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409节
维特·普雷米斯尔竭力坚定着自己的信仰,号召堡墙上的波西米亚军继续战斗。
然而,仅仅有两百多人重新拿起了武器,哆哆嗦嗦的准备继续作战。
而这时候,敌军已经攻上来了!
“冲啊!杀啊!上帝之灾毁灭波西米亚!”
“攻破黑岩堡,一个不留!”
……
华夏军疯狂呐喊着,和士气低落的波西米亚守军开展了白刃战。
维特·普雷米斯尔几乎每时每刻,都看着敌人或者己方的同伴身死,敌军的少,己方的多。
维特·普雷米斯尔的耳膜充斥着人的喊叫声,武器撞击、劈砍声,戳刺在甲胄上的刺耳声,或者武器透入躯体的闷声。
“杀!”
随着一声大喝,维特·普雷米斯尔瞪圆双目,使出全部的技巧和勇气,杀死了一个面前一个敌人!他稍稍缓了口气,侧面有个敌人持短刀猛砍而来!
维特·普雷米斯尔腰身一拧,让过了要害,短刀从胸前甲片划过,带出了火星。
那敌人用力过猛,微微踉跄,维特·普雷米斯尔趁机的用长剑对准了敌人的脖颈猛刺,长剑插进了敌军的脖子,鲜血狂喷。
那敌人其实武艺不俗,应该是一名军官。只是维特·普雷米斯尔乃是波西米亚中数得着的英杰,那敌军不是他的对手。
然而,维特·普雷米斯尔的好运,也到此为止了。
就在那名敌人刚刚被维特·普雷米斯所杀之时,旁边的华夏军士眼看本方百户身死,怒发如狂,挥着手里一根长长的铁蒺藜骨朵,重重敲在了维特·普雷米斯尔的头部。
那华丽的头盔立刻就被砸扁了。
维特·普雷米斯尔的两只眼睛几乎整颗都绽开,鲜血从眼眶边缘“滋滋”喷射出来,和顺着额头溢出的脑浆混合在一起。
就这样,波西米亚“金狮”维特·普雷米斯尔命丧于“王冠之盾堡”,死于一个华夏小兵之手。
等到“王冠之盾”堡的战斗完全结束之时,整场战斗才刚刚进行了两个时辰。
堡垒内的波西米亚人全部被屠戮一空,里面积攒的能够吃上一年的粮食,成为了蒙古人的战利品。
其后,蒙古人再接再厉,一天之内,再破两座坚堡。
又七日后,整个苏台德山区的堡垒,已经全部被蒙古军拔除。
波西米亚王瓦茨拉夫一世,放弃了国都,仓惶率领两千骑兵,追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了。
当然了,与此同时,蒙哥也从俘虏口中得知了欧罗巴大军的动向。
“很好!”
现在蒙哥的心情相当不错。
这次蒙古军奇兵天降,迅速拔除了苏台德山区的波西米亚营寨,蒙哥不仅收获了众多的粮食,还收获了高达一百万两的白银。因为,波西米亚王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边境诸侯了,主要靠着境内的巨型银矿才得以兴旺。
当然了,蒙哥也知道,现在不是乘胜攻打波西米亚国都获取更多战利品的时候,歼灭欧罗巴主力才是当务之急。
他高声道:“传我的命令,全军追击波西米亚王瓦茨拉夫一世!我们到易北河以西地区去,狠狠踢腓特烈二世的屁股!”
“是!”
因为急于突破苏台德防线,即便有了热气球加轰天雷的支持,蒙古军的损失也不小,伤亡七千人左右。
蒙哥、忽必烈,率领四万两千骑兵,继续向南而来,也不知能不能赶上那场至关紧要的决战。
与此同时,匈牙利,布达城内。
“我们应该是来不及参加那场决战了。”
教皇英诺森四世此时刚刚得知,蒙古军攻入勃兰登堡地区的消息以及腓特烈二世的决断。
稍微计算一下就知道,现在就算派骑兵出发,从这里运动到易北河以西的地区,时间是来不及了。
他目光灼灼的向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看来,道:“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也不做。”
路易九世也是欧罗巴难得的英主。
此人今年刚满三十,却十四年前就已经登上王位。
他继任初期,就镇压了法兰内部的贵族叛乱,甚至击败了反叛者与英王亨利三世的联合入侵,成功加强王权,兼并了除了亚奎丹之外英王在法兰西的全部领地。
他微微点头,道:“您的意思是,向对面的蒙古军动手?”
“没错,就是这样。”
英诺森今年五十岁,对于一个教皇来说,正是年轻的年纪。
“根据腓特烈二世送来的情报,蒙古军光迂回的兵马,就接近十万了。在波兰地区,也得留下数万兵马。那么,我们的对面,还能剩下多少蒙古军呢?”
顿了顿,英诺森四世手指地图,道:“蒙古军和我欧罗巴联军的决战之地,势必在易北河以西。距离此地,何止千里?我们固然是顾不上支援,但是蒙古的主力也休想支援匈牙利!不如,趁此良机,用我们的近三十万大军,消灭了当面的敌军!”
