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155节

  不到一年,就平定了呼罗珊地区,连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都砍下了脑袋。

  如此大军,真的是帖必力思内的十三万大军,能够相抗的?

  必须说明的是,鲁速丹不但是知兵的人,而且颇有才干。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乔治四世会在对抗哲别速不台的战争中战死。然后,鲁速丹登上了王位,成为格鲁吉亚的女王。她虽然屡次败于哲别和速不台之手,却力保了格鲁吉亚不失。

  后来,蒙古大军压境,鲁速丹女王又主动向蒙古称臣,维持住了格鲁吉亚的相对独立地位。

  她的子孙一直统治着格鲁吉亚,直到六百年后的1810年,才被俄罗斯所吞并。

  鲁速丹女王,也作为格鲁吉亚历史上伟大的君王之一,为后世所铭记。

  当然了,现在的鲁速丹还没登上女王之位,只是格鲁吉亚的公主而已。

  事实上,鲁速丹本来就不赞同招惹蒙古人。格鲁吉亚是个小国,蒙古人强大,大不了就向蒙古人称臣呗。天下那么大,蒙古人何必一定要和恭顺的小国为难?

  何必现在,主动和蒙古为敌,把蒙古人得罪死了呢?

  但是,乔治四世作为国主坚持己见,鲁速丹也没什么办法,只好主动请求,和乔治四世一起,来帖必力思城。

  “阿兄,你说咱们能守住帖必力思三个月吗?花剌子模苏丹重兵镇守的可疾云,可是仅仅一个月,就被蒙古人攻破了。”在彻底和蒙古人撕破脸之前,鲁速丹做着最后的努力。

  乔治四世是信心十足,道:“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蒙古人之所以轻松破了可疾云城,不是他们多么能打。而是有了木剌夷国做内应。”

  “帖必力思城里,能有什么蒙古人的内应?帖必力思城城防坚固,又驻守着十三万大军,别说三个月了,恐怕就是半年时间,他们都别想攻下来。”

  鲁速丹依旧不死心,道:“但是,撒马尔罕也有十余万大军。还不是被蒙古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破了?难道,帖必力思城,比撒马尔罕还要坚固?”

  “说到这个,鲁速丹公主就有所不知了。”

  阿哲儿拜占国的国主月即伯,贪婪地向美丽的鲁速丹公主看来:“围攻撒马尔罕的是蒙古军全部兵马。而围攻我帖必力思城的,却仅仅是蒙古的一支偏师而已。蒙古军的主力,破撒马尔罕容易。但他们的偏师,想要破我的帖必力思城,没那么简单!”

  月即伯年纪大了,最喜欢的就是美酒和美色。

  他就想着,在自己寿终之前,能享用多少就尽可能的享用多少。至于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在原本的历史上,听说哲别和速不台的大军到来,月即伯根本就不想抵抗,直接带着财富和美人,跑到阿塞拜疆其他城池了。他给帖必力思城留下的旨意就是,尽可能满足蒙古人的要求,把他们打发走就是。

  不过,这次,在钦察人使者的花言巧语下,月即伯改变了主意。

  阿哲儿拜占国的美酒和美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花剌子模那么大,有更美味的酒类和食物,有美丽得多的女人,难道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就不想好享受享受?

  拼了!

  为了临死之前,得到更好的享受,月即伯拼了!

  不就是蒙古人的一支偏师而已嘛,月即伯就不信了,还挺不住三个月!

  鲁速丹的到来,更是坚定了月即伯的决心。

  多么娇艳的美人啊,阿哲儿拜占国怎么可能有?

  如果,钦察人的计划达成,他以阿哲儿拜占国国主之尊,能不能迎娶这位凭生从未见过的美人呢?虽然二人的年纪差距是大了些,但他舍得出聘礼啊!

  以几座大城为聘礼,不愁乔治四世不动心!

  就算乔治四世不动心,国内的贵族们能不动心?说不定,在这些贵族的逼迫下,鲁速丹会成为自己的王后。

  鲁速丹的母亲玛拉,贵为女王,当初不就是在众多贵族的逼迫下,嫁给了一个不喜欢的人吗?更何况,鲁速丹还不是女王,只是一个公主而已。

  鲁速丹听了哥哥乔治,和阿哲儿拜占国国主月即伯的话,却心中冰凉一片。

  对,城下的是蒙古人的偏师。

  但是,这支偏师的兵力就在这摆着。

  帖必力思城真能守得住吗?

  而且,听说,蒙古这支兵马的统帅,是有蒙古第一勇士的赵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帖必力思城一旦城破,国家的主力军队就交代在这里了。

  巴格拉季昂尼王国,恐怕面临亡国之忧!

  该如何保住巴格拉季昂尼王国的国祚呢?

  ……

  ……

  赵朔当然不知,城墙上众人的所思所想。

  他只是通过审问在帖必力思城附近抓到的俘虏,知道了是巴格拉季昂尼王国大军来援,才给了帖必力思城坚守下去的勇气。

  当然了,知道不知道,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赵朔现在有正规军十三万三千大军,再加上沿途收集的签军十万,总兵力超过二十万。

  即便有巴格拉季昂尼王国的大军来援,帖必力思城在他眼中也算不得什么。

  “竖起白帐篷吧!”赵朔淡淡吩咐道。

第140章 签军和俘虏都这么强?女王献身!

