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42节

  真是稀罕东西,高妙道法。

  神仙竟然这般厉害……

  能够把死物赋予灵性,霍然成真。

  但元丹丘再是厚颜,也不好对江先生提出自己的念头,只能又强忍了下来。

  江涉看出他所念。

  “给小儿玩玩便罢,若是想用这纸驴纸马赶路,必然是不行的。”

  他点出这纸驴的缺陷,道:

  “此物一是不能沾染水火。”

  “纸遇水则浸,遇火则燃。”

  “二是变幻有缺陷,本是天地一点灵性,依托剪纸成灵。唤其本名,被人叫破就会重新变幻回去。”

  元丹丘和李白听的目光发亮。

  两个仆从也听到了这话,又是敬畏,又是羡慕。

  看着江涉随意,趺坐在车舆上,一只腿微蜷,一只腿自然垂下,悠游自在的样子。

  此为真仙人也。

  车马走了一下午,到了晚间,就到达了驿站。前面有差人验明过所,也便是大唐的通行凭证。

  老鹿山神没有这个东西,他年青的时候天下还是汉土呢,就伸手。

  在空中略微一点。

  驿夫身子微微一晃,随意扫了一眼这几人的文书,见到是一起的,也没在意,继续跟同伴闲聊。

  “那汉子后面如何了?”

  “谁知道怎的了,自打死了婆娘,娃娃也没了,人就疯疯癫癫的,成日就知道说些胡话,见人就怕,可惜了,王三之前也是个好的,每年过年大伙杀猪都得去他家排队,门槛都要被踩烂了。”

  “好好的人怎么就疯了。”

  “这谁知道,别不是招惹什么不干净的玩意。”那中年驿卒说着,想到自个值守这驿站。

  骂了一句,缩了缩脖子。

  嘀咕:“早晚要使钱调到别地去,晦气。”

  长期求月票推荐票=v=

第43章 撞鬼

  江涉几人望过去。

  驿站里人不少,有一伙商队,车上装着货物,还有两个读书人,也与他们坐在一处,应当是挂靠,跟商队一起走的,护得路上太平。

  甚至还有个剃头的僧人,穿着僧衣,低头正等着用饭。

  马需吃草料,额外要付些费用。

  如果是当官的前来,随从在规定之内,这部分开销自当由朝廷支付。李白倒不在意这点银钱,趁着江先生去马厩瞧马,让下人从箱子里抬出一串钱,递给驿卒。

  “可有上房?”

  青年驿卒瞧着这几人,衣着富贵,出门在外又是骑马,又是带着这么多箱笼。

  钱财入手,多了两分恭敬,道:

  “还剩三……还剩两间。”

  李白和元丹丘对视一眼。

  闲聊道:“那要上房,剩下的一人一间,菜要好酒好菜,你看可够?”

  “够,够……”

  元丹丘一身道袍,问:“驿家方才说是三间房,怎的忽然改口说是两间了?”

  驿卒觑着他的衣裳。

  犹豫了下。

  他是不想把这些客人开罪走。驿卒多是杂户或番驿,除了驿长有补贴,其他人都没得工钱。每年所赚的钱,多半是投宿的平民行商费用,还有行客的打赏。赚些钱实在不容易。

  而眼前几位,出手就很阔绰。

  驿卒盯着元丹丘的道袍。

  想了想,低声说:“私下里与您说,客人莫说出去。”

  “也不想瞒着客人,这驿站里头,总传着一股怪动静,像是闹鬼。那间原本是靠里头的一间上房,现在已经不让人住进去了。”

  元丹丘纳闷。

  “那你一开始怎么想说有三间上房,也不是头一回闹鬼吧?”

  驿卒有些窘迫。

  “上房价比旁的贵……”

  说着,他连忙赔罪,乞望这几位贵客不要介怀。

  驿卒还额外嘀咕几句,那间闹鬼的上房就在最里面,客人晚间若是听到了什么动静,也不当紧,不要出去便好,以免冲撞了。

  未想到是因为上房卖价贵。

  元丹丘一时说不出话。

  最后改说回两间,这几个驿夫还有点良心。

  江涉回来,元丹丘便把这些话在饭桌上与大伙一起说了。

  说话的时候,还看了看李白,知道这家伙如今能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东西,怂恿他晚上一起出去瞧瞧。

  江涉低头,看着猫儿吃肉。

  这猫白天睡了一整天,到晚上却精神起来。胆子也大,想往桌子上爬,盯着案桌上的鱼,猫眼不松。

  那鱼比猫儿还大。

  邻桌的行商看这人还带着猫出门,很是稀奇的多看了几眼。见到猫盯着鱼不放,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都笑了起来。

  “这猫厉害!”

  “行的路比我儿子还多。”

  “有多大了?两个月?瞧着这样小,还挺贪吃……哟!还有些凶,以后定然是捉耗子的一把好手。”

  江涉把猫脑袋轻轻压下,离鱼肉远了些。

  老鹿山神在旁边瞧着,忍不住捋着胡须,微微一笑。

  他有一二百年,没坐在邸舍驿站里,跟人一起热热闹闹吃饭过,体验很是新鲜。他须发尽白,一举一动颤颤巍巍,旁人很是注意,就连行商里言行最放肆的人都十分敬重。

  江涉问:

  “听说在这处闹鬼?是怎么个说法?”

  行商提起驿舍中的鬼事,脸上的欢笑散去,皱起眉,心中生出畏怕。

  “来了之后才听见是有这么一说,去打听了几句,那几个驿卒支支吾吾的,也没说清楚怎么回事。”

  他骂了一声。

  “等今夜过去,我们就走了,早知道有这事,不如多赶赶路,往前十里还有处邸舍……”

  江涉看得出,这伙人很是后悔。

  他问:“我方才听他们说,有个王三的,这两年忽然疯了?”

  李白端着酒盏,听到这微微挑起眉。

  客商问:“王三是这驿站之前的驿夫?”

  “不是,听闻是个屠户,擅杀猪。”

  “那就不知道,天底下姓王的可多了,行三的更多。回头我帮您打听打听。”

  那客商低头吃菜,又跟旁边的人说话,抱怨顺带的书生白天耽搁了时间,没能早些去下个地方,不然他们宁可宿在野地里,也不愿意住这闹鬼的地方。

  说话间,客商们一时又看向穿着道袍的元丹丘。

  一时又看向屋里那安静吃饭的僧人。

  隐隐有所期望。

  和这两人待在一处,一佛一道,应当是安全的吧……

  皆是不知,这屋中有真正的神人。

  店内的驿卒端菜的时候,也听见了这些话,回身钻到厨房,心里慌神,与其他人合计。

  “他们知道这闹鬼,该怎么办?”

  中年驿卒听着堂屋的说话声,收回目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噫?”

  “钱都付过了,你当他们会跑?”中年驿夫笑道,“天底下可是没有退钱的驿站!要是敢叫我等退钱,自有我大唐律法治他。”

  那驿卒问:“那他们今晚要是跑了呢?”

  “钱都收了,管他们跑不跑,还少伺候几个。”

  年轻驿卒心服口服,老周果真是老手,遇事就是这样沉得住气。

  看来他还有的学。

  此时,厨房外。

  老鹿山神看向江涉,抿了一口微酸的浊酒,笑道。

  “这些凡人倒是有趣。”

  “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江涉说着。

  低着头摸了摸还想吃鱼肉的猫儿,又用干净筷子给它夹了一些,放在猫自己的碗里。

首节 上一节 42/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