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549节
天印巷。
夜里,十点五十分,宋应阁习惯性地拿出电台,连上电源。
如果有事,万睦会在十一点左右进行发报。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电台都是静默的。
今天的情况,却有些反常。
宋应阁刚把接收器打开,便收到了万睦的电报。
他不敢耽搁,赶紧拿来纸笔,记下暗码,然后翻译:
西路军于凉州被捕,尽量获取相关情报。
这个消息,宋应阁早已知晓。
特务处在西北地区的消息来源,主要来自西北区下面的五个站:长安站、兰州站、榆林站、晋南站和太原站。
时任特务处兰州站站长一职之人,乃是史元。
此人乃是黄埔一期毕业,曾是红党,参加过南昌起义、百色起义。
后于1935年任兰州警察局局长,不久又兼任兰州站站长。
想从甘省搞情报,必然离不开他。
但偏偏宋应阁与他素未谋面。
除了兰州,离凉州最近的当属长安。
长安站的站长是马志超,也是黄埔一期毕业,同样兼任着长安的警察局局长一职。
此人用酒囊饭袋来形容,毫不为过。
去年的时候,戴笠为了获取红党情报,便让马志超筹办了一个“特警训练班”。
吭哧吭哧训练半年后,终于将特务们派到了红党老家。
结果这批人,在红党老家根本无法立足,只能夹着尾巴跑回来了。
在长安事变中的表现,更是稀碎。
事发后,直接脚底抹油跑路了……
戴笠事后都想砍了他的脑袋。
好在马志超与胡宗南私交甚好。
戴笠看在胡的面子,想办法为他遮掩了过失,并让他官复原职。
马志超性格浮躁,好大喜功,倒是可以利用。
但宋应阁与他并不相识,且长安路途遥远,他鞭长莫及啊。
“或许该往兰州、长安安插些人手了。”
宋应阁兼着督察股副股长一职,想安插人手,可谓是轻而易举。
问题在于,他手下并没有多少可信之人。
穆峒、叶佑被他放在了太湖,以备后用。
古强又难当一面。
张柯尚未出院,痊愈后,还得管着情报四组这一摊事。
洪木被派去了北平。
肖威寻亲成功,宋应阁干脆将他放在了江城。
算来算去,无人可用。
如此,只能从特务处本部获取西路军的情报了。
宋应阁的回电很简洁:“尽力而为。”
不过,万睦的电报也提醒了他。
对付毛人风时,似乎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做些文章。
第275章 让毛人风背锅
曹都巷,处长室。
“刘科长和叛徒周伟玱可相熟?”戴笠看着手中《明史》,随意问道。
他读的正是九十五卷,《刑法志三》。
其中较为详细记载了锦衣卫的诏狱情况。
可能他想从明朝的“前辈”身上,学习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吧。
刘剡将答案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才敢开口:
“此贼人在本部潜伏之时,是情报一组的组长,乃是魏科长的心腹。
属下与魏科长夙来意见不合,关系也不亲近。
与周伟玱更是疏远的很。”
戴笠放下书,正色道:
“前日傍晚,离开曹都巷之时,我透过车窗看见路边有一人,很像周伟玱。”
刘剡先是一惊,而后愤怒道:
“他还敢回京?
简直是胆大包天。
真当我们特务处无人能抓住他?”
戴笠冷笑道:
“他自诩在特务处待了这么多年,熟悉我们的做事方式。
说不定心里,还真没将咱们放在眼里。”
刘剡正欲说话,脑子里却冒出几个问题,而后硬生生地将话给咽了回去。
“周伟玱为什么会出现在曹都巷周围?
这里有什么东西吸引他?
听说毛人风似乎是红党,难道说周伟玱这次现身,是为了甄别他?”
想到这,刘剡愈发谨慎。
虽然是他主推毛人风回本部任职。
可今时不同往日。
毛人风这个蠢货,被猪油蒙了心,非得与宋应阁叫板。
如今,又身陷囹圄。
他身上的合作价值,已所剩无几。
斟酌一番后,刘剡谨慎道:
“处长,您的意思是?”
戴笠下令道:
“找到他,活捉他,问清他所图之事。”
其实这件差事,他本来想交给宋应阁的。
奈何昨日发生了毛人风一事。
戴笠的脸皮就算再厚,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而且不让宋应阁插手,还有一层意思。
他怕周伟玱真是为甄别毛人风而来。
又或者两人已经建立了联系。
宋应阁一旦查到这种情况,必然会咬住不放。
到时候头疼的还是他自己。
刘剡心中有了底,保证道:
“卑职必将其捉拿归案。”
“五天之内,我要结果。”戴笠沉声道。
刘剡盘算了一下,道:
“只要周伟玱还在金陵,五天时间足够了。”
闻言,戴笠摆了摆手,示意刘剡可以走了。
刘剡行了一礼,转身离开处长室。
到了下午,宋应阁找到戴笠问:
“处长,听说周伟玱在金陵现身了?”
“确有此事。”戴笠点点头,随即道:
“不过追捕周伟玱的任务,已交给刘科长,此事,你就不必过问了。”
宋应阁争辩道:
“当初周伟玱是在卑职手上跑掉的。
前不久,在沪市,他又再次逃脱。
恳请科长让我来负责抓捕,一雪前耻。”
戴笠婉言拒绝:
“你在他手下做过事。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