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23节

  陈晐当然是知道轻重的,道:“我会亲自率领襄阳水师,帮助大王运送草原战士。”

  “如此甚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蒙联军对金国的桐柏山防线,开始了虽然不算猛烈,但连绵不断的打击。

  普通抛石车抛掷的石弹,连绵不断地向桐柏山上的营寨砸去。

  配重抛石车也组出来了,一百二十斤重的巨石,令金人胆战心惊。

  还有最关键的,震天雷。

  北方缺少硝石和硫磺,赵朔即便攻占了山东和河北,也只能通过商业贸易,从宋国得的硝石和硫磺。

  由于宋国朝廷的控制,这种贸易得到的硝石和硫磺也不够多,赵朔对震天雷一向是省着用。

  但是,现在宋国既然已经联蒙灭金了,赵朔连买硝石和硫磺都省了,直接买宋国的震天雷。

  反正他也不用自己花钱,直接从来年的贡赋里面扣即可。一千七百万贯啊,全换成震天雷来,能给桐柏山的金国守军一人来上一发还大大有富裕。

  除此之外,赵朔还命宋国送大量的猪羊过来,给军队提供肉食,增强全军的士气。

  本来孟珙手下的忠顺军待遇就不错,现在宋国为了在赵朔面前表现自身的实力,又给忠顺军增强了待遇。

  现在又有大量肉食供应,士气更是大增。

  而且,这是打金国啊!

  他们本来就是从金国唐、蔡、邓三州的逃民青壮组成的军队,对金国恨得牙根都痒痒。

  一下子,士气直接爆表,给金军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当然了,赵朔只是为了吸引金军的注意力而已,虽然对金国的营寨进行狂轰滥炸,并且忠顺军迅猛突击,但实际上并未出全力。

  眨眼间,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金国的柏桐山防线,虽然兵力损失不小,但宋蒙联军并没有取得什么明确的战果。

  三个月的时间内,一封封奏捷的军报,如同雪片一般,飞入了汴梁皇宫。

  完颜守绪大喜,以为还真是金国奋起余勇,挡住了宋蒙联军主力呢,对前线军官加官进爵,大加赏赐。

  金国似乎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此时,秋天已经到了。

  天凉了,金国也该亡了。

  随着赵朔一声令下,一万草原战士在阿尔塔纳的率领下,一人三马乘船离开了襄阳,准备对汴梁进行突袭!

  他们将调动金国兵力,给宋蒙联军创造机会,一战歼灭金军主力!

  ,

第186章 有蒙古人撑腰,宋军瞬间变猛了?

  一万草原战士,三万匹战马,需要相当强大的运力。

  本来,按照陈晐的计划,是他亲自率领襄阳水师运送一半的兵马至和州。然后,襄阳水师再回来,运送另外一半的士兵和战马。最后,由淮西地区负责,将蒙古军运过淮河。

  不过,这个计划送到临安之后,遭到了众位宰相的一致反对。

  很简单的道理,赵朔说了,一旦消息泄露出去,就找南宋朝廷的麻烦。

  船只的调动还好说,只要严格保密,谁知道江面上的大船里面装的是什么?

  但这么多兵马出现在和州附近一个月,想要不被金国的近侍局看出端倪,也太难了。

  还有最关键的,这可是伐金啊!

  南宋建立以来,不知多少汉人的梦想所在!

  诸位宰相发现,虽然仙人关大败,皇帝下了罪己诏,但在舆论上朝廷非但并未受到多少指责,而且不知多少人赞赏朝廷和皇帝陛下知错就改的态度。

  打什么啊?

  “兄弟阋墙,共御其侮”才是大宋军民百姓共同的期盼。

  连带着对史弥远这些年排斥异己、大权独揽的攻讦,也少了许多。

  原来伐金还有这般好处,你们早说啊!

  史弥远是在开禧北伐失败后,策划杀死韩侂胄而上位的,一直以来的态度就是“和金”,对北伐并不支持。

  时间久了,他自己也以为南宋百姓们是不愿意北伐的,北伐收复华夏故土与百姓们何干?百姓们除了承担更重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还能得到什么?

  到了现在,他才发现,民间不是反战,而是反战败!

  你要是北伐失败,向金国割地赔款,百姓们当然不支持了。好么,打仗的时候加一回税,战后赔款又加一层税,百姓们傻了支持北伐?

  宋国朝廷要是实在打不过女真人,干脆老老实实固守疆土得了。

  但是,如果战胜的希望很大呢?

  就算是打下来的地盘不是宋国的,而是赵朔的,他们也支持!

  华夏总归是一统的,日后无论是以南统北,还是以北统南,同族之间的战争比和异族的战争,可要温和多了。

  而且,不从实际利益考虑,就从感情上考虑,“干死女真人”是百姓们共同的期盼。

  完全可以想见,如果宋国大军挥师攻入河南,甚至俘虏了金国皇帝,舆论会多么沸腾,史弥远的权位会如何稳固。

  这个买卖干得过啊!

