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284节
李云龙一听就急了:“老首长!让咱也上吧!地上打的活儿咱熟啊!”
“熟个屁!”王旅长眼睛一瞪,“天上折腾一天还不够?眼睛都熬红了!赶紧滚去睡觉!仗有你们打的时候!”
方东明拉了李云龙一把,语气无奈中带着疲惫:“咱服从命令吧,老团长。咱们确实需要恢复。仗,还没打完。”
李云龙看看首长态度坚决,又瞅瞅方东明眼中的血丝,只好把话咽回肚子,挠了挠头:“行行行,听首长的!睡觉!”
两人敬了礼,转身走出指挥部。
门外夜色深沉,机场方向只剩零星灯火,喧嚣已渐渐平息。凉爽的夜风拂过,带着硝烟散尽后的泥土气息。
李云龙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肾上腺素褪去后的疲惫感排山倒海般涌来。
“他娘的,还真有点顶不住了……”
他嘟囔着,搂过方东明的肩膀,“老方,走!睡觉去!等睡醒了,咱再去收拾城里的兔崽子!”
方东明点点头,没再多说,两人拖着疲惫却满足的步伐,融入夜色,朝着临时安排的休息处走去。
第312章 发大财了
方东明是被远处隐约传来的零星枪声和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唤醒的。
他猛地坐起身,一时不知身在何处,鼻腔里似乎还残留着机油和硝烟的混合气味。
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弱天光,他摸出怀表凑到眼前——凌晨四点。
睡了七八个钟头了,身体却还是像灌了铅般,但精神却因记挂着事而清醒过来。
晋阳城打下来了吗?兵工厂呢?
他刚套上鞋子,门板就被拍得山响。“老方!东明!醒了没?快开门!”是李云龙那特有的大嗓门,透着压不住的兴奋。
方东明拉开门栓,李云龙立刻挤了进来,脸上毫无倦容,眼睛亮得吓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就往外拽。
“快快快!就等你了!走!去兵工厂!”
“兵工厂拿下了?”方东明心头一跳,急忙问。
“拿下了!天没亮就拿下了!716团那帮小子打得漂亮!快随我去看看咱们的新家当!老子的步兵炮这回可有指望了!”
李云龙语速极快,力气也大,几乎是把方东明拖着往外走,“卡车都备好了!就等你这个懂行的去清点宝贝了!”
听到“兵工厂拿下”和“机器”,方东明那点残存的睡意瞬间一扫而空,疲惫也被巨大的期待和喜悦压了下去。
作为现任黄崖洞兵工厂的副厂长,他太清楚机器意味着什么了。
尤其是晋阳兵工厂,这可是当年阎老西花了大价钱搞起来的,设备在国内都是一流!
有了这些,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甚至步枪的产量都能翻着跟头往上涨!
“走!”方东明反手拉住李云龙,两人几乎是小跑着冲出了临时休息的院落。
一辆缴获的日军卡车就停在巷口,发动机都没熄火。
车子在刚刚经历战火、遍地瓦砾的晋阳街道上颠簸前行,沿途随处可见战士们正在打扫战场,抬运伤员和烈士遗体,收缴武器弹药。
浓烈的硝烟味和淡淡的血腥气弥漫在破晓前清冷的空气中,但一种胜利后的昂扬气氛已然弥漫开来。
越靠近城北,那种大型厂区特有的氛围就越明显。
高耸的围墙、坚固的厂房轮廓在晨曦微光中显现,厂区门口沙包工事林立,战斗痕迹尤为激烈,随处可见弹孔、爆炸留下的焦黑和尚未清理的敌我双方士兵遗体。
守卫在这里的战士明显更多,神情警惕又带着自豪。
车子在一扇被炸得有些变形的巨大铁门前停下,这里灯火通明,人声嘈杂,许多战士和技术工人模样的人正在进进出出。
王旅长那高大的身影正站在门口,叉着腰,大声指挥着:“……对!先清点!一颗螺丝钉都不准给老子落下!特别是小库房里的东西,给老子翻个底朝天!”
