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584节
剩余八千用来做生意,足够了。”
老松坚定拒绝道:
“不行。
少了这么大一笔钱。
一旦被小鬼子发觉。
你交不了差。”
吴聚笑道:
“在小川琴音眼里,我可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
倘若不昧下一笔钱。
她反而要起疑了。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老松思考片刻,缓缓点了头。
组织的经费极其紧张。
确实需要这笔钱。
吴聚拍着胸脯道:
“等走私生意做起来。
组织上缺什么,尽管和说。
我保准搞来。”
此事可谓一举三得。
一为组织提供了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二能拉近与马慎的关系,提高在特务处的地位。
三能借江城站的名头,开辟地下运输路线,以后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输物资,安全性都会大大提高。
“瞧把你能耐的。”老松笑骂了一句。
吴聚笑道:
“等以后赚到钱,生意规模扩大,别说寻常物资,就算是药品和武器,咱也搞得到。”
二人憧憬一番未来后,老松道:
“你上次的情报,是不是有误?”
吴聚眉头一皱,道:“怎么说?”
“我还特意将情报传给了老家。
老家明确答复,近期没有同志来江城。
你最近得提高警惕了。
无论是江城站还是小鬼子那边。
一旦有异动,立即撤离。”
老松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他相信空穴不来风,事出必有因。
吴聚坐到椅子上,扶额沉思,过了许久,开口道:
“若真是这样,只能说明小川琴音被人涮了。
放出这个消息的人,极有可能就是马慎。
其目的就是甄别江城站内部之人。
谁去他那里打探消息,谁就是内奸。
无论这人属于红党还是日谍,总归是有毛病。”
按照常理来看,吴聚的推理并没有问题。
谁都想不到,这个消息竟是宋应阁放出,用来寻找同志的。
“你和赵严军曾去找过江涛打探消息,会不会因此暴露?”
吴聚笃定道:
“不会。
江涛与马慎素来不和。
而且赵严军又与其来往甚密。
于情于理,他都不会把这件事告诉马慎。
退一步说,即便他向马慎服软了。
可那日,我与赵严军是在他烂醉后,才拐弯抹角地打听了几句。
他酒醒后,必然想不起来。”
“无论如何,你都得慎之又慎。
特务处不知多少人被小鬼子策反了。
保安处、警察局、江城行营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江城的情报战线的局势,算是烂透了。
我中有敌,敌中无我。
如今咱们的每一步,都似行走在刀尖上。
稍有差池,就会万劫不复啊。”
老松说着,又咳嗽了起来。
吴聚起身拍了拍老松的背,严肃道:
“你的身体不能再拖了。
必须立即回老家休养。”
“不行。我走了,江城这一摊子,谁能接过去?”老松态度坚决。
他不想休养吗?
当然想。
能活着谁愿意死呢?
但想找个拥有丰富地下斗争经验、久经考验,且有领导才能的人,岂是那么简单?
当初金陵的江去疾回老家时,万睦是怎么安排的?
他特意将带在身边,培养许久的叶强调了去。
为什么调人生地不熟的叶强去接任?
因为实在无人可用。
从1927年4月12日,至今已有十年。
无数的革命志士,在果党的残酷迫害下或壮烈牺牲或改志保命又或叛变。
得以幸存,且坚定信仰者,少之又少。
而且地下工作,最考验人的心理素质和临机决断。
一个合格的领头人,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同志和组织的安全。
能胜任者,又有几人?
“老松……”
吴聚还欲劝说。
却被老松挥手打断。
“不必劝了。
我的身体,自己清楚。”
“唉……”吴聚只能叹息。
老松拍了拍吴聚肩膀,道:
“才三十来岁,可别像个小老头似的,整日唉声叹气。交给你的任务,办得如何?”
吴聚强笑道:
“日租界的浪花酒馆,是日本特务机关的据点,只是他们背后是哪个势力,我尚未查清。”
“无法确定吗?”老松问。
吴聚摇摇头,道:
“小川琴音身后的老板,颇为神秘。
整日憋在酒馆不露头。
我连他是男是女都查不清。
更别说他和谁联系了。
不过他初来江城。
小川琴音这个小头目,便得对其俯首帖耳。
由此可见,他必然有些来头。
小鬼子不会无缘无故派他来,我能断定他来江城定身负任务。”
老松道:“前些天,沪市的那起大案听说了吗?”
“你是说沪站一次性抓捕六十多名日谍的那个案子?”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