作为最有力的证据,发动所有力量,劝说、甚至强制要求金陵城内的百姓撤离。

  但……万一没有呢?

  方默的眼神微微眯起。

  他想起了之前在沪上,为了筹集军费,他假扮鬼子去租界银行“零元购”的经历。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

  若是没有现成的“证据”……

  那说不得,就得自己来动手,“创造”一些了。

  只要能救下金陵城中数十万百姓,方默并不介意脏了自己的手。

第157章 即将负责大毛援助军火的张冶中

  金陵郊外,军用机场。

  初冬的寒风吹过空旷的跑道,卷起几缕枯草。

  张冶中身披一件将校呢大衣,站在跑道边缘,默默地望着不远处那座笼罩在灰蒙蒙天色下的六朝古都。

  城墙的轮廓在寒意中显得有些模糊。

  “石头城……又要经历劫难了。”

  谁能想到,这座历来以“虎踞龙盘”著称、被认为有帝王气的首都,此次面临的威胁并非来自传统上易守难攻的北岸,而是从无险可守的东面和南面,被鬼子的重兵集团合围而来。

  他为这座千年古城担心,更为城内那二十多万匆匆集结、良莠不齐的守军担心,尤其为那个他一手提拔、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方默担心。

  虽然方默已经用无数次战绩证明了他的能力和运气,但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谁又能真正预料?

  “张将军。” 一个略显生硬的大夏语在旁边响起。

  张冶中转头,看到身材高大、穿着合体汉斯式军装、鼻梁高耸的汉斯军事总顾问法尔肯豪森走了过来。

  “法尔肯豪森将军。” 张冶中微微点头致意。

  “天气寒冷,张将军要注意身体。” 法尔肯豪森说道,他的目光也投向金陵城。

  “您在沪上的指挥,果敢而坚定,临危不乱,展现了一位优秀高级将领应有的决断力和勇气。”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真诚的惋惜:

  “沪上的失败,并非您的过错。您和您的部下已经做到了最好,给予了敌人远超预期的沉重打击。在我看来,您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指挥官。”

  张冶中脸上露出礼节性的笑容,谦逊了几句:

  “顾问先生过奖了,张某愧不敢当。沪上之战,全赖将士用命,上峰运筹,张某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然而,他的内心却远非表面这般平静。

  外人皆以为他是方默的恩主伯乐,方默那火箭般的晋升和厚实的69军编制,全靠他张冶中一力提携。

  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他能有今日之声誉,甚至连这位眼高于顶的汉斯顾问都对他刮目相看,凭的是什么?

  凭的不正是方默那小子打出来的骇人战果吗?

  攻克鬼子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阵斩两名鬼子少将,多次成建制歼灭鬼子联队、大队……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次不是在他张冶中的第9集团军序列下取得的?

  更难得的是,方默不仅能打胜仗,更能担重任。

  沪上全军撤退时,他主动请缨断后;

  面对重围,他能成功突围;

  在几十万大军溃退的混乱洪流中,他竟能收拢友军,全须全尾地将一支成建制的生力军带回金陵!

  这展现的不仅仅是超强的战斗力,更是卓越的决断力和罕见的大兵团组织指挥能力。

  区区一个中将军长?

  在张冶中看来,以方默展现出的能力、组织力和定力,这根本就是他应得的,甚至还有些委屈了他。

  “张司令,顾问先生,飞机准备好了,请您登机。” 一名侍从室的卫兵快步走来,敬礼后催促道。

  不远处,一架白鹰制DC-3运输机的螺旋桨已经开始旋转,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那是即将飞往江城的航班。

  最高统帅部将在那里继续指挥大夏的军队进行抵抗。

  张冶中最后望了一眼金陵城,深深地叹了口气。

  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这里。

首节 上一节 10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唐朝当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