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9节

  而负责给他所部安排营地粮草的,则是老熟人,赵炯赵二郎。

  “赵二哥,许久不见。”

  “恭喜四郎又立新功啊。”

  两人在洛阳时候就算是朋友,又有共事之谊,算是颇有些交情了。

  赵二郎这次也随军出征,本来是作为自己兄长的左领军府参军,等到赵大兼领陈留太守,又被授予浚仪县尉,算是一县之中的三把手。

  浚仪既后来的开封,也叫大梁,如今是陈留治下,也是运河的重要节点。

  两人寒暄几句之后,因为还有一堆公事,李四要忙着各部安营扎寨,以及做好登船的顺序。

  赵二则要忙着给李四这边安排食宿,于是相约晚上小聚。

  到了晚上,做东的赵二让人将李四请到了营地边上的一条大船。

  船上很宽敞,布置的很风雅,席面也很考究,最绝的是还安排了舞乐。

  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美人跳着妖娆的舞蹈,赵二真够朋友啊。

  李元徽拿起酒杯道:“赵二哥,异地相逢,这杯请了。”

  “四郎客气。”说罢两人共饮一杯。

  随后就是吃吃喝喝,说着闲话。

  等到酒喝的差不多了,赵二也一挥手让唱跳的都下去了,李四就知道这是要说事了。

  “四郎,你我也算自幼相识,虽然如今你贵为帝婿,但我这里有句话不知道.”

  “赵二哥,咱们这交情,说这话远了,有话直说,出的你口,入得我耳,不为外人知也。”

  赵二闻言点点头,然后郑重道:“四郎伱这次作为偏师,到了颍川和陈郡,可看到了什么?”

  见李四苦笑不答话,赵二继续道:“既然四郎你不愿说,那我就说说我看到了什么?是田地荒芜,狐兔丛生,到处都是流民盗匪,有些地方甚至百里不见人烟,饿殍边地,这还是豫州,紧邻东都,一叶可知秋矣。”

  “四郎你如今是皇亲国戚,但我赵家又何尝不是追随太祖入中原的勋臣?”

  “可长此以往,燕祚可能久乎?”

  李四只能无奈道:“二哥,慎言啊。”

  赵二闻言突然笑了:“四郎,令尊唐公,广交豪杰,深孚人望,所为何,想必四郎也是心中有数吧?”

  李四眉头一皱,“赵二哥此言何意?”

  赵二摇摇头:“四郎就当我是醉话,不过令尊所为,四郎真的不清楚?”

  李四听了这话也笑着反问道:“那我这里也想要问问赵二哥,左领军将军在中军的义社十兄弟,又是为何?二哥你清楚嘛?”

  “哈哈哈哈。”

  赵二端起酒杯饮了一杯,然后长出一口气道:“我观唐公,英雄也,而我兄与营中兄弟结义社,不过是互为援引尔,实不相瞒,今日与四郎相见,乃是我兄长有话请四郎转呈唐公。”

  李四本以为这不过是一顿普通的老友小聚,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也就算了。

  却没想到变成了坦白局。这赵家兄弟玩的是什么套路啊?

  “若是赵将军有话,我必当面呈大人当面。”

  赵二点点头,然后郑重道:“我兄长云:‘愿与唐公,共襄大业’。”

第43章 长安

  “赵二哥,你喝醉了。”

  李元徽沉默半晌后,才微笑说道。

  赵二则神色清明的笑了笑,也不在强调什么反而是顺着对方的话道:“确实是有些不胜酒力,醉了醉了,戏言,戏言尔.”

  “来,赵二哥,你我在喝一杯,就恭祝这大燕,国祚绵长,圣人万寿无疆”

  “四郎说的话,恭祝大燕,国祚绵长,圣人,万寿无疆哈哈哈”

  下船的时候,李元徽拒绝了赵二留他在船上休息的建议,毕竟主帅还是要在营中的。赵二不勉强,不过却非要送他四个少女,并悄悄的道:“四郎你猜,这四个人我花了多少买下的就八斗米啊.”

  李元徽婉拒道:“二哥,这好意我只能心领了,不过我这还要回营中,这带女子入营,不合适.”

  赵二一拍脑袋道:“瞧我这记性,四郎放心,这几个人,我会托人调教一番送到洛阳府上,等到伱大婚之时,另有厚礼奉上,只不过到时候为兄在估计是不能亲临,喝四郎你一杯喜酒了”

  李四道:“那我就等二哥建功立业,等回了洛阳咱们再相聚。”

  赵二有说有笑的送李四下了船,两人也约好下次见面再聚云云。

  只是分开之后,原本的笑脸慢慢冷了下来。

  刚才的话,半真半假,他兄长的确要赵二接触一下李元徽,借此以跟唐公李源结交。

  而赵二自己则是想要试探一番。

  他还记得兄长对他说过,唐公有英雄之气,胸怀广阔,如今天下已经有乱象,若唐公出镇一方,必阴结豪杰,招纳亡命,或可成事。可与之交好,以待将来。

  今日李元徽的表现,实际上是非常的圆滑,简直滑不留手,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口实。

  而赵二这里差不多已经是“推心置腹”了。

  李元徽在回去之后,躺在营帐之中,也在回溯今日与赵二的谈话。

  他一开始其实真不相信赵大会看好老爹。

  毕竟赵大自己都是跟二哥并列的人,虽然有些水分。但若是做个帝王排序,也是差不多能进前十的。

  而老爹在后世的风评,太差了。被后人一顿讥讽靠儿子打天下,搞权力制衡还玩崩了。

  但其实仔细想想,高祖其实没那么差,权谋水平也是有的。

  就现在而言,李源名声人望还真都是非常不错的,而赵翊虽然是军中大将,却没有什么根基,赵家比起陇西李氏而言更不在一个层次。

  难道是现在赵大还没成龙的野心?所以更看好老爹能上位?

