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294节
不如晚上我在南浔摆上一桌,咱们喝个尽兴,如何?”
史辉提议道。
“洪兄不是说今日有任务在身吗?
如此会不会耽误了正事?”
宋应阁担忧道。
史辉摆了摆手,道:
“水匪又在西岸抢了个村子,我们本欲待会便赶过去。
虽抓不到人,但过场还是得走一下。
不过既然宋科长大驾光临。
换成明日去,也是一样。”
闻言,宋应阁将目光投向洪平,见后者微微点了点头,这才应了下来。
“史处长、洪督察,天色尚早,不如领着我在西山岛转一转,如何?”
两人欣然应允。
几人沿着湖岸,慢悠悠地逛了起来。
宋应阁看着广阔无垠、美不胜收的湖景,不由得心旷神怡,但想到这么美的地方,竟然盘桓这许多水匪,顿时便没了兴致。
“史处长,你说如何才能彻底清剿这太湖水匪?”宋应阁问道。
史辉叹了口气,道:
“其实说来也是不难。
只需大军压境,在陆地上设下关卡。
然后像扎麻袋一下,一点一点收缩包围圈。
水匪活动范围受限,必成瓮中之鳖。
只是哪里去寻大军?
我绥靖处,大船小船加在一起,不过才四十余只。
大船能载三十人,小船能载十人。
装有马达的船只,不过十余艘。
若真枪实弹登岛与水匪硬拼,必输无疑。
只能采取防守策略。
但这种办法,标本皆不治。
难啊。”
听了此言,宋应阁也陷入了沉默。
动荡年代,为了口吃食,许多人便能去落草为寇,打家劫舍。
杀了一波水匪,要不了多久,又会冒出来一批。
时局一日不安稳,水匪便一日不可彻底解决。
历史上,太湖匪患被彻底解决,还要等到建国以后。
在岸边转了没多久,宋应阁便兴趣缺缺,回到了绥靖处驻地。
回到办公室后,众人又寒暄了几句,宋应阁才提起了此行的目的。
“史处长,关于剿匪,我倒是有个想法。”
“哦?宋科长的高见,我自然要听一听。”史辉来了兴趣。
“常言道,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会从内部瓦解。
不如选几名机敏英勇,不畏生死之辈。
派他们潜入水匪内部,为绥靖处提供消息。
如此等水匪有行动之时,便率人埋伏在其登陆地,定能杀得水匪片甲不留。”
史辉闻言,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这种办法,他们早已试过。
只是效果并不好,还白白折了人手。
但又怕直接拒绝,会折了宋应阁的颜面,惹得其心生不快,史辉斟酌了一番后,开口道: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此计甚妙。
只不过执行起来,效果却不甚理想。
先前我也曾派遣过队员,混入水匪。
可要不了多久,队员便会莫名失去联系,从此杳无音信。
我抓破头皮,也不知为何。
宋科长足智多谋,可否为我解惑。”
“许是绥靖处有水匪内应?”
这种可能,只要不是傻子便能想到。
不料,史辉听闻后,一拍大腿,激动道: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种可能。
宋科长果然名不虚传。
还请受我一拜。”
史辉说完,对着宋应阁作了一揖。
宋应阁搀起史辉,道:
“对抓内应这种事,我颇有几分心得。
史处长若是不嫌弃,我或可一试。”
史辉私下已经查了许久,却并未发现可疑之人。
他不信宋应阁真能查出什么。
但话已至此,他根本无法拒绝,只能道:
“如此便多谢宋科长了。
不知这内应,该从何查起?”
宋应阁微微一笑,道:
“便从绥靖处人员的档案查起吧。”
第175章 史辉做媒
俗话说,树的影,人的名。
周添武一案后,国民党之中,许多中高层都知晓了宋应阁这么一号人。
史辉本对宋应阁还抱有幻想,可听到后者准备从档案开始查起的时候,便死了心,但面子工程还是得做一下。
“这倒是个好办法。
不过宋科长有所不知,年后的时候,绥靖处原来的驻地,发生了一场大火,所有人员的档案都被烧成了灰烬。”
“这倒是巧了。”宋应阁挑了挑眉,又道:
“有没有备份档案?”
史辉皱眉想了片刻,道:
“临安倒是有原始档案。
不如我明日遣人去取?”
“如此一来一回又要两日。
我有个办法,或可以一试。”
宋应阁可没有这么多时间,在太湖干耗。
“宋科长请说。”
“明日正常派人去临安取原始档案。
但今天也不能闲着。
不如史处长命令绥靖处的人,各自写一份档案交上来。
这般用不了多久时间,天黑之间,便能完成。”
有原始档案在,不怕有人敢耍花样。
史辉能说什么?
洪平就在一旁虎视眈眈。
他要是拒绝,驳了宋应阁的面子。
他相信,要不了一个小时,洪平弹劾他的电报就会发到临安。
督察长可不是吃素的。
“此乃两全其美之策,我这便吩咐下去。”史辉拱了拱手,离开了办公室。
宋应阁给叶佑、古强二人使了个眼色。
二人立刻会意,走到了门外守着。
宋应阁坐在椅子上,饮了一口茶,打量着洪平。
洪平被宋应阁盯着心慌,不安道: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