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7节

  首先,知己知彼,得先搞清楚这瓦岗军的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支瓦岗军,跟他记忆里那支瓦岗军,有很多的人物重合了。

  比如,首领翟让,其兄翟弘,不过他的侄子不叫翟摩侯,叫翟兴,他还有个儿子翟思训,战报上说这个翟思训非常勇猛,每战先登,是个“悍贼”。

  此外瓦岗军还有一些知名人物也在能见到,徐懋功,单雄信,程知节

  历史虽然被影响了,但总有些人还是能见到他们的本来名姓,如杨素,还有上面这些人。

  瓦岗这伙人几乎就是历史上那支原班人马。

  有句话叫: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以前听书的时候,还是很喜欢大隋唐的,后来还有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隋唐演义》。

  所以他对那些瓦岗英雄还是很有好感的。什么山东小孟常秦叔宝,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贾家楼四十六友。什么寒面银枪俏罗成,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程咬金,飞石打鸟力拔牛角的罗士信.

  但时也命也,现在自己要跟随这大燕版“靠山王杨林”卫王慕容定去讨伐这些义军了。

  只能说造化弄人,他现在倒是很好奇,千百年后,自己会以何种面貌,呈现在小说、影视剧之中?

  燕唐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李元徽?这个就算了,别是吊毛齐王在玄武门让人干掉就行

  睢阳城下,数万瓦岗军将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并且已经开始蚁附攻城。

  城上的守军则在拼死抵御。

  这让本就不善攻城的瓦岗军陷入苦战,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同时也让瓦岗军的首领翟让怀疑自己在兄长和侄子撺弄下攻打睢阳的决策是否正确。

  翟让,本为东郡法曹,因为平素急公好义,放走了罪犯而被下狱,还被判死刑。

  或许是善恶有报,他因为放走无辜罪犯而被下狱,而自己也在下狱后被人放出。

  放他活命的狱吏黄君汉对他说:“天下大势已经很清楚了,向您这样的人,难道还要在监狱之中等死吗?”

  翟让道:“我就像是圈里的猪,现在死活都由不得自己,全在您的手里。”

  于是黄君汉打开他的枷锁,放他逃走。

  翟让也是讲究人,还担心问道:“蒙您搭救,可我走了,您怎么办?”

  黄君汉斥责道:“这是什么话,我是看你气度不凡,必定是做大事的人,将来可以解救百姓于危难,才不顾安危放你离去,何必像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快去做大事吧!”

  于是翟让与黄君汉分别之后,从东郡跑回老家,与兄长翟弘,以及同乡豪强徐懋功,单雄信等举起反燕义旗,上了瓦岗寨,沿着运河劫掠。

  徐懋功对翟让献计道:“此地是我们的乡土,不能在这附近劫略,梁宋之郡,地管运河,多商旅官船,若能截取,足以自用。”

  于是乎,从天盛九年开始,瓦岗贼就围绕这运河干起了无本生意,劫掠商船和官船。

  势力极速壮大,到了杨巡起事之时,已经拥众数万人。

  如今更是连续攻克数个县城,并围困了梁郡治所睢阳,在已经掀起反燕旗号的各部之中,算是声势最大的之一了。

  而一旦睢阳失守,大燕朝廷的运河就要断绝,来自江淮的漕粮、赋税、盐就没法在运到洛阳。

  所以慕容英直接打出了手里最大的牌,直接让王叔慕容定这位目前堪称大燕定海神针的国之柱石负责剿灭瓦岗军。

  四十多岁的翟让相貌堂堂,留着整齐干练的短须,目光如炬,看着在不断攀爬城墙的义军战士心中颇有些不忍。

  他本是因为私放无罪之人而被下狱,掀起义旗之后也是为了对抗朝廷暴政,但要说统兵经验,还不如李四来得多。

  “翟公。”

  翟让回头看了看,是同郡勇士徐懋功,名世绩,素有韬略只有十八岁,是韦城豪强徐盖之子,若是没有徐氏父子的鼎力支持,瓦岗军的不可能发展的如此迅速。

  “懋功,所谓何来?”

  “朝廷发兵了,是卫王慕容定那老贼率军前来,半个月就能赶到梁郡。我们要早做准备。”

  翟让点了点头,然后问计道:“懋功有何良策?”

