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395节
房屋农具都是现成的,安南人坚壁清野太过匆忙,有的是留下来的房屋和农具。
同样是种田,在福建和安南种田,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郑五觉得自己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简直当场就要喊出“王上万岁、世子千岁”。
然而,事实证明,他眼皮子太浅了。
后来,世子为了让他安心种田,还赐下了一个蛮女给他暖被窝。
这蛮女刚刚长成,清秀得很,还未经人事。
郑五没想到,自己三十多岁了,还能再做新郎,简直做梦都要笑醒。
而且,这蛮女温顺听话,伺候地他熨熨帖帖,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后来,他干脆又拿出五两银子,再买了一个蛮女。
只是这些蛮女并不让挑,分到哪个算哪个。这回买回来的蛮女都快三十了,有过男人,模样也不如上次的好看,他有些不满意。
但仔细想想,郑五都要被自己气笑了。
有什么不满意的?
他自己都三十多了,还嫌人家二十八岁的?再说了,这个蛮女比上次的蛮女力气大上不少,在田地里是一把好手。
这才到安南几天啊,就有了两个小妾。再不满意,那可真是人心不蛇吞象了。
他带着两个女人,两头牛,和那户安南人,努力伺候着那一百亩的水田。
如今,最先娶的那个蛮女,已经小腹微隆,身怀有孕。他的一百亩水田,也到了丰收的季节。
必须要快!
安南的雨季和早稻丰收季节是重叠的,趁着天晴的时分,把这些稻谷收割晾干,才算入袋为安。
“开始吧!”
郑五和两个女人,和那户安南人,戴着斗笠,抢收着稻子。
劳累了大半天,天色已晚,回到了家里。
在稻田中,当然郑五是主要劳力,这种农业活动女人远不如男人好用。
但回到家里,两个蛮女就把家务承包了,一个喂牲口,一个准备今天的晚饭。
因为今天是重体力劳动,特意炖了一只鸡。
还有他们自酿的米酒,以及白米饭,和一些野菜,郑五吃的非常惬意。
一个蛮女怀孕了,另外一个蛮女可没有。
吃过了晚饭以后,郑五恢复了一些力气,狠狠折腾了一番,才心满意足地准备休息。
“真好啊!感谢王上,感谢世子!想不到,我郑五这辈子,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这安南在富良江三角洲地区,真是块风水宝地啊,如果这战争打个十年八年的,我光在安南种田,也能狠狠的发一笔。”
“可惜,不可能打上十年八年的,听那些八旗军说,最多也就是两三年。不过,两三年也是笔相当不错的收入啊!”
“而且,占领了安南之后,我完全可以申请移民到安南来!即便正常价格卖粮食,收入都非常可观。还有凭我的身份,移民安南,应该能当上一个小吏。”
“嗯,小吏当着,一妻两妾伺候着,这小日子可有多美?”
“至于瘟疫?按照王上的《安南防疫手册》严格执行不就行了?现在,朝廷连安南最恐怖的疟疾就都解决了,听说是用什么青蒿素,一治一个准。”
“安南湿热再可怕,能有穷可怕?以后,我们家就在安南开枝散叶了!”
郑五暗暗想着,带着笑容沉沉睡去。
与此同时,富良江南岸的,一个安南军营地的一座竹楼中。
“开饭时间这么晚,还这么少?”
“这米饭还是半生不熟的!”
“不是说今年丰收了吗?怎么我们的供应反而少了?”
“呸!不知哪个该死的,克扣了我们的粮食!有奸臣啊!”
……
今日的米饭刚刚发放完毕,竹楼里面的安南军士们就纷纷抱怨起来。
只有米饭也就罢了,而且只有之前的七成,根本就吃不饱。吃不饱也就罢了,还半生不熟,难以下咽,
另外,随着雨集来临,这么多人聚集,已经有人得了瘟疫,他们的心情相当不好,更加重了不满的情绪。
“行了,都少说两句。”
这二十多个军士的队正交阮明,赶紧安抚人心。
他高声道:“没人克扣咱们的粮食。但是,这么多人在江边驻防,还能剩下有多少人种田?”
“今年的雨季来得又早,我们没有积储足够的干柴,柴火得省着些用,能把米饭做成这样,就不错了,都少发些牢骚吧。”
有人道:“照你这么说,以后我们的供应就这么少?还得时常吃半生不熟的米饭?”
“呃……恐怕是这样。但是,大家不要太过担心,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
阮明道:“我们难!汉军肯定更难!我们坚壁清野,有多少安南人给他们种田?缴纳赋税?我们的供应少,他们肯定更少!我们吃不饱,他们肯定更饿!”