“我同意!”
教皇和法兰西国王意见一致,此事就这么定了。
三日后,随着教皇一声令下,七万大军渡过多瑙河,向佩斯城发动进攻。
蒙古人似乎怕了欧罗巴联军,仅仅在多瑙河畔派少数兵马拦截欧罗巴人,眼见战事不利,仓皇退走,更并未死守佩斯城。
两日后,欧罗巴联军越来越多,已经达到十三万之众,越过了赛约河。
这时候,教皇有两个选择,其一是沿赛约河布置防线,其二是继续追击。
在塞约河东岸停留了一天之后,教皇身边聚拢的欧罗巴联军达到了十五万之众,他决定继续进攻。
当然了,这十五万大军的战力参差不齐,骑兵也仅仅有三万左右。
为了保证追击的速度,英诺森四世除了这三万骑兵之外,仅仅带了最精锐的七万步卒。
他们日行四十里,连追七日后,终于看到五万察合台汗国的骑兵在前面列阵。
“终于肯决战了吗?”
英诺森四世长松了一口气,如果蒙古军继续后退,他还真不知道是该继续追,还是停下来捕捉其他战机了。毕竟,战线拉的太长,又无险可守,正是蒙古军最容易发挥的时候。但是,上帝保佑欧罗巴,蒙古军终于停下来,肯进行决战了。
这里虽然是平原地带,但他率领的欧罗巴最精锐的大军。
两倍的优势兵力,骑兵也比对面少不了多少。
此时不决战,更待何时?
“长生天待我不薄啊!”
察合台望着眼前的欧罗巴大军,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已经太老了,即便不参加这场战争,恐怕也活不了一两年了。
就让这场决战的辉煌胜利,成为他这一生的最佳落幕吧!
第314章 东线大捷,无头的法国国王!
当初成吉思汗分封诸子的时候,总共才给察合台分了八个世袭千户。
这次察合台率领六万大军参加这次西征,总共带了五个蒙古千户,其他兵马则是察合台汗国本地征召的兵马。
察合台汗国的地域范围,是原花剌子模北部地区,包括撒马尔罕和玉龙杰赤这两座世界名城。
这地区最好的兵源,当然是康里人和乌古斯人、钦察人等游牧民族。
事实上,当初的花剌子模国,也主要是由康里人和乌古斯人、钦察人为基本盘,从这些游牧民族中抽兵,镇压波斯人。
所以,察合台汗国本身,就是以游牧骑兵为主力的国家。
这五万大军,也尽皆是游牧骑兵。
他们的列阵方式,也采取了蒙古骑兵最传统的方式: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
在辽阔的多瑙河平原上,他们或者十几人,或者几十人,最多不过数百人聚集在一起。
整个察合台汗国军阵虽然只有五万人,但犹如辽阔的大海一般,一眼望不到尽头。
对面的欧罗巴大军,就军阵整齐,也“瘦小”多了、
欧罗巴的大军,有四万人是教廷常备的十字军。其中重骑兵四千人,轻骑兵八千人,精锐步卒两万八千人。
圣殿骑士团三千人,其中“圣殿骑士”一千人,骑士扈从(轻骑兵)两千人。
医院骑士团两千四百人,其中“医院骑士”八百人,骑士扈从(轻骑兵)一千六百人。
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麾下大军四万人。
其中,重骑兵三千人,轻骑兵六千人,精锐步卒两万四千人,还有七千名热那亚弩手的雇佣军。
匈牙利王国的大军一万二千人,其中重骑兵一千五百人,轻骑兵三千人,精锐步卒七千五百人。
如今,为了取得这场关键决战的胜利,他们不是按照国家排列,而是按照兵种排列。
最前面,是精锐步卒的厚重队列,中间是教皇的指挥中枢和重骑兵部队,两翼和后方则用轻骑兵和精锐步卒护卫。
巨大的木盾直插在地上,盾牌空隙中露出的十字弩箭,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刺目的光芒。
盔明甲亮,骑士跃跃欲试,战马都间或发出声声兴奋的嘶鸣。
整个军阵长短结合,队列整齐,士气高昂。在欧罗巴人看来,简直无懈可击。
但察合台并不这么看。
在已经和欧罗巴人作战了两年的察合台看来,凭他如今手中的实力,在野战中硬碰硬战胜欧罗巴精锐的十万大军是不可能的。
但是,凭他的智慧,和一生的厮杀经验,足以将二者之间的战力差距抹平。
“拜答尔!”
察合台没有骑马,而是站在一具由四匹白马拉着的高大华丽的战车上。
北风吹动着察合台的花白的头发,察合台威严的声音在旷野上响起,道:“你指挥你手下的万人队,给我试试欧罗巴联军的斤两。”
“是!”
战车下,一个身材矮小的蒙古人高声答应。
他就是察合台的第六子拜答尔了。
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还有个怕老婆的毛病,并不为察合台所看重,从没将他纳入继承人的考虑之列。就是其他黄金家族成员,也经常戏谑地对其以“矮子”称之。
不过,有一说一,此人的军事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