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186节

  这是一座座的不夜城啊!

  别的国家做不到的事,蒙古能做到!

  这该给天下诸国怎样的震撼?

  这说明蒙古不仅军力强大,而且拥有着这个时代最高的文明。

  什么是天朝上国?

  自己吹不行,得有真正实力的证明。

  这一座座城池,就是蒙古是天朝上国最佳证明!

  他真感觉,自己投蒙古这一步真的走对了,加入驸马麾下更是加入对了,加入了如此伟大的事业中!

  以后不谈别的,单说这煤油和煤油灯,头一个功劳肯定是驸马的,那是驸马提供的创意。

  但是,总得提一下他这个具体执行者吧?

第159章 海量的官员空缺,儒生也开始闻战则喜!

  当然了,除了照明作用外,煤油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作用,就是用作燃料。

  普通百姓家中做饭或者用柴薪,或者用煤炭,直接烧煤油当然非常不划算。

  但是,储备大量的煤油用于军事行动,就非常必要了。大军行进,可能要经过沙漠,可能要经过沼泽,可能要经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去哪里找柴火埋锅造饭?

  而在这种情况下,用煤油炉子做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对将士们的体力有着怎样的补充?对士气的有着怎样的提升?

  一个好厨子顶半个指导员。

  但厨子再好,没有合适的柴薪,也做不出热饭不是?

  还有,即便附近有足够的柴薪,那也得费体力收集的。而煤油炉子是可以直接使用。

  兵贵神速。

  在急行军时,煤油能起到的作用着实不可低估。

  至于用煤油改进希腊火,让希腊火的效力更强,更是显而易见的功用。

  总而言之,这煤油一发明出来,无论在民生还是军用方面,对赵朔都有着巨大的提升。

  在哈尔喀贵城又休息了一个月后,赵朔在三千名黑骑的护卫下,往中都城而来。

  他这次来中都有两个目的。

  其一,就是中都要开新一届的科举了。

  以前赵朔公务繁忙,都是耶律楚材主持科举。现在闲暇起来了,他想亲自去看看。

  另外,光向他的封国内移普通百姓还不成,还得移官。

  当初赵朔攻下花剌子模的城池,只是命八旗的伤残军士为当地主官,维持象征性的存在。后来,又任命了当地一些看得顺眼的人做副手辅佐。

  很显然,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赵朔要想将封国牢牢抓在手中,来自汉地或者蒙古的官吏至少要达到一半以上。

  其二,就是木华黎了。

  木华黎攻凤翔不克,而且中了一箭。

  木华黎的地盘是东北地区,以及他攻占的陕西一部分州府,那里自然是没太高明的医生的。倒是中都名医甚多,所以木华黎一直在中都养病。

  赵朔和木华黎交情甚好,也想来中都探望探望。

  事实上,赵朔刚刚回军,就命波斯名医拉合那舍儿,前去给木华黎诊病了。

  拉合那舍儿,波斯神医,尤其擅长外科,无论是传统的“金针拔障”之术,还是治疗各种外伤,都极有独到之处,被誉为“波斯第一神医”。后来得罪了哈里发,在巴格达待不下去,投奔了木剌夷人。

  后来,“山中老人”带领木剌夷人向赵朔效忠,拉合那舍儿也就成了赵朔的手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管这拉合那舍儿是不是比中土名医厉害,起码能提供不同的思路。

  不过木华黎病得太重,拉合那舍儿也没什么好办法,回来告诉赵朔,木华黎恐怕再撑不过一年。

  “阿朔,你来了!”

  五年多不见,木华黎明显瘦削了很多。曾经壮硕的身躯,如今被病痛折磨得只剩下一副嶙峋的骨架。面色苍白,眼窝深陷,嘴唇泛着病态的青紫色,在苍白的肤色映衬下,更显得格外刺眼。

  他无力地斜倚在榻上,唯有那偶然间闪过的犀利的眼神,能依稀闪现蒙古四杰之首的风采。

  眼见儿子孛鲁领着赵朔进来,木华黎面上现出温和的笑容,指着床边的椅子,道:“快坐,我有很多话想同你说。“

  赵朔在那张椅子上坐下,关切地问道:“怎么样?最近这些日子,身体可好些了?”

  木华黎微微摇头,道:“恐怕比以前还重了些,我这身子骨应该是撑不了多久了。不过,说实话,虽然我在凤翔中了一箭。但是,战场厮杀,不是我杀别人,就是别人杀我,各凭本事罢了,我没什么怨恨,更没什么遗憾。”

  “如今唯一有遗憾的所在,就是夏国。真恨不能亲自领兵,把夏国灭掉啊!”

  赵朔微微点头,道:“西夏背信弃义,当初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前,命西夏出兵五万从征。结果,西夏未出一兵一卒。虽然我们凯旋之后,夏国向成吉思汗献上重礼请罪。但是……”

  顿了顿,赵朔冷笑道:“我们打输了,西夏就趁机崛起,灭我蒙古。我们打赢了,他们就献上子女财帛请罪。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木华黎道:“夏国不仅拒绝出兵,还狠狠羞辱了我蒙古。他们对我蒙古使者说的那些话,阿朔你都听说了吧?”

