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50节

  “哈哈,好!真是太好了!”

  王允闻言抚须而笑,蹇硕手握兵权,是十常侍的中流砥柱,某种程度上而言,他甚至比张让还要关键。

  如今蹇硕一死,十常侍对禁军的掌控必会大为减弱,已然彻底失去了反戈一击的能力。

  可以说,张让等人虽然还活着,但实际上已经是一群死人了。

  手持断剑的袁术愤愤不平,站到袁绍身后低声提醒道:“本初,快讨要巨阙剑!吾等辛辛苦苦半天,岂可为他人作嫁衣裳?”

  袁绍闻言也是一连无语地看向袁术,心中哀叹自己这个弟弟怎么这么没眼力劲儿,要是一个没身份没背景的高手斩杀了蹇硕,他还能逼迫一二。

  可太原王氏又岂是好相与的?

  没看见王允挡在王景身前吗?

  都吃进别人嘴里的人,别人能吐出来给你?

  想什么美事儿呢!

  做事素来大气的袁绍,非但没有责问鎏金虎纹宝甲和名剑巨阙的去向,反而乐呵呵地上前祝贺王允:“元旭方及弱冠,便为大将军斩杀蹇硕此獠,除去吾等心头大患。此事绍必禀明大将军,论功行赏。”

  “袁郎将客气了,你我同朝为官,犬子亦是有军职在身,为国分忧,也是分所应当,岂敢奢谈功劳?”

  “王中郎过谦了,大将军素来赏罚公平,正所谓有功则赏,令郎此回功莫大焉,若不厚加赏赐,日后还有谁愿意为国出力?”

  随后袁绍便拽着不情不愿的袁术离开,他这是要赶着回去告知何进关于蹇硕已死的消息,同时还要抓紧时间排布下一步的计策。

  比起一把名剑,很显然袁绍更在乎的是汝南袁氏的大业能否完成,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格局要比袁术高出不少。

  随后的日子里,不过是短短两天时间,何进便趁着蹇硕的死,将蹇硕麾下原先所统禁兵尽数收入囊中,由此取得西园八校尉的指挥权。

  而王允和王景父子二人,也因此而得到何进的论功行赏。

  王允从秩六百石的将军府属官从事中郎,一跃而起,直接空降到了秩中二千石的河南尹这一高位,再次跻身帝朝的权力中枢,身上的炎汉官气几乎是纯红一片,仕途走得那叫一个红红火火。

  至于王景,也得了不少好处。

  由原先的骑都尉升任屯骑校尉,虽说都是秩比二千石这个级别,但校尉等级还是比骑都尉要高些,而再往上,便是中郎将这样的炎汉帝朝高级将领了。

  朱儁、卢植和皇甫嵩这三位平定了黄巾之乱的汉末三杰,也不过是中郎将而已

第34章 黑心老板刘宏,还我血汗钱

  在黄巾起义之前,除了边郡之地,在炎汉帝朝的大部分地区,都尉官职实际上都已经被撤销得差不多了。

  整个国家除了西凉和北疆,基本上处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状态。

  直到黄巾起义后,朝廷为了应对民乱,才不得不放开管制,允许州郡之兵崛起,而这也使得地方武装逐渐成为平定叛乱的主力军,都尉的地位也随之恢复。

  这其中,尤其以骑都尉这个官职最为不同。

  名义上骑都尉是属于朝廷的武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可实际上在东汉末年,能拿到这个官职的人,不是出自郡望世家便是出自地方豪强,没有哪个是真正忠于皇帝的。

  而屯骑校尉这个官职就不同了,是妥妥的禁军序列,手下掌握的是北军五营之一屯骑营,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拱卫皇宫。

  也正因为如此此,屯骑校尉虽然只统七百之兵,军衔却略高于骑都尉,位在中郎将之下,大致上与国相和郡守这些地方大员相当。

  以王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能爬到这个位置上,实属难得。

  要知道,五年前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曹操可是率领军队平定豫州的叛乱,追随皇甫嵩作战,直到大破黄巾军之后,才被提拔为骑都尉的。

  而那时候,他都快三十岁了。

  只能说,时势造英雄,越是乱世,对强者而言,机会越多。

  随后不久,何进命人将赏赐之物一并送了过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金光闪闪的铠甲,其上灵机弥漫,宝光湛然,竟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宝甲。

  “这是……金鳞鱼甲?”

