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52节

  “兴霸兄,我帐下大部分都是賨人,翻山越岭不在话下,就算翻山越岭的同时身披铁甲,手持长兵,负重而行,也算不上什么难处,此行就由我去安上县支援子初兄。”

  “僰道县乃是重地,大军钱粮都囤积在这里,兴霸兄可据守僰道县,防止有其他的异变。”

  虽然沈弥对娄发这位至交好友有着十足的信心,认为娄发手下一千人足以对付三千叟夷,但总归还是要领军前往安上县去援助一下,有什么意外情况,也可以进行补救。

  后面等成都的大军在僰道县集合,进入越嶲郡征讨夷王高明,在旄牛道不通的情况下,路途上必须经过安上县,因此安上县轻易不容有失。

  听到沈弥的话,甘宁点了点头,僰道县到安上县道路崎岖,需要时不时翻山越岭前行,如果由他领军前往的话,估计需要耗费些时间。

  但沈弥就不一样了,半个賨人出身的沈弥在賨人中的号召力非常高,因此沈弥在巴郡做渠帅的时候帐下大半就是賨人,刘璋征讨巴郡一战,受荆州别驾刘阖利诱而来的賨人部落,战争中这些部落的首领和中层大半被杀,余下了一千多賨人,被刘璋调配到了沈弥帐下,补全了沈弥这个校尉应有的部曲数目。

  在这个安上县娄发遇敌需要支援的时候,部曲大多是賨人的沈弥,他的作用就显露出来了,賨人大多居住在山中,上山下山一天少说也有个五六次,对于賨人来说山林就是他们的家,賨人踏足山道,就如同汉儿走在秦直道一样迅捷,让沈弥领兵去救援安上县,可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文渊兄所言甚是。”在沈弥能比他更快到达安上县的情况下,甘宁认可了沈弥下的决策,并嘱托了沈弥一句。

  “那就交由文渊兄前往安上县援助,从僰道至安上的道路崎岖,山道狭窄,还请文渊兄小心行事,行军途中多多派遣斥候探路,切莫中了叟夷的埋伏,万万不可有失。”

  沈弥一脸自信,笑着对甘宁说道:“兴霸兄放心便是,若是在山林之间进行两军对敌,天下没有人是我的敌手。”

  “区区南中叟夷,就算有些血勇,如何比得上战场上前歌后舞的賨人,”

  “文渊兄的本事某自是知晓的。”对于沈弥部曲在山林间的战力,甘宁是认可的,而后他问起了一个问题。

  “文渊兄欲带多少人前往安上县,需要从我帐下调拨一些过去吗?”

  沈弥摆了摆手,表示不用:“我只于我部帐下挑选八百精卒即可,人数太多,山林之间,容易前后脱节,缓急之间不得相救。”

  “另外安上县军情如火,精卒的话走的快,到的早,也可以早些襄助子初兄一二。”

  “况且有此八百精卒,足以抵叟夷八千,何须大众前往。”他的话里流露出对自家部曲战斗力的无比自信。

  ——

  汉中。

  功曹阎圃正在将成都卢氏的书信念给张鲁听。

  “日夜思念吾儿,期盼早归成都,母子团聚。”

  卢氏的这封书信,言辞切切,透露着对张鲁这位儿子的思念之情,同时暗里希望张鲁顾忌一下她这位在成都的老母和他的幼弟,行事不要太过肆意,不然会害了她这位老母和他幼弟的性命。

  另外卢氏苦苦哀求,希望张鲁改邪归正,放弃割据汉中的想法,前往成都做一富家翁。

  此外还说益州牧刘璋为人宽宏,巴郡反叛的大族都没有诛三族,只诛杀了一些重要的人,刘璋必不会计较张鲁这次攻杀庞乐、李异的悖逆之举,让张鲁放心前往成都。

  “念完了。”见功曹阎圃的念诵停了下来,张鲁淡然的问上了一句。

  “禀师君,念完了。”阎圃恭敬的回道,而后双手捧着书信递给张鲁。

  对于自家老母的书信,张鲁单手接过,看都没有去细看,手轻轻一摆,将书信扔到了案几上,态度间失了些对自家老母的恭敬。

  功曹阎圃低着头,对于张鲁的这种略微不孝的态度,一向直言劝谏张鲁过失的他没有开口说出一句话,张鲁对卢氏的态度问题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

  对于卢氏这位老母,是他的师君张鲁身上的逆鳞,和张鲁一起到汉中驻守的别部司马张修为什么会被张鲁攻杀,这其中就和卢氏有关系。

  张修作为五斗米教的开创者,拥有师君的身份,而加入五斗米教的张鲁,在五斗米教担着治头大祭酒的重要职位,信仰相同的两人关系极为友好。

  但在一次酒宴中,张修喝得有点多,口不择言,将一桩众所周知的事情挑到明面上来了,那就是张鲁这个督义司马官职的由来。

  张修对着张鲁打趣道:‘大祭酒,别人得官都是钱买,你得官就不一样了,你是卖母求官,独树一帜啊!’

