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480节

  都只能当个边缘人。

  试问,你又能得到多少情报?”

  有叶铎在,常叹身的加入,不过是锦上添花,实际意义并不大。

  常叹身道:

  “这一点我也想过。

  如果不能加入司令部。

  我还有别的打算。”

  “什么打算?”宋应阁问。

  常叹身“嘿嘿”一笑,道:

  “校友聚会上,我不止见到方毅生。

  还见到了许多人。

  领事馆、第三舰队、日本陆军情报机构、横滨正金银行、三井洋行、日本邮船会社等等这些机构,可都有我之前的校友。

  关系有远有近。

  但只要以后多加来往。

  这些人都可以利用。”

  东亚同文书院培养的学生,分布在中国各处。

  这些间谍,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测绘、策反、情报收集。

  一想到这,宋应阁便头皮发麻。

  小鬼子对于侵华战争,准备的实在太久了。

  “你有同学在邮船会社沪市支店?”宋应阁心中一动。

  “对。他名叫田下仁太,在货运部任课长一职。

  主要是配合三井、三菱这些公司,进行资源掠夺。”

  货运部负责轮船调度,订舱、货物装卸、运输等业务。

  宋应阁第一时间就想到,能否利用田下仁太来推进绑架下犬木央的计划。

  但深思熟虑后,放弃了这个打算。

  此举,无论成败,都会影响到常叹身。

  万一因此暴露,就太得不偿失了。

  “田下仁太的权力或许不大。

  但他的这个职位,却很关键。

  小鬼子从西南、华南、华东等地,通过走私运到沪市的资源、商品。

  大多需要借用日本邮轮会社的船,运回本土。

  这么重要的渠道,得用上。”

  “我也是这么想的。

  通过他,顺藤摸瓜。

  便能查清楚到底是哪些人,在当小鬼子的买办、走狗。”

  说着,常叹身眼中冒出狠厉的目光。

  在他看来,比起小鬼子,这些汉奸更为可恨。

  宋应阁摇了摇头,道:

  “这些买办、走狗抓不完,杀不尽。

  杀了一群,又会冒出一群。

  别说是动荡年代了,就算是和平年代。

  这种人,还少吗?”

  常叹身也明白这个道理,道:

  “道理虽如此,但杀一个,总会少一个。”

  “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与其浪费精力在这上面。

  不如想法子。

  从日本走私些工业设备到中国。”

  不止是设备,还有技术,甚至是科研人材。

  虽然抗战全面爆发,已近在眼前。

  但多一台机床,多一台设备。

  工业底子,便能厚一些。

  多造出一颗子弹、一把枪,便多一分抗日力量。

  若能因此,少死一些国人。

  宋应阁便自足了。

  “设备?”常叹身嘴里默念着这两个字,眼神一亮,道:

  “对、对。

  小鬼子掠夺我们资源。

  我们同样可以走私他们的设备。

  到时候,他们能生产的武器,我们也能生产。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我们没理由打不过小鬼子。”

  “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现在你的任务,是成为小鬼子的买办,获得他们的信任。

  而后用钱开道,让他们为你大开方便之门。”

  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爱国,小鬼子也是如此。

  只要钱到位,小鬼子一样会铤而走险。

  常叹身重重的点了点头。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既然有汉奸,那就一定有日奸。

  宋应阁又交代几句后,便离开了咖啡馆。

  上个车,直奔江湾,沪市的市政府便坐落此处。

  他来此,是为了寻庞慧珺。

  庞慧珺已入职市政府,在工务局任干事。

  工务局负责全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包括水利、道路、桥梁等等。

  权责大,且容易做出成绩。

  是一个不错的跳板。

  中午时分,庞慧珺下班后,二人在附近的一家饭馆见了面。

  宋应阁笑道:

  “恭喜庞女士,一只脚已踩上金光大道。

  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庞慧珺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

  “那就承您吉言。”

  宋应阁喊来服务员,点了餐后,道:

  “那批药品如何了?”

  庞慧珺脸色冷了几分:

  “皆已到货,存在黄埔码头。

  你随时都能去提货。”

  黄埔码头是日本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所有。

  这个码头,专门停靠欧洲远洋航线船舶。

  这些货物,尚未向海关报税。

  而且,要是小鬼子知道这批货,全是药品。

  必然会动歪心思。

  怎么把货提出来。

  倒是一个问题。

  思索片刻后,宋应阁有了计较。

  有随身空间在,便可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货物运出来。

  无非是多跑两趟的问题罢了。

  宋应阁端起茶,道:

  “以茶代酒,我替内陆那些无药可吃的国人,谢过你了。”

首节 上一节 480/7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