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6节

  王景一脸无辜。

  自从斩出法身之后,他已经具备过目不忘之能,可以随时收录有用的信息,存入识海深处。

  需要的时候,通过词条索引,让法身帮忙调用就是了。

  至于练功,那更简单了。

  直接开启推演模式,模拟运功路线,然后记录身体各项数值的变化,从而针对行功的路线进行细微的调整,以求达到元气周天运转的效率最大化,从而抱丹成功。

  王家历代传人修习《真阳九炼》,都只能靠自己的水磨工夫去达成这一目标,可王景不需要啊。

  这种苦活累活,当然是交给法身去演算啊,就好比有了计算机,干嘛还要去敲算盘?

  “你!当真是气煞我也!”

  王盖胡子都快被王景给气歪了,他并不知道王景正在开挂升级,只当王景固态萌发,又在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了。

  好吧,他倒是没猜错,王景确实贪图享乐,好逸恶劳。

  正常人但凡可以选择,谁乐意吃苦啊?

  见王景油盐不进,怎么也说不听,王盖也是无可奈何,就在他一个人生着闷气的时候,刚刚练功回来的王凌,走入院中。

  对于眼前这位刚刚年满十六,却性格刚毅,沉稳果决的从弟,王盖向来十分欣赏。

  瞥了一眼还在和貂蝉你侬我侬的二弟王景,王盖的目光就十分嫌弃,仿佛在看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

  在王盖眼中,从弟王凌显然和王景截然不同。

  王凌不仅资质过人,拥有着连他这个嫡长子都万分羡慕的先天纯阳之体,同时王景还勤奋刻苦,甚至在性格上,比起王盖、王景和王定这三个亲生的儿子,反而王凌更像王允,同样的性格执拗,同样的文武双全。

  不像王盖,能文不能武。

  也不像王景,文不成武不就。

  “凌,见过两位兄长。”

  王凌上前一步,神色恭敬地向王盖和王景行礼。

  虽然才华和天赋为族中第一,但王凌为人谦逊,恪守礼节,从不恃才傲物,可见其品性。

  王盖心中默默叹气。

  彦云如此风杰格赏,为何不是自己的二弟呢?

  可惜啊可惜,实在是太过可惜。

  作为家中嫡长子,王盖性子一向豁达,因此他从不担心自己嫡长子的位置会受到两个弟弟的威胁。

  他反倒是希望自己的二弟和三弟能力越强越好,毕竟仕途险恶,他一个人实在是独木难支,需要有人帮衬。

  而外人又岂能比得过自家兄弟?

  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只可惜三弟王定年纪尚幼,而已经行了冠礼的二弟王景却偏偏是个不靠谱的人,实在是很让王盖这个大哥伤透了脑筋。

  不过看着眼前身姿挺拔的从弟王凌,王盖却是心思一动,从弟也是弟嘛。

  可还没等他开口拉拢,就见王宏踏入院中:“你们都在啊?正好,省得我多跑一趟了。”

  说完便将手中的宝盒打开,瞬间整个小院的温度都上升了好几度,炽热的红光映照在几人的脸上。

  三颗晶莹剔透,通体赤红的圆润宝珠就这么静静地躺在宝盒之中。

  王盖瞳孔一缩,口中惊呼:“此物……难不成是那闻名遐迩的火元珠?”

  王凌同样震惊:“名列奇珍八异之一的火元珠?”

  所谓奇珍八异,是汉地九州中八种最久负盛名的特产,集日月精华而生,各具神异,能助益修行。

  而这火元珠,便是产自扬州,其内蕴含炎阳之力,对于火属性功法的修炼大有裨益。

  无论是修习武功、道术还是圣炎,都是不可多得的奇珍异宝。

  因其太过珍贵,大多都被世家和豪族所垄断,寻常人纵使花再多的钱也休想入手,除非你拿出价值相等的宝物,以物易物。

  当然,比起交换,世家豪族更喜欢巧取豪夺。

  王景就忍不住笑着打趣了一句:“伯父,你这是刨了江东哪家豪族的祖坟才挖出来这三颗珠子?”

  王盖大怒:“元旭休得胡言!”

  王宏只当王景这是疯病犯了在说胡话,倒是没和他计较,只是脸色依旧有些难看,嘴角抽了抽,没好气地回道:“这三颗火元珠,是我太原王氏以四两金蚕丝为代价,从吴郡陆氏手中换来的。”

  吴郡陆氏,又是一个兴盛千年的名门望族。

  王景心中暗暗感慨,这才是真正的世家啊,不显山不露水,不称王不称霸,却气运绵长,扎根于地方,累世传承。

  随后王景又想到,貌似火烧夷陵,烧得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陆逊就是出身于吴郡陆氏啊。

  只不过此时的陆逊才只有五岁,还是个萌萌哒的小正太,收服了也派不上用场啊,总不能压榨童工吧?