  “确实听说过。”

  当初,蒙古使者到西夏,要求西夏按照两国的协议出兵。

  结果,西夏的大将沙合敢不说,既然蒙古凭自己的力量,无法灭掉花剌子模,那还有什么资格做西夏的上国?即便有和议又怎么样?我们西夏人愿意遵守协议,但是得蒙古人败了才会出兵!

  蒙古使者简直气炸了,直接威胁道,你们难道就不怕我蒙古回军之后,向你们夏国报复?

  结果,那阿沙敢不却说,汝蒙古回军归来,若以惯战而欲战,则我有阿剌筛之营地,有褐子之帐房,有骆驼之驮焉,可趋阿剌筛山奔我,在彼战之。若需金、银、缎匹、财物,则可奔额里合牙!

  阿剌筛,指的是贺兰山。

  额里合牙,则是后世的银川。

  很显然,这阿沙敢不的意思是,西夏既有贺兰山天险,又有银川这个财物富足的后方,要战要抢,悉听尊便,老子不怕。

  赵朔目光冷冽道:“就凭当初阿沙敢不说的那些话,西夏就有亡国之罪!”

  “我是不成了。”

  木华黎刚才说了这么多话,精力明显有些不济,连喘了几口气,道:“现在,一切都靠你们了,灭掉西夏!不但要灭掉西夏,而且灭掉什么金国、宋国,乃至于西方诸国,让整个世界都臣服我蒙古!如此,我死而无憾!”

  木华黎奴隶出身,是铁木真将其一步步提拔,成为四杰之首,万户长,蒙古数得着的大人物。

  他早已将大蒙古国的事业看做了自己的事业。

  这次西征将士过来的各种消息,也传入了木华黎的耳中。

  他这才知道,西方还有那么多国家,而蒙古是如此的强大,统一整个世界大有可能!

  非但如此。

  木华黎虽然是在中都城养病,但中都城发生的事情,还是传入了他的耳中。

  赵朔的移民制度。

  赵朔行的科举制度

  这就让蒙古每攻占一个地方,都有彻底消化的可能。

  如果蒙古统一整个世界,那在后世传说中,木华黎将有着怎样的地位?

  如今木华黎时日无多,儿子孛鲁将继承他的一切,了无遗憾。

  最在乎的,就是这身后名了。

  ……

  就在赵朔和木华黎交谈的时候。

  中都城,春明楼,此刻也热闹非凡。

  春明楼是中都城最大的酒楼,还有半个月,新的一场科举考试,就要在中都城举行,自然成了士子们的聚集之地。

  如今赵朔的科举考试,可不仅仅是附近中都的百姓参加了。

  不光赵朔治下的山东、河北诸地,而且附近的山西、陕西,都有士子前来效力。

  考中后,需要将家眷迁来中都算什么?蒙古蒸蒸日上,连万里之外的花剌子模都征服了,只要能当蒙古的官,把家眷迁来的要求在这些外地士子根本就不算什么。

  “听说了吗?驸马爷来中都城了!恐怕今年的科举,驸马会亲自主持。”

  “那不可能。驸马是何等身份?能接见一下考取的进士,就算不错了。还亲自主持科举?你真是想瞎了心。”

  “就算驸马亲自接见也不错啊!如果入了驸马的眼,还愁不能飞黄腾达?”

  “你还是先考上再说吧!这些年的考试题目,可是越来越难了。”

  “何止是越来越难,而且分配的官职越来越低!真羡慕驸马第一次开科举那批人啊,只要选中,直接就是一个县令或者县尉!啧啧啧,当初我要是在中都城就好了,可惜没赶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确实太难了啊,尤其是数学。以前会基本算术即可,现在还要考什么几何,说官员丈量土地用得着。“

  ……

  众士子议论纷纷,对于之前科举考试的胜利者,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之意。

  没办法,赵朔之前缺人手,自然差不多就可以用了。而且,官位太多,第一次科举都是直接授予县令、县尉或者府里的通判等七品以上的官职。而越到后来考中的,只能担任低级官员了。

  而且,赵朔大量用为蒙古立过功的人担任基层官吏,这种官吏的空缺也不算多。

  所以,每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录取的人却越来越少,而且官职不尽如人意。

  当然了,他们也就是羡慕嫉妒而已,恨是没有的。

  金国当初开科举,面向全国,一年才录取五十人左右。

  赵朔命耶律楚材开科举,最少的一次都录取了一百人,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说到底,只是天下的官位是如此之少,而参与竞争的人如此之多,只能疯狂内卷了。

  “咳咳……“

  正在众士子议论纷纷之时,忽然一个三十来岁,身量高而瘦削,神采奕奕的中年人站了起来。

  他朗声道:“诸位仁兄不必担心。虽然去年科举,朝廷只取了一百零七人。但是,今年科举,恐怕要比去年录取的人数要多得多。”

  “为什么?”众人满怀希冀之色向那中年人看来。

  那中年人自信满满地道:“诸位忘了,去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吗?我蒙古大军西征回来了。不仅灭了花剌子模,而且还取了钦察草原和罗斯诸地,占领的地盘,有两个华夏大小。”

首节 上一节 186/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