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587节
有我从中斡旋,他不会太为难你。”
“有江大哥在,我便没了后顾之忧。
今晚啊,我必须陪你喝尽兴了。”
宋应阁边说边将余下几份档案看完。
随即二人合力将文件夹放回保险柜,一同走出了档案室。
“你在秘书室稍作等待。
我去把钥匙还给贺主任。”
宋应阁盯着江宏盛离去的背影,目光闪烁。
行营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是老蒋为了控制各地,而设立的临时性最高军政指挥机构,属于中央派出机构。
江城行营管辖着鄂、湘、赣三省之地。
秘书长乃是行营之中二号人物,仅次于行营主任。
江宏盛虽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但绝对称得上位高权重。
“他是同志还是汉奸?
若是汉奸。
那可真是一条大鱼。”
晚上,江宏盛在距行营不远一家老字号饭馆,招待宋应阁。
二人喝酒吃菜,聊得倒颇为投机。
喝到酣处,江宏盛忽掩面痛哭。
宋应阁不明所以,只得好生劝慰。
江宏盛用袖口拭去眼泪,道:
“见笑了。
我一想到,再过几日,便是杨先生逝世半年之期,便悲从中来,情难自禁。”
宋应阁宽慰道:
“江大哥真乃重情义之人。
杨先生能交你这般知己好友。
也算是死而无憾。”
江宏盛摇头叹息:
“被刺身亡,壮志未酬,怎会无憾。
我至今仍记得杨先生中枪后,弥留之际,握住我的手,对我说的那些话。”
说着站起身子,仰头饮下一杯酒,悲道:
“吾早知必有今日,身已许国,为国而死,夫复何恨?所可惜者,有志未逮,国祸方长耳。
有志未逮,有志未逮啊!”
“杨先生真国士也。”
宋应阁嘴上附和,但实际上却在冷眼旁观,看着江宏盛的表现。
若他所料不差,后者必有所求。
果不其然,江宏盛一步跨到宋应阁身前,深作一揖道:
“宋老弟,我有个不情之请。”
宋应阁连忙扶起江宏盛,道:
“何至于此啊。
江大哥,你有话直说便是。”
江宏盛顺势直起身子,道:
“杨先生之死,颇为蹊跷。
久闻宋老弟查案捉贼,神乎其技。
愚兄恳请你能彻查此案,捉拿真凶。
如此杨先生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杨永泰遇刺之案,牵扯到果党高层的斗争。
且幕后主使,哪怕在后世,亦是众说纷纭,没个定论。
再者说,杨永泰可是出了名的亲日派。
若没有什么好处,宋应阁可懒得蹚这滩浑水。
“刺杀之事,不是有了定论吗?
幕后主使刘芦隐已被判刑十年。
江大哥何出此言?”
刘芦隐起先承认指使他人谋杀杨永泰。
但入狱不久后,便翻了供。
想必是在审判前,被施展了“大记忆恢复术”。
江宏盛笃定道:
“刘芦隐只是个替罪羊罢了。
真凶必定另有他人。”
刘芦隐乃是胡汉民一系。
胡死后,刘芦隐回到粤省,在广州、香港两地,组建了一个新果党,在沪市亦有分布。
此举,太过肆无忌惮,蒋光头又岂能忍受。
戴笠深知蒋光头视刘芦隐为眼中钉。
实际上,刺杀发生之前,他已经让沈罪盯了刘芦隐许久。
连秘密逮捕处决的命令都下了。
可却没寻到机会。
恰逢此时,发生杨永泰遇刺一案。
刘芦隐在沪党羽,谎称此事,是他们所为,以此向前者邀赏。
掌握这一情况后,戴笠便使出一招移花接木,让后者当了替罪羊。
刺杀之事,得以妥善解决。
又顺带解决了肉中刺。
这个结果,蒋光头很是满意。
至于真凶是谁,重要吗?
宋应阁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没有接话。
刘芦隐是特务处抓的。
你江宏盛让我重新调查,岂不是凭空恶了戴笠?
“杨先生一生为国为民,难免得罪一些人。
如今死得不明不白,必定含恨九泉。
若宋科长能施以援手,查清真相。
愚兄必有厚报。”
江宏盛掏出一个信封,放在宋应阁桌前,道:
“宋科长不必顾虑。
此事可暗中调查。
若查出真凶,只需将证据转交给我便可,不必你出面。”
宋应阁瞥了一眼信封,道:
“刘芦隐被捕,乃特务处一手操办。
真相早已查明。
若江秘书长心存疑虑,可向委员长汇报,又或者找戴处长反映。
何必如此行事,置我于不忠不义之地?”
在江宏盛身份未明的情况下。
无论他提出什么请求。
宋应阁都不会答应。
鬼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江宏盛被拒绝后,神色未有波动,似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幕。
“听说宋科长与徐恩曾结了仇,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根据我的调查,杨先生之死,与CC系脱不了干系。
若是你能查清真相,徐恩曾也必会受到牵联。
政学系如今虽式微,但在委员长面前,尚能说上几句话。
我保证,只要证明刺杀是CC系所为。
旁人如何且不论,我们定叫这个徐恩曾锒铛入狱。
到了那时,是杀是剐,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情?”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