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370节
安达景胜满面失望之色,只得退而求其次,道:“我扶桑天皇愿意自降号为倭王,向大王称臣。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扶桑天皇,对外称倭王,对内还可以称天皇嘛。
虽然凝聚力弱了一些,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而,赵朔依旧摇头,道:“行了,别白费口舌了。你们那个什么天皇,如果到大宰府来,向我跪拜投降。我倒是可以考虑留他一命,贬为庶民。其他的,就不必痴心妄想了。”
“所以,我们除了无条件投降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你可以这样认为。”
“大王还请三思!”
安达景盛就是头乌龟,这时候也再也忍不了了,语带威胁道:“天皇乃是万世一系之神之后裔,受尽我们扶桑人的忠诚和信仰。我们扶桑人为了保卫天皇,愿意战至最后一人!大王要仔细想一想,能不能付出这个代价!”
赵朔冷笑道:“那你们战到最后一人吧。我想要的只是扶桑四岛而已,有没有扶桑人在上面,并不重要。来人啊!”
“在!”
“将安达景盛推出去腰斩!让他的随从,将我的条件带回给扶桑朝廷。”
“是。”
自然有侍卫过来,拖了安达景盛就走。
使者有什么不能杀的?
历史上,扶桑人杀了两次忽必烈前去劝降的使者,表明了扶桑人坚决不投降的态度。其中甚至包括礼部侍郎杜世中,已经是元朝的高级官员了。
赵朔今天就是要杀扶桑使者,表明坚决占领扶桑的态度!
再说了,安达景盛乃至扶桑数得着的大将,不杀他留着他指挥扶桑人抵抗汉军吗?
当然了,在安达景盛看来,扶桑人杀使者,那是理所当然。汉人杀使者,就是太不可思议了。
“赵朔,你敢?!你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杀使者!”
“自古杀俘不祥,何况是使者?你会遭报应的!你全家都会遭报应的!”
“你和你全家都将堕入十八层……呜呜!”
安达景盛自知无幸,不断诅咒着赵朔。只是侍卫不可能任他胡乱诅咒,直接用一块破布,将他的嘴堵上了。
安达景盛平时不信什么神佛,但现在万分希望神佛存在,能够对赵朔以及汉军,施加最为残忍的惩罚,保住扶桑。
但如果神佛不存在呢?
安达景盛明白,赵朔软硬不吃,心志坚硬如铁,扶桑恐怕已经没有机会了!
……
……
十日后,平安京,皇宫内。
“我们派去求和的使者,安达景盛已经被赵朔杀了。他不接受我们任何有条件的投降,甚至仅仅保留我的名位都不允许。你们以为,我扶桑应该如何应对呢?”
年仅二十岁的后嵯峨天皇,缓缓向扶桑各界的领袖人物看来。
时至今日,汉军攻入扶桑,已经四个多月了。不但九州地区派出无数使者求援,各地的大名、佛门和神道教的头面人物、大商人,都来到了京都或者镰仓,商议如何应付扶桑这场空前的危机。
为了集中扶桑的全部力量,北条泰时甚至决定,在京都召开这场大会,并且让天皇主持。
毕竟,扶桑天皇,才是扶桑人现在的最大公约数。
“决一死战!和赵朔拼到底!
“看看赵朔在九州做的一切吧,我们就算是投降,也没有好下场!他就是要消灭所有扶桑人!留岛不留人!”
“对!跟赵朔拼了!加固我们的城池,学习汉人的战法,和他们周旋到底!”
“玉碎!六百万玉碎!我们扶桑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如果扶桑注定要灭亡的话,也得溅赵朔一身血!”
……
众扶桑贵人群情激奋,发出了声声呐喊。
赵朔对扶桑人的恶意,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还有最关键的,他们自然有其骄傲在。他们认为,虽然现在不是汉军的对手,但是,他们能够学习汉军的长处,时间久了,未必就不是汉军的对手,至少要让汉军付出无数的代价。
德高望重的亲鸾大师甚至高声道:“赵朔不仅毁灭大名,而且毁灭佛寺,毁灭神道庙,他是一切扶桑人的敌人!他就是第六天魔王,是特意转生,来毁灭扶桑的!我们应该集合扶桑一切力量,与其作战!”
这亲鸾大师,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本愿寺”的始祖了。如今虽然还没建起本愿寺来,但是亲鸾如今已经年近七十,广传教义,在扶桑人中威望甚高。
按照佛教的教义,欲界最高天就是第六天。
第六天魔王,就是佛教教义中,最为恐怖的灭世大魔王了。
汉军可不管什么佛寺,或者神道庙的,所有扶桑人一视同仁,征丁征粮。胆敢窝藏扶桑溃兵或者贵人的,尽数屠之。这些神棍们,与赵朔不共戴天。
甚至,为了增强扶桑人对赵朔的厌恶,他们给赵朔起了个“第六天魔王”的称号。
“亲鸾大师说得好!”