  眨眼间,就是七日之后,蒙古军竖起了红帐篷。

  赵朔站在点将台上,面色冷峻地向帖必力思城望去。

  此城城墙高三丈,方圆九里,城墙包砖,有四座城门,城门上包着厚厚的铁皮。城外引阿吉河之水形成了四面环绕的护城河。

  护城河宽两丈,深一丈。

  护城河和城墙之间,是一片三丈长的空地,密布尖石,阻碍大型云梯或者攻城塔的前进。

  的确称得上易守难攻。

  不过,那又怎么样?

  赵朔攻打过的坚城实在是太多了,有周长近四十里,还有四座子城的金中都。还有,比金中都小不了多少,周围还围着四道壕沟的撒马尔干。乃至于,用石头筑造,城墙高过四丈的可疾云城。

  这座帖必力思城,完全不放在他的眼中。

  事实上,赵朔现在正在考虑的,不是眼前的帖必力思城,而是正在他身后侍立的,花剌子模正红旗万户,签军指挥使武仙。

  武仙任签军指挥使,屡立战功,已经数次在战功评定会上,评为第三等战功了。花剌子模八旗现在有五个万户,其他四个万户的战功,完全无法与武仙相提并论。

  待平定完花剌子模后,赵朔肯定会回军华夏的。

  那么,封国内的军事,是不是交给武仙抓总呢?

  武仙的才干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其人桀骜不驯,天生不愿居于人下。现在武仙麾下汉军将士的家眷都在中原,赵朔丝毫不用担心他的忠诚。但以后,这些汉军将士的家眷,肯定会迁来花剌子模的。

  到了那时候,天高皇帝远,赵朔如何确保武仙的忠诚呢?

  还是说,在花剌子模留下一个蒙古千户抓总?

  比如把飞鹰军的海日格,留在花剌子模,主管赵朔封国内的军事,为花剌子模八旗的顶头上司。

  武仙加封为花剌子模正红旗旗主,给他麾下增加一个万户,也足以酬他的战功了。

  “驸马,时辰到了。”

  武仙可不知道,现在赵朔正在考虑他新的职司,恭敬地提醒道:“是不是,现在开始攻城?”

  “嗯,开始吧。”

  “是!”

  武仙得令,下了点将台,骑马向着早已整装待发的签军队列飞驰而来。

  “长箭远攻,短箭督战,未选中者填护城河!”

  啪!啪!

  武仙人还未到,就将早已准备好的一长一短两支羽箭扔出。

  他麾下十名签军万户长答应一声,纵身而起,齐齐去抢那一长一短两支羽箭。

  当初在呼罗珊地区,因为要组建花剌子模八旗,武仙对签军给予了一定的优待,既分给他们一定比例的战利品,又组织攻城敢死队,有利于悍勇敢战之人脱颖而出。

  但是,现在这十万签军,大部分是阿塞拜疆人,就完全没有这些优待了。

  只是给了他们回家以及立下大功可以抬旗的允诺而已。

  而且,为了更加多的压榨签军的潜力,武仙又有了一项新的发明——剃发。

  所有签军都要剃去右鬓,形成明显标识,和蒙古军,乃至于当地的军民百姓完全区分开来。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其一,波斯当地的风俗,是将奴隶的右额上烙上印迹。武仙受这个风俗启发,将签军全部剃去右鬓。

  如此以来,就给这些签军们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他们的脑袋已经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蒙古军。只有奋力作战,才能赎回自己的脑袋,恢复自由。

  其二,个别签军如果逃亡,非常不规则的发型,实在是太显眼了,很容易被抓回来砍了脑袋。而且,即便成功逃走了又怎么样?谁不知道,签军染了无数同族人的血?很可能被族人直接杀死。

  倒是他们统一被放回去的时候,人多势众,或者头发已经长好,还能继续活命。

  其三,就是分辨敌我了。

  签军又没有统一的服装,在残酷的巷战中,容易被蒙古军误伤。原来武仙采取的措施,是让签军每人左臂上裹上一块红布,与敌军进行区别。但是,这红布太容易被敌军模仿。

  现在,签军既剃了右鬓,又在左臂上绑了红布,就完全解决了分辨敌我的问题。

  不得不说,武仙真是个整理乱军的人才,不断推陈出新,压榨着签军的潜力。

  今天,这十万签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那宽两丈,深一丈的护城河,填出至少一里的长度。

  轰轰轰~~

  蒙古军的抛石车发出轰鸣,揭开了此战的序幕。

  无数十二斤的重的石块,向着帖必力思城砸落。在这些石块之中,还夹杂着一些装着希腊火的陶罐。

  啪~~

  随着阵阵碎裂声,陶罐破裂,希腊火的液体,或者溅射到守城的军士、军械上,或者流淌在城墙上,

  嗖嗖嗖!

  八百具三弓床弩,同时发威!

  五千六百支绑着燃烧棉布的一枪三剑箭,向着帖必力思城发射。

首节 上一节 155/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