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368节
徐晨打开书信,上面鹿信说何吾驺是吕宋200万公民推举的议员,但因为没有大同社承认,所以只是临时议员,他是带着吕宋的民意去京城。
徐晨好奇道:“请这位何议员进来吧。”
何吾驺进入元首府和徐晨行礼就马上问道:“元首,我们吕宋算不算民朝的国土?”
徐晨道:“当然算。”
何吾驺道:“那为什么吕宋没有公民议员,元首建立议会就是要上情下达,让天下人通过议会治理国家。
但何以我吕宋没有自己的议员,又如何治理天下?
连西域,大漠都有自己的议员,我吕宋每年为大同社输入粮食,白糖,香料,橡胶,金银铜矿,每年上缴的利税超过了600万两,比贡献,吕宋远超过西域,大漠,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待遇。”
徐晨抱歉道:“此事是我们元首府疏忽,今年已然来不及,这次公民议会之后,等民朝讨论之后就安排吕宋的公民议会名额。”
何吾驺大喜,但却脸色严肃继续道:“还有,还有我吕宋要求平等受教育的权,学府每年要给我吕宋学子保留名额。”
徐晨道:“明年的中考会把吕宋学子纳入进来。”
何吾驺继续道:“现在我吕宋有大量的货物输入民朝,但交通和基础设施却极其落后,我等请求元首府为吕宋修一条贯穿吕宋的铁路。”
而后他递上一份文书道:“我吕宋200万百姓的呼声接在上面,只求民朝不要区别对待我们。”
徐晨接过书信道:“我会仔细观看,只要是合理的诉求,元首府都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还请何议员给元首府一点时间。”
何吾驺满意的离开元首府,他儿子何乾生差点站不起来,还需要老父亲去扶。
他不满道:“看你的样子,为父的脸都被你丢光。”
何乾生苦笑道:“孩儿都快被父亲您吓死,您怎么能如此大声和元首说话。”
何吾驺摇头道:“终究是历练少了,大同社内部的斗争远不如当年大明,当年大明争斗哪年不要死几个人。但大同社又何曾有人是因为政治斗争而死的。
现在为父代表的是吕宋,你有什么好怕的,看看,元首不和颜悦色的和为父交流,这才是真正大英雄,大豪杰的气魄。
元首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天下,而不是斤斤计较的仇恨。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只有拥抱这个新时代,我们何家可以过的更好。”
何乾生惭愧道:“儿子让您失望了。”
何吾驺看着自己老实的儿子摇头道:“算了,你还是老老实实的继承家业吧。”
元首府。
何吾驺他们离开后,徐晨命任大任找来吕宋的资料,发现这10年来,吕宋等地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他的想象。
虽然可能有点自夸。但在这个时代,汉人是最优质的生产代表,300万汉人下南洋,对南洋的发展起到了质的飞跃,超越西方人百年的时间。
现在吕宋不但能承担移民的开销,还有大量的税收,甚至以他们的资源继续发展下去,将来吕宋的财富不会输给江南。
徐晨看完喃喃自语道:“是要把吕宋等地纳入民朝体系当中,英格兰的错误,民朝不能再犯一次。”
第483章 ,俺想解散农场与平山头
这次来京城的人,不但有像何吾驺想要提升政治地位,还是许多抱怨的议员。
高俊和土根就是怀着满腹的委屈来到徐晨的府邸。
“高大伯,土根叔你们喝茶!”徐乐端出两杯茶道,两人来到徐晨家,但徐晨还没有回来,接待两人的是徐晨的三个小孩。
徐浩,徐绍跟着后面道:“高大伯,土根叔,你们好。”
两人看着徐乐三人道:“这几年功夫没见,个子窜的比大伯都要高了,你们长大了!”
土根笑道:“大姑娘,几年没见越发的漂亮了,考上了学府吗?”
徐乐道:“考上了京城军事学院,宣传专业,以后我也要学着父亲一样,宣传大同之治的理想。”
高俊笑道:“这也算是女承父业,不过现在民朝在建设大同世界,等过几年可能就建设好了。”
徐乐想了想道:“那我就去其他国家宣传大同之治,我也学着父亲,带领百姓推翻那些士绅。”
高俊竖起大拇指道:“不愧是元首的姑娘,志向远大,高伯伯佩服。”
而后徐浩也说道:“我明年也报考军事学院。”
还在上初一的徐绍马上道:“我也要上军校,我要当大将军。”
这个时候徐晨回来道:“谁要当大将军?”