  王景心中略感意外,他是真没想到何进做事如此大气,出手就是一件珍品级别的宝甲。

  虽说按照炎汉帝朝的规矩,武职升至校尉者,皆可赐下珍品宝甲,以示封赏。

  但‘可以’不等于‘一定’,毕竟东汉到了桓帝和灵帝时期,帝朝的财政早已濒临崩溃,刘宏在位期间为了筹集军费,甚至不惜以皇帝身份公然卖官鬻爵,两千石级别的官职标价两千万钱,三公直接一亿起步。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堪称业界良心。

  朝廷都穷成这样了,还指望赏赐?

  不找你要钱就算客气的了!

  只见眼前宝甲为汉代扎甲样式,内以犀革为衬,表面覆盖在如鱼鳞大小的金色甲片,以玄铁蛛丝连缀缝合而成。

  宝甲的工艺极其考究,往往都出自名匠之手,费时费力,其中甲片越是细小,代表这领札甲防护能力和灵活性越好,档次越高。

  王景手中的这件金鳞鱼甲便是如此,虽不及蹇硕身上所穿的鎏金虎纹宝甲,但对于许多武人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珍品。

  金鳞鱼甲不仅防护能力出色,刀剑难伤,同时对元炁和思能也有着不俗的抗性。

  至于其最特别之处,当属鱼甲可遇水而不沉这个特性了,故而此甲才被人以“鱼”名之。

  随后王景的目光掠过金鳞鱼甲,又锁在了其他宝物的身上。

  剩余的宝物一共有四样,分别是官印绶带、半块虎符、一本功法,以及一瓶丹药。

  王景先是拿起官印,放在手中端详。

  官印色泽雪白明亮,材质为银,以青色绶带系住,可以很方便的就悬挂于腰间。

  用手触碰官印时,王景忽然心有所感,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灵机波动:“嗯?怎么回事?官印我也不是第一次入手,这次为何如此不同?”

  早在豫州征讨汝南黄巾期间,王景就曾领取过官印,只不过那时他官卑职微,按帝朝官制,也只能领到铜印黑绶,之后升官时又给换成了黄绶。

  如今混到了两千石以上,才终于用上了银印青绶。

  王景开启法眼,随即便看到了银白色的官印上,炎汉帝朝的火德龙气缭绕蒸腾,化作一头猛兽虚影,发出阵阵无声的咆哮。其气与帝气不同,却同样蕴含着一丝百邪辟易的威仪,足以震慑鬼神。

  “文禽武兽,官气护体。”

  王景瞬间有所明悟,同时又忍不住咒骂起来:“靠,之前的官印上面毛都没有,就是一个破铜疙瘩。黑啊,真尼玛黑!居然连本该一起发给我的官气都给省下了,这也能漂没的吗?”

  毫无疑问,这些官气肯定是被灵帝给克扣掉的。

  毕竟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喊出“狗官”这个词的皇帝,王景丝毫不怀疑对方的吝啬程度。

  但想想却也难怪,毕竟朝代末期,气数衰微,官气这种支出自然是能免责免。

  别看灵帝在史书上臭不可闻,可他的施政水平还是很高的,至少吊打崇祯没问题,绝对称得上是汉末第一糊裱匠。

  更关键的是,灵帝刘宏对待世家和豪族,那是真的敢下狠手,往死里薅羊毛的。

  王景的官气就是这么被他给薅走的,只给官职不给官气,就跟只给奖状不给奖金一样,只能说太特么坑人了。

  “难怪董卓会说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我现在就特么的很愤毒啊,灵帝这狗东西,居然黑我的东西!”