北条泰时站起来,高声道:“赵朔不是人,是第六天魔王降生于世,特意来毁灭扶桑的,我们和他毫无妥协的可能!但是,我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我们有天照大神保佑,有佛祖保佑,定能战胜这第六天魔王!只是,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扶桑全境坚壁清野,全部人口集中于大城,誓与赵朔死战到底。且看,到底是我们扶桑的血勇,能让这第六天魔王的大军退却。还是赵朔能够留岛不留人,彻底征服我扶桑!”
第286章 魔王具象化:瘟疫 饥荒 战争和死亡!
与此同时,北海道。
“杀光邪恶的邻人!”
“消灭大和族,夺回先祖的土地!”
“王上万岁!愿为王上效死!”
……
五万多身穿兽皮,须发旺盛的乌塔里男人,举着刀枪,发出了声声怒吼,双目中闪烁着兴奋嗜血的复仇光芒。
所谓乌塔里人,就是“阿伊努”人,也就是扶桑人口中的“虾夷人”了。
“阿伊努”是个中性称呼,他们并不喜欢。他们喜欢自称“乌塔里人”,也就是“伙伴”的意思。
“虾夷人”则是扶桑人对他们的一种蔑称,指的是这些人,多毛、矮小而且是蛮夷。
扶桑幕府首领的“征夷大将军”名号,表面上就是为了征虾夷而设。
其实,虾夷人本身的确多毛,但要说矮小那就得分跟谁比了。据后世考古统计,他们的平均身高比大和人还要高上一到二公分。
所谓蛮夷也有些扯淡,人家本来就是扶桑的原住民。
具体这些乌塔里人,到底当初是遍布扶桑四岛,还是仅仅在本州岛和北海道已经不可考了。
总而言之,大和人将他们赶到了贫瘠寒冷的北海道,不但只能渔猎为生,还经常受到大和军的讨伐。
因为当地的气候太过恶劣,养活不了多少乌塔里人,还有一部分迁居到了西北方的库页岛以及东北方向的千叶群岛。
当初,朵儿伯多黑申、阿尔塔纳等蒙古千户,联名向赵朔上书,请求此次征扶桑之战,动用草原上的人,登陆北海道,和主力大军一起南北夹击扶桑。
赵朔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蒙古人和扶桑人野战当然没问题。但这种千里奔袭,带不了攻城器械,几个蒙古千户恐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不过,这个思路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可以动员北海道的乌塔里人参战嘛。
他们最温暖富庶的土地,被扶桑人夺了,而且经常和扶桑人发生战争,双方有着血海深仇,是很好的联合对象。
有了这些乌塔里人的支持,几个蒙古千户能做的事情就多多了。
还有更关键的,以后占领了扶桑之后,乌塔里人迁往扶桑三岛,警惕那些残存的大和人反攻倒算,恐怕比汉人还要用心。
于是乎,他让朵儿伯多黑申等三个蒙古千户,不必急于入北海道,而是先登陆库页岛,不但能取得库页岛上的乌塔里人的支持,而且能大大减轻和北海道乌塔里人沟通的麻烦。
乌塔里人实在太穷了,基本还处于原始社会晚期,铁锅、针线、盐巴、棉布,这些正常的生活物资,都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
当库页岛上的乌塔里人听说,赵朔的大军,要和他们一起,杀回扶桑,重新分配给他们土地的时候,更是浑身上下热血沸腾。
直到这时候,三个蒙古千户以及部分库页岛的乌塔里人,才在海军正红旗的接应下,在北海道登陆。
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将北海道的全部男丁组织起来,并且给他们发下了兵器。
复仇!
复仇!
复仇!
乌塔里人要在赵朔麾下蒙古军的率领下,杀光见到一切大和人,用大和人的鲜血浇灌本来属于他们的土地!
……
……
也正是在这时,赵朔发布了向四国岛进军的旨意。
赵朔大军攻占了九州岛后,无非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本州岛一个是四国岛。
但是,和四国岛和九州岛隔海相望不同,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仅有一个关门海峡,最为狭窄处还不足一里宽,太容易通过了。
自从张世杰攻入九州岛以来。本州岛震恐,先是无数商人、贵族不断向京都(平安京)方向逃去,后来又加上了无数的平民百姓。
北条泰时所下的坚壁清野的命令,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
命令下达之后,扶桑人执行得极为坚决,带走了全部的粮食,烧掉了庄稼和房屋,破坏了水源地。
赵朔大军要向本州岛进军,很难就地获得补给,必须维持漫长的补给线。
所以,赵朔先进攻容易攻打的四国岛。
这地方有阿波国、赞岐国、伊予国、土佐国四个“国”,所以命名为四国岛。
四国岛西面环海,岛上的军民百姓只有少数逃往本州岛,大部分在岛上的四个大城防御。
到了现在,赵朔最后准备征扶桑的五万府兵已经上岸,再加上签军,总兵力超过了三十万。
在海军三个万户的运输下,二十万大军登上了四国岛,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四国岛全部荡平。
“哦?扶桑人称我为第六天魔王?”
赵朔向面前的一个“倭奸”看来。
此人的名字叫做筑紫平盛,是九州萨摩地区一名“无足”武士。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