徐乐马上道:“父亲,高大伯和土根叔来找您了。”
徐晨看着两人笑道:“听说你在河南直接给老陈甩脸色,场面闹得很难看。”
高俊气愤道:“那是陈巡抚太欺负人了,以前他支持我们建农场,我们还挺高兴。人多力量大,巡抚给的政策也好,现在我算是看清楚,他这是打算把我们农场都当成钱袋子。”
徐晨想了想道:“我们去书房说。”
一进门,没了那些小辈在,高俊就忍不住大倒苦水:“元首,咱们那农场不容易,大家起早贪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养大的家禽,好不容易有点收成,结果结算下来,大部分利润都被巡抚衙门以各种名目拿走了。
落到我们手里的,还能剩几个子儿?现在农场里怨声载道,大家都觉得,这样出心出力,结果自家锅里的油星都没见多一点儿,完全是白忙活!
好多老伙计都打算散伙了,回去就种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收入虽不高,至少实在。农闲时再去城里打点零工,算下来比在农场里累死累活还强!”
徐晨面色严肃道:“有这样抱怨的人,多吗?”
一旁的土根试图缓和气氛:“元首,其实,也不算太多,大伙儿主要是累了,发发牢骚罢了,这种事情怎么能当真。”
高俊却立刻反驳:“怎么不多?这话我几乎天天听,人人都说!要不是实在憋屈,俺们也不会大老远跑来烦您。”
徐晨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沉声道:“当初建立农场就说过,自愿加入,来去自由。
如果真有人觉得不划算,想退出,你们绝不能阻拦。强扭的瓜不甜。农户种地,连自己碗里的饭都做不了主,那还忙活个什么劲儿?散了也就散了吧。”
高俊听到这话,像是卸下了重担,长舒一口气:“有元首您这句话,俺就放心了!回去也好跟大家交代。”
土根却面露忧色,低声对高俊说:“你这不是想把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人心给拆散了吗?”
徐晨反而为高俊土根道:“你的想法我明白,希望大伙儿抱成团,力量大。但农场归根结底是要盈利的,是要让参与者过上好日子的。
如果它不仅不赚钱,反而成了大家的负担,让大伙心生怨气,那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高俊把真实情况反映上来,没有错。掩盖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高俊之后,又有关中来的议员,山西,山东,北直隶议员,他们都像徐晨表达不满。不满自己的粮食被各地巡抚衙门拿走去建设作坊。
当他又接待一批不满的议员之后,徐晨也只能疲惫的叹口气。
桑文心痛的过来给徐晨按摩道:“夫君,明明地方上的情况在变好,这两年也没听说有大的旱灾,蝗灾,大家的生活也在变好,抱怨的人更多了。”
徐晨苦笑道:“工匠的生活在变好,农户却未必,要不然今年就不会有这么多抱怨。”
翌日,徐晨将刘永和李文兵两位召到办公室,将高俊反映的情况向他们通报,并提前通气:“元首府很快会下发一份正式文书,再次明确各地农场自愿,任何地方巡抚衙门,州县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你们也要密切关注此事。”
徐晨想了想道:“你们督察御史,成立御史团专门去地方监督此事,要以农户自己的想法为主,坚决的站在农户这一边。”
李文兵眉头紧皱道:“农场的好处是实实在在能看得到,这些年北方干旱连连,全靠农场维护产能,但这样做的话,农场只怕会大量的解散。”
刘永叹了口气,脸上带着惋惜:“唉,大家联合在一起劲往一处。才能增产增收,这本是好事。”
“好意也能办坏事。”徐晨站起身道:“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如果联合起来真的大有可为,农户自己就会主动维护。
现在他们想散伙,正说明当前的农场模式无利可图,甚至成了负担。
这样的农场,就像一个内部化脓的伤口,强留着只会危害全身。果断解散,就是把脓包挖掉,虽然痛,但有利于长远健康。”
李文兵皱着眉头,提出了不同意见:“元首,我赞成整顿,但不赞成就这样一刀切地放任解散。虽然农场出了点问题,但改过来就好了。”
徐晨转过身道:“文兵,你的顾虑有道理。但眼下农户已经失去了信心,没有积极性的组织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强行维持,只会让怨气在内部积累,最终酿成更大的矛盾。
先放手,让他们自己选择。我相信,经过时间的洗礼,如果合作的优势确实存在,将来条件成熟时,农户自然会用脚投票,组建出真正符合他们利益的新的联合体。”
他停顿片刻道:“这件事也反映出另一个问题。一些地方的巡抚在一个位置上待得久了,很容易就把一个行省看成了自己的‘地盘’,政策执行上容易偏离我们原本的政策,甚至上下其手,这不利于政令畅通,借着这次机会,正好对封疆大吏们进行一次调整。”
