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25节

  如今,各旗千户以上的军官尽皆在场。

  他们自从加入八旗以来,在赵朔的率领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知多少强大的敌人在他们面前灰飞烟灭,早已对赵朔崇敬之极。

  赵朔说能五日内能攻破桐柏山防线,那就一定能!

  孟珙却并没有和诸将一起答应。

  他当然不会问,赵朔哪里得来的金军主力已经撤走的消息。那是赵朔的军事秘密,他打听这个干什么?

  不过,孟珙能猜到,赵朔可能是用信鸽。

  宋军当然也是有信鸽的。

  大宋名将曲端就曾在军中以信鸽传信,并且将这种军鸽命名为“飞奴”。

  不过,赵朔能将秘谍安插在金军中,并且及时放出信鸽传递军情,也相当不简单了。

  另外,孟珙之所以没有和诸将一起答应,是因为他对五日内攻破桐柏山防线,着实没有信心。

  还是那句话,桐伯山的山势不算多么陡峭,金军是能够及时增援的。

  就算赵朔的情报非常准确,金国现在只剩下了十七万大军。想要在五日内攻破桐柏山防线,可能吗?人家金国硬是拿人命填,还挡不坚持不了五天的时间?

  若和赵朔易地而处,孟珙可没信心办到此事。

  他倒要看看,这位凭着战场厮杀的功劳一步步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甚至逼着宋国皇帝下了《罪己诏》的赵朔大王,如何五日内攻破桐柏山防线的。

  赵朔当然有把握!

  他已经率领大军,屯于桐柏山前四个多月了。这么长的时间内,赵朔可不是光等着调动金军主力之计能够成功。

  他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即便调不动金军主力,也要硬破桐柏山防线!

  翌日,清晨,大丘寨前。

  这里是桐柏山最为平缓的一段,只有一个五丈多高的小山,山势平缓,挡在赵朔大军的面前,是桐柏山防线最为容易突破的地方。

  当地之人甚至不将这座小山当山看,而是称之为“大丘”。

  金军也因此在大丘山上屯驻了重兵。

  他们在山上立寨,五千精兵以及一万签军驻守在这里。

  在这座小山后面,金军还竖立了两座营寨,名为“二寨”和“三寨”,各以一万签军驻守。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召唤附近的金军进行支援。

  完颜合达的中军,就设在大丘寨中,

  最近这四个多月来,双方你来我往,在大丘寨不知进行了多少场激烈的战斗。忠顺军付出了一千多名将士的伤亡,大丘寨依旧岿然不动。

  而且,长时间的激战磨砺了女真签军,有越打越有章法,越来越是顽强之势。

  如今就连大丘寨的寨墙都以青石垒成,似乎坚不可摧!

  现在,赵朔选择突破的地方,也正是这大丘寨。

  大丘寨前面,就是赵朔的军寨。这里驻扎着正红旗两个万户,忠顺军一万人,以及砲兵营。

  昨日赵朔一声令下,工兵营,正蓝旗两个万户,以及另外一万忠顺军,紧急调往大丘寨前。

  完颜合达自然不敢怠慢,赶紧传令桐伯山各部抽调兵力前来支援。现在大丘寨的签军达到了两万之众。

  后面的二寨中,也补充了三千精兵。

  不是不能调动更多的兵马,而是营寨就这么大了。赵朔的大军都是骑兵,最不怕的就是野战,在哪里扎营都行。

  但是,金军就必须有坚固的营寨支持,只能根据营寨的规模进行驻军。

  今日早早吃罢战饭后,完颜合达亲自到寨墙上鼓舞士气。

  “四个月零十三天!足足四个月零十三天!我们已经坚守大丘寨,已经四个月零十三天的时间了!宋国忠顺军有什么本事,我们已经见识过了!”

  “赵朔麾下的汉军八旗有什么本事,我们也见识过了!甚至,那些真蒙古兵攻城是什么样子,我们也见识过了!完全可以说,不过如此!”

  “如今,赵朔不死心,要率领大军再攻大丘寨,他定将碰个头破血流!我大金勇士们,你们信我吗?”

  完颜合达站在寨墙上,向着城内的大军高声说道。

  “信!愿为芮国公效死!愿为大金效死!”

