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62节

  船家乐了一声,心里反应过来,这是付了两人的船资,他撑着竹竿,船慢慢划过水面,洛水上泛起点点波澜,在日光下如同绸缎。

  “郎君真是讲究。”

  江涉笑着,捧着杯盏,从怀中倒出那玉瓶,缓缓倒出给自己喝。上次同老鹿山神饮过一回,倒是觉得这味道不错。

  空中好似传来奇怪的响声。

  水下好似也有不知什么东西在游动,一时水面泛起波澜。

  船家是洛水上的老手,从没觉得江面像今天这样奇怪,总觉得河里像是有什么东西似的,望着青色的河水,一时摸不透,只稳稳攥着长竿。

  “客人坐稳些,今天风大。”

  江涉也有所觉。

  弹指往水里飞了两滴,坠在水里,瞬息之间泛起层层涟漪。

  不一会,江水就又平静下来。

  小船上还有两人,读书人的打扮,见江涉怀中卧着一只黑猫儿,吹着江风,捧着书读。气度高华,便主动攀谈起来。

  “这位郎君要往何处去?”

  “去城外拜访一人。”

  “可是旧友?”

  “此前倒也不相识。”

  两个书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闻着这位郎君杯盏中的香味,“这是什么酒?某从未闻过这样的香气。”

  “自己酿的。”

  “郎君好手艺!”

  “就是,洛阳城正店的酒水都没这个香!”

  之前离着远还不觉得,如今凑近了,两书生真是觉得有一股说不出的清气,闻着人都轻了许多,浑身舒服。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酒?

  虽然好奇,但他们也按捺住了心中的念头,没开口借一杯尝尝。

  江涉见他们脚边带着书箱,另一边还有几个箱笼,装的应该是衣裳杂物,问起来:“两位是要离开洛阳?”

  两人脸上浮现出苦笑。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道:“我们是同乡,开元三年时来的洛阳,如今已经十年了。”

  “十年前,想着来东都求学,也想同世家子弟,官贵之家结识一二。投个行卷,得了哪个权贵的青眼,没准还能中进士。”

  说着,他叹息一声。

  “未曾想是白白耽搁十年,空费光阴。”

  声音寥落:“如今快四十岁,洛阳城中,无一人识得某。”

  这是两个求学的书生,是唐朝此时天下学子的一个缩影,空费十年,读书不成,拜谒无门,科举无路,最终还乡。

  江涉温声说:“如今我便认识郎君了。”

  “不知尊姓大名?”

  那两人一愣,不想还有人会这么说。

  忙道:

  “在下严学林!”

  “在下曾玉泽!”

  他们脸上的颓意也消去几分,年长些的书生与江涉说起他们的故乡,说起家乡会稽的风物,说家乡的饭菜,谈论起王羲之的兰亭宴。

  见江涉读的是一本道经,想来对玄道有所兴趣。

  又说起四明的丹山赤水,说起幼时所见,山上的深谷、瀑布、溪流。

  竹林环绕,多产药材。听说山上还有人道人作歌,始终不见人,山下还有愚夫以为是有神仙,实则不过是山中隐居人,也是有趣。

  讲到兴起时,两人有些口干,江涉倒了两盏酒水,聊作润喉。

  书生饮之,不由眼睛一亮。

  “好酒!”

  “某出洛阳时,郁郁不得志。未曾想,竟然遇到江郎君这样的人!”

  “他日君若来四明。”

  “必要到会稽,某请江郎君饮我会稽的好酒!”严学林大笑。

  “那便却之不恭了。”

  洛水在船两侧,水波一道道远去,两岸街坊行人一点点变成缩影,最后坊墙逐渐低矮消失,驶出城门,人也逐渐稀少。

  只见青山一道一道。

  舟行水中,如行山间。

  觉天地开阔。

  快到了地方,江涉将要下船。

  另外两个书生见了,再拜而别。

  年轻些的书生见人离船登岸,心中遗憾。他们与这位萍水相逢的郎君聊的十分投缘,若能结为好友,真是平生一大快事。

  书生张口欲说些挽留的话,看着对方青色的背影,却只问出一声。

  “江郎君是去拜访什么人?”

  猫儿蹭在脚边,江涉已经站在岸上。

  他道:“走错路的人。”

  船上书生俱是一怔,等品味过来其中意思,再抬头看去。却只见满山翠色,云雾缭绕,看不到那位郎君的身影了。

第63章 山巅钓鬼

  辞别了船上人,江涉望向山林。

  这时森林茂密,山上还有熊罴豺狼,出行真是一件又艰难,又危险的事。猫儿嗅着空气中的种种气味,仰着脑袋,左顾右盼,什么东西对猫来说都很新奇。

  山上有一间石屋。

  一个粗衣老者正在山巅间垂钓,手上握着一架粗糙的钓竿,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山崖间不可能有鱼,他却悠然自得。

  一边哼着山野的颂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江涉在他身边,盘膝坐下。

  “这里风景很好啊。”

  老者吓了一跳,不知身边什么时候坐了个人,来去全无踪影,一点声息都没有透露,怀里还抱着一只畜生,他毫无觉察。

  谨慎问:“客人是?”

  “蜀中山人。”江涉说的随意。

  老者强安定心,不知这人来路,也不知是做什么的。

  他想了想,问道:

  “既是蜀州人,怎的来到这么远的地方?”

  “是来这里游历。”

  见老者面色松了松,江涉又慢悠悠地继续说。

  “也是为了问清楚,为何修行中人,会拘养阴神,赠与凡人啊。”

  老者霍然起身。

  “可不敢这么说!”

  江涉坐在山巅云雾间,望着下面的山崖,语气悠游。

  “你也可以同我解释解释,此间为何会有这么多阴魂,是死了多少凡人走兽,要养在山崖间。”

  “不急,我时间很多,可以慢慢说。”

  在他的视线里,一目所望,可以见到十几个游梦一样的阴魂。

  有苍苍老者,有年轻女子,有少年人,有干瘦的汉子,有妇人,还有明显可以看出是一家子的夫妻和孩童。

  还有野狗野兔,狐狸豺狼。

  身形虚虚,眼中空洞,无知无觉,俱是阴魂。

  山崖下堆满尸骸。

  老者转身欲逃,感觉身子像是被冻结住了,连一根手指也抬不起来。

  这是遇见高人了!

  为何会管这种小事?

  他身子一下颓软。

  “上仙,上仙……”

  “某也不是存心想要如此,这里面许多都是恶人,那刁汉之前是做略卖的,那老货为老不尊……”

  正说着话,江涉侧过头。

  “有人来了啊。”

  山下。

  一中年道人带着两个少年,正在行路。衣着飘飘,不似凡俗子弟,他们走的极快,只需半刻钟就从山下走到山腰。

首节 上一节 62/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