他走到地图前道:“将陕西巡抚黄松年,调任河南巡抚。重民社的罗伟在南方搞经济有一套,调他去山东,山东近年发展有些滞后了,需要他这样的干将去提振一下。
另外,将原固原、甘州、肃州、凤翔府等地合并,新设立‘西凉行省’,让周天去担任首任巡抚,稳定西北。孙可望和王耀文也调动一下岗位,交流历练。”
“这些年随着海军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我大同社海外利益增多,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成立海军都督府,陆军都督府,属于太尉府直辖的部门,海军都督由赵云飞担任。由杨秀头接任南海总督,李过接任北海总督。”
“陆军都督府大都督由高大壮接任,两广总督由将军张存孟接任。”
刘永与李文兵两人点头道:“同意。”
刘永感叹道:“的确是要调动一下各地巡抚和将军,我等才好施政。”
徐晨道:“不但地方要调动,京城的尚书也要下地方,大家相互交流一下,不能老是待在一个地方。”
“接下来两年,你们总理府逐步规划这些巡抚和将军的调动。”
“遵命!”刘永道。
各地巡抚搞小山头危害还不算大,但如果大同社的各个都督也弄山头,那是要出大问题的,这次的事情让两人也觉得,这些将军是要调动一下。
最后,徐晨的手指点向了地图上遥远的美洲西海岸:“至于金山地区,对我民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让陈子昂去新大陆,担任金山都护府的都督。”
这次的事情最出头的就是黄松年与陈子昂两人了,尤其是陈子昂,起了一个极坏的头。极大损害了大同社的威望,必须要给与处罚。
不过说到金山,徐晨的语气中也难免流露出一丝感慨。他最初只知道那里有个大金矿,但具体规模并不清楚。
而这两年通过持续的开采和税收,惊人的财富才真正显现出来,去年,民朝通过官方开采和税收,从金山获得了二十万两黄金,折算成白银就是三百万两!
而今年势头更猛,仅上半年,入库的黄金就已达到三十万两,全年预计很可能突破六十万两大关。这还仅仅是官方账面上的数字,若算上民间淘金者的收获,整个金山地区一年产出的黄金价值可能高达两三百万两,相当于四千五百万两白银!
这笔巨额收入,几乎占到民朝岁入的两成。徐晨此刻才真切地体会到,历史上这个超级金矿为何能凭一己之力缓解一场全球的经济危机。
一年凭空增加数千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都是足以扭转乾坤的强心剂。
刘永看着金山感叹道:“这片大陆简直就是个宝藏大陆。今年民朝税收增加了两成,突破1亿8000万两。”
也不怪刘永如此感叹,民朝虽然的税收每年都在增加,但因为基数太大,这些年的增长已经很缓慢。
去年还不明显,今年因为新大陆税收直接增加了3000万两,多了3000万两财政收入,总理大臣府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不管是修铁路,修港口,修沥青马路,改造城市,修工业区,建设医管学校,手中能动用的活钱变得更多,能做的事情变多了不说,还能平复地方不满的情绪。
最后徐晨又说了何吾驺的事情道:“只是虽小但却不能小看,如果我们民朝区别对待南洋,即便现在我都还能掌控南阳地区,但迟早还是会失去的。
所以这次要解决的不但是吕宋的问题,东宁岛,爪哇总督府,棉兰总督,文莱总督府,马来总督府都要给他们议员的名额,学府中考也要给这些地区保留一定的名额,这样才好让当地的读书人对民朝有归属感,总理大臣府规划基础设施,你要把这些地方纳入进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后世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新大陆上百,最终还是被本土人推翻了。
其他的殖民者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还是打回了本土,虽然靠着几百年的抢劫过来的财富,还过了一段发达国家的日子,但徐晨已经见到他们日落西山了,已经连发达国家的体面都维持不住。徐晨不希望这样的事情也出现在大同社这里。
刘永皱眉头道:“遵命!”
刘永询问道:“元首,东吁国想邀请我国帮助他们修建铁路。这段时间其他各藩国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东吁国小民贫,其国土大部分又处于高山群岭当中,修建铁路难度极大,花费极高。某担心帮助他们修铁路之后,他们偿还不起修建的费用,我民朝应当与于拒绝。”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