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111节
远处,老者慢悠悠骑着驴子。
那驴是雪白的,蹄子踩在雪地上,老者衣袖宽大,整个人就像是虚虚浮在半空。
驴子明明一步一个脚印,却走的像是极快。
道旁,一个乞索儿揣着半张别人家剩下的胡饼,心满意足靠在墙根歇息,看见一老者路过,动也没动。
过了几息。
他再抬眼,却只能看到远处雪中,隐约有个模糊的背影。
欸?
饿花眼了?
远处,老者手中拿着简陋的渔鼓,轻轻拍打,发出粗糙的韵律,像是稚子胡乱敲打节拍。
哼道:
“青山白雾绕松扉,丹炉火冷鹤未归——”
行在风雪中。
手上掐算,过了半晌,老者又嘀咕说:
“哎呀呀,算不到,算不到,到底是哪位这么厉害,是妖是道?老头子可得瞧瞧……”
“这趟热闹凑对了……”
他摸了摸驴儿,白驴甩着驴尾。
转眼间,就迈过一道道坊门,来到其中其中一条巷子。老者笑眯着眼睛,牵着驴子,站在树下,听了一会街坊们说话。
“别说,我那天跟着听了一耳朵,那杜郎君也劝过,说的情深意切。”
说话的人有意停顿。
老者混在人堆里,听见他们问。
“后面呢,怎么说的?”
那闲汉才心满意足,继续说:“那位可是个胆子大的,与杜郎君说,他最喜欢热闹,一路云游过来,向来喜欢稀奇古怪的事。”
“这宅子闹鬼是闹鬼。”
“配他却正合适。”
闲汉继续说:“不仅是那位郎君,一起同行的还有几人,胆子也不小,吓得都去药铺开药方定魂了,都还要住在哪。”
“他们还有位老丈,瞧着岁数一大把……”
老者听了。
问那闲汉:“可有我这么老?”
说话的闲汉瞧过去。问话的是个须发尽白的老头,牵着驴子,也是一大把年纪了,他回想了下,说:
“瞧着比您岁数还大些。”
老者一下子兴味起来,有些不服。
“比我还老?”
他问:
“不知你们说的那位郎君住在哪间宅子?老头子要拜访一二。”
街坊们为他指了路。
都有点诧异,不知道这岁数大的老丈为何要去闹鬼的宅子,这么大一把岁数还要去折腾,在他们眼里,简直有些不知死活了。
幸好现在是白日,天色还未黑。
也不知今晚,那宅子会不会继续闹腾,传来骇人的响声。
奇怪了一会。
街坊们又重新说起皇帝的圣驾。
天子入城,骑兵卫道,不少人都远远去瞧了两眼。虽然只瞧见一群车马,分不清哪个里头坐着是哪个,但他们也心满意足了。
院门外。
须发花白的老者摸了摸白驴子的头,把它安置在门口。
“乖驴儿……”
他望了望宅子里面,能看见院子里有棵皂荚树,一方木制桌椅,桌上还有纸张笔墨,主人家就在里面。
“笃笃笃——”
老者敲响了门。
【求月票】
第110章 张果老雪中比法(5)
李白打开门,他们院子里没有仆从差使,每个人都要干活。
见门外是个陌生的老翁。
他问:“老丈是寻错地方了?”
老者抚须,也打量着眼前的青年,笑问:“可是闹鬼的人家?”
李白应下,元丹丘听到声音,也走过来。两人看着老者一身飘逸的衣袍,不远处的院外还有头白驴,有些逍遥自在的样子,瞧着像是道家人。
他拱手,道:
“多谢老丈好心,此处不必驱鬼。”
老者笑骂:
“我难道不远千里过来,是为了驱鬼么?”
李白元丹丘瞧他气度,确实不似寻常人。又看这老者年岁真是大,外面又冷,请他进来说话。
李白瞧了那驴子。
说:“老丈把驴也领进院里吧,我们这也有马厩。”
老者乐呵呵把驴子领了进来。
这驴子浑身洁白,一点杂毛都挑不出来,瞧着也并不怕冷,进了院子,自行走到马厩里饮水,又吁吁叫起来,要吃东西。
元丹丘带着老者闲聊。
李白则是走到正屋,敲门去找先生。
江涉正坐在书房里,你一句我一句,教着猫儿说话,黑猫儿正在磕磕绊绊嚷:“寒来鼠往……秋搜东藏……”
见他推门,猫一下子停了声音,目光紧紧盯着来人。
江涉也抬起头来。
“是有客人来了?”
李白刚才好似听到了些什么动静,探究地找了一圈,纳罕了一会,道:
“来了个老翁。”
他看江涉面前还摆着个薄薄的册子,是千字文,瞧了一眼,跟在先生后面去见客人。
那猫蹿的比人快。
脚步轻快,瞧着如释重负。
李白瞧了一会才收回目光。来了个老翁,猫这么高兴?
堂屋里。
那须发尽白的老者正盘腿坐在席上,与元丹丘论起山间的景色,目光总是往后面瞧,聊了一会,元丹丘心里渐渐觉出味来。
江涉、山神、李白,走进来。
就看到这一幕。
外面是大雪,堂屋的窗棂上糊着纸,天光澄亮,一须发皆白的老道士,与青年道人相对而坐。
堂屋外,铜壶正沸。
那老者瞧了一眼先蹿进屋的猫儿。
笑看向来人:“足下倒是好意趣,养了个小小的猫妖在身边。”
李白回想起方才在先生书房听到的奇怪话声。
目光落在猫身上。
心中惊诧。
这不是在襄阳,邻居徐大郎送来的猫儿么?成妖了?
江涉也瞧猫,一人一猫对视上。猫叫了一声,蹭着过来,钻进江涉怀里,又听炉子烧开了,水汽顶着盖子发出声响,张望着去瞧。
江涉笑了笑。
老者目光从这小小猫妖身上收回来,有些自得,说:“足下不如瞧瞧我这白驴如何?”
老者抚掌。
便见到驴子走过来,周身俱是白色。
元丹丘问。
“这驴子有何异处?”
山神也在瞧,这驴似妖非妖,说是入道,实际上也不如何像。
老者指着驴,笑道:
“我这驴子,可日行万里。”
“今日中午,我还在岐王的宫殿里。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便来到足下的门前。如何?”
李白在心里算。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