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411节

  “四十人?

  竟还多了十人。

  很好,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

  我稍后亲自向处长为你请功。”

  宋应阁赞了一句。

  刘大志站起身子,敬礼道:

  “卑职只想替科长把事办好,不求功不求赏。”

  宋应阁重新将刘大志按在沙发上,笑道:

  “你可以不求,但我却不能不赏。”

  刘大志心中欣喜,只觉得这一个月的罪,算是没白遭。

  “那四十人,你安排在了何处?”宋应阁问。

  “卑职不知他能不能与A科的人接触,便将他们分批安排在了旅馆。”

  “不错,能少接触自然是好的。

  你且休息片刻。

  等中午吃过饭。

  领我去见一见他们。”

  宋应阁将沏好的茶端给了刘大志。

  刘大志抿了一口茶,然后将茶杯端在了手中,道:

  “科长,属下不用休息。”

  宋应阁摆了摆手,道:

  “再急也不急这一时半刻。

  你且将此次的琉球之行,和我详细说说。”

  刘大志严肃道:

  “琉球岛内同胞的生存现状,比之伪满,还要艰难数倍。

  小鬼子简直不把他们当人来看待,堪称人间炼狱。

  但在小鬼子的高压统治下,任何反日活动,都会被用极端的手段镇压。

  要不是卑职怕人数太多,会横生意外。

  再招募一百人,也轻而易举。”

  刘大志虽说的简单,但在琉球短短的十几天中,他便遭遇了数次危机。

  若不是他足够机警,只怕此时早已蹲了大狱。

  这时期,小鬼子通过特务、警察和保甲制度,在琉球建立起了严密的基层控制网络。

  四十多年的殖民统治、同化教育,催生了大批认贼作父的汉奸。

  任何反日的活动,一旦露出些苗头,很快就会被举报。

  为了逃离琉球,许多人只能选择偷渡。

  但这种办法,危险性太高,成功率很低。

  刘大志为了将这四十人安全带出琉球。

  冒着被举报的风险,花光所有经费,买通了一艘轮船的船长。

  而后,将人藏在了机舱,这才得以回到金陵。

第221章 返沪

  虽然琉球被小鬼子殖民统治了四十多年。

  但岛上的抗日运动,始终没有停歇。

  “有人帮我,有人举报我。

  有些人并非真心抗日,只是想通过我逃出琉球。

  还有些人,想把我的钱给骗走。

  短短十几天,可谓是看尽了人间百态。”

  刘大志感慨颇多。

  宋应阁拍了拍他肩膀,道:

  “好人坏人,哪里都有。

  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两人聊了许多,这让宋应阁对琉球岛内的情况,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随后,宋应阁找到戴笠,将情况汇报了一遍,又申请训练股的人,对这批人进行秘密培训。

  快到中午之时,宋应阁与刘大志到食堂随便吃了顿饭后,开上卡车,匆匆赶往各家旅馆,将四十人运到了郊外的一处小院。

  小院占地三亩多,是“地火”计划的安全屋之一。

  虽然只有十来间,但挤一挤,倒也住得下。

  四十人皆是闽南人、客家人。

  这两地的方言,堪称加密语言。

  好在这些人,都经过了刘大志的筛选,或多或少都懂一些官话。

  在刘大志的命令下,四十人列起了队伍。

  队列虽然歪歪扭扭,但并不嘈杂。

  “请宋科长训话。”刘大志大声道。

  众人闻言,身子一正,皆看向了宋应阁。

  宋应阁上前一步,站在队伍前,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而后道:

  “首先,感谢诸位同胞,选择相信刘组长、相信我们特务处,不畏艰难险阻,漂洋过海来到金陵。

  但我得给各位泼盆冷水。

  特务处干的都是在刀尖上跳舞的活。

  每一分,每一秒,你们都有可能死亡。

  你们四十人,在今后的几年中,甚至会全部死掉。

  我没有在恐吓你们。

  如果你此刻害怕了,恐惧了。

  可以选择退出。

  我会给退出者一笔遣散费。

  中国地大物博,你们随便找处地方,都能安度余生。

  现在,我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考虑,去还是留。”

  说完这番话,宋应阁领着刘大志回到了房间,留下四十人在院子里交头接耳。

  “你说会走几人?”宋应阁笑道。

  刘大志道:

  “今时不同往日。

  在琉球的时候,无论什么要求,只要能离开,他们都会答应。

  可到了金陵,他们有太多的选择。

  会走几人,我真猜不出来。”

  “这几天在船上,他们同吃同住,就算叫不上名字,但却能混个脸熟。

  世事难料,安全起见,把退出者,全部处理掉。”

  这番话说出口后,宋应阁自己都震惊了。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

  但只是为了保密,便要杀掉无辜之人。

  自己什么时候心狠手辣到了这种地步?

  或许是从老赵离开的那天起,自己就慢慢地变了。

  老赵在的时候,他总会不厌其烦地提醒自己。

  这些提醒看似无用,可如今看来,却极为重要。

  宋应阁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变化。

  但他并不打算改变主意。

  对退出者的仁慈,就是对留下之人的残忍。

  宋应阁不想做判官。

  但若是形势需要,哪怕是背负骂名,他也在所不辞。

  听了宋应阁的话,刘大志面色如常,在他看来,如此处置再正常不过。

  十分钟后,两人回到院子,宋应阁没有废话,开口道:

  “要走的人,举起手。”

  队伍中,有四人毫不犹豫地举起手,忐忑的神情下,隐藏着一丝欣喜。

  “你们四人出列,跟着刘组长,他会安排好你们。”宋应阁面无表情道。

首节 上一节 411/7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