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403节

  “朝廷内有奸佞史弥远把持朝政,外有金国的威胁,你能坐稳这个帝位吗?你舅舅我胆子既小,又没什么能耐辅佐你,还是老老实实待在村里为好。不给你添乱,就是我对你最大的支持了。“

  赵昀道:“舅舅的意思是,我德才浅薄,治理不好大宋。您说的对!王上全领江南还不足十年,就如此兴旺。我为宋皇十余年,却毫无建树。我实在是对不起江南百姓!”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

  全大节道:“这人经历的多了,也就成长起来了。我看报纸上说,这次平定安南,你手下的大军也颇有功劳?”

  赵昀道:“王上用八旗军改编了宋军。现在我手下三个万户的战力,纵然不如我八旗军,也相差不远了。这次王上招我入京,是要和我商议在哪里建国,延续大宋国祚。我已经想好了,哪里最能为华夏立功,我就去哪里。”

  “那就好。”

  全大节站起来,轻轻拍了拍赵昀的肩膀,道:“看来,这么多年过去,你长进了不少。来日,你为华夏立功,我这个做舅舅的也与有荣焉啊!”

第309章 开疆拓土,剑指美洲大陆!

  赵昀在全大节家里住了三日之后,告别了舅父一家,开始向中都而行。

  这一路就基本不必受陆路奔波之苦了,主要是水路。

  从绍兴上船,经浙东运河抵达西兴渡。从西兴渡下船,短暂行一段陆路之后再次上船,进入钱塘江,直达杭州。

  到了杭州,就可以进入京杭大运河了。

  从杭州出发,经江南运河到扬州,再经扬州运河到淮安,经淮河泗水到济宁,由济州河至东平,经会通河到临清,由御河而至直沽(天津),北运河至通州,最后经通惠河而达中都城外。

  望着码头附近千帆汇聚,舳舻蔽水的壮观景象,赵昀不禁叹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这漕河虽然是隋朝的灭亡原因之一,但真是利在千秋啊!”

  漕河,就是古代对京杭大运河的称呼。

  耶律铉却微微摇头,道:“你看到的漕河,和隋炀帝修建的漕河,可大有不同。”

  “哦?此言怎讲?”

  “其一,隋炀帝开凿的那条漕河,全长大约是四千五百里。而这条漕河,不过是三千五百里。从杭州到中都,少了千里水路。船只从杭州到中都,用时也就能少上两成。”

  赵昀道:“所以,是王上大兴水利,截弯取直,大大减少了漕河的路途?”

  耶律铉道:“那是自然。比如,会通河、济州河,都是新开凿的河道,用于漕河的截弯取直。”

  “其二呢?”

  “其二,就是到了王上全取华夏之时,漕河多段淤塞,不能通行。王上派人兴修水利,将那些淤塞的河段疏通,工程着实不小。有的河段无法疏通,就干脆新修运河。比如这从通州到中都之间的近两百里长的通济河,就是新修而成。”

  赵昀道:“王上重修漕河,光凭此事,就是足以上史书的文治大功。但是相比王上的辉煌功业来说,又不算什么了。”

  这话一方面是他有意在耶律铉面前,拍赵朔的马屁,另外一方面也是由衷而发。

  他是做过皇帝的人,当然知道,如此巨大的工程,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负担绝对小不了。

  只要不激起大规模的民变,就算可喜可贺了。

  然而,赵朔修建如此工程,不但没激起大规模的民变,而且华夏越发兴旺。

  如此治政之能,实在是让他佩服。

  耶律铉道:“其实,这里面还有你的功劳。”

  “我的功劳?我有什么功劳?”赵昀愕然。

  耶律铉道:“前前后后,你不是总共贡献了十万安南奴隶吗?正是靠着这些奴隶,以及北方百姓的徭役,才让这改建漕河的工程,在七年内完工。”

  “哪里,我这点微末功劳,实在是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话虽如此,赵昀的眼角眉梢都透着笑意。

  他先是从宋国一个普通百姓,骤然间福星高照,成为了大宋皇帝。后来,赵朔大兵压境,赵昀又主动弃帝号,率领大军攻略安南。因不听曹友闻之言,兵败富良江。多亏了赵朔的支持,才再次扬眉吐气。

  人生起伏如此之大,让他迅速成长起来。

  赵昀仔细思考前半生,对华夏简直是有过无功,还白白享受了十几年至尊的富贵。

  现在,他赫然发现,自己还是有些功劳的嘛!

  那重修的、他刚刚亲身经历的漕河,就有他的功劳。这条大运河,将华夏的江南地区与北方地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来日的史书之上,说不定也会提上一句。

  至于说,十万安南奴隶现在恐怕剩不下多少人了?

  那有什么?

  经过蒲寿庚的反叛,赵昀的心肠早就变硬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

  用异族的累累尸骨,铸就华夏的辉煌,这不是很好吗?

  其后,赵昀和耶律铉一起,进了中都城。

  赵朔公务繁忙,并没有马上召见赵昀。赵昀在会同馆住下,闲来无事,游览了中都城。

  原来,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所在,当然是临安。

  但现在,很显然是中都了。

  此地不仅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旅,还有赵朔汗国的达官显贵、富商,各色人种应有尽有。

  还有更关键的,那高大巍峨的钟楼,夜里长鸣的煤油灯,天上的热气球,中都图书馆、中都动物园、中都博物馆……展现出一种泱泱大国蓬勃向上的气息。

  直到半个月后,赵朔才主动在鱼藻殿内,召见赵昀。

  “赵昀参见王上!”

