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08节

  作为齐王府的臣下,他们自然是觉得与有荣焉。

  李元徽当即传令,右武卫将军临淮郡王李玄道,镇军府长史李百室留守淮南,留给他五个折冲府的兵力,其余各部将领全都随军出征。

  左武卫,右武卫,右威卫,齐王府护军,帐下亲军,背嵬军开始集结队伍。

  而实际上,李元徽这次所能指挥的军队包括六个卫,也就是十五万人的卫府军,加上洛阳周边以及各处的兵马,以及他自己的亲军,基本上又是奔着二十万人的规模去了。

  同时李元徽传令洛阳,命留守洛阳的左金吾卫大将军刘文惠为前军总管,令其率领洛阳驻扎的两卫先行出击,进驻黎阳,背靠黄河,使燕军不敢全力进攻邺城,从侧面为赵翊减轻压力。

  也为李元徽率军北上争取些时间,别主力还没到,仗打完了。

  寿春城内外,又开始进入到紧张的忙碌状态。众人原本还想着换了新治所,能够安生待几天,去没想到战事这么快就来了。

  朱德裕回到家中,抱着孩子的郭秀英一看到他摸着脑袋不好意思说话的样子,无奈的笑笑问道:“这是又要出征了?”

  朱德裕道:“嗯,皇帝陛下命齐王救援河北的赵刺史,咱跟郭兴都得去。之前齐王还说呢,今年大抵是能清闲些,青州的战事就今年也不打算大打.谁曾想长安的来了诏书,让齐王去洛阳统兵。”

  郭秀英也是见识不凡的聪慧女子,顺嘴就问道:“那这就是说长安有了变故?”

  朱德裕闻言愣了一下,然后道:“这到不清楚,咱就看到那信使跟齐王小声嘀咕了几句,具体说的啥,咱们在下面都没听见,倒是出了节堂李长史说应该是长安除了什么事,咱想着应该是跟秦王晋王有关吧.”

  郭秀英听了后,沉默了一会,然后道:“重八,齐王跟秦王晋王之间,兄弟情分如何?”

  朱德裕想了想道:“咱看是很好,不过这往后,可能就不好说了.”

  “那日后”

  “日后不论如何,咱也是受了齐王大恩的,齐王要做什么,咱自然是没二话的。”

  郭秀英点了点头,他能理解丈夫这番话的分量,若没有齐王李元徽,也就没有如今的左武卫将军、钟离县公朱德裕。

  只有皇觉寺的和尚如净。

  这富贵谁给你的?你得明白。

  不单是老朱自己,如今左右武卫和左威卫的将军、都督全都是李元徽提拔的。

  这些人有的是旧燕军官,有的是盗匪,有的是流寇,有的是地方豪强。

  只有少部分人是李氏亲族和关中豪族子弟。

  所以大唐齐王府势力虽然不为关中豪族看重,只有在中原两淮,齐王府的势力才能得以体现。

  六月中,大军陆续出发,沿着颍水涡水北上。

  李元徽在北上之前,还留下军令给徐州方面,让左威卫和徐州军在夺回琅琊之后,就地固守,不要继续进攻青州。

  因为不想两面开战,但被夺取的地方,还是要拿回来的。

  行军副总管,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行在汝阳跟李元徽汇合,这位李将军是老爹的心腹,出身赵郡李氏,因为犯罪到蜀中避难,后来加入老爹的幕府。起兵之初,还特意命他潜入长安观察情况,具论机变,无所不中。

  跟李元徽也共过事,当初长安惊变,李源就是命他作为副手,跟李元徽一起率领大军在后缓缓而行,伺机而动。

  “拜见齐王殿下。”李思行上了五楼大船的最上层的船舱,躬身一稽行礼道。

  李元徽急忙上前虚扶一把道:“大将军不必多礼。”

  李思行三十多岁的年纪,虽然作为大将军,但并没有武人的气势雄浑,反而是更像是个士人。

  而实际上他也的确是士族出身。

  两人见面以后,客套几句,李思行就问了李元徽的打算,毕竟他作为副手,总得知道主帅是个什么意思,才好出谋划策,提出意见。

  李元徽于是就命作为行军司马的李药师来说了下具体的部署。

  大概就是命刘文惠先行一步,据守黎阳,声援邺城,随后等大军到了,一起声援邺城.

  李思行听完有些意外,他还以为李元徽行事虽然稳妥,但这次毕竟关系几位殿下之间的一些微妙处境,居然不是全力进攻,解围邺城在乘势夺取冀州?