  王景脑海中各种胡思乱想,走神走得飞起。

  直到王宏喊了他一声,王景这才回过神来。

  “元旭。”

  “伯父有何吩咐?”

  “哈哈,吩咐没有,宝珠倒是有一颗。”

  随即就见王宏从宝盒中取出其中一颗火元珠,交到了王景手中:“此物能助益修行,你且收好。”

  “长者赐,不敢辞,侄儿谢过伯父。”

  “嗯。”

  王宏满意地摸了摸胡子,至少有好处的时候,自己这个让人不省心的侄子还是能好好说话的。

  随后王宏又从宝盒中取出一珠,赐予王凌,同时还开口勉励道:“彦云,你天资横溢,却能谦逊刻苦,我对你向来都是满意的,只希望你日后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伯父之教诲,字字珠玑,实乃金玉良言,凌必牢记于心,以此自勉。”

  “很好。”

  王宏看向王凌这位王家的麒麟儿,心中老怀大慰,觉得家族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分完了宝物,王宏将宝盒收起,转身欲走,结果却被王盖从身后叫住:“伯父且慢!”

  “怎么,有事?”

  王宏见王盖眼巴巴地望着他,便是一脸迷糊。

  “伯父,你是不是忘了什么?”

  王盖朝王宏疯狂地递眼色,三颗火元珠,在场之人里,王景和王凌都分到了,没理由他这个当大哥的没份儿吧?

  这不合理啊!

  然而王宏却是直接摇头:“不会啊,我的记性一向很好,但凡是重要之事,我都记得一清二楚,绝不会忘。”

  说完就走了,他刚从江东回来,还要去向王允复命。

  结果这可就让王盖直接坐蜡了,居然真的没他的份儿啊!

  自己可是嫡长子啊!

  明明是自己先来的……

  王景看了一眼王盖萧索悲凉的背影,不知为何耳边仿佛听到了有人在唱《一剪梅》,而他也忍不住哼唱起来。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王景嘴角微微勾起,无声地将火元珠揣入怀中,离开时,他的嘴里哼着哀戚的小曲,脚下步履却是格外轻快。

  转眼间就到了七月下旬,十日光阴一闪而逝。

  这十日来,王凌几乎没日没夜地在炼化手里的火元珠,借助其中的火之元炁运转玄功,积累经验,因为只有抱气成丹,才能凝练出真阳之力,开启九炼之路。

  反观王景,每日雷打不动地吃喝玩乐。

  在旁人眼中,他根本没在修炼,完全就是在摆烂。

  这下王宏就有点坐不住了,还以为王景犯了疯病,只得亲自前去查探情况。

  此时的王景,正躺在逍遥椅上快乐地晃动着。

  “郎君可还满意?”

  木匠老鲁低眉顺目地站在一旁,语气讨好地问道。

  “手艺不错,从今往后,这逍遥椅的图纸就是你的了,不过事先说好,卖椅子赚到的钱,我要拿七成。”

  王景说这话时,眸光淡然,语气笃定,显然不是在和对方商量。

  东汉虽然没有专利权这种说法,不过王景并不怕对方敢赖账,毕竟民不与官斗,除非对方活腻了。

  而木匠老鲁则是感激涕零:“郎君的大恩大额,小人没齿难忘,以后定当结草衔环……”

  “行了行了,马屁可以省下,以后好好为我做事,我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小人省得。”

  木匠老鲁恨得跪地给王景磕上几个响头,他这样的草民,平日里就没少被城中大户呼来喝去的使唤。

  而且很多时候别说工钱了,连饭都不一定管,能吃些残羹冷炙都可以称得上是鸿运当头了。

  现在王景不仅给他结算工钱,还要关照他开店做买卖,说句再造之恩也不为过。

  因此老鲁此时是老泪纵横,心中打定主意了,自己这辈子就算做牛做马,也得搭上王家这条线,好让自己的儿子能少走几十年的弯路!

  待老鲁走后,王景的心情却是十分平静,仿佛只是在棋盘上随手落下一子。

  虽然已经决定不再强攀科技树了,但利用后世的知识赚点小钱也是好的,毕竟手里没钱,做什么都不方便。

  奈何王景的身份,又注定了他不可能亲自下场去经商,否则别说他是装疯,就算是真疯了,王允估计也得打断他三条腿。

  在东汉,商贾可是彻头彻尾的贱业,在世家豪族中处于鄙夷链的底层,因此哪怕你去种地呢,也比去经商强。

  所以,才要扶植一个傀儡站到台前,而老实巴交的木匠老鲁就是王景在精挑细选之后相中的人选。

  以后自己只要出出主意,就能躺着赚钱,如此岂不美哉?

  王景心中乐呵呵的畅想起了未来,直到王宏怒气冲冲地杀到他的面前。

  “伯父似乎心情不好?”

首节 上一节 6/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