李云龙刚跳下车,咧着嘴想打招呼,王旅长一眼瞅见后面的方东明,直接无视了李云龙,一个大步上前抓住方东明的胳膊:
“哎呀我的方大厂长!你可算来了!快!快跟我进去!这下咱们可发大财了!”
李云龙被晾在一边,嘟囔道:“嘿,这王旅长,见了机器比见了亲儿子还亲……”但也赶紧跟了上去。
一进入厂区,方东明的呼吸不由得一滞。
眼前是极为宽阔的厂房,高大、粗犷,充满了工业力量感。虽然战斗刚刚结束,一些地方还有硝烟和损坏的痕迹,但那一排排、一台台静静矗立的机器。
在昏暗的灯光和逐渐亮起的晨光中,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如同沉默而强大的钢铁巨兽,构成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机床丛林”!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铁锈、机油、冷却液和一丝淡淡的火药味混合的气息,这是兵工厂特有的味道。
“看看!东明,你快看看!”王旅长兴奋地指着一大片区域,“那边,全是造枪的!阎老西当年可是下了血本!”
方东明顺着指引望去,心脏砰砰直跳。只见一排排精密的机床井然排列:
捷克式机床(ZB26仿制线):专门用于生产仿捷克ZB-26轻机枪的专用机床,虽然有些老旧,但保养得不错,有了它们,八路军自己造轻机枪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六角车床(瑞士制):足足二十多台!这种机床效率高,适合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是制造枪械击发装置、瞄准具等精密部件的关键设备。
精密卧式铣床(德国造):超过十五台!用于加工枪械机匣、枪栓等需要高精度平面的核心零件,光是这些铣床的价值就难以估量。
大型立式钻床:用来给机匣等大件钻孔,也是不可或缺的设备。
大量的台式小车床、钻床、磨床:构成了基础加工单元,用于生产各种螺丝、销钉、小零件。
“太好了……太好了!”方东明抚摸着一台冰凉的瑞士六角车床,声音都有些发颤。
“有了这些,咱们的步枪、机枪产量能翻好几番!很多以前修不了的枪,也都能配上零件了!”
李云龙虽然不太懂机器,但听方东明这么说,也兴奋地直搓手:“能造枪了?能造捷克式了?哈哈!以后老子每个班都配一挺!”
“走!这边!炮弹车间!”王旅长又拉着方东明往另一个区域走。
这里的机器更加粗犷有力:
大型冲压机(美国布利斯式):好几台如同钢铁巨兽般的大家伙,这是制造炮弹壳体的核心!通过巨大的压力将铜胚一次冲压成弹壳形状,效率远比落后的锻造打磨高得多。
深孔钻床:专门用于给实心钢锭钻出炮弹药室的深孔,技术难度很高,这里竟然有六台!
车削弹体专用机床:用于对炮弹外壳进行精加工,保证尺寸统一。
引信加工区:虽然设备相对独立和小型化,但车床、冲床一应俱全,能够生产简单的碰炸引信和药盘时间引信。
巨大的炮弹合装机:用于将装好炸药的弹体和引信最终组装在一起。
“冲压机!是大型冲压机!”
方东明几乎扑到那台布满油污的庞大设备前,激动地拍着冰冷的机身,“王旅长!老李!看见没!有了它,咱们的炮弹产量能上去!
以前手工敲弹壳,一天才能出多少?这机器开动起来,一天几百发跟玩一样!”
李云龙眼睛都直了:“一天几百发炮弹?他娘的,那以后老子打小鬼子炮楼,还用得着抠抠搜搜?直接拿炮弹砸他狗日的!”
王旅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不止呢!东明,那边还有热处理车间!淬火炉、回火炉、渗碳炉都有!
虽然比不上国外最新的,但够咱们用了!以后咱们自己造的枪管、撞针,寿命能长一大截!”
方东明顺着看去,果然看到一排炉子和相关的油槽、水槽等设备,虽然看起来有些年头,但显然维护得不错。
热处理是军工生产的命门,零件硬度、韧性全靠它。
“还有呢!”
