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08节
京兆府的签军大概有两万人,算上他们的家人大概就是十万人了。
赵朔又道:“对于京兆的女真人,则是除了将其千刀万剐之外,诛其九族!总而言之,一命抵一命,十六万京兆百姓的命,就要有十六万条命来抵!”
“我会仔细算清楚的,如果到时候依旧不够十六万条命。那就拿完颜氏的族人来抵!完颜氏的人不够,再拿其他女真人来抵!”
“哼,这些女真人不是觉得,为了大金采取如此极端手段,很忠诚,很光荣吗?本王就是要告诉天下人,他们杀的表面上是百姓,但其实是他们的族人,甚至是皇族!他们不是女真的英雄,而是杀死自己族人的罪人!”
赵朔这个杀法,其实很可能超过十六万了,用不着杀完颜皇族。
但是,以后呢?
为了防止其他地方的女真人有样学样,赵朔先把规矩立起来。
你们敢做十一,本王就敢做十五!
一命抵一命,血债血偿。不够的数,就拿完颜氏来补!哪怕将三百万女真人全部杀光,也再所不惜!
当然了,对于这些京兆的青壮来讲,就不是从这个方面考虑问题了。
他们参与了守城,赵朔却宽恕了他们。而且,赵朔要为他们报了血海深仇。
参与此事的签军,全家诛绝!
参与此事的女真人,诛其九族!
还有比这更痛快的报仇方式吗?
而且,赵朔的灭金令上写的清楚,占领金国故地后,会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甚至可以移民到西方做一等人!
什么是天高地厚之恩?这就叫天高地厚之恩!
“谢王上隆恩!”
“愿为王上效死!”
“我有罪!我有罪啊!虽然王上宽恕了我,但我自己知道,为金狗守城,就是有罪!我对不起王上,更对不起自己死去的家人!请王上将我收入麾下,我给您打金狗!”
“对!王上请准我从军吧!攻城的时候,我第一个上!哪怕当场战死,也算为王上尽忠,死而无憾啊!”
……
赵朔宣布完对京兆之事的处置之后,全场一片沸腾。
京兆青壮们有的跪倒在痛哭流泣,有的高声效忠,但更多的人是要求从军,为赵朔而战斗。
不管怎么说吧,经此一劫,京兆民心已经尽落于赵朔之手!
第176章 兄弟们开城门,迎北方的赵官家啊!
赵朔当然用不着这些民壮帮他冲锋陷阵,不过这些民壮还是很有用的。
其一,大部分人的家人,都死在了那场大火中,无牵无挂,是最佳的移民对象。
而且,经此一劫,他们更深刻体会到了被异族爬到头上是什么后果。到了西方,镇压起异族来会毫不手软。
其二,帮助转运粮饷。用府兵转运粮饷其实有些浪费,只是陕西距离河北太远了,还要绕路草原,用府兵比民夫转运粮草效率要高不少,能节约一部分粮食。
有了这七万青壮,陕西境内的粮草转运就可以交给他们,节约出一部分府兵。
其三,帮助劝降。即便到了现代社会,各地方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更别提古代了。这些人进行劝降,可比赵朔麾下的河北山东人劝降的效果要好的多。
说到底,赵朔攻占陕西,是要当做根本之地进行经营的。非必要的情况下,不愿意多做杀戮。
当然了,如果某城坚决抵抗,赵朔为了震慑其他城池,屠杀起来也不会手软。
要不然,光京兆府赵朔麾下的八旗兵就损失三千多了。其他城池纷纷效仿,赵朔最终恐怕连陕西都拿不下来。
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大规模出现。
攻克京兆府城后,赵朔分兵四路,花了十日时间,攻占京兆府内其他城池,各城望风归降。
很简单的道理,京兆府城实力不强,那是相对而言的。金国总共十二万正规军,主力集中于潼关防线。另外,要防备南方的宋国吧?要在国都汴梁留下大军以防不测吧?
