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67节

  岐王想了想,舟车行的慢,襄州的神仙,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求来的。

  “也好,明日去瞧瞧。”

  ……

  ……

  月色寒凉,三水和初一睡不着觉,坐在弘道观的门槛上。

  他们赶在坊门关闭前到了地方,被道人招待,感觉山上和山下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弘道观对他们很亲厚,比待自家小辈还好。

  对师父,又是很恭敬的样子。

  两人坐在一块,窃窃私语:

  “师伯死了。”

  “我知道,我们跟师父一起埋的。”

  “你能看到自己的寿数吗?”

  “我们还没有修炼到那种程度,以后会看到吧。”三水想着说,“师父应该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寿数,要不要问问?”

  “会挨罚吧。”

  三水想着也是,他们偷拔白鹤的毛就挨了不少罚,一下子让她想起了疼。

  过了一会。

  “你觉得师父厉害,还是今天那个前辈厉害?”

  “师父都叫他前辈,应该是前辈厉害?”

  “那鱼妖是跟着那位前辈的,前辈说他贪嘴,莫非这是前辈养在水中的奴仆?”三水发散思维。

  “说不准真是。”

  “那前辈高人为什么不会飞举之术?”

  三水觉得奇怪,又有点同情,“连我们都是九岁就学会了。”

  “哈哈哈……”

  一旁,中年人忍不住笑了起来,声音让两个小弟子吓了一跳,回身悚然,缩了缩脑袋。两人连忙从门槛上爬起来对师父见礼。

  中年人摆了摆手,在院中盘膝坐下。

  天月明净,飘着几缕轻云。

  他闲道:

  “你们也长大了些,飞举之术也算通了门路,嗯……初窥门径,哈哈。”

  “为师今日便告诉你们,在这飞举一术后,是何种法门。”

  三水仰着脑袋问:

  “飞举之术后面还有别的?”

  她以为自己如今学的就很厉害了。在飞举这种术法方面,她学的比师弟好很多。

  “自然。”

  “你们之前所学,为弟子幼时所学的法门,实际上是一种轻身术,灵光一点,寻天地气机,借势而行。”

  中年人想了想。

  “此为……”

  又摇了摇头,实在是腾空起身,滑行数丈这种功夫……有些难以归类。

  他干脆略过。

  道:“此后熟悉了,便可以开始学御风之术。”

  “山下的那些文人总写神仙事,多有提过这样这样的本事。从‘借势’转变到‘御势’,能做到乘天地之气,便是入门了。”

  初一问:“那能飞的多远?”

  中年人抚须,道:“转瞬之间,行数里之远,可离地数丈而飞,翱翔太清。”

  “这么厉害……”

  两个年轻弟子目光憧憬。

  中年人颔首。

  他仰头望向明月,缓缓说:

  “不过,这样的法门,便不是轻易可以习得的,往往需要数年苦修,需有大毅力。”

  “故而我云梦山,教授弟子时,向来只先传授轻身之术。”

  “可懂得了?”

  两人都点头,拨浪鼓一样。

  三水飞快看了师弟一眼,挺起腰背,心想自己学的肯定比他快,她问师父:“那‘御势’之后还有什么?可以飞多远?”

  中年人沉吟。

  “乘天地之气之后,我云梦山倒没有更高深的法门。”

  “啊……”

  三水没想到竟然是这样。

  看着两弟子亮晶晶的眼睛,中年人话锋一转,状若不经意,又提起说:

  “只是凡人有言。”

  “神仙者,朝游北海而暮苍梧。”

  “或可作为修道路上的期待……也许上古那些神仙中人,应该可以做到吧。”

  说完道路。

  中年人想到白日这两个弟子咋咋呼呼的样子,又呵斥道:

  “我云梦山所传的术法,已经是高深艰难,外人见之,恐怕不是生出夺取之心,就是日日叩拜,想要拜师相求。你看弘道观的道长们,也是想从我这得来道法。”

  “你们两个,得此妙法和机遇,何其幸甚。”

  “却成日好吃怠惰!”

  “见到人也不知礼数,在那里大呼小叫,幸好那位性情宽容……”

  三水和初一都缩了缩脑袋。

  低着头,听师父骂了一会。

  等师父换口气的功夫。

  三水胆子大,抬着小脑袋,小心翼翼问:“师父,白日里那前辈的道法,是哪种层次的?”

第68章 岐王访道观

  这么一问,中年人便想起白日所见。

  那位只是随手一挥,就把山崖下的那些阴神全都拘来,一并渡化。瞧着风轻云淡,只是随手之举。

  下山的时候,那位并没有用任何道法或是神通,而是平平淡淡走了下来,像是任何一个凡人。

  要说层次……

  中年人斟酌着说:

  “至少比你们,也比你师父我高多了。”

  三水好奇问:“那是能做到乘天地之气,行数里之远?”

  这肯定是可以的,连他都能做到……中年人回想白日所见,心里也摸不准那位道法有多深,瞥了一眼两个弟子。

  呵斥道:

  “心里知道便行,这都戌时二刻了,还不快去睡觉!”

  “以后待人恭谨些,莫要再像今日这般吵吵闹闹。”

  把两个少年人轰去睡觉。

  院子里安静了不少。

  中年人缓缓吐出一口气,他走回房中,点起灯烛,给山里写信,把今日见闻……还有师兄羽化的消息传回去。

  提到师兄因何而死,不免与山门解释了许多,又讲到山崖下的那些阴魂。

  说到遇到道法高深的前辈,不知是何人,出身何处仙府。

  写好后搁下笔,中年人读了一遍信,坐在椅上,一时无话。

  他推开窗户透透气,见月色寒凉,也被这冷冽,近乎不近人情的月光所感。

  心中思绪飘飞。

  大道艰难。

  修行五十年,故人陆续凋零。

  不知他寿终的时候,是死在什么地方。

  ……

  ……

  第二日一早。

  弘道观来了一位内侍,见到观主说了阵话,弘道观便闭门谢客。两个年轻弟子练完晨课,就看见道观来了一群护卫,来回巡查。

  好奇地打量了许久。

  山上没有护卫,他们之前也来过弘道观,也没见过这些人,穿的衣服看着很威风。

  护卫注意到两个小儿在这打量。

  上前询问道士,这两人是做什么的。

首节 上一节 67/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