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46节
回去之后,他就把这话说给王维听。
王维转身,便要去收拾行囊。
卢象一愣:“你要去何处?”
白衣高士衣袂飘飘,立于堂屋之中,风姿俊秀,卓卓不群,满室僮仆都在悄悄打量,以为神人。
“我回洛阳。”
王维又问:“神仙可曾收李白为弟子?”
卢象摇头。
“那倒是未曾听闻。”
当天晚上,王维便就离开了。
卢象把这事说给孟浩然听,言语中有怪意:
“何至于这样急,连休息都不休息么?襄州刺史听闻王家子前来,还差人来问,是否要赴宴,他竟都回绝了。”
“趁着城门还没关,人就离开了,夜路可不是那般好赶的。”
孟浩然停箸。
“你前日说的是王维王摩诘?”
“他来襄阳,想要结识神仙?”
“正是。”卢象和孟浩然关系一向好,悄悄说与他听,“他之前被贬济州,今年辞了官,在洛阳交游,访问名士。”
“每次写信于我,文辞洒脱,超逸忘机,诗才也好。”
“我还当他是想开了,未想这又……”
与卢象不同,孟浩然是仙事的亲历者。
更知道其中玄妙。
“仙神之事,哪是那般好说的……”孟浩然道,“也就是我不知太白他们离去,若是当时便知,只怕跪在门前。”
“也要求得一同云游啊。”
卢象想着也是。
“也不知摩诘能不能遇见神仙,哎,太迟了!”
……
……
又下了一场雨。
满眼都是绿意。如今雨停了,雨水把山色浇的更为清透,带着一股灵性。
唐朝疆土广大,自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到漠南地区,东及渤海国,西抵南诏,比前世还要大上三分之一。
百姓约有四千余万。
汝州的官道上偶尔有几辆车马,零星拖着板车的百姓,空旷的很。
江涉几人坐在树下歇息。
车马走了八九日,到了汝州边缘上的一个村落。离洛阳已经很近了,再走二三天也就到了。
几人路上听了不少故事,到这里却见到祭拜之风兴盛,于是停留下来瞧瞧情况。借了地方,拿出馒头,再打开一坛买好的酱菜,腊肉,各自饮上一壶酒。
便足以慰藉路上风尘。
村中孩童好奇凑过来,不识得这伙是什么人,见他们衣着服饰与村里人不同,在远处怯生生看着,又是好奇,又是害怕。
闻着空中的香味,嘴里咽着口水。
正看着,就见到一辆高大的车从官道上驶来,在众人面前停了下来。
一个白衣高士,拨开帘幕,从马车上下来。
见到有人在这里生火,歇息用饭。
下车,叉手一礼。
问道:
“足下可听闻此间有仙事?”
第47章 仙人当面不相识
几人不约而同,看向一人。
江涉放下吃食,抬起头,见到一个穿着月白色襽衫,腰配群玉的年轻人,目光疏朗,从雕饰精美的马车上下来,和李白差不多年岁。
言辞有礼,想来是出身名门。
江涉道:“神仙的事,此地倒没有听闻。”
那来人叹息:“竟然又是错过?”
“君是为求仙之人?”
“正是。”来人道,“听闻襄阳有神仙事,在下匆匆而来,可惜没有赶上,仙人已经离去了。”
李白一听,觉着颇为有趣。
这人是来找先生的,却不知神仙当面。
他胳膊撞了撞元丹丘。
元丹丘瞪他一眼,开口问:“足下瞧着出身不凡,不知是何许人,也好神仙事吗?”
王维没有在乡村久留的心思,他只见有人在这里歇息,说不定会听过一些传闻,若是神仙路过,也知晓了解一二。
却忘了襄阳离汝州如此之远。
六七百里路,隔着大片平原,隔着伏牛山南麓。
许多人一生都难跨越这么远的距离,这些人瞧着也不过是寻常富户,出来踏青而已。纵然气度不凡,但又怎么会知道几百里之外的神仙逸闻。
是他多求了。
王维道:“某是河东人,祖籍在太原,冒昧叨扰诸位用饭。既然无事,某便离开了。在此谢过。”
说话间,语气难免淡了几分。
李白听见了,心中一哂。
他问:“河东人,祖籍太原,阁下莫非是姓王?”
“是。”
王维没有与这些人多交集的意思,就连里面有个穿道袍的人,在他眼里也不过是凡俗中人,无法和真正的神仙之辈相比。
乐府诗有云。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
这样悠游自在,才是他真正向往的。
王维回身,转身离开,就要回到车上,急行前往洛阳,看看神仙是不是就在前方。
李白压低声音,与人说。
“是来找先生的。”
“此人模样有些眼熟。”
元丹丘说,“应当是太原王氏的分支,为天底下的大世家。”
江涉见李白有些跃跃欲试,笑了笑。
“他心中已有仙事。何必在他面前显现呢?”
老鹿山神抚着须子,望向车马离去的方向,也在笑。
望着凡人,感慨说:
“仙人当面,却不识啊。”
李白有些不喜那人,他向来不喜欢这些世家贵族的矜傲气,没有说话,又给自己倒了一盏酒。
一饮而尽。
几人闲聊低语几句,说起他们这一行要找的那诈徒的师门,还有那自比栾大的镜尘道人。
既然有些本事在身上,想来应当在洛阳这样的大城。
出入勋贵之家,往来豪族世家。
说了一会,江涉见那孩童还躲在树后,脑袋大,身子细瘦,浑身在泥里滚过一样。孩童睁着眼睛,怯生生往这边看。
他捡起一个馒头,招手道:
“过来。”
孩童犹豫了下,盯着对方手里的白面馍,走过来。
闻着喷香的馒头,他一时挪不动脚步。
猛咽口水,饥肠辘辘。孩童听见那人语气轻松,道:“我问你一件事,作为报偿,这馒头给你。”
孩童直点头。
“只要我知道,都说给你。”
江涉问:“你们村里的人家,都拜什么神仙,或是拜什么道士泥塑?”
孩童咽着口水。
生怕答慢了就没得吃,抢着回答:“我们村都去山上的道观去拜神仙,有时候赶草市,我娘也去过县里,那有城隍爷爷,可以保佑我们平安。”
“可曾听闻过很出名的道士?”
“都是观里的道士,最出名的就是观主,他可贪,每回我娘去都要收钱,要五个钱,没钱还要收鸡蛋,最坏!”
几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江涉问:“你娘为何总去观里拜?可是有难处?”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