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345节

  不过,随着赵朔完全取了中都,不但命原来的工匠大量回迁,而且他麾下一些不太核心的工坊也迁到了中都。

  随着这些工匠的回归,中都的商品越发丰富。

  他们生产的众多商品再被商人们买走,卖到天下各国,形成了良性循环。

  现在中都容纳人口最多的工坊,是棉布纺织工坊。

  棉布纺织不需要太高的体力,为城市内的普通女子提供了就业机会。

  当然了,因为男女大防的存在,这些棉布纺织工坊分为男子工坊和女子工坊,有着严格的门禁。

  不过现在,男子纺织工坊只剩下三千人左右,女子工坊内却高达三万人。

  很简单的道理,中都各种就业的机会太多了。对于男子来说,一个月一贯钱的收入,着实吸引力不足。

  但话说回来,对女子来说,一个月一贯钱就相当不少了。

  毕竟,部分男子都能忍受的工钱,何况是女子呢?封建社会女子的就业机会太少了。

  大部分女子能够为家庭赚钱,让中都各个家庭的消费力进一步提高,又促进了各种商业的发展,让中都进一步繁荣。

  事实上,中都如果仅仅是是繁华的话,忽必烈还能够接受。

  原来的金国,不比蒙古繁华得多了?还不是被成吉思汗一口口的吞下了?

  关键是,忽必烈从这座城市中,看到了恐怖的战争潜力。

  赵朔有意培养民间的尚武之风,那些遍布民间的武馆就不用说了,马也多啊!

  赵朔本来就有抚昌桓三州的优质牧场,还有着呼伦贝尔大草原,整个草原又完全不对赵朔禁运,再加上赵朔鼓励的尚武之风,以及中都百姓的富庶,让中都人乘马成了风气。

  忽必烈估计,整个中都民间的马匹在十五万匹以上,再加上骡子、驴、骆驼这些牲畜,恐怕能达到三十万头。稍微有点身份的人,没有一匹好马,简直不好意思出门。

  中都各坊之间马球队的对抗,更是让中都百姓训练骑术成风。

  还有,赵朔工坊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讲究协作,工人们自然也越来越有纪律性。

  那些工人,只要集合起来,不就是合格的士兵吗?

  也就是说,赵朔发了狠,单凭一个中都城,就能顷刻间组建三十万战力还算可以的大军。

  如此战争潜力,实在是可畏可怖!

  最近更不得了,赵朔下了一道旨意,组建中都武学。

  这个武学招收的学生,一半来自八旗军子弟,一半来自民间。

  他们从武学毕业,考察合格以后,直接补充进八旗军。

  其实,忽必烈天纵英才,已经感觉草原战士的战力有下降的迹象。

  无他,草原战士在铁木真统一蒙古以前,处于黑暗时代。不够勇武的孩子,根本就长不大,长大了也得在残酷的厮杀中淘汰。

  但是,自从铁木真一统草原,已经近三十年了。

  来自黑暗时代的战士绝大部分已经退出了蒙古军,新一代的草原战士,没有经过如此残酷的自然挑选。

  还有,草原战士们随着铁木真厮杀,抢到的各种财物太多了,造成了新一代草原年轻人的养尊处优。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父辈长时间的征战在外,又缺少了各种战斗技巧的传承。

  现在这个问题还不太严重,但忽必烈估计,以后补充的草原战士,恐怕比现在这批还要大大不如。

  原本他以为,赵朔的八旗军,也大概如此吧?

  日子久了,会逐渐堕落下去,远不如他们的父辈,

  但是,万没想到,赵朔开始组建武学了!

  缺少父辈的教导算什么?赵朔统一进行教养!

  日子好过了,养尊处优算什么?汉人的人口太多了,赵朔不愁找不着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

  赵朔所建的武学,时间久了,会不会也开始堕落?很有可能!

  但是,至少二三十年内,哪怕是赵朔死了,赵赫登基,八旗军也会保持着如今的战力。

  甚至,由于严格而统一的训练,名将的教导,让他们的血勇纵然可能不如父辈,但是战斗技巧乃至于军事素养恐怕还在他们的父辈之上。

  忽必烈估计,最近十年内,八旗军的战力很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提升!

  现在汉军八旗,都足以和草原战士们分庭抗礼了。

  那十年后,双方战力此消彼长,战力会差距到何等地步?

  偏偏,草原战士的人数太少了!

  就算忽必烈想学赵朔建立武学,恐怕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再说了,忽必烈别说不是蒙古大汗了,连拖雷一系都是听蒙哥的而不是听他的啊,忽必烈能做的实在是太少了。

  每每想到这里,忽必烈都感到绝望。

  当然了,这蒙古大汗的位置,他还是必须要帮蒙哥争的。

  其一,虽然即便蒙哥当上了蒙古大汗,也对赵朔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赵朔现在的主力是汉军八旗的二十多个万户,而不是那十个草原千户。但是,对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拖雷汗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挟天子以令诸侯”,蒙古大汗这个名义,对拖雷一系的确非常重要。

  其二,这意味着十数万草原战士的指挥权。

  这是除了汉军八旗外,排名世界第二的恐怖军事力量了。有了军队,还愁抢不到地盘?

  其三,拖雷一系和窝阔台一系势同水火。

  拖雷一系只有登上汗位,才能报了那血海深仇!

  相反地,如果贵由登上汗位,拖雷一系要想报仇就不知何年何月了。如果赵朔不再庇佑拖雷一系,他们面对窝阔台一系自保都困难。

  不争,行吗?

  “有消息了!有消息了!”