  徐懋功道:“慕容定率大军前来,少说也有十万众,都是燕军精锐,我军成军日短,军械不齐,根本无法跟朝廷大军抗衡,不可以力拒之,只能避其锋芒,可退往济阴,山阳一带,或可退守瓦岗,燕军虽众,但每日消耗巨大,不能旷日持久,等燕军退却,我等可再度出兵截断运河,攻略地方”

  徐懋功的计策很简单,就是不要跟燕军正面作战,保存实力,将战线拉长,伺机寻找作战机会。

  这也比较符合瓦岗军的现状。几万流民组成的军队,对上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燕军,这些差距不是士气和意志就能填补的。

  这时候翟让身边的侄子翟兴道:“那我们攻下的荥阳、商丘、浚仪等地就全部放弃了?依我看不如分兵据守,与其周旋。”

  徐懋功道:“杨巡起事一月之间就作拥十万众,而燕廷大军回师不过数十日就兵败身死,大燕虽然人心尽失,但尚有百万大军在,战力强悍,不可力敌。且世家门阀,并未与其离心,我等不过数万之众,尚不及杨巡之势,如何与敌鏖战?”

  翟兴一向是不服徐懋功的,毕竟他比徐懋功要大好几岁,但叔父翟让却从来对姓徐的言听计从,很少听取自己的意见。

  有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姓徐的是有两下子,但好像就是习惯了,徐懋功提出计策的时候,他总想唱两句反调。

  但这次他是觉得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就要放弃吗?都已经造反了当然要跟朝廷干一仗,如果打不过在逃嘛,以前也是这么干的。

  而这次翟让难得没有立即同意徐懋功的建议,“我再想想。”

  徐懋功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告辞离开。

  出了军帐不远,与他同行的好友单雄信道:“我观翟公,并非是有大志向的明主,我们跟随他,真的能够建立功业吗?”

  单雄信是济阴人,而并非是隋唐小说之中说是山西二贤庄,善用马槊,勇力过人,与徐懋功是生死之交,也正是因为他的邀请才加入了瓦岗军。

  徐懋功摇头道:“我等为了反燕而与翟公起事,此大义也,如今反燕大业才刚开始,局势不明,燕军来征,不可背离,且先蛰伏静候良机,若有变局再图其他。”

第40章 打酱油

  慕容定所领大军之中,除了左右领军各三万余人外,就是五万余人的骁果军,实际上战兵的人数就达到了十一万。

  其中左右两军各有骑兵五千,而骁果军有骑兵两万,光是骑兵合计就有三万余。

  除了慕容定所直属的十万大军外,他还能调动兖、豫、徐三州的全部驻军。这兵力配置对于剿灭区区数万瓦岗军来说,相当于大炮打蚊子了。

  大军在十月十日出发从东都分批出发,左领军将军赵翊率本部为前军先行。

  慕容定领骁果军为中军,右领军将军慕容嗣宗帅本部为后军。

  李元徽所统率的五千人,全部都是骑军,其中还有六百人是重甲铁骑。全都来自幽州突骑,是皇帝下旨直接幽州镇戎军精选出来的,一人三马,人马俱甲。

  而得益于运河的强大运送能力,十万大军的军械、军粮都可以用漕运船运抵荥阳和梁郡战场,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这也让李元徽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为什么古代打仗大都沿着河进兵。

  十五日,前军已经出了虎牢关。

  十七日,抵达荥阳。

  此时,大将军慕容定的中军刚过虎牢关,赵翊率领作为前军的左领军在到达荥阳后的半日之后,就夺回了重镇荥阳。

  留守荥阳的瓦岗军虽然战力不佳,但赵翊的用兵也确实值得惊叹。

  十二日,慕容定率中军到达荥阳,并准备以荥阳为后军所在和粮草囤积之地。

  随后立即调兵遣将,自率大军逐城推进,收复被瓦岗军攻下的城池,并命左领军将军赵翊为主将,虎贲郎将段武臣和李沧为副将,率领骑兵一万骑只带数日干粮,奔袭包围睢阳的瓦岗军。

