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250节
硝烟未散的空气中,仿佛已经闻到了那些堆积如山的弹药散发出的、令人振奋的钢铁与火药的气息。
………
城西军火库
沉重的库门大敞着,驱散了内部的昏暗。
林志强正带着几个战士清点登记,见陈旅长大步流星地走进院子,立刻迎上前敬礼:“旅长!”
陈旅长摆摆手,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院内堆积的弹药箱,最后定格在敞开的库房深处。他径直走了进去。
库房内,景象震撼。
一排排码放齐整的木质弹药箱,如同沉默的军阵,几乎填满了巨大的空间。
掀开盖板的箱子里,黄澄澄的步枪子弹在门口透入的光线下反射着诱人的光泽;
墨绿色的手榴弹成箱垒起;标着日文的掷弹筒榴弹箱堆得像小山;油布包裹的九二式步兵炮部件,冰冷的钢铁质感透着一股力量。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枪油味和未散的火药气息,这味道在陈旅长闻来,比任何花香都更令人心醉。
“好!好一个‘堆积如山’!”
陈旅长深吸一口气,胸腔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他走到一箱打开的子弹旁,抓起一把,沉甸甸的金属质感从掌心传来,冰凉,却让他心头滚烫。
他掂了掂,又小心地放了回去,仿佛那是稀世的珍宝。
“丁伟呢?”
他转头问林志强,脸上带着由衷的笑意,“你小子,立了大功!回头得给你记头功!
这库里的东西,比拿下榆次本身还金贵!这是我们接下来砸开太原城门的本钱!”
他环顾着这满库的“资粮”,眼神灼灼,仿佛已经看到了它们倾泻在太原城头的景象。
“林志强!”
“到!”
“你的人,夺库有功!再加派一个连,给我把这里围成铁桶!一只苍蝇也别放进来!
里面的东西,登记造册,一颗螺丝钉都得给我用在刀刃上!明白吗?”
“明白!旅长放心!”林志强挺直腰板,声音洪亮。
陈旅长满意地点点头,随后便在军火库内巡视,现在榆次已定,他也可以放松放松。
没过多久,丁伟和吕志行几乎是跑着过来的。
两人脸上、军装上还沾着激战一夜的硝尘,脚步却带着风,人未到,急促的喘息声先传进了库房大门。
“旅长!”丁伟声音里压着激动,目光像钩子一样,瞬间就被库房里那一片整齐肃杀的弹药“森林”牢牢钩住了。
他喉头滚动了一下,随着陈旅长挥了挥手,示意不用管他,就三步并作两步跨了进去,径直走到最近的一堆弹药箱旁。
他伸出大手,带着老茧的手指用力掀开一个箱盖。黄澄澄的子弹满满当当,在有些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冷硬的光。
他抓起一把,沉甸甸的金属感从掌心直传到心里,冰凉,却又带着一种滚烫的力量。
他掂了掂,又哗啦一声撒回箱中,那声响在空旷巨大的库房里显得格外清脆。
“好家伙!真他娘的掏着了!”
丁伟猛地抬头,眼睛亮得惊人,看向陈旅长,又迅速扫过身边同样被眼前景象震撼得有些失语的吕志行。
“老吕!快!组织人手!立刻清点!分门别类!一颗子弹、一颗手榴弹都别落下!”
“对!马上清点!”吕志行被丁伟的话惊醒,立刻点头,他的稳重此刻也化作了迫切的效率。
“老丁,把团部能抽调的文书、识字的骨干都调过来!登记造册,一式两份!要快,更要准!”
丁伟重重嗯了一声,立刻转向门口喊道:“通讯员!”
“到!”门口待命的战士立刻挺直。
“跑步回指挥部!把所有能写会算的人,全给老子调到这里来!跑步前进!”
“是!”通讯员转身飞奔而去。
丁伟又转向库房里还在清点的林志强:“林营长!你的人继续警戒,外围再加双岗!
从现在起,进出库房,没有我和政委的手令,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拦下!
里面清点的人,也要你亲自安排可靠的战士盯着,手脚不干净的,思想有问题的,一个都不能靠近!”
“是!团长!政委!保证完成任务!”林志强挺胸立正,声音斩钉截铁。
安排完这些,丁伟才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库房里浓重的枪油味、钢铁味和尚未散尽的硝烟味混合着涌入鼻腔。
他环视着这堆砌起来的钢铁力量,脸上的疲惫被一种近乎灼热的兴奋取代,忍不住又低吼了一句:“有了这些,太原城头,老子看它能硬到几时!”