从潼关到洛阳、三门、孟津,直至邳州之雀镇,东西二千余里的黄河防线也要放一些正规军,防止赵朔留在山东河北的兵马突然渡河吧?
如此布置,在京兆府能留下多少兵?
能在京兆府城留四千正规军、两万签军,就算不错了。
京兆府其他城池留下的兵力更少,甚至很多城池连签军都没有,只有当地组织的“义勇”。
如今赵朔剥了完颜庆善努的皮,要诛京兆府女真兵九族,乃至于杀签军全家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兆府所有城池。
虽然那是因为女真人采取了极端手段,但是谁知道赵朔会怎么惩罚签军或者义勇?
签军还好说,“义勇”可是当地人。真的要为金国,献出全家的性命?
所以,赵朔几乎不血刀兵,全取了京兆府其他城池。
京兆青壮、加上各地的“签军”“义勇”,这些准军事力量超过了十三万。有了这些人帮赵朔转运粮饷,赵朔后勤的压力大轻。
随后,赵朔在京兆府留下镶蓝旗镇守,防止潼关金军主力出击,然后率领七万六千余主力部队,十五万府兵,攻庆元路。
庆原路主要是有庆州和原州两座坚城。庆州,在后世的甘肃庆阳。原州,在后世的宁夏固元。
此地北屏草原,西拒西夏,原本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在历史记载中,完颜陈和尚以四百忠孝军破八千蒙古兵的大昌原之战,就是发生在庆州附近。
不过,赵朔改变了历史,不是万余蒙古军进攻庆州,而是二十九万大军兵伐陕西。
金国的副枢密使完颜赛不,再是“常胜将军”,也变不出兵来。他明白,既然潼关防线绝不容有失,那在庆原路留一支精兵,面对赵朔的二十余万大军,不过是送菜罢了。
所以,庆原路的防御情况,还不如京兆府。
在赵朔强大的压力下,这些金国守军又不能采取类似完颜庆善努的策略。
很简单的道理,女真人要亡国了,北方汉人却不是。就算女真人豁出去了,人数更多的签军也豁不出去。再说了,城内的百姓们既然明知亲人几乎必死,还不帮助签军打女真人?
强行狗急跳墙,不过是引发军队哗变,自取灭亡罢了。
所以,赵朔兵进庆元路,照样没遇到什么值得一提的抵抗,半个月的时间就全取庆原路,
又在庆元路休整半个月后,赵朔终于率领二十余万大军,进入凤翔路,兵围凤翔城!
这里,也就是当初木华黎中了一箭,折戟沉沙的所在。
“凤翔的守将,名叫杨沃衍。但这只是他的汉名而已,其实他的女真名叫唐括斡烈。又因为当初守凤翔有功,金国朝廷赐姓兀林答,所以此人又名兀林答斡烈。”
中军账内,辛褎仔细向赵朔介绍着凤翔城守军的情况。
赵朔道:“所以,他到底是女真人还是汉人?”
“女真人,杨沃衍是女真唐括部的人。但是,兀林答部世与完颜氏通婚,是金国仅次于完颜氏的贵姓。所以,金国朝廷为了表彰功臣,经常赐予汉人、契丹人、奚族人完颜姓。但对于女真内部的功臣,就经常赐姓兀林答了。”
赵朔又问道:“当初,就是杨沃衍指挥凤翔守军,射了木华黎一箭?”
辛褎道:“确实是这样。但是,凤翔守军最强的,不是弓弩而是砲兵。杨沃衍麾下有两个砲战人才,一个叫王阿驴,一个叫樊乔,这两个人既擅制器械,又擅长指挥砲军作战。”
“当初木华黎攻凤翔时,他麾下的砲军,根本不是樊乔和王阿驴指挥的金国砲军的对手,这才冒险强攻,以至于中了一箭。”
“原来如此。”
赵朔之前,还真没了解过,木华黎攻打凤翔时中了一箭的细节,只以为木华黎是大意了。
凭他的身份,何必亲自攻城呢?派手下大将攻城不就行了?