  甚至是都没打算真的跟刘玄机打,只是打算用军力威慑对方,从而减轻邺城的压力。

  平心而论,这个策略倒是对于目前局势的最优解。

  大唐刚刚见礼,作为立国以后的第一场大战,的确应该求稳。

  并且新朝初立,许多时间需要梳理,眼下虽然河北的刘玄机已经选择了继续扛着大燕的旗跟大唐磕下去,那就早晚要北伐收复河北的。

  但这需要时间进行准备。

  新改制的卫府军需要时间进行重新的编组架构,实际上关中军改的效率要比其江淮来说效率低下的多。

  因为摊子太大,需要照顾的方方面面事情也多,毕竟是豪门边地的关中。

  反而是江淮居然已经完成整体的整编,这也就代表李元徽四月末接到诏书之后,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同样证明了这位齐王殿下对手下军队的掌控,非常牢靠。

  而关中的军队,因为秦王晋王和陛下之间的矛盾,都两个月了,听说还在某些任命上较着劲呢。

  晋王虽然被禁足,还剥夺了原本让他作为行军总管支援河北的差事,但毕竟功绩和威望,在这摆着,再说了禁足也算是惩罚?

  那都在大殿当着面跟陛下吵起来了,这不是亲儿子,估计坟头都长草了

  李思行这边回忆着前些时日长安的见闻,李元徽则问道:“不知道大将军作何想啊?”

  收回思绪,李思行拱手道:“殿下用兵谨慎周全,末将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置喙的,唯一的顾虑就是,若我军按兵不动,邺城方面会不会索性投靠刘玄机?”

  李元徽听了他的顾虑之后,也是仔细思量之后回到道:“赵翊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天下大势,如今我大唐兵强马壮,一统天下在即,投靠刘玄机?我想他不会如此不智。且大军坚壁不出,与刘玄机对峙,但可拍出骑兵,不断袭扰冀州甚至可以绕后断其粮道,以迫其分兵,或是退兵.总而言之,没必要为了赵翊跟刘玄机现在就展开决战”

  当然,我可不是怕他,没必要

  李元徽最后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第321章 汇报

  李元徽在六月底,才到达洛阳,此时刘文惠已经率两卫兵马五万人,渡河北上进驻黎阳,命右骁卫将军独孤俨将兵万人驻守朝歌。同时命左骁卫将军、广汉郡王李孝察率五千人驻扎在荡阴。

  荡阴城位于邺城和黎阳之间,只有不足百里的距离。

  三部兵马正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正对着邺城方向。

  此外,刘文惠还按照李元徽的命令,拍出轻骑多次袭扰邺城附近的燕军。

  一来是给邺城的赵大壮胆子,二来则是探听燕军的虚实。

  同时,姐夫柴荣也率军万余,驻扎在濮阳随时准备北上支援黎阳。

  燕军骑兵跟唐军骑兵在漳水以南卫河以北的平原上,展开了多次试探和交锋。

  结果是,唐军骑兵没占到便宜,双方勉强打成了五五的战损比。

  李元徽到了洛阳以后,就在洛阳的皇城之内,原来的尚书省建立了东道大行台所在。

  大行台所在也就成了整个大唐在陕县以东的行政权力核心和军事指挥机构。

  李元徽委任姐夫柴荣为行台尚书令,长史李百室为行台左仆射,李青莲为行台右仆射,一众幕僚全都得到了任用。

  柴荣的行台尚书令是象征性的,李青莲这个专精战略策画的是凑数的,基本上洛阳的政务压力全都在李百室身上,并且算是越阶提拔。

  有这个资历之后,李百室直接担任个太守、刺史都没有问题。

  而在大军陆续北上集结之后,李元徽仍旧是没有急着去河北,而邺城方面,除了最开始刘玄机发动大军攻城十余日之后,等到唐军陈兵黎阳、朝歌之后,北军也放弃了攻城,转而开始围城。

  赵大也尚有余力出城作战,屡次夜袭也取得了一些战果,烧毁了不少攻城器械。

  双方也就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燕军不敢全力进攻,给唐军可乘之机。但困城还是能够做到的。

  邺城是河北大城,城高墙厚,同时也意味着人口众多,加上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绝对不在少数。