  王景气得牙痒痒,要不是刘宏已经挂了,高低得上去给他上点强度。

  要知道,官气可是好东西啊,既可以用来提升炼神修为,又可以拿去给兵刃和铠甲开光,用途极为广泛。

  “算了,莫生气,气坏身体无人替。”

  事已至此,王景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随后便拿起了木盘上的第三件物品——半块虎符。

  虎符是一只奔虎的形象,其上刻有错银铭文,上书“屯骑校尉王景”。

  不过只有左半边,右半边存于朝廷。

  按制,虎符专符专用,一地一符,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这意味着王景虽然当上了校尉,可他也只有统兵之权,并无调兵之权,想要在洛阳城内调度兵马,就必须有朝廷的命令。

  不过这显然无所谓,毕竟等到董卓开始乱搞,到时候自然什么规矩都不用讲了。

  屯骑营可是重甲骑兵,这样一支力量如果能掌握在手里,关键时刻说不定就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剩下的两件物品,功法为《金甲元功》,也就是此前蹇硕所修炼的那一门乌龟壳功法,迭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

  《金甲元功》位列武榜丙等,因为其练到顶了,也不过是武道第四境的圆满大成境界,比《百战刀法》稍强些,毕竟后者只能练到第三境炉火纯青之境,能将这一门刀法突破极限,练到第四境的人百中无一。

  王景随手翻开看了看,《金甲元功》的总纲里,标明了这一门功法出自兵家,总共分为四层境界。

  第一层,霜锋铁骨。

  第二层,赤心铜骨。

  第三层,天云银骨。

  第四层,玄阳金骨。

  讲真的,看完之后王景觉得这门功法的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能够保命的防御,永远都是非常实用的一个属性。

  但修炼《金甲元功》的人并不多,倒不是这门功法多难练,主要是修炼的材料太贵。

  想要将将金甲元功修炼到第四层的玄阳金骨境界,需要不断收集蕴含先天庚金之炁的天材地宝,总体花费,保守估计得八千万钱。

  这价格,再加点,凑够一亿,都能拿去买个三公之位坐坐了!

  哪个冤大头会用来练一门不一定能派上用场的乌龟壳神功?

  就连王景此时都忍不住摇头,算了下自己花得只剩下六百万钱的总资产,心中忍不住默默吐槽:“大将军真是太看得起我了,我何德何能去修炼这样一门氪金神功啊?”

  同时他也明白为啥这门功法朝廷愿意白送了,没钱你练个der啊!

  将功法收好,王景才将视线落在了最后一件物品上,只见酒壶大小的青瓷药瓶里,装着二十粒龙眼大小的黑色丹药。

  瓷瓶外贴着纸,上书“玄龙锻骨丹”五个黑色大字。

  王景显然不认识此物,便去询问郭嘉:“奉孝,这玄龙锻骨丹究竟有何用处?”

  郭嘉瞄了一眼王景手中的药瓶,淡然一笑:“何进倒是有心了,送你此物是让伱拿去赏赐手下的。”

  “赏赐手下?意思是我不能用?”

  “哈~你想用也不是不行,不过武骨分上、中、下三品,玄龙锻造骨丹只能成就下品武骨中的玄鳞铁骨,此骨最多只能二十锻,潜力十分有限。倒是你手中的《金甲元功》,练到绝顶,可成百锻金骨,潜力无穷。”

  经过郭嘉这么一解释,王景也明白了,玄龙锻骨丹不是给他吃的,而是拿去培养手下亲兵的。

  “好东西啊!”

  郭嘉见王景一脸兴奋,便又开口提醒了他一句:“,此物原先可是贡品,是皇帝用来训练禁军铁鳞卫的。至于为何为何以‘玄龙’命名,因为其中的一味主药‘匝褪侨∽孕!�

  王景望着手中的瓷瓶,语气十分惋惜:“如此说来,玄龙锻骨丹岂不是用一颗少一颗?我还寻思着,多搞点屯在手上,拿去练兵呢。”

  郭嘉闻言一声轻笑:“你可以再寻一头园。缓笳乙惶跛鲎魑庥≈兀绱艘焕矗憧啥ㄆ诔槿◎匝≈痪∮弥唤吡恕!�

首节 上一节 50/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