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84节

  阎行以战矛施展天龙戟法,又以虎豹雷音秘术激发身体潜能,招式大开大合,力量雄浑刚猛,出手更是迅捷凌厉,战矛被他刺出一片残影,密集如雨点般向着张辽攻去。

  仗着比张辽年长六、七岁,功力更加深厚,阎行此刻在交手中占据了上风。

  而张辽虽然年方二十,比之王景还要年轻一岁,修为略显逊色,却也天资过人,一手自实战中领悟的戟法,挥洒自如。

  虽说张辽的长戟招式仍显稚嫩,却也天马行空,一时间与阎行斗得有来有往,并未露出败相。

  吼~

  阎行一声虎啸,再次借助《虎豹雷音》的爆发秘术激活自身气血之力,连续发动猛攻,想要将张辽一举拿下。

  却不料张辽攻势忽然转,脚步轻点地面,手中铁戟倏然后撤,身如鸿雁一般飘然而退,竟是巧之又巧地躲开了阎行势大力沉的一击。

  随后又趁着阎行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突然回身,发动反击。

  只见张辽身后,金色罡气幻化出一对雁翼,手中长戟更是如同雁喙一般,回翔而至,一招刺出,“啄”向阎行的面门。

  面对如此奇袭,阎行连忙吐纳换气,施展豹啸,将自身速度提升了一大截,这才险之又险地避开了张辽这后发制人的一击。

  “文远所使的,可是《金阳诀》?”

  攻击落空,张辽长戟点地瞬间,回身横扫,挡住了袭来的战矛,嘴里应了阎行一声:“非也,此乃我自悟的招式,名雁翼回翔。”

  得知张辽的功法乃是参悟《金阳诀》之后自创所得,阎行由衷地大赞道:“哈哈,文远当真是好资质,好悟性。”

  张辽得丁原传授《金阳诀》,又因出身雁门,因而将自创的功法命名为《金雁横空》。

  五行之气,金主杀伐。

  六禽之鸟,雁志凌云。

  张辽自悟的功法,正如他的为人一般,大气豪迈,志存高远。

  王凌站在一旁观战,亦是忍不住面露惊喜之色,恭喜王景说道:“二哥当真是慧眼识英才,能自悟功法,可见文远是何等的天资横溢,若非此时年岁尚浅,根基不足,否则再过十年,以文远的能耐,必入天下绝顶高手之列,威震寰宇。”

  王景得意大笑:“文远资质过人,文韬武略皆是不凡,未来成就,自然不可限量。”

  此时的张辽才二十岁,无论是武道修为还是战斗经验,还稍显欠缺,可即便如此,他依旧靠着自身的努力在猛将如云的并州闯出了威名,得到丁原的看重。

  丁原不仅传授张辽《金阳诀》这样的武榜甲等武学,更是送他到洛阳深造,跟着大将军何进混资历谋前程,可见天底下有眼光的人还是很多的,看出了张辽身上的无穷潜力。

  也就是现在张辽还年轻,名声只在雁门一带流传,否则再过十几二十年,他必是名扬海内的绝顶强者之一。

  现实毕竟不是游戏,人物的数据也不会直接恒定在某一个数值。

  哪怕是强如关羽和张辽这样的猛将,也是要不断进步的,而比武的胜负,不仅仅要看各自的状态和发挥,还要看根基和修为。

  历史上的张辽,直到逍遥津战役时才得以大展神威,扬名天下,可那时候的他,实际上已经四十六岁了。

  可惜此时此刻,张辽的实力还远未达到巅峰,哪怕他状态神勇,天资高过阎行一个档次,最后仍是因为根基于修为不足,以半招之差落败。

  铛~

  手中长戟被巨力震荡,张辽顿时中门大开,而阎行得势不饶人,一矛刺向张辽咽喉,最后矛尖停在张辽身前一寸之外,及时收住了手。

  “文远,承认了。”

  “好一招天龙戟法,狂龙撼岳,我败了。”

  张辽虽败不馁,心中斗志更见昂然:“不过下一次,我定会赢回来。”

  阎行也是性格豪迈之人,见状大笑:“好,我等着伱。”

  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很快便熟络起来,甚至互相讨论各自对于武学的见闻和理解,气氛和谐。

  眼见胜负已分,王景这才笑着上前说道:“好一场精彩的比斗,彦明根基浑厚,文远天资超卓,当真让吾眼界大开。”

  “见过主公!”