  李元徽所部五千骑,奉命前往颍川、陈郡一代,封堵瓦岗军西进之路,并且因为不放心他单独领兵,还让自己的参军蒋益作为副将跟李元徽一起行动。

  头一次作为主将,独立领军作战,李元徽即便已经有些经验,还是整天忙的汗流浃背。

  行军,立营,水源,饮食,哨探事无巨细都是亲自过问,虽然有些处置还显得有些稚嫩,但五千人的大军还是井井有条的到达了许昌。

  “我本以为李侯世家贵胄,不事庶务,今见李侯行军之法,才知英雄出少年,即使是我独立领军,也不能比李侯做的更好了。”

  骑在马上遥遥望见许昌以后,蒋益非常佩服的对李元徽说道。

  松了一口气的李元徽此时心下大定,到了许昌,有城墙可以依凭,就不用担心夜袭,埋伏等突发状况。

  心态放松很多的李元徽也笑着回到:“我在平杨巡之乱时,在高阳王幕府为记室,受庞镇西所教,得以掌握行军要诀,如今也算是派上了用场,好在有蒋参军在,一路提点,这才没什么差错。”

  “李侯客气了。”

  年少成名的武将,多为悍勇之辈,这种人蒋益见得不少。还都是出身高门,多是盛气凌人之辈。但一个还不满十五岁的武将,却能耐得住性子,能将军中庶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并且一路军纪严明,整齐有序,光看这一点已经超过很多军中将领了。

  大军赶到许昌,许昌县令郑世安望见大队骑兵掀起的烟尘,初时还以为是贼军犯境,后来好到这支兵马全都是骑军,且队列整齐有序,又望见旗号,这才知道是大燕官军来了。

  等到兵马赶到城下,李元徽将勘合和军令附上吊篮验证过后,郑世安才开门出城迎接。

  “不知李郎将当面,得罪之处万望海涵,实在是身负守土之责不敢懈怠。”

  郑世安出城之后,拱手致意。

  李元徽也清楚对方完全按照程序做事,因此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抱拳还礼道:“郑县尊不必多礼,我奉卫王之命前来许昌驻扎,防备瓦岗军逃窜,郑县尊也是勤于王事,何有冒犯之说?”

  李元徽率军进了城,接风宴上一叙出身,他与这个郑县令还是亲戚。

  郑世安出身荥阳郑氏,是李元徽长嫂的族兄,两人还是同辈。

  因此称呼也就变成了“郑兄”和“贤弟”。

  这就是世家门阀,盘根错结,一叙出身,就没有攀不上的关系。

  在了解许昌周边的地形地势之后,李元徽也就基本放心了。

  从许昌到睢阳之间,除了涡河和颍河,蔡河,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在这种地形作战,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燕军骑兵的机动优势和冲击力,自己只需要防止睢阳方向的瓦岗军西进颍川郡和陈郡,就算完成任务了。

  即便是瓦岗军主力过来,也能凭借骑兵优势拖住他们的逃窜步伐,从而给主力大军追击创造时间。

  而李元徽在到达许昌之后,每日除了照常安排骑兵轮番巡察许昌和陈郡之间广袤平原之外,基本上就没具体事物可做。

  于是他开始跟麾下的几个校尉拉拉交情。

  他这一营五千余人,分作七部,校尉分别是扶风人马保宗,扶风人郭孝恪,扶风人窦鉴,扶风人刘同,以及南阳人张君谟,长安人慕容保,以及幽州涿郡来的大老刘。

  七个校尉,四个是扶风的。

  这也是因为本来这些兵卒就大部分是来自关中的扶风郡,朝廷委任将校也是择其健者。

  虽然这些人有些抱团,但面对李元徽的军令,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毕竟这位可是未来的驸马都尉,陇西李氏的嫡子,前途不可限量。

  且这位上官年纪虽小,却不是那种下来镀金不通军务的草包。

  处事又公允,军纪严明,且能以身作则。跟这样的上官闹起来,被砍了也没人给你喊冤。

  在许昌和陈郡两地晃悠了将近一个月,整天就是跟老刘等几个不用出去跑外勤的校尉聊天,偶尔一起喝点小酒。

  这感情也就慢慢联络起来了。本来想着在许昌陈郡这一地带晃悠一两个月,那边仗就打的差不多了,一个协从之功估计就到手了。

  但现在的中原大地,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李四平静的摸鱼日子,还是被打破了。

  汝南郡有个叫周梦龙的人起义.不对,是造反了,短短数日之内就聚众数千人,在上蔡、平舆一代劫掠之后,向西往陈郡去了,扬言要与瓦岗汇合。

首节 上一节 27/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