  “免礼,坐吧。”

  “谢王上赐座。”

  赵昀在早已准备好的座位上坐下,不敢主动开口,等着赵朔的指示。

  赵朔道:“这次之所以召你来一趟中都,主要是和你商量一下,你的封地的问题。”

  赵昀赶紧表态,道:“王上对昀有天高地厚之恩,何谈商量二字?只要王上一道旨意下,您让我攻打哪里,就攻打哪里。”

  “不用着急表态,其实我现在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说话间,赵朔站起来,指向身后的一副地图,这副地图上标明着赵朔汗国至今探明的一切土地。

  赵朔道:“第一个选择,就是继续向南打,攻打占城,你在占城立国。或者攻向大理。但是,大理我是想朝廷继续直辖。攻下大理之后,你还得继续往南打,攻下缅人的土地。到了那地方,你就可以立国了。”

  大理就是后世的云南,赵朔当然不会将赵昀封在那里。

  赵昀道:“那第二个选择呢?”

  “第二个选择,就是这里或者这里。”

  赵朔指着地图道:“这两个大岛,一个叫爪哇,一个叫流新。都地方在千里以上,足够你立国了。”

  所谓流新,就是吕宋岛。

  赵朔选这两个大岛都是有说法的。

  在历史记载中,一二七九年崖山海战后,南宋左丞相陆秀夫之子陆自立,率众逃亡至爪哇岛北部沿海。

  陆自立趁当地土人内乱,占据了爪哇岛的顺塔地区并自立为王,以图再举。

  顺塔国建立后与明朝进行过来往,永乐九年曾遣使赴明朝贡。《明史》记载其国别称莆家龙、下港。

  顺塔国境内聚居着大量华夏及南洋商贾,元明时期为南洋贸易枢纽,居民多来自广东及漳泉地区。

  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顺塔国才被被西班牙所吞并。

  吕宋名字的来历,一个说法是当地语言有关,意为木质捣米锤,指代该岛马尼拉湾入口处形似木杵的海岬地貌。

  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崖山海战之后,部分华夏移民渡海至此,再建宋国,称为吕宋。

  不管怎么说吧,这爪哇岛和吕宋岛,都和宋国有些关系。

  在赵朔看来,赵昀就是中人之姿,不能指望太高。他既然贡献了十万安南奴隶,又协助汉军攻取了安南,已经算是可以了。

  他完全可以带着跟随他的宋人,选择这两岛之一建国。

  赵昀道:“如果这二者选择取其一的话,我想在占城建国。因为,现在我麾下的宋人太少了。攻灭大理之后,恐怕无力再向南方进军。至于这两个大岛,岛上恐怕大都是一些野人。来的太过容易,我……我还想继续为华夏开疆拓土。敢问王上,还有第三个选择吗?”

  赵朔道:“第三个选择,就比较难了。不过,我会对你进行一定的支持。”

  赵昀道:“王上请讲,昀洗耳恭听。”

  赵朔再次指向地图,道:“这里,就是我国探明的,最东方的一个群岛了,命名为汪大海群岛。因为,这个群岛就是一个叫汪大海的探险者发现的。”

  “我可以调给你三艘海军战船,你以汪大海群岛为出发点,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看看有没有如澳洲那样的大陆。如果发现了之后,我会将这片大陆周长三千里之土地封给你。”

  “另外,粮食、药物我都可以提供支持,甚至立国之后,允许你招十万华夏移民到那里。”

  所谓汪大海群岛,就是后世的马里亚纳群岛了。

  从流新出发,借助黑潮和盛行风向北而行,船只会经过马里亚纳群岛。

  随后,继续借助黑潮和季风,船只继续向北。再然后,借助西风带向东航行,横跨太平洋,就可直抵墨西哥。

  这条航线并不是直线,但这个时代的帆船航行严重依赖特定的风向和海流。这条“顺风航线”虽然路程更长,但能够更好地利用太平洋的风系,是帆船时代跨越太平洋的相对高效和安全路线。

  事实上,这就是辉煌持续了二百五十年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

  这条航线,也是连接亚洲和美洲的第一条全球性贸易路线。

  当时西方的大船上装载着华夏的丝绸、瓷器,天竺的棉布,以及流新的香料等运往美洲。

  单程航行一次需要三到六个月之久。

  这是一场极其艰苦、充满危险的旅程,船员们要面对坏血病、风暴、海盗等多种威胁。

  事实上,别说海上的威胁了,移民美洲陆地上的风险也非常大。

  疾疫,粮食短缺,当地土人的威胁,都威胁着移民的性命。以著名的詹姆斯敦为例,在一六零九到一六一零年的“饥饿时期”,六百名殖民者中仅有约六十人幸存,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虽然当时欧罗巴的殖民者大都是小偷、骗子、罪犯、冒险者、士兵,缺少农民,更缺少各种工匠,但是美洲对移民者的不友好可见一斑。

  所以,赵朔需要赵昀提供一定的支持。

  现在,就看赵昀自己的抉择了,到底是成为占宋?还是成为墨宋?亦或是反悔,成为吕宋或者爪哇宋?

  赵昀想了一下,道:“臣想请王上开恩,在安南暂驻五年。以五年为期。如果到了那时候,臣还没有发现新的陆地,就攻打占城,在占城立国。如果五年之内,发现了新的陆地,就为我华夏开疆拓土,在新的大陆立国。”

  赵昀的确是这么想的。

  一来,发现万里大岛,本来就能够封公了。很显然,发现新的大陆,比攻打赵朔汗国本来就能拿下的占城,功劳要大得多。

  二来,很显然,赵昀攻打占城,赵朔就不会进行支持了,赵昀得凭着自己的力量去打。

  而在新的大陆上立国,赵朔是会进行支持的。

首节 上一节 403/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