  当初宋国答应赵朔联蒙灭金,只提供忠顺军两万人的帮助,不是因为对赵朔心怀芥蒂,不愿意多出力。实在是派出更多的兵马,反而赵朔不好处理。

  赵朔能完全放心宋军吗?那怎么可能?赵朔要留一部分兵马监视宋军,防止宋军脑子抽疯了,在关键时刻捅刀子。两万忠顺军,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来,是个比较合适的数字。

  这次赵朔要分兵,性质就不同了。

  一万草原战士由宋国的船只运送,如果宋国心怀恶意,随时能把船凿沉了,坑死这一万草原战士。在这个问题上,赵朔必须信任宋国。

  既然如此,史弥远干脆趁机向赵朔提出,要不他们宋国多派点兵吧。毕竟,蒙古一万大军兵出现在汴梁附近,金国朝廷的确可能慌了手脚调桐柏山防线主力回援。但万一金国没被吓住呢?

  女真人毕竟是面临国破族亡之境,万一完颜守绪要是咬牙坚决不肯调兵回来呢?

  到时候还是很麻烦的。

  所以,不如他们宋国多派点人,确保金国百分百被吓住。

  赵朔仔细考虑后,觉得有道理。

  汴梁至少有一万金国精兵吧?

  签军怎么也有十万吧?

  一万蒙古兵,还能真的攻破汴梁不成?

  史弥远这个建议,堪称万无一失。

  于是乎,赵朔宣布,沿途所过城池如果投降也就算了。如果不投降,城破之后的子女财帛,宋国和蒙古进行均分。毕竟,宋军的数量远比蒙古军要多得多嘛。

  还有这种好事?

  史弥远本来是想借机赚一波政治声望来着,没想到还有钱拿,这回就更积极策划此事了。

  所以,这次是由淮东、淮西水师以及襄阳水师的大船,合力运输蒙古兵。

  他们从襄阳出发,经汉江入长江到达芜湖,再经裕溪河到巢湖,最后从巢湖经施水到达淮河。

  二十四日后,赵朔的大军正式与淮东、淮西五万精兵会师。

  负责这次宋军行动的,是淮西制置副使兼转运使杜杲,以及紧急启用的赵方的两个儿子赵范和赵葵。

  赵范今年四十四岁,赵葵四十一岁,他们长期跟随父亲赵方作战,杀伐骁勇,又处于一个大将最为黄金的年龄。

  杜杲也不简单,此人虽然是荫补起家,但八年前金军围攻滁州之之时,他带兵救援。在激战中面部被射中二箭不但没有下战场,而且方寸不乱,沉着指挥战斗,极大地激励了士气,打退了金兵的进攻。除此之外,此人还擅治攻守器械,为宋军提供了绝大的助力。

  不得不说,这次宋国为帮助这一万草原战士攻打汴梁,派的尽是精兵良将。

  淮河,蒙古军旗舰上。

  “如今宋国这五万将士的实力究竟如何?”阿尔塔纳关切地问道。

  杜杲微微躬身,道:“不怕告诉阿尔塔纳将军,在贵军到来之前,我军的情况不怎么好。”

  “开禧北伐之时,两淮大军难得一胜,只能转为防守。后来,金国实行北失南补之计,三路大军一路攻汉中,一路攻京湖,一路攻两淮。攻打两淮的金军,由名将仆散安贞率领,势如破竹,饮马长江,两淮守军的士气更为低落。”

  “不过,这次听说蒙古大军为我们压阵,将士们的士气高昂得很。金国各城又仅剩下一些签军了。攻击金国,迫使桐伯防线的金军回援,问题应该不大。”

  阿尔塔纳又继续道:“渡过淮河后,我军第一个要攻打的城池是哪一个?”

  原本赵朔的计划,是不攻打任何城池,直接长途奔袭攻打汴梁,恐吓金国回军。

  现在既然有这么多宋军相助,自然就不用如此冒险了。而且,这边闹出的动静越大,给金国的压力也就越大。

  杜杲道:“颍州!此地距离汴梁不足七百里。我们准备从淮河直接进入颍水,在颍水之畔的颍州附近登岸,攻克颍州。然后,向西北进军,威胁汴梁。”

  “金国的淮河水师,不会拦截我们吗?”

  “谅他们也没那个胆子!如果他们的水师不识相,也一并灭了!”杜杲自信满满地道。

  还是那句话,宋国如果水师都比不过金国,那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

  而且,现在金国水师的精兵已经被抽调一空,支援桐柏防线了。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金国不可能想不到,宋国从淮河出兵,会给金国造成极大的困难。

  但是,他们觉得,在女真男子全部签军之后,有足够多的坚城消磨宋军,给金国足够的时间。只是他们没想到,这次攻来的宋军,是有蒙古军撑腰的宋军!

  当然了,还有更关键的,金国现在本身就这点子实力了。七个盖子八个碗,无论如何辗转腾挪,面对宋国和赵朔的联手,本来就不可能将边境守得滴水不漏。

  金军的防守会露出破绽,简直是必然。

  阿尔塔纳想了一下,道:“那你们就试着打一打颍州吧。到了颍州之后,我给你们十日时间攻城。如果十日之内攻不破颍州,我就按照王上原本的计划,直接奔袭汴梁。”

  “想必用不了十日。”杜杲微微一笑,道:“攻城器械就在水师的大船中,颍河就在颍州城外。想必五日之内,足以破城。”

  “那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三日后,宋蒙联军水师直接抵达颍州城外。

  颍州守将名叫完颜承明,女真人。此人果然不肯投降,率领城内一万五千签军誓死抵抗。

  “冲啊!杀啊!”

  “攻破颍州城,一半的财帛女子是我们的!”

  “杀女真人,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

首节 上一节 223/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