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457节
再加上个戴笠,徐恩曾只有吃瘪的份。
六点半,蒋光头来到餐厅,准备吃早餐。
戴笠三人,连忙站起来见礼。
蒋光头坐下后,笑道:
“什么紧急事件,值得你们两位处长联袂而来?”
陈方素来和两处没有交集。
蒋光头误认为他是为了汇报别的事情才来。
“委员长。”戴笠、徐恩曾同时开口。
蒋光头眉头一皱,他看明白了,这两处定是因为什么事情,起了争执,到他这告状来了。
“戴处长先说。”
“是。”
戴笠面露心痛之色,将宋应阁遇刺的事情,叙述了一遍,末了道:
“两处皆为校长的手臂、耳目。
党调处不识大体,眼睛只盯着两处的些许摩擦。
如今,更是埋伏暗杀宋应阁。
这般行事,不仅让亲者痛,仇者快,更是白白在内斗之中,损耗了力量。
学生实在心痛。”
他只说事情经过和感受,绝口不提该如何处置梁相辅等人。
这么做,看似软弱,但实则最合蒋光头的胃口。
蒋光头面露愠色,盯着徐恩曾问:
“你有何话说。”
徐恩曾站直了身子,道:
“属下有事要奏。”
“讲。”
“梁相辅前日抓获了一名红党。
此人名为卫茅,是金陵地下组织成员。
他负责秘密学联工作。
与先前逃脱的胡朔,来往甚密。
卫茅被抓后,经过梁相辅的审讯。
供出个令属下极为震惊的情报。”
“什么情报?”蒋光头追问。
“卫茅说,前段时间,地下组织派给他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不是别的,正是照顾胡朔。
胡朔虽被劫走,但因伤势过重,只得卧床休养,且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
卫茅先前与胡朔有工作上的接触,知晓彼此的身份。
金陵地下党考虑到这一点,最终选中卫茅照顾胡朔。
胡朔养伤期间,就住在下关码头附近的一处民居。
前两日,他伤势好转后,已撤离金陵。
卫茅也重新出来活动。
不过梁相辅早就从胡朔的交通员大虎那里,得知了卫茅的身份,并从其就职的学校,弄到了其相片。
他一露头,便被梁相辅发现,而后逮捕归案。”
“这与你们袭击应阁有什么关系?”蒋光头道。
“委员长容禀。
卫茅被抓后,很快招供。
他说,胡朔是通过瞻园的一处密道逃脱。”
说着,徐恩曾拿出瞻园图纸,呈给了蒋光头,接着道:
“委员长,您觉得图纸上,可有什么违和之处?”
蒋光头看了一会,道:
“南门的这座小花园,布局不合理,极为突兀。”
“委员长果然慧眼如炬。
实际上,那处地道的入口,便藏在小花园的假山之内。
瞻园几经易主,多次修缮。
许多工匠,都知道密道的存在。
有人只要看到图纸,必定会起疑。
到时候,再打听一番,便可知晓这处密道的存在。
这图纸,陈霞从地政司那里买来后,只卖给了宋应阁一人。
若非宋应阁暗中相助,红党又怎么会发现这条密道?”
“此事早有定论,徐处长不要血口喷人。”戴笠道。
“那是你们特务处的定论,我不认。
不过,梁相辅抓宋应阁,不只因为这一点。
胡朔养伤所住的民宅。
据查证,正是年前的时候,宋应阁遣掮客所租。
他若非红党,为何会让胡朔住在那里?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狡辩。
请委员长明鉴。”
蒋光头听完,陷入了沉思之中。
徐恩曾说的言之凿凿,不似作假。
难不成宋应阁真是红党?
戴笠道:
“校长,宋应阁素来谨小慎微,他若是红党,又怎么可能亲自让掮客替他租房?
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啊。”
第239章 处决
“党务处抓了那么多的红党。
哪一人不是谨小慎微?
按照戴处长的说法。
干脆解散党调处好了。
我只知道,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宋应阁再一丝不苟,也终归是个人。
是人,就会疏忽。”
徐恩曾说完话后,戴笠反驳道:
“孤证不立,纵使你说得天花乱坠。
仅有证人证言,如何定罪?
若查内奸,这么简单。
党调处也不会潜伏着那么多红党、日谍了。”
徐恩曾被气得面色发红,闷声道:
“除了瞻园图纸,梁相辅自然查出了其他物证。
这些物证,稍后皆会上呈委员长,就不劳戴处长操心了。”
蒋光头慢吞吞地喝了口粥,道:
“陈组长,你怎么看?”
陈方拱手道:
“宋应阁的身份,自有两位处长查证。
属下本不应该多嘴。
但有些话,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倒是稀奇,你向来豁达。
什么事,能让你如此?
且说来听听。”
“委员长知道属下没有别的嗜好,唯独爱酒。
宋应阁千杯不醉,与其对饮,乐趣颇多。
不过当时他仍在狱中,二人皆不尽兴。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