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25节

  他道:“程某是个俗人,从前只想着读书入仕,中进士后,又在官场汲汲营营,倒是对神仙道法了解的不多。”

  “见了先生,才恍然明白,世上还有这样的一条路。”

  “道法精妙,竟有一场大梦能让人睡上七日,在梦中的四十年见闻,也历历在目。”

  “不由心生叹服,心向往之。”

  江涉问:“明府是想求道?”

  面对这样的高人,在身边随侍的都是山川水泽之神,人间往来的,也是像李白和孟浩然一样的才子。

  县令程志没有隐瞒,道:

  “是有些好奇。”

  他想了想,又说:“许是也有些叶公好龙。若教程某读读道经,清晨打坐,倒是可以。但若是要入得深山,修行持道,抛却浮名,少于人往来,那又是一说了……程某是个俗人。”

  这县令的脾性,倒是让人觉着妙。

  “能够看清本性,已是难得了。”江涉说。

  “明府能够认清所求,这是许多人一生也做不到的事。世人难得如此通达。”

  程县令也笑了起来。

  刚好一盏茶喝完,江涉又给他斟了一杯,两人听着林间的鸟叫,一起坐着不说话,就已经得其中真味。

  “这茶叫什么名字?”

  “喝着醒神,头脑清明。”县令捧起茶盏问。

  “粗野山茶,也没什么名字。”江涉说,“明府若是喜欢,一会让人包些带回去,也可解案牍劳形之乏。”

  “这是先生自己种的?”

  “是。”

  “倒与如今时兴的茶不是一般喝法,从容野趣,仙气盎然。”程县令赞叹。

  他想起来一事,又说:“险些忘了,此次前来,还有一件要事。”

  “昨日下午,县衙派人去捉了那三个诈伪之徒——这事不仅出在襄州,周边的邓州更是苦主。又听闻,那几人虽然没有‘嘘气成焰’那样的火法,但骗人钱财却真是用的是幻术。”

  “我怕事有源头,便请来一问。”

  “那张贞寐自说,幻术是学自一位方士,那人称自己如汉武时栾大一般,‘黄金可成,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有许多本事。”

  “行走在山河之间,如同神人。更有不少弟子随从左右,张贞寐是不入门墙的那个。”

  程志苦笑着摇头。

  他放下茶盏,从案前起身,以一地县令的身份,郑重其事地说——

  “我等凡人,恐怕是无法甄辨这仙术的真伪了。若是真,也奈何不了他。先生若遇到此人,或其门下子弟,请多看顾。若是真有本事,也不害人,就随他去。”

  “但若是祸害,还请先生除之为快!”

  “这是江某该做的。”江涉站了起来,扶住要行礼的程县令,“多谢明府相告。”

  “身为修行中人。本该灭其邪道,以正道法。”

  “先生高义。”

  “不敢当。”

  送走了程县令,江涉一个人坐在院中。

  他回想栾大这人。

  栾大他曾经读书时看到过。本是汉武时期人物,初为诸侯国的官员,后汉武帝闻其有神仙之术,能通晓仙事,就封了他做官。后又封他为王侯,名噪一时。

  后因栾大许多事都并不能应验,也无法沟通仙神,武帝失望,就让人腰斩了他。

  那方士自比栾大……

  也不知,是不知栾大后事,还是道法高深,不在意此别。

  ……

  ……

  而在另一方,城外竹林间,山溪流过。

  李白席地而坐,对面便是老鹿山神。

  “小友请我来,是有何故?”

  李白沉吟,没说他与先生的对话,只道:“在下仰慕仙道,想多了解此间事,山神可有何门径?”

  白鹿山神笑了笑,皮起松纹。

  他抚须道:“若是想要了解修道,道家自有许多法门。经传习之,不仅可明心见性,亦可踏入道途。”

  道经李白倒是读过不少。

  他十五岁入书院,同窗都学明经进士之试,唯有李白自知科举无望,常私下里读着道经,想着真正的仙人是如何。

  后面又结识了元丹丘这个道士,孟夫子这样的隐逸高人,三人脾性相投,潜心修道,也有一段时日了。

  也曾学着仙人采药,餐风饮露,结庐而居。

  却只是大病一场。

  修行的门径,始终未曾得见。

  许是采药非是神仙之药,不是老山神那养了八百多年的参王。但参王已有些通了人性,要采之也是不忍。世上凡夫多如虫蚁,终其一生,也无法一窥门径。李白在心中想。

  他道:“这些我略懂一些。”

  老鹿山神微微一笑,继续说。

  “那看来,小友是想了解精怪神祇之事,或山魈木客,城隍社令这样的鬼神之说了。”

  李白立刻道:

  “这正是在下心头所念。”

  老鹿山神忍俊不禁。

  山神也没有点破,而是想了想,抚着长须,慢悠悠道:“七日之后,乃是我一相识地祇的入道之日,届时,广开门庭,大宴妖神。附近五百里内的精魅,应该都会前来相祝。”

  “小友可前来一观。”

  说到这,老鹿山神又补上一句。

  “也可请上先生,一同前往。”

第26章 鬼神之宴

  “江君。”

  见江涉停笔,李白才开口。

  把毛笔搁在猫形摆件上,江涉望过来。

  “三日之后,乃是附近一位地祇入道之日,广邀精魅神祇,江君可要去赴宴?”李白说,“闻有佳肴百行,都非凡物。”

  “往来者非鬼即神。”

  桌案上,笔墨随笔摆放,又有锥子和麻绳,书已编成,只写了几行字。这是江涉为自己做的一本手札。

  江涉把手札揣入袖中。

  “鹿山神与你说的?”

  “是。”

  “愿见识一二。是何时候?”

  李白回想老鹿山神的话,有些拿不准,想了想,道:“月上中天时。”

  ……

  ……

  鹿门山附近,某一地脉。

  山神地祇,群山之鬼,精魅妖灵,皆来赴宴。

  却不见阴风,只感到一股清灵之气。地祇为人间册立,得一庙宇,乃是正法真传的神灵,所邀请的客人自然都是正路修行。

  客人或人形,或兽态,盘据一方。

  山林间,一片竹林掩映之地。

  在凡人肉眼瞧不见的地方,绿羽飞鸟衔来带枝朱果,猿猴抱着酒坛,猛虎在前开路,蛇鳝蜿蜒随其而行,豺狼在后护卫。

  这便是地祇的筵席。

  老鹿山神身份贵重,道法高明,来的很晚。

  瞧了一眼四周的宾客。不见那人。

  他在专门的座上坐下,与地祇敬了一杯酒,祝其入道。鹿门山山神入座后,筵席方才大开,猛兽大快朵颐,蛇女吞食灵肉,猿猴抱着朱果。

  地祇山魈尤为在意老鹿山神。

  “山神方才在看什么?”

  老鹿山神端着酒盏,再次瞧了一眼筵席,垂眼道:“恨仙人未至啊……”

  地祇愀然,惊道:“你为我邀了那仙人?”

  “然。”

  地祇颊上的黑毛都跟着恐慌惊惧,兽脸上更满是畏怕,老鹿山神瞧见,安抚道:“莫慌,你当那日没有现身,仙人便不知道你的存在么?”

  又道。

  “这些日我同那位有些缘法,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君自成为地祇,脱离混沌蒙昧后,再未曾以人为食。”

  “何况仙人未至,君有何惧哉?”

  地祇声音低沉:“你说的有理。”

  老鹿山神饮酒,笑道。

首节 上一节 25/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