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第115节

“那是什么?”

赵勉笑笑,道:“这是我家乡的一点特产茶叶,不算贵重,但喝了醒脑提神,还望黄公子不要嫌弃。”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好了,你先回去吧,咱有些话想跟咱大孙说说。”

“好!皇爷,黄公子,那我就先告辞了!”

赵勉说着站起身来,不动声色的将带来的盒子放到了一旁的案桌上。

赵勉走后,朱元璋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朱雄英,道:“大孙,看来这赵勉已经识得你的身份了。”

朱雄英笑道:“这人,还挺会钻营。”

朱元璋点了点头,意味深长的道:“看看,咱都还没有公布你的身份呢,就开始有人想要攀附了,以后你就知道了,这用人啊,可是一门大学问!”

“用好了,他能给你办事,一旦用岔了,他也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说着,朱元璋虎目看向朱雄英,“知道咱为什么要杀李善长和胡惟庸吗?”

朱雄英不假思索,回道:“因为李胡二人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李善长自己持身不正,醉心权术,培植亲信,把持朝政,自有取死之处。更是扶持胡惟庸为接班人,明目张胆操控胡惟庸掌控朝政,破坏科举的公平,官吏提拔的公正,他们该杀!”

“不错,大孙你说得不错!”

朱元璋笑了笑,道:“不过还有一点,大孙你没有说到。”

朱雄英一怔。

只听朱元璋继续道:“咱杀他们,除了消除党争隐患外,还要杀鸡儆猴,咱要他们怕咱,咱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咱的臣子,咱可以给他们恩惠,同样也可以收回来!”

“咱作为皇上,是天下的领路人,大臣是帮助皇上的大臣,但是皇上不是大臣的皇上,而是天下的皇上,是天下百姓的皇上!”

“所以,作为皇上,千万不能让这些大臣给蛊惑和牵制了,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就坚决去执行,咱不需要说服他们,咱只需要他们执行就行了!”

朱雄英郑重的点头:“孙儿受教了!”

老爷子说得不错,皇权就是皇权,不容任何人挑衅。

无论是什么年代,一旦出现权臣,就绝不会有什么好事。

朱元璋看着认真的朱雄英,心里高兴,臭小子,这股不骄不躁的劲,随咱。

他知道他大孙绝非一个守成之君。

从他对倭国以及倭寇的策略当中就可见一斑,攻击性极强,极具开拓精神,而且之前提出的种种策略,都是大胆至极,所以日后他大孙的登上宝座后,定然会面临臣子的阻挠。

所以,他要将他二十多年皇帝生涯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一交给他大孙。

朱元璋笑道:“咱呀估计还有一些时间,这段时间你就跟在咱的身旁,咱会好好教你,怎么去做一名皇帝!”

闻言,朱雄英心头一震,连忙点头:“孙儿聆听皇爷爷教诲!”

这话里的意思非常明显,在老爷子心中,已经将他当作皇储来培养了。

朱元璋看在眼里,心中非常的满意。

他对他大孙的期望,很高!

以前的太子朱标,生性仁慈宽厚,若他继位,将是一名守太平的仁君。

以前太子在的时候,杀人的事都由他来做。

为何?

因为他要让太子安心的成为一名仁君!

但是现在他大孙不一样。

他大孙像他!

他大孙不会是一个太平皇上,而且他也不希望他大孙是一个太平皇上。

所以,他对他大孙的期望,可不会是像故太子那样。

想到这里,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道:“走,随咱进宫,咱教你批阅奏疏!”

(本章完)

第89章 就按咱大孙说的办!

武英殿。

这里是洪武皇帝日常办公的场所。

此时已经入夜,这里一如既往的亮着灯。

房间内。

布局非常的简单,案台,几张椅子,旁边还有一张软塌。

案台上摆着满满当当的奏疏,一旁放着一只朱笔。

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奏折,上奏的文书称为奏疏和条陈,是用蜀锦或者杭缎等丝绢做底,然后把自己写的文书裱在上面。

朱元璋熟稔的走到案台前,对朱雄英道:“大孙,搬个椅子,到咱旁边看。”

