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53节
他明白,老鹿山神说的是很真心,很坦然的话了。
能明悟到这里,已经极为难得。
也不负其八百年修行。
满院的风吹来,都是鱼肉的香气。张家嫂子把飘香的鱼汤端过来,招呼客人来吃。又去菜园摘了菘菜和韭菜,烫过了盛在盘里。
主食是粟米饭,也就是黄梁饭,是乡下人家常吃的。
饭桌上,张父问几位客人。
“客人是要游历到何处?”
江涉道:“先去洛阳,歇息一阵,再到兖州去,瞧瞧泰山。”
张父呦了一声,“要去那么远?路上可难着,得多小心些。郎君是哪里人?”
“之前在蜀中住过几年。”
张家嫂子不住给客人添饭,在旁边想起来说,“俺听里长和村长说,皇帝今年也得去泰山,让俺们有什么稀罕玩意都跟他说说,里长好报到上头去。”
乡下人不知道啥叫祥瑞,只知道是稀罕东西。
江涉笑了笑。
他问:“此地离洛阳近,几位去没去过洛阳瞧瞧?”
“郎君是想打听路?”
张父说:“俺家和内子家里都没跑那么远过,倒是村长家的小子去过洛阳,回来说了半年。”
“那里头花都是好看的,到处都是商船,街头上就能碰见贵人,还有绿眼睛蓝眼睛胡人,瞧着真个骇人。”
“他去的那回逢着皇帝过寿,那么多灯飘在天上,王家就看过一回,到现在他还惦记。”
江涉细细听着。
到了最后,张父和妻子甚至有些绞尽脑汁,回想着自己知道的东西。
江涉注意到了。
“多谢了。”
元丹丘李白也跟着道谢。他们看得出,这家已经把最好的饭请客人吃了。
张家嫂子举着筷子,忙说:“这有什么,鱼俺家还没吃完呢,这鱼可香,从前都没吃过这味。”
两个孩子也嚷着好吃。
猫呼噜呼噜低着脑袋吃肉。
老鹿山神在一旁,笑眯了眼睛。
江涉一行人用过饭,便就告辞了。
日头虽还亮,但已经是酉时了,在乡下再过一个时辰就该入睡了。张家想要请他们留宿一晚,瞅瞅自家的夯土小屋,确实没地方住。
便没挽留。
这些客人刚走不久,邻家听着热闹散去了,推门出来。李婆子凑过来,站在门前叫住张家嫂子。
“你听说没,西边那四郎君庙塌了!”
张家嫂子一惊:“什么时候的事?俺还想攒些钱去拜拜。”
李婆子有声有色地学了一遍,说:“你是不知道,瞧着可让人害怕,一下子砖啊瓦啊全都掉下来了……村里那王家的,好似还中邪了,一直嚷嚷着疼!”
“他家有钱,没请郎中看看去?”
“去了,大夫都被别人家请走了,他没请上。也不晓得怎么回事,从庙里回来就喊着疼,俺家小叔还去前头凑热闹看了,也没看他是少了胳膊,还是少了腿。”
说着这种事,张父和张家的两个孩子也都在院子里,竖着耳朵听。
村童眼睛晶亮。
父母和邻居一起说四郎君庙忽然塌了的事。
他站在门口,听着说话声。忍不住探着脑袋,向外面张望。
道上,看不到神仙的背影。
已经走远了啊。
今日的发生的事。
那离奇被收入袖中的马车,还有忽然飘过来的城隍爷爷,从神像中走出来的道士模样的人,还有那吓死人的骸骨。从高处滚下来的金台,忽然倒塌的庙,庇佑妹妹的铜钱……
深深印在村童幼小的脑子里。
原来神仙就行走在人间……
往后很多年,他都一直把这一日见闻,说给村里儿孙子弟听。
……
……
洛阳城。
酒宴正酣。
王维有些没滋没味地喝着酒,看着楼台下的歌舞,往日听着不错的丝竹声,如今也颇觉乏味。
朋友端着酒盏,瞧过来:
“怎么一晚上也没见你动几下筷子。”
“吃饱了来的?”
王维食不下咽,放下酒杯。
看向裴迪:“君可听闻神仙事?”
……
……
求月票,顺便,猫叫什么好呢,我还没想好,你们帮我想想……
求追读,不要养肥啊!!!!
感谢“明末赵委座”和“无敌代行者”的打赏=v=
第54章 洛阳热闹
朋友放下酒盏,打量着王维。
没觉出什么不妥……
裴郎君奇道:“你不应该问罗汉吗?怎么念起神仙事了。”
王维说得轻描淡写。
“只是问问。”
裴迪盯着他看,觉得不对,身子往前探了探,“那卢家子到底写了什么东西?让你这样魂牵梦绕。”
“甚至还特意跑去了一趟襄阳,匆匆而去,匆匆而归,回来后便是这茶饭不思的样子。”
“摩诘,有何秘事是我不能知道的?”
最后一句话,问的就颇有些玩味了。
王维没答。
他问:“李太白那诗你可读了?觉着如何?”
这段时间,李白这首诗随着船舶,从汉水传到了洛水,也从襄阳传到洛阳。听说过的人有不少。
王维从襄阳匆匆回来,赴宴几回,听楼台上的歌舞唱曲,还真有唱这首诗的。
“《夜游鬼神宴醉闻妙道》?”裴迪问。
“是。”
“写的不错,文才风流,有些神仙气象了。”
裴迪说着,忽地心头一跳,端起酒盏抿了一口,盯着王维打量,缓缓说:“你不会当真了吧?”
“岂会。”
裴迪不信:“没当真你问我做什么?”
他道:“醉酒写的诗,没一个字是真,唯有其中神韵是真的。你莫想太多。”
王维颔首:“我自是知道。”
裴迪见他看起来如常了,才重新挪着坐回去。饮两口酒水,时不时夹些菜,欣赏着从楼台上飘来的丝竹,隔着纱帘,还能看到剑舞。剑舞还是公孙娘子最好,裴迪饶有兴趣的看着。
偶尔与认识的友人说几句话。
想从裴迪这里,打听王维的人很多。
王维如今在洛阳名声很盛。
虽是被贬了官,又辞了官,但有岐王这些大王看重,愿意与之交游,便格外不凡。
又有五年前,他在玉真公主宴席上结识了李龟年。后来,作了一首“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让王摩诘名声大噪。
被谱写成曲,世人纷纷传唱。
这些日王维不在洛阳,邀十次能出来二三次的样子,凑过来打听的人很多。
裴迪刚回掉两个来打探的人,端起酒盏,吹着夜晚凉爽的风,花香袅袅,瑞烟氤氲,惬意地听着楼台上的笙箫。
就听到旁边,王维开口说。
“若遇仙一事是真呢?”
“……啊?”
这下裴迪认真看过来了,在信里推敲一遍,摩诘就是从那信来了之后才开始不对劲的,他问:
“卢象信上都写了什么?”
王维沉吟,也没有隐瞒:“卢郎有一友人,名叫孟浩然,亲身经历了一场大梦,梦中已过四十年……”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