直到这时,陈旅长才走上前,拍了拍丁伟的肩膀,力道不轻,带着赞许:
“看把你急的,东西跑不了。不过你说得对,有了这些家底,咱们打太原的腰杆就能挺得更直了。”
他转向吕志行,语气缓和了些:“志行,清点工作要细致,不仅要数清楚数量,还要看看弹药的型号、保质期,分门别类记好。
哪些能用在步枪上,哪些适配掷弹筒、步兵炮,都得心里有数。咱们不能抱着金疙瘩却不知道怎么花。”
吕志行连连点头:“旅长放心,我已经让人去找懂日文的同志了,箱子上的标签得看明白。
保证登记得清清楚楚,到时候调配上绝不含糊。”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是负责打扫战场的参谋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记录本:“旅长,城里清剿基本结束,初步战果统计出来了。”
第284章 这运输大队长称职
陈旅长接过参谋递来的记录本,借着库房门口透进的光线,目光快速扫过那几行墨迹未干的字:
榆次战斗初步统计:
歼敌:约一千八百余(含毙、伤、俘)
缴获:
三八式步枪:约一千七百支(含军火库内的小鬼子备用武器缴获)
歪把子机枪:六十三挺
九二式重机枪:十二挺
掷弹筒:四十七具
九二式步兵炮:四门
各类弹药:尚在清点,初步估算为各类口径子弹约20多万发,各类口径炮弹2000余发。
其他军需物资:若干
我军伤亡:待各营连详细上报
陈旅长的手指在“弹药”和“步兵炮”那两行上重重点了点,嘴角扯出一个冷硬又带着血腥气的弧度:
“好!川崎康夫这老鬼子,给咱们当了一回称职的‘运输大队长’!这买卖,值了!”
他把记录本递给旁边的丁伟,“丁伟,志行,你们团打得好!这军火库,更是点睛之笔!有了这些本钱,太原城下,咱们的腰杆子能挺得笔直了!”
丁伟和吕志行凑近看着那串数字,眼中同样燃烧着兴奋的火焰。
………
另一边,新一团驻地,黄崖洞外。
训练场上杀声震天,战士们练刺杀练得汗流浃背。
团部里,李云龙背着手,像头不安分的豹子似的在屋里转了两圈,最后停在门口,眯着眼望着黄崖洞方向的山路。
政委赵刚放下手中的文件,看着李云龙那副抓耳挠腮的样子,疑惑地问:
“老李,你这转来转去的,琢磨什么呢?训练安排不都布置下去了?”
李云龙嘿嘿一笑,转过身,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堆起一种混合着狡黠和热切的笑容,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嘿嘿,老赵,没啥大事儿!我去趟黄崖洞,找老方唠唠嗑,顺便……嘿嘿……”
“找方东明?”
赵刚眉头微皱,推了推眼镜,“老方现在是兵工厂的技术总负责人与副厂长,忙得脚不沾地,你去‘唠嗑’?
怕不是又惦记上人家兵工厂压箱底的好东西了吧?我可提醒你,武器分配是总部统一调拨的,你可别动歪心思。”
“瞧你说的!”
李云龙一瞪眼,随即又换上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搓着手,“我能动啥歪心思?
老方是谁?那是咱老李之前手底下的兵!过命的交情!
咱新一团,那也是响当当的主力团,有好东西,那不得优先考虑考虑老部队?
我去关心关心老战友的工作,交流交流战斗经验,顺便……学习学习新技术嘛!这总没毛病吧?”
他一边说,一边脚步已经挪到了门口,摆明了要走。
赵刚太了解李云龙了,这“顺便学习”后面打的什么算盘,他心知肚明。
看着李云龙那副“你能奈我何”的无赖样,赵刚无奈地摇摇头,语气带着警告:
“老李,注意点影响!别给方东明添麻烦!更别违反纪律!”
“知道啦知道啦!老赵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
李云龙满口答应,话音未落,人已经像泥鳅一样溜出了团部,脚步轻快地朝着黄崖洞方向的山路奔去。
那背影透着一股子迫不及待的劲儿,仿佛前面不是山路,而是一座等着他去发掘的金山。
赵刚看着他消失的背影,只能苦笑着叹了口气,这老李,为了搞装备,脸皮那是比城墙拐弯还厚。
不过他们新一团现在也是难,自从击溃了小林旅团后,他们便伤亡惨重,如今只能待在这里休养生息,看着外面的热闹。
李云龙也是心急,想要快点恢复新一团的战斗力,所以才打了这个鬼主意。
………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