此时屋里就只有爷孙两人,并没有宫人伺候,朱雄英搬了个椅子,坐到了朱元璋的龙椅边上。

第一次接近大明朝最高权力中心,朱雄英的心还是忍不住砰砰直跳。

大明朝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在这里汇总,由皇帝统一批阅,发出一道道指令,进而影响整个国家。

朱雄英捏住拳头,呼吸变得微微有些急促。

朱元璋瞥了一眼并不掩饰激动的朱雄英,心中很是满意。

他欣赏他大孙对权利的欲望。

这一点和朱标的淡泊不同,他记得有一次朱标还对他说,父皇,儿臣担心承担不起大业。

他听罢大为恼怒,狠狠的训斥了一番朱标。

因为他要大明江山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作为王者,就该有王者之气,不需要谦虚,不需要掩饰!

而如今,在他的面前,他的大孙毫不掩饰他的欲望,这如何不让他欣慰?

“来,替咱看看奏疏!”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嗯。”

朱雄英郑重的点头,而后把手伸向那堆得满满当当,而又整整齐齐的奏疏,从最上面取下一份来。

“吸——”

朱雄英轻轻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尔后缓缓打开奏疏。

这是他第一次直面国家政要大事,虽然以前和老爷爷都是侃侃而谈,指点江山,但那种感觉和真正参与其中完全不一样。

因为以前更像是普通民众喜欢谈论政治一样,不关他们的事,过过嘴瘾而已。

但是真正参与就不一样了,一言一行都会真正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运行,随便的几个朱批,就有可能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甚至一个地方。

自古权力诱人,自然有它诱人的地方。

打开奏疏,工整的字体映入眼帘。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人,写的字是真的好看,随便是个读书人,写的字就不会有差的。

跳过前面七七八八的东西,直接进入正文。

朱雄英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轻声念了出来。

“广州府知府余兆岳谨奏,奏报广州今载风调雨顺,百姓安乐,特奏进广州特产荔枝桔子等物……”

朱雄英看罢哑然。

他还当是什么重大政事,原来仅是献礼的奏折。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的表情,眉毛一挑,眼含笑意道:“说,怎么批阅。”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有些无奈道:“爷爷,这些荔枝桔子,您要么?”

朱元璋乜了一眼朱雄英,笑道:“现在,你就把你当做是皇帝,想怎么批就怎么批!”

来了,朱雄英闻言,心头猛地跳了几下。

但很快,朱雄英就镇定了下来,在朱元璋鼓励的目光下,拿起那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笔,蘸上朱砂,想了想,便在奏疏上写了起来。

“览,路途遥远,勿需送来。”

看朱雄英有模有样的样子,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这样可以吗?”

朱雄英回头看向笑眯眯盯着自己的朱元璋。

朱元璋笑着点头:“可以,很好,大孙,你这字,写得真好!”

“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斗大的字还不认识一箩筐呢,后来有次小明王给咱降旨,咱发现小明王的字也挺好看,咱就想着,什么时候咱朱元璋也能写成那样,于是咱就像李善长学,李善长说,咱以后不仅要在黄册上写字,还要写上九尺巨碑,立于泰山之巅,光照万古千秋!”

朱雄英笑道:“爷爷,您做到了!”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道:“大孙,咱对你的期望,也是一样的。”

“嗯。”

朱雄英点了点头。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好了不说这些了,继续看。”

朱雄英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熟练多了,拿起一份奏疏,摊开便看。

“福建布政使孙成文谨奏,奏呈晴雨录并米粮价格,七月雨量充沛并各河道安润无生发蝗蝻,粮价平稳……”

这是一份地方奏报天气和粮食价格的奏疏。

这回,朱雄英也不用请示朱元璋了,直接朱笔一提,便在奏疏上写下一个览字。

朱元璋半躺在椅子上,笑而不语。

接下来,朱雄英又陆陆续续的看了好几份奏疏。

不过都没有什么大事。

大都是奏报地方日常情况的,还有些甚至汇报地方趣闻的,譬如有个奏疏里说,普陀山的法雨寺住持圆寂,还有个叫郭小四的文人前段时间也死了。

还有更甚的,河南开封府知府奏报,他们开封有个妇人拾金不昧。

什么抓贼的,破案的,当街卖孝帽的,孕妇流产的……

首节 上一节 115/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刚一统就加入五军之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