  两人向王景抱拳行礼。

  王景则是搂着二人肩膀,哈哈一笑:“吾有彦明和文远这等猛将,何愁大事不成?走,喝酒去,今日我请客。”

  “主公有命,吾等岂敢不从?”

  阎行与张辽也是相视一笑,自从投入王景麾下以来,二人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不仅修行的资源变得十分充裕,他们还得到了以前从未得到过的东西——尊严。

  阎行之前在韩遂麾下效力,时时刻刻都要谨小慎微,怕的就是遭到韩遂的猜忌。

  而在投入王景麾下之后,阎行的不仅官职如同坐火箭一般升迁,这才几个月,都已经混上屯骑校尉的职衔了,正式踏入炎汉帝朝的中级武将序列。

  而张辽也是一样,何进麾下能人异士太多,他虽然得到丁原的举荐,可是在何进眼里,也就那样。

  大将军府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张辽在里面完全就是一个进入不了核心团队的边缘人物,能分配到手的修行资源,更是少得可怜。

  可自从拜王景为主公之后,张辽却是直接原地起飞。

  五果级别的修行珍品,那都是按月供应的,这待遇就连一些世家大族的核心子弟都未必能有,可见王景对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是何进所能比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王景真心对待两人,阎行和张辽自然也对王景誓死效忠了。

  西园,王景又是大肆采购酒肉,犒赏全军:“来,今日有酒有肉,大家该吃吃,该喝喝,千万别给我省钱啊。”

  “哈哈哈,王中郎你且放心,肯定不会剩下的!”

  底下的是士卒也是真心拥护王景,军心士气迅速汇聚而来,落在了王景身上,形成如血雾一般的兵煞。

  兵煞乃是军心的聚合,刚猛霸烈,万法辟易,有着无穷妙用,因此唯有真正收拢军心的将领,才能驾驭兵煞,将之炼化入体,以增强自身的实力。

  兵家集众的法门有不少,而王景手中最为高级的,便是得自天驷的《白猿剑术》,因此连忙趁此机会,施展秘法将汇聚而来的兵煞尽数炼化成庚金剑煞,顿时感觉到自身的力量迅速提升。

  数千兵众的力量汇聚于一人之身,这股力量自然强横无比,只要兵煞还未消耗干净,王景甚至觉得此时就算阎行和张辽联手,也不是他的一合之敌。

  感受着庚金剑煞的强大杀伤力,王景心中有所明悟:难怪这个世界的强者明明自身武力强横无比,却仍然需要军队了,这兵家的神通果然不可思议。

  能够在春秋战国时成为世之显学,至今仍然传承不绝,兵家之学自有可取之处。

  王景顿时觉得养兵的钱没有白花,而就在他酒意正酣之时,史阿也带着最新的情报回来复命:“主公,董卓麾下李肃,这些时日都与吕布来往过密,虽不知两人聊了些什么,可吕布终日闭门不出,数次点卯未至,恐怕有所图谋。”

  “李肃去见了吕布?”