  这个真的有可能。毕竟赵大在历史上能够黄袍加身其实偶然性很大,托了郭荣早死的福了。

  没错,是郭荣。

  不是柴荣。他是郭威的嗣子,很早就当做养子,当了皇帝前后一直都是郭荣。

  也就宋朝那帮文人修史书不要脸到把人姓都给改了,玩的真脏。

  话说回来,郭荣要没死那么早,老赵家能不能出头真难说。

  所以现在赵大看好李源,想要提前下一注,也是有可能的。但两家本来来往不算多,突然写封信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反倒是两个小辈的一起吃顿饭,通过这样的渠道来传递一些心意,就不会有什么风险。

  毕竟大燕虽然遍地狼烟了,但皇帝手里还有百万大军,且在百官之中尚有威望。

  所以有些事,当然是越隐蔽越好。

  李元徽想了想,这事还是回去之后跟老爹提一嘴。

  老爹可不是郭荣,身体好得很,一把年纪都能库库的造人再说家里还有个天花板呢,怕个毛啊。

  想要借李唐的鸡下赵宋的蛋,也得有那个本事。

  不过话说回来,对赵家兄弟,还是得打好关系,万一有个万一,老赵家得了天命,还得有个退路,能安稳做个富家翁也好。

  在浚仪又待了几日,跟赵二每天联络感情,喝喝小酒看看歌舞,只是双方十分默契的没在提那些敏感话题。

  船队来了之后,李元徽所部连人带马都上了船,也跟赵二做了个别,随军回返。

  大军回师的速度,就没有出师时候的急切了,但还是在十二月初赶回了东都洛阳。

  不过大军没在洛阳停下,而是直接去往长安。

  因为皇帝在长安,而且骁果军将士多为关中人,肯定是都想回家过年的。

  李元徽这里,李家人也都不在洛阳了,老爹带着家里人随驾也去了长安,等年后他的婚事办完,估计就要去前往并州上任了。

  一路过崤函道,紧赶慢赶,也终于是在腊月二十七赶到了长安。

  来自原主对长安的记忆很少,都是极其模糊的,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西市的冰糖葫芦了。

  从过了潼关开始,李元徽才真正感觉得到,古代背景下关中的重要性。真不愧是形胜之地。

  而长安,更是在慕容英营建东都之前,天下第一雄城。

  大燕是在统一全国后,在汉魏长安城之外,另寻新址重建了新长安。

  城平面为横长矩形,开十三座城门,城内干道纵横各三条,称“六街”。

  城内中轴线北端建宫城芦慧歼,宫城前建中央官署专用的皇城。在中轴线上有一条长十六里,宽五十丈米的主街,经外城、皇城,直抵宫城正门,北指宫中主殿,气势之壮,前所未有。

  主街左右用纵横街道分全城为一百零八坊和两市。城市之规陪冲整,街道之方正宽阔,宫殿、官署之集中,功能分区之明确,均超过此前的历代都城。

  而长安的设计图,早在魏宣帝曹髦时期就已经画好了,还是按照魏宣大帝亲自参与规划的。

  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这份设计图一直没有能够实施。

  毕竟曹魏的根基在洛阳,而关中因为汉末大战早已经凋敝,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国都去建设了。

  所以这份图,一直束之高阁,直到大燕太祖入主中原之后,见到这张图,就下定决心要把设计的如此规整的长安建造出来。

  而经过两百年的休养生息,以及魏宣帝留下的“广植树木以固水土”的策略,让关中的元气终于是恢复了很多。

  在加上丝路贯通,大量的胡商也带来了海量的财富,实际上长安的繁荣并不比洛阳差多少。

  只是因为最近几年天子常在洛阳,并且把百官都带去了洛阳,以至于长安显得冷清了些。

  不过现在随着天子回銮,这个年节的长安又重回旧日之喧嚣。

  已经见过洛阳繁华的刘玄机这次没跟个土包子似的来一句大丈夫当居此,只是让说了句让李四回味很久的话。

  “这长安,是三百年前大汉的长安吗?”

第44章 见微知著

  李元徽听着刘玄机的话,脑海之中想到一个词,叫血脉觉醒。

  “刘兄,你可是汉室后裔?”

  刘玄机很罕见的一本正经道没提什么刘玄德:“我们家几代人世居涿郡,不过是我曾祖在前魏时候从青州戍边过去的,听老一辈人说祖上是城阳景王,我没读过史书,却不知道城阳景王是谁?”

  李元徽道:“城阳景王刘章,是汉高帝之孙,齐悼惠王刘肥之子,本为朱虚侯,勇猛刚烈,在诛杀诸吕时立下大功,后被封为城阳王。”

首节 上一节 29/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