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299节

  刘通三十多岁,留着络腮胡,体型壮硕,看上去挺唬人。

  他曾祖父乃是刘镛兄弟,虽非刘镛嫡系,但尚未出三代,关系不远。

  “宋先生,久闻大名啊。

  我今日刚来民团,便听人议论纷纷。

  只是不知,这一出激将法若真激怒了那王凤仪。

  这后果,宋科长能否担待得了?”

  刘通并不知晓宋应阁的真实身份,所以语气很是不善。

  显然是怕宋应阁惹毛了王凤仪以后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留下烂摊子,让他们自己收拾。

  “刘团总,去年水匪便在南浔劫掠了十几次。

  摊下来,每个月一次还多。

  不知你率领的民团击退了几次水匪,又击毙了几人,抓住了几人?”

  宋应阁没给刘通留面子,直接照着后者的痛处骂。

  刘通闻言,怒道:

  “那也比绥靖处、警察局的那些废物好。

  尤其是绥靖处,每年筹集的资金是民团的十数倍,结果呢?

  还不是屁用没有。

  这些钱若是用在民团,定能让水匪有来无回。”

  宋应阁懒得与其打嘴仗。

  民团里的那些庄稼汉和杀人不眨眼的水匪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那些钱真用在了民团上,只怕刘通贪的比史辉还狠。

  宋应阁叹道:

  “刘团总,我没功夫和你扯闲篇。

  这次来,我是想看一看民团成员的档案。

  麻烦你带我去取一下吧。”

  刘通刚被驳了面子,又怎么肯配合。

  “你是什么身份?

  警察、绥靖处还是县里的人?”

  “都不是。”

  “那你便无权查阅。”

  宋应阁面色一黑,呵斥道:

  “我乃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副科长宋应阁。

  军队的事,我都能管。

  一个小小的民团成员档案,我如何查阅不了?”

  刘通先是被“军事委员会”的名头吓了一跳。

  然后又听见宋应阁的职位仅仅只是个“副科长”,顿时心生不屑。

  “宋副科长,我不知道调查统计局第二处是什么地方。

  在这里,我只认绥靖处和警察局。

  别的名头,可唬不住我。”

  “不知道是吗?”宋应阁寒声道:

  “第二处的名头没听过。

  特务处总听过吧?”

  “特务处?你是特务处的人?”刘通吓了一激灵。

  关于特务处,他原本也不知道。

  但某次酒局之上,他听人说吴兴县警局的江斓不过是特务处的一个小角色,上不得台面。

  而特务处堪比古代的锦衣卫,有先斩后奏之权。

  自那以后,他便将特务处三个字记在了心里。

  “现在可以让我查看档案了吗?”

  “能,当然能。

  宋科长,您请随我来。”

  刘通立刻换了副面孔。

  二十多分钟后,宋应阁放下民团一份成员的档案后,面露喜色。

  “抓住你了。”

第177章 颜人美被绑

  薛泽,光绪三十二年生,浙省吴兴人。

  薛氏在吴兴是大族,但薛泽并非嫡系,到了他这一代,已和普通平民没什么区别。

  年少时,曾去沪市混过一段时间,虽没有混出什么名堂,但也算长了见识。

  后来不知道如何攀上了薛氏嫡系,谋了个民团队长的职位,在南浔镇也算混出了一些名堂。

  民团一百多号人之中,只有薛泽的档案是绿色价值的情报。

  虽达不到金色,但以薛泽的公开的身份来看,亦称不上是绿色。

  所以薛泽必定有问题,而且大概率是水匪买通的眼线。

  随后在宋应阁的授意下,刘通喊来了民团的两位队长。

  民团下有两队,每队七十余人,设队长副队长各一人。

  四人在训练场的矮房之中,饮茶聊天。

  “宋先生,这两位是我们民团的队长,薛泽和张鸣。”

  刘通说着给两人使了个眼神,示意二人见礼。

  薛泽两人虽搞不清宋应阁来路,但见刘通这么郑重的介绍,知道其必然不是什么普通人,当下不敢怠慢,连忙抱拳道:

  “见过宋先生。”

  宋应阁拱手还礼,道:

  “实不相瞒,此次来民团,是有事相求。”

  “宋先生但说无妨,能力之内,必不敢推辞。”刘通一口答应。

  “那我就先谢过刘团总了。”

  顿了顿,宋应阁朗声道:

  “太湖水匪为祸乡里,日益猖獗。

  几十年来不知伤了多少人的性命,着实可恨。

  此次,政府是下定了决心,必要一举消灭太湖水匪,一劳永逸。

  等天气暖些,大军便会压境。

  到时候,烦请刘团总和两位队长,能率民团协助大军封锁南岸,勿要让匪徒从此登陆。

  诸位也不必紧张。

  正面强攻是军队的事,民团只需协防,不会出现太大伤亡。”

  鱼饵已撒下,薛泽若是水匪内应,必会通风报信。

  刘通道:

  “宋先生放心,我南浔民团虽不是什么正规军队,但不缺英勇之士,视死如归者亦不在少数。”

  在这人命不值钱的年代,只要抚恤金到位,许多人根本不怕死。

  “好,附近几个县,我都得跑一趟,就不叨扰了。

  具体行动时间,刘团总等我通知即可。

  告辞。”

  宋应阁走后,薛泽眼珠一转,道:

  “刘团总,这宋先生是什么来头?”

  “什么来头?说出来吓死你。”

  事先,宋应阁便与刘通打好了招呼。

  后者可不敢泄漏宋应阁的身份。

  离开了民团驻地后,宋应阁并未离开,而是躲在了不远处的树丛之中,干起了老本行:盯梢。

  两个多小时后,薛泽离开了民团驻地,宋应阁偷偷跟上。

  一路上薛泽倒是小心,时不时的停下来,四周打量一番。

  只是,他没受过专业训练。

  这种反跟踪动作,对宋应阁来说,连过家家都算不上。

  不多时,薛泽来到了太湖南岸的一处偏僻的芦苇荡,从中牵出了一条小船,朝着西北方向划去。

  如此一来,薛泽的身份已呼之欲出,他定是水匪的内线无疑。

  不过,太湖的水匪势力并非王凤仪一家。

首节 上一节 299/7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