现在看来,却是木华黎的砲兵部队完全不是凤翔守军的对手。他派手下大将攻打凤翔,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于是乎,木华黎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参与了攻打凤翔之战,结果中了一箭,英年早逝。
赵朔又问道:“这凤翔城里,金国的防守兵力,究竟如何?”
辛褎道:“据我们黑冰台所知,凤翔城内有金国正规军八千,签军三万。另外,还有王阿驴和樊乔一手组建的炮兵部队五千人。这支砲兵部队,就是杨沃衍守凤翔城最大的本钱。”
赵朔想了一下,道:“那我们就做两手准备。其一,竖起白帐篷,告诉他们七日内不投降的严重后果。并且,派那些陕西当地人,去向凤翔城喊话,要求他们投降。其二,马上开始组建配重抛石车。如果普通砲战被金国人压制,就直接用配重抛石车砸开凤翔城!”
“遵旨!”
自然有传令兵领命而去,传达赵朔的旨意。
王阿驴和樊乔再厉害,也不过是将牵引式抛石车的威力达到极致罢了。
赵朔就不信了,他们能抗住配重抛石车的降维打击。
与此同时,陕西本地人对凤翔城的喊话也开始了。
“凤翔的兄弟们,快些投降吧!王上只给你们七天时间,七天内投降,保证你们的性命和财物的安全!七日过后,那可就会杀光城内除了工匠外所有男人,只留下美貌的妇女和不超过车轮高的孩子。”
“汉人何必给女真人卖命?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京兆府的女真人,在城破之际,烧死了城内几乎所有老弱妇孺,他们何尝把我们汉人当人看啊!”
“王上仁慈,以后陕西会和山东、河北一样分田地,实行府兵制。大家都听说山东河北的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了吧?再想想你们自己!”
“死守凤翔,只有死路一条。跟着王上,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移民西方,小娘子随便挑啊!”
“你们是愿意做女真人的奴才,还是在驸马麾下愿意做一等人?这都弄不清楚,那可就白瞎长了那颗脑袋!”
“灭金令大家都听说了吧?告诉你们,那上面都说的是真的!王上就在后面大营,我们说的话,就代表了王上的意思!”
……
四千多名陕西本地大嗓门的壮汉,分作八班。昼夜不停地向着凤翔城喊话,喊的凤翔城的汉军心慌意乱。
他们一动摇,那些女真兵就更加心慌意乱了。既要防备着城外的赵朔大军,又要防备着身边的汉军,这可怎么打啊!
几乎所有女真人,都把希望寄托在那支五千人的砲兵部队的身上。
毕竟,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抛石车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全可以说,不打造出足够的抛石车,即便赵朔也不会攻打任何坚城。
杨沃衍也是这样想的。
三天后,他正式在家中,宴请王阿驴和樊乔二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皆有些微熏。
杨沃衍手举酒杯,道:“阿驴,你可还记得,是如何坐到的这砲兵总管的位置上的吗?”
“记得。”
王阿驴中等身材,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站起来微微躬身,道:“当初小人虽然过了三十了,还是光棍一条,被朝廷签了军,负责操控抛石车。是您发现了小人有些才干,让小人做了一个砲兵小头目。”
“后来,您步步高升,小人也附于骥尾,一步步做到了砲兵总管的位置,娶了妻生了子。毫不夸张地说,您对小人着实有天高地厚之恩。”
杨沃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坐下,坐下说话。我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你现在也算朝廷命官,我麾下数得着的大将,不要称小人,而要称末将,你总是不听。”
王阿驴却没有坐下,而是直接跪倒在地,道:“要不是您,哪里能有小人的今天?我在您面前,一直自称小人,一是表达对您的敬意,二是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本。”
“哎,你这个人哪都好,就是太老实。也就是在我的麾下做事,若在别人的手下,说不得要吃大亏的。”
话虽如此,杨沃衍看王阿驴的目光越发欣赏。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