  两万余金军将士齐声高呼,震耳欲聋。

  四个多月的战争,守寨的军士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连番挫败宋蒙联军的经历,更是极大加强了他们的信心。

  虽然桐柏山防线的金军大量兵力被抽调走了,但是大丘寨的兵力并没有丝毫削减。

  如今大丘寨又多了这么多援兵,对于守住大丘寨,他们有极强的信心。

  还有更关键的,这些人以女真人为主,他们明白桐柏山防线被攻破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国破族亡。就算勉强活下去,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屈辱的度过一生。

  所以,这些守军的士气极为高昂。

  完颜合达见军心如此可用,心中大喜。

  待将士们的声音渐低,他继续道:“很好!尔等只要和我一起,守住了桐柏山防线,就对大金有着存亡绝续之功,必将永彪青史!吾等,共勉之!”

  “……”

  按说,接下来,这些大军就该回答“愿随芮国公建功立业”了。

  类似的动员,完颜合达已经做了十几次了。

  他嘴角微抿,等着将士们喊出那句“愿随芮国公建功立业”,完成这次大战前的最后动员。

  然而,没有!

  那句“愿随芮国公建功立业”,迟迟没有从将士们口中发出。

  恰恰相反,完颜合达赫然发现,这些将士先是双目疑惑,然后面上尽是骇然之色。

  甚至有人用手向着完颜合达的身后指去,道:“芮国公,您看,那是什么?”

  “嗯?什么?”

  完颜合达刚才是背对赵朔的大营,面向寨中的大军。现在,转头一看,顿时同样满面骇然。

  但见赵朔大军的营寨内,十三个圆球状的巨大物事,正在阳光的照耀下冉冉升起!

  这是什么物事?

  怎么如此硕大,还能飞上天空?

  还没等完颜合达和众金军明白怎么回事呢,赵朔大军营地内,陡然响起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威武!王上威武!”

  “王上天命所归,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攻破桐柏山防线,就在今朝!”

  “北方赵官家威武!”

  “赵官家万岁啊!”

  ……

  六七万大军兴奋地满面通红,挥动着刀枪,张大了嘴声嘶力竭的呐喊着。虽然声音杂乱无章,但是势如排山倒海,声震云霄!

  因为,他们距离这些飞上天空的圆滚滚的物事更近,他们知道这物事究竟有多大。

  径达十丈开外!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名震天下的越王楼也不过十丈高。

  见多识广、游遍天下的李白登上越王楼之后,惊叹出了那个千古名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十丈高的东西不用飞起来,仅仅矗立在那里,已经能给人极大的震撼了。

  而现在,此物不但在众目睽睽之下飞起来了,而且下面挂着一个吊篮,那吊篮上面站着五名军士!

  换言之,这物事将人类带上了天空!

  那还了得吗?

  飞天,是世界所有民族共同的梦想,不知因此产生了多少光怪陆离的传说,华夏也不例外。

  但是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单凭人类自己是做不到飞上天空的,必须本身是神灵或者仙佛,或者有神灵或者仙佛之助。

  现在,他们亲眼见到这些军士飞上天空。

  这是无可置疑的神迹啊!

  他们除了能想到赵朔天命所归,得上苍庇佑,难道还能想到别的?

  对于汉军八旗来讲,他们认的从来只是赵朔,而不是蒙古朝廷。随着赵朔的权势越来越大,他们对蒙古朝廷越来越是不爽。毕竟,赵朔不进步,大家怎么进步?

  赵朔自己才是个“大王”,汉军八旗将士能得什么封赏?赵朔做了皇帝,大家才能水涨船高。

  不过,蒙古本部毕竟还有十来万草原战士,能否战而胜之,汉军八旗也没多大的信心。

  现在如此神迹摆在眼前,证明了赵朔天命所归,是注定要做皇帝的,大家岂能不激动异常?

  对于忠顺军来说,这些唐、邓、蔡州的壮士投靠大宋,不是对大宋多么忠诚,而是对金国有切齿的仇恨。

  他们早就听说过赵朔“北方赵官家”的名号。

  南北两位官家都姓赵,支持谁不是支持啊!只要是汉人,不是女真人就好。

  现在如此神迹摆在面前,忠顺军将士们深感与有荣焉。

  而且,他们都投奔宋国这么多年了,宋国也没把金国怎么样。而赵朔却即将带领他们,攻破桐柏山防线,踏平金国。

  此时甚至有忠顺军激动地发出了“赵官家万岁”的欢呼!

  事实上,现在何止是忠顺军?就是孟珙此时都震撼异常。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敢问大王,您这能将人带入高空的物事,以何称之?这……这其中莫非有仙佛之力?”

  这物事当然就是热气球了。

  热气球和孔明灯原理相似,但是赵朔让手下的工匠们成功制出来,还真不容易。

  比如,带人升上高空,一旦控制不好,热气球直接被点燃了怎么办?

  事实上,赵朔是在中亚地区得到石棉之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节 上一节 225/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