  “是,此事属下已再三确认。”

  “很好,这个情报非常关键。”

  王景瞬间酒意全消,李肃去见了吕布,这意味着丁原离死不远了。

  荀攸当即建议:“主公,看来可以采取行动了,吾日前已与高孝明暗中联络,此人虽非并州人士,个性却是刚直不阿,若丁原还在,主公恐怕难以拉拢此人。可只待丁原一死,主公只需以大义压之,必可收服此人,而并州数千精兵亦能尽入主公囊中。”

  “哈哈哈,公达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王景等待这个捡便宜的机会已经很久了。

  刘宏一死,王景白捡了一个皇室秘库,直接赚得盆满钵满。

  何进一死,王景白捡了一个张辽和千余并州精锐。

  如今丁原再死一死,王景直接就能把丁原从并州带出来的家底全都一口吞掉,好几千的并州狼骑,足够作为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本钱了。

  难怪都说一鲸落,万物生。

  若想发家致富,自己辛苦打拼终究还是比不上抢别人的遗产来得效率高啊。

  天下大乱的序幕即将拉开,此时积累的第一桶金越是雄厚,未来的发展前景才会越好,否则像刘备一样飘零半生,四处寄人篱下,等到混出头的时候,黄花菜怕是都要凉了。

  王景连夜召集麾下众将,开始商议对策。

  先是阎行和张辽。

  “彦明,文远,到时你二人率屯骑与胡骑二营士卒,随我一同前往东郭大营。”

  “是,主公!”

  然后轮到任峻与韩浩。

  他们现在也跟着水涨船高,在王景升任北中郎将之后,得了越骑校尉和长水校尉的职衔,直接山鸡飞上枝头变凤凰。

  “伯达,元嗣,你二人率越骑与长水二营,接管上东门城防,阻绝道路,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出入。”

  “领命!”

  王景如此安排,自然是为了提前派人阻击董卓的西凉兵,防止董卓驰援吕布,破坏自己截胡丁原所部的计划。

  再来便是阎鹄、史阿以及邓展三人。

  其中阎鹄为步兵校尉,史阿为虎贲校尉,邓展则是虎贲司马,但此时步兵营老弱都被裁汰,人数锐减到只剩下百余人,而虎贲营才刚刚恢复,根本没来得及招募多少人手,因此三人都是光杆司令。

  王景当即命他们前去协助许岚:“翊明、子峻、子诚,你三人带着人手先前往东郭大营,与陈留老营汇合,协助绮云。记住,你们要给我盯紧了吕布,只要他对丁原动手,你们立刻传递信号,同时想办法拖延时间。”

  “明白!”

  三人齐齐应声,心情大为激动,总算是能够参与到这等大事之中了,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最后王景又看向了荀攸、王凌和杨业:“公达,彦云,秉书你三人随我一同出战,此次行动,成败关乎吾未来大计,因而许胜不许败。”

  荀攸此时官至侍郎,杨业也升任中郎,两人都是北中郎将的属官,自然是要随行辅佐王景。

  王凌与则是中垒校尉,只不过此时中垒营同样刚刚重建完成,根本没几个人,因此他也只能跟随王景一同作战。

  彻底安排妥当之后,王景便开始耐心等待吕布动手。

  …………

  夜深,东郭大营。

  丁原身着儒服,正挑灯夜读。

  他出身贫寒之家,年少时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如今入京为官,身居高位,自然想要弥补一下曾经的缺失,为自己增添几分文气。

  洛阳乃是天子脚下,在这里,只会舞枪弄棒那是要被人鄙视的。

  丁原虽然升任执金吾,却也因为缺少学识,炼神修为太弱而没少遭受文官集团的排挤和白眼。

  儒门终究是帝朝此时唯一的显学,而圣言之术更是横压天下,任你道门妙法,兵家神通,在儒门圣言面前都天然低了一头。

  有感于此,丁原才想要通过诵读六经来改变自身的境遇,更何况对于儒门的圣言之术,他也是极为向往的。

  营帐内,丁原手捧《尚书》,看得正入神,忽然一阵凉风吹入,烛光摇曳。

  “谁?”

  “是我。”

  丁原见来人是自己的亲信吕布,当即放下戒备,露出笑容:“是你啊,奉先。”

  作为丁原的主簿,吕布一直都深得丁原信任和亲待,因而无需通报,便直入帐中。

首节 上一节 84/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