  而刘玄机背后则是整个河北的资源,粮食不断的通过水运输送,供养将近二十万大军。

  所以一时半刻,双方就这么僵持住了,但这么耗下去,邺城的粮食可支撑不了多久,最多也就能支持半年。

  但半年的时间,可足够久了。所以他并没有急三火四的率军前往邺城,跟燕军一决胜负。

  而是让南来的部队在河内和洛阳一带修整。

  同时派遣司马李药师和齐王府护军尉迟恭,右武卫将军常雁衡前往前线,观察对手燕军的情况,相当于一个军事观摩团。

  李药师自然不必说了,而常雁衡虽然勇猛著称,但是他在战场上的洞察力和观察能力也是一流的,可不是普通的莽夫,那是能将兵十万横行天下的。至于尉迟恭就纯粹是保护李药师的,主要这位猛将在洛阳待得发霉了,自己请命去的。

  常李尉迟等人率领数十骑,几乎是一路摸到了漳水边上,一路上潜行,也碰到过小股的燕军斥候,却都不是这支精锐骑兵的对手。

  直到引得燕军骑兵大队出营,常李等人才率军疾驰而去,燕军骑兵在后紧追不舍,这时候进则先锋,入则殿后常雁衡又展现了一下自己的骁勇和神射。

  接连射杀十余骑兵之后,燕军骑兵就不敢追了。

  回到荡阴之后,李药师忍不住称赞道:“将军胆气过人,又有神射之技,真英雄也,难怪军中都称呼您为奇男子,果真是没有说错啊。”

  尉迟恭也饶有兴致的看着常雁衡,因为他也回忆起,颍川之战他奉娄居士之命救援普姑苏,被一箭射落盔缨,现在想起就是常雁衡的手笔。

  常雁衡闻言谦逊道:“李司马过誉了,那叫啥,雕虫小技罢了,颍川之战,我曾随秦王和齐王两位殿下陷阵,这两位殿下才是真正的例无虚发。”

  这时候尉迟恭却诧异道:“两位殿下之大名,自然是早以名震天下,秦王殿下常亲冒矢石,入阵若无人,骁勇果决,但自我随齐王以来,却甚少见其行猎,演射之事.”

  这时候李药师提醒道:“尉迟护军难道忘了齐王殿下因何名扬天下?殿下曾于万军之中,临阵射杀叛将杨熙,力挽狂澜,才有北邙之胜。”

  尉迟恭闻言立马抚额道:“嘿,我竟然忘了还有此等事,真是罪过罪过。”

  常雁衡笑道:“且不说邙山之战日久,去年颍川之战,殿下率我等骑军与段王大战,殿下上前观阵,有敌骑来袭,连发十余矢,皆有敌骑应弦落马,当时情景如今历历在目啊!”

  尉迟恭闻言道:“却不曾想,殿下还有如此本事”

  常雁衡道:“殿下乃是大将军,自然居中统摄,冲锋陷阵之事,自然交于我等,若是还要殿下冲锋陷阵,要我等何用?”

  尉迟恭也点点头,“确实如此。”

  闲谈几句之后,李靖说道正事:“这伪燕大军,行营和睦,军容严整,士气恢宏,却不可力敌,难怪齐王常说,刘玄机英雄也,让众将不可轻敌,果真非常人。”

  常雁衡也道:“北军常年与胡骑作战,骑射俱佳,甚是难缠,且多骑兵,难怪殿下要跟他们耗下去,此时交战,胜算确实不高啊”

  李药师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之前也筹谋过,或可以出骑兵,断其粮草,而后逼伪燕军退兵,现在看其骑兵之利,恐怕不能成行.”

  几人将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想,全都汇总在信上快马发出送去了洛阳。

  人在洛阳的李元徽见到书信之后,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随后拿给众人阅览。

  李思行道:“殿下所料不差,北军兵锋正胜,此时的确不可与之争锋,唯一所虑就是邺城粮草,不知道会坚持多久”

  李青莲道:“邺城之得失,其实与我大唐来说,并不紧要,不过赵刺史新附大唐,却不可不救,殿下不如传令与柴大将军,佯攻平原、清河,促使燕军分兵,以响应邺城的赵刺史。”

  李元徽听了之后,默然片刻才开口道:“可行,不过长安方面近日一来,一直下诏催促我进兵,陛下想必有些心急了,青莲你代我去趟长安,面见陛下,痛陈利害,将此间之军情,以及我军的准备,悉数面呈陛下。”

  李青莲闻言有些意外,随后立即领命道:“谨遵殿下之命。”

  长安方面对于这边的情况并不满意,李源还下诏让李元徽在战机合适的时候,进兵河北。

首节 上一节 208/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