  正当忽必烈在会同馆内胡思乱想之际,姚枢急匆匆走进了屋内。

  他是拖雷的心腹谋士,拖雷去世之后,继续效忠拖雷家族。这次和忽必烈一起,来到了中都、

  忽必烈豁然而起,道:“贵由的消息?”

  “是。”

  姚枢道:“贵由和察合台,将在三日后抵达中都。赵朔汗决定,亲自出迎!”

  以察合台的身份,当然是值得赵朔迎一迎的。

  “好!”

  忽必烈轻轻一拍几案,眼中精光闪烁,道:“该来的,总会来的。这未来的蒙古汗位属于谁,就看这一遭了!”

第268章 鱼藻之盟,汗位已定!

  三日后,赵朔和华筝,携忽必烈以及赵朔众子女,以及包括中书令耶律楚材在内的中都数百位文武官员,出丰宜门二十里,迎接察合台,算是给足了察合台面子。

  如今蒙古五系大汗,术赤、窝阔台、拖雷尽皆去世,只剩下赵朔和察合台依然健在。

  虽然赵朔和察合台之前的感情非常一般,但二人这次见面,还是一阵唏嘘,比之前亲热了许多。

  华筝见了硕果仅存的二哥,想起了蒙古如今的现状,更是眼圈泛红,很是掉了几滴眼泪。

  将察合台和贵由迎进中都之后,赵朔和华筝亲自在皇宫设宴款待他们。

  只是关于汗位归属的问题,赵朔决定暂且不谈。

  无他,蒙哥也快到了。

  贵由率领大军,到了撒马尔罕后,才让速不台领军回草原。他和察合台一起,只带了五百骑护卫,急匆匆赶往中都。

  蒙哥却是率领大军进入波斯地区后,就让麾下大将忙哥撒儿领军,自己率领五百骑,急匆匆往中都而来。

  所以,蒙哥虽然比贵由出发晚了很多,但贵由和察合台到了中都时,他距离中都也仅仅两日的路程了。

  就这样,又两日后,一场决定世界霸主大蒙古国汗位归属的重要会议,在中都皇宫的鱼藻殿召开。

  中都皇宫的西南隅有一个人工湖,名为鱼藻池。鱼藻池中有一个湖心岛,在此岛上修了这个鱼藻殿。

  其时正是夏季,坐在大殿中,湖面清风徐来,驱散了暑热。往窗外看去。鱼藻池内金鱼游动,莲藻碧绿,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不过,大殿中除了赵朔之外,人人心中一片火热,关心着汗位的归属,却是没人关心如此盛景了。

  大殿内,赵朔坐于正中的盘龙御座上,气定神闲。

  察合台、贵由,坐于左侧。蒙哥和忽必烈,坐于右侧。人人面色肃然,向赵朔看来,等着赵朔开口。

  赵朔道:“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把这蒙古大位定下来。”

  顿了顿,他向贵由看来,道:“如今,有资格争这大位的,不过是你和蒙哥而已。贵由,你年纪大一些,你先说吧。

  “是。”

  贵由站起来,将早已准备好的话语和盘托出,道:“我是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汗的儿子。当初,成吉思汗遗旨,让父汗做继承人,父汗成了整个蒙古的大汗。如今,父汗去世,又有遗旨我做继承人。我为新的蒙古大汗,算是理所应当。“

  赵朔不置可否,挥手示意贵由坐下,向蒙哥看来,道:“蒙哥,你说呢?”

  蒙哥也站起来,道:“贵由的话,我反对!什么叫理所应当?当初,成吉思汗下达遗命之时,可曾料到,窝阔台汗会害死自己的亲兄弟?恐怕,会更改遗命,传给我的父汗吧?所以,我为新的蒙古大汗,才算理所应当。”

  赵朔依旧不置可否,示意蒙哥坐下,看向察合台道:“二哥,你说呢?”

  按说,以察合台如今的地位,和赵朔坐着说话即可。

  不过,他还是站起来,恳切道:“我支持贵由。不错,我一直和窝阔台交好,和窝阔台一系共同进退。不过,今天我推荐贵由,不是完全出于私心。”

  “阿朔你想,如果贵由继承汗位,有你护着拖雷一系,他们能有什么危险?但是,如果蒙哥登位,他和窝阔台一系有着杀父之仇,又全领十几万草原战士。到了那时候,窝阔台一系还有个好吗?”

  “到了那时候,人们会如何看我黄金家族?我们的大蒙古国,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说着说着,察合台已经眼圈泛红,声音哽咽,道:“阿朔,咱们相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求过你什么事。今天,算是我求你了,你就支持贵由为蒙古大汗吧。我老了,又身体不好,活不了几年了。实在是不想在有生之年,看到黄金家族的成员再流血了!”

  赵朔面色肃然,微微摇头,道:“察合台,你这么说,我不赞成。”

  “其一,现在你还活着,愿意舍弃脸面来求我。但是,拖雷呢?他已经归于长生天的怀抱了。如果,拖雷还活着,也来求我,我该倾向谁呢?总不能拖雷被窝阔台害死了,拖雷一系,就白白吃了这个大亏吧?”

  “其二,你的理由也不算充分。我能护得住拖雷一系,就不能护住窝阔台一系?即便蒙哥登位,也未必能把窝阔台一系怎么样。”

  察合台道:“那阿朔你的意思,是支持蒙哥了?”

  赵朔依旧摇头,道:“那也不是。其实,蒙哥和贵由,从个人能力上看来,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一定要选一个人为大汗的话,我也是倾向于贵由的。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贵由已经说了,他毕竟是窝阔台遗旨的大汗。而窝阔台的汗位,是成吉思汗给的。就算单单考虑成吉思汗的在天之灵,如今贵由并无失德之处,我也不好推翻窝阔台的遗旨。”

首节 上一节 345/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