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89节
但这并不代表,他是去年才潜伏在金陵的。
其身上还有更多的情报值得挖掘。
果不其然,到了六点多,洪木下班后并没有返家,而是进了城,到了木桥街附近。
趁着四下无人之时,来到了桥墩下,掀开了一块石砖,取出了其中的情报。
死信箱的安排以方便鼹鼠为先。
一般会设置在鼹鼠经常去,且不会引起怀疑的地方。
“看来这名鼹鼠,极有可能就在木桥街附近居住或者上班。”
洪木拿到情报后,看了一眼,便撕碎扔进了河中。
纸片顺着水流,很快就不见踪迹,这让宋应阁的想念成了空。
不过既然知道了死信箱,只要安排人蹲守,这名鼹鼠照样跑不掉,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
取了情报后,洪木到了隔壁一条街,在街口的牌坊上,用炭笔画上了一个涂鸦。
这么做是告诉鼹鼠,情报已取到。
随后,洪木又往中央医院赶去,在董阳从医院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看到了董阳在墙面第九排、第七块砖上留下的记号。
这代表他的任务顺利完成。
宋应阁猜测如果董阳不顺利的话,可能俩人今晚还会接头。
就在宋应阁以为洪木要返回窑湾街的时候,他又朝着鼓楼赶了过去。
不得不赞叹,洪木的“敬业精神”。
这一天天的,腿都得跑断。
鼓楼距日驻金陵领事馆很近,距鼓楼医院亦不远。
洪木到了鼓楼附近,绕了几圈,又做了许多反跟踪的动作,这才去了附近的夜色歌舞厅。
进了舞厅,洪木没做停留,直接进了二楼包房。
舞厅里人多眼杂,宋应阁不确定这其中是否有日本人的眼线。
只能点了杯酒,喝了几口后,点了个舞女,在舞池里跳了起来。
但一直在用余光观察包房。
过了几分钟后,洪木从包房出来,离开了舞厅。
宋应阁没跟上去。
比起洪木,包房里的那个人更让宋应阁感兴趣。
十几分钟后,从包房里走出了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宋应阁正准备跟着中年男子离开,却不料包房中又走出一个男人。
不对,应该称呼其为少年更准确些。
一个十五六岁,粉雕玉琢的男孩。
宋应阁满头雾水。
男孩出现在舞厅里,肯定会引人注目。
以洪木的谨慎,不可能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才是。
难道这男孩有什么特殊身份?
宋应阁转头,假装不经意的看到了男孩,一脸惊讶的对陪自己跳舞的舞女道:“你们这么开放?小孩子的活也揽?”
舞女抬头,看到了刚走出包房的男孩,一脸笑意的说:“老板,她是喜欢女扮男装的女孩子。”
宋应阁更吃惊了,再次看去,果然没看见其喉结。
“小孩子也出来揽活?你们舞厅老板还是人吗?”
舞女闻言笑的更开心了,“她就是我们老板。”
第78章 养猪场
如果小女孩和中年男人都是洪木的鼹鼠,那两人不应该有横向的联系才对。
宋应阁百思不得其解。
但来不及思考太多,见中年男子出了歌舞厅,宋应阁找个由头打发了舞女,赶紧跟了上去。
小女孩是夜色歌舞厅老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回头再来查她也不迟。
跟了中年男子一段路程后,宋应阁发现他警觉性很低,也就比普通人强一些,一路上并未做几个反跟踪的动作。
“难道他不是日谍,而是投日的国人?”
一个多小时后,中年男子出了通济门,到了七里街附近。
七里街因靠近外秦淮河,输运原材料方便,且租金便宜,许多工厂都将厂址选在此处。
中年男子往南又走了二十来分钟,到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后,走进了一座名为“丰豕园”的养猪场。
“养猪场?”
宋应阁被整迷糊了,洪木到底在搞什么鬼?
先是舞厅,又是养猪场。
准备养猪发家致富?
不过这家养猪场很奇怪。
大半夜的,竟然还有四个人在周围警戒。
“难道养猪场里有什么宝贝不成?”
宋应阁避开警戒人员,轻盈的翻过砖墙,进入了养猪场,见到中年男子进入了一间房,随后房内传来了谈话声。
猫着身子摸到房外,宋应阁侧耳倾听。
“这大晚上的来干啥?不让人睡觉了?”暴躁男人骂骂咧咧的,语气很冲。
“那边开始催了,你得抓紧时间了。”中年男子脾气倒是挺好,被臭了两句,也没反驳。
“制作工艺我都整明白了,明个就能干。”
“得多久能见成品?”
“催催催,有能耐让他们自己人来整。”
暴躁男人说着拿起一本书就朝着中年男人扔了过去,骂道:
“老子瞅着你就来气,要不是你这瘪犊子玩意,俺能被困在这?”
中年男子自知理亏,无法反驳,耐着性子道:“家里人都在小日本手里,我们反抗不了。不如老老实实做事,还能少挨几顿打。”
暴躁男人道:“你个软蛋玩意。你都能自由出入,不知道去找警察啊?”
“警察?要是指望那群蠢货,我家里人早死绝了。”
暴躁男子悲愤道:“死绝?真把这玩意整出来,不知道得有多少人家败人散呐。”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且我们是被迫的,小日本才是元凶。”中年男子反驳道。
谈话以暴躁男人的沉默结束。
房外,宋应阁皱眉思考。
什么东西整出来会让许多人家败人散?
联想到董阳开给周添武的“药”,宋应阁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目光在养猪场打量一圈后,一间门窗被遮挡的严严实实、约有六七十平的房间,引起了宋应阁的注意。
宋应阁潜到房前,发现门被锁上了。
将耳朵附在房门上听了片刻,确定房内没有人的呼吸声后,宋应阁将衣服上的胸针拿了下来,将门锁撬开。
“咯吱。”
宋应阁推开门,走了进去。
房内的东西,让宋应阁瞳孔猛然一缩。
加热炉、过滤设备、反应釜、塑料桶、玻璃瓶……
看到这一套化学设备,宋应阁瞬间明白了暴躁男子那一句“不知道得有多少人家败人散”的含义。
小日本竟然在金陵建了个制毒工坊。
怪不得要建个养猪场。
原来是想用养猪场的臭味来掩盖制毒时所产生的异味。
“天杀的小日本。”
金陵国民政府在1927年就开始陆续颁布了诸多条例、法律,对种植、贩卖、吸食等进行打击。
有趣的是,一开始负责禁烟的部门是财政部。
先把私营的给禁了,市场份额空出来后,官营的下场收割。
蒋光头到底是为了禁毒还是揽财,一目了然。
特别离谱的是,只要花钱领了“戒烟执照”,就可以继续吸食。
明面上,严厉打击。
暗地里,老蒋才是最大的毒贩。
真是又当又立。
但无论怎么说,小日子想在金陵制毒、贩毒是绝不被允许的。
宋应阁与赌毒不共戴天。
摸清养猪场有多少人后,宋应阁便离开了。
第二日,宋应阁去了一趟曹都巷。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