王旅长像是献宝一样,又指着旁边一个仓库,“里面全是原材料!铜锭、钢锭、焦炭、还有好多桶切削油、润滑油!狗日的小鬼子,倒是给咱们准备得挺齐全!”
三人穿梭在庞大的机器丛林里,兴奋地交谈着。
方东明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各种机器的作用和可能带来的产量提升,李云龙则已经在盘算着怎么多要些新枪新炮武装自己的新一团,王旅长则更关心如何尽快将这些设备安全运回黄崖洞。
“这么多大家伙,怎么运回去可是个大难题。”
王旅长看着那些重达数吨甚至十几吨的冲压机、大型车床,挠了挠头,“拆解、装车、运输,还得防备鬼子空袭和沿途骚扰,得好好计划一下。”
“不怕!”李云龙大手一挥,“咱现在有晋阳城做依托,再派一个团护送!
沿途的游击队、县大队都动员起来!就是人拉肩扛,也得把这些宝贝疙瘩全须全尾地弄回黄崖洞!”
方东明点点头,目光依旧留连在这些机器上:“拆解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好在厂里原来的一些老师傅可能还在,或者能找到。
我们必须尽快动手,鬼子恐怕很快会反应过来,空中威胁很大。”
“放心吧!”王旅长道,“师长已经下令了,全力保障兵工厂设备的拆卸和运输!需要多少人手都给!争取三天内,把最重要的设备先运走!”
晨曦透过厂房屋顶的破洞和窗户照射进来,在布满油污的地面上投下道道光柱,光柱中尘埃飞舞。
机器们静静地沐浴在这新生的光线中,仿佛沉眠的巨兽即将被唤醒。
方东明站在光柱里,看着眼前这片凝聚着工业力量的钢铁丛林,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责任感。
这些机器,将是八路军军工事业的脊梁,将是无数战士生命的保障,将是射向敌人更加炽烈的火网之源。
“太好了……”他再次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咱们的兵工厂,真的要鸟枪换炮了!”
李云龙搂住他的肩膀,嗓门依旧洪亮:“走!东明!再看看还有啥好玩意儿!
王旅长,赶紧让炊事班送点吃的来,吃饱了好干活!等运回黄崖洞,老子要亲眼看着咱们自己造的炮弹堆成山!”
王旅长笑骂道:“就你狗日的急!”但脚下也不停,陪着两人继续向厂区深处走去。
没多久,他们就慢慢走进了厂房深处,堆积如山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区域更是让方东明心跳加速。
成垛的铜锭、钢坯在昏暗光线下泛着沉甸甸的金属光泽,一桶桶尚未开封的切削油、润滑油整齐码放,角落里甚至还有不少封装好的轴承、砂轮、钻头等易耗品。
“发财了…这回真是发大财了…”李云龙拿起一块沉甸甸的黄铜锭,掂量着,咧着嘴,“这得造多少子弹壳啊!”
“不光子弹壳,”方东明拿起一块合金钢坯,仔细看着上面的标号,“这是造枪管的好材料!
还有这些,做引信、撞针都需要特种钢材…阎老西和小鬼子,真是给咱备了一份厚礼!”
王旅长大手一挥:“都是咱们的了!我已经让人严密看守,登记造册!一颗螺丝钉都不能少!”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立正敬礼:“报告旅长!总部急电!”说着将一份电文递给王旅长。
王旅长接过电文快速浏览,眉头先是微蹙,随即舒展开,甚至露出一丝惊奇的笑意。
他看完后,将电文递给方东明和李云龙:“老总们也在惦记咱们这点家当呢,还惦记着天上那十二个大家伙。”
方东明接过电文,李云龙也凑过头来看。电文是副总指挥和副总参谋长联署签发,直接发给方东明的:
“东明同志:欣闻成功夺取晋阳兵工厂,缴获大批机器设备,此役意义重大!
现另有一紧急任务交予你研判:你部所缴获之十二架九七式重爆击机,可否用于紧急转运兵工厂核心精密设备及关键技术人员先行返回根据地?
此举若能成功,将极大缩短设备重新投产时间,并减少陆路运输风险及敌空袭威胁。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