“还有,雨季已经来了,气候更加湿热,蚊虫越发滋生。我们都有人得了瘟疫了,何况汉军?”
“大家再坚持一两个月就好!那时候,汉军挨饿久了,又瘟疫多发,恐怕得死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也有很多人拿不动刀枪。到了那时候,我们就全军反击!”
“到了那时候,我们不仅要收复国土,还要到华夏境内狠狠抢掠一翻!华夏多富庶啊!那里的财帛女子,任我们去取!每个人都能发大财!你们都是安南保家卫国的英雄,这都是你们应得的!”
哗~~
阮明的话语,迅速鼓舞起了这些安南人的士气。
“对!我们困难,汉军更困难!”
“让饥饿和瘟疫,替我们击败他们!”
“杀入华夏,狠狠抢上一把!”
“把华夏的广南西路,全部占了!”
“赵朔六个儿子在此,至少俘虏他两个,让他拿财帛女子甚至土地来赎啊!哈哈!”
……
众安南士卒们议论纷纷,连口中半生不熟的米饭似乎都更加香甜了,憧憬着反攻之后的幸福生活。
第303章 超饱和后勤,用国力砸死安南!
当然了,如果安南全军反击,那就是赌国运的生死大战了,他们还在等着明确的信号。
或者,汉军忍受不了饥饿和瘟疫,冒险强渡富良江,被安南军击败。那就说明,到了现在汉军的战力下降厉害,安南军足堪与之一战。
或者,汉军觉得战局不利,主动退军。那就更不用说了,安南军全军反击,衔尾追杀,必可大胜。
但是,安南人一直盼望的这两个情况一直没有发生。
自从进入雨季以来,汉军的海军行动得越发猖狂,甚至派出“水鬼”,也就是擅泳之士,潜入白藤江口,意图破坏安南人下的水中的木桩。安南军严阵以待,一刻都不敢松懈。
赵朔汗国的陆军,则表现得极为诡异。
一方面,他们没有在这瘟疫多发的雨季尝试渡江。
另外一方面,则是铁骑奔腾,加强了江岸的巡逻,以防安南人的潜渡,隔绝着富良江两岸的消息。
汉军到底是什么情况,富良江南岸的安南军完全一无所知。
眨眼间,五月过去了,六月过去了,七月过去了……一直到九月,汉军都一直没有主动渡江。
九月,就是安南雨季的最后一月了。从理论上讲,汉军最难挨时候就要过去。
升龙府,皇宫中。
“大家都说说吧,事到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安南皇帝陈煚满面忧色,向群臣看来。
安南的实际掌控者陈守度也目光灼灼,观察着群臣的反应。
虽然满打满算,汉军攻入安南才一年,但陈守度已经两鬓斑白,仿佛苍老了十岁。
没办法,他的压力太大了。
刚开始,就是他做出的决定,让陈日皎和黎秦在支棱隘设防,伏击汉军。
结果,十二万大军全军覆没不说,连陈日皎和黎秦也战死了。
后来,又是他做出决断,坚壁清野,全国动员阻汉军于富良江畔,等待雨季的到来。
这个计划只成功了一半。
汉军的确没有越过安南军的富良江防线,但是他预想中的汉军强渡富良江也没有出现。
瘟疫对汉军到底有多少有影响,他完全不清楚。
但是,安南军的窘状他是非常清楚的。
一百七十余万人,聚集在九百里的防线上。如此人口聚集,瘟疫比往年严重得多,再加上物资供应不足,伤病减员近十万。
还有最关键的粮食。
今年粮食的收获,完全不能弥补这种长期动员的消耗。依靠往年的积储,还能撑到明年的夏收。
但是,到了明年冬春之交,安南军就必然断粮。
到底是继续坚守下去,坚持一年的时间,看看有没有转机?还是现在就全军反击?抑或是现在就改弦更张,取消动员,放弃富良江防线,迁都南方,继续拉长汉军的补给线?
陈守度也拿不定主意。
他肩负着安南一国的安危,真是感觉每日所受的压力如山岳一般沉重,感觉有些撑不住了。
要不然,他就会像前两次一般直接做出决定,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召集安南的贵人和大臣们共议。
“哼,要我说,之前死守富良江防线,就是个巨大的错误,是对大越的犯罪!”
安生王陈柳首先发言。
他是安南皇帝陈煚的哥哥,既没当上安南皇帝,老婆还被陈煚抢了,真是看谁都不顺眼。对于策划了陈煚登基,以及陈煚抢他老婆的陈守度,更是分外看不过眼。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