  这里张修在取笑张鲁靠着老母卢氏给刘焉当外室,拿到了督义司马一职。

  张鲁闻言没有什么面色变动,反而附和着笑了两句,但当时在座的阎圃却是内心叹了一口气,不同于大醉的张修,他没有喝多少酒,张鲁第一时间的面色他是看到了,简直是一头饥虎,欲择人而噬,但张鲁隐藏的很好,片刻就又是恢复言笑晏晏的状态。

  后面张鲁果然找到他密谋,要他出谋划策去除掉张修,他当时给出了一条计策,趁着张修和张鲁还是情好日密,两人没有什么嫌隙的时候,让张鲁邀请张修到府上做客,并多番劝酒,在张修大醉的时候,了结了张修。

  张鲁听从了他的计策,成功除掉张修,吞并了张修的部曲,窃据五斗米教师君之位。

  “哼,依我看,这封书信八成是刘璋小儿胁迫我母亲写的。”张鲁最终还是拿起卢氏的书信看了起来,虽然对自家老母委身成为刘焉外室的事不耻,但卢氏毕竟是自己的亲生老母,骨肉之情还是有的。

第92章 阎圃画策

  “师君所言甚是,此信必是刘璋胁迫尊夫人写下的。”阎圃附和了一声,然后皱起眉头,思虑了片刻后对张鲁说道。

  “这次师君攻杀庞乐、李异,成都方面没有什么动静,只是发来了尊夫人的劝诫信,看来成都方面是想拖延一段时间,暂时还不想和师君发生冲突。”

  “再结合之前探子传来的南中叟夷叛乱的消息,刘璋应该是想先平定南中叟夷,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师君。”

  “嗯。”张鲁点头表示同意,阎圃的话十分在理,他攻杀庞乐、李异,如此的悖逆之举,就算有申诉的文书发到成都,成都方面也该是雷霆大怒才对,但现在成都毫无动静,只是让自家老母发来书信劝说,说明成都是想拖延时日。

  “以功曹之意,现下该当如何。”

  “刘璋既然是想拖延时日,和汉中暂时平息干戈,师君自然是不能如刘璋的意。”阎圃先定下了一个主旨:“我等可趁此良机,做一些准备。”

  而后这位智谋甚远的功曹继续说道:“汉中一地,户不过七八万,就算这两年关中李榷、郭汜造逆,凉州又是羌乱连连,有不少关中、凉州之人逃难到汉中,但大多数人没有在汉中停留,而是南下去了富庶的蜀郡求生。”

  “现今我们既然已经和刘璋撕破了脸,就不能再让这些关中、凉州的流民南下,给刘璋补充兵员,而是要断绝阳平关的谷道,让这些人留在汉中,收揽这些人当做部曲。”

  “自当如此,汉中虽不比富庶的蜀郡,但这些年没有经过大的兵灾,养活一些流民的余粮还是有的,我即刻发令,用粮食招诱这些流民入军。”张鲁先是认同了一声,接着顺着阎圃的话,发出了一道命令。

  等张鲁说完,眉头紧锁、脸色凝重的阎圃续而说道:“只是就算留下了这些流民,汉中的户口也比不上刘璋所掌蜀郡、广汉、巴郡等人口大郡,我等以一郡之地对阵一州之地,实为不易。”

  听到这话的张鲁点头同意,他的面色和阎圃一样凝重了起来,整个益州户口最多,士民最盛的地方莫过于蜀郡了,单凭蜀郡一地,户口就超过了他治下的汉中,更不必说刘璋还手握广汉、巴郡、梓潼这些户口大郡。

  “我等士众不如刘璋治下士众,当据险而守,不与之堂堂正正对敌。”针对敌强我弱的局面,阎圃给出了对应之策。

  “汉中之地,险塞莫过于阳平关,且成都军来,不拿下阳平关,就进不了汉中,失阳平关,则汉中不保,师君当遣人修缮阳平关城防,并令精兵守之,关内多多囤积辎重粮草,做长远之计。”

  “待日后成都军来,不必出战,坚守即可,等到成都军攻城日久,人马疲惫之时,我等再伺机攻之,可得完胜。”

  “金玉良言。”张鲁赞了一句,对于阎圃的计策,他自无不可。

  阎圃续而说出了最后的打算:“此外,师君帐下部曲,多有巴郡出身的人,更有杜濩、朴胡、袁约等巴夷,如今局面,刘璋想让师君安安分分,师君可令手下前往巴郡招诱賨夷起事,扰动一方,不使刘璋如意。”

  对于师君张鲁手下的部曲成分,阎圃知道的非常详细,除了张鲁本家和同乡的人,另外就是张鲁杀死张修后,所吞并的张修手下部曲,张修此前在巴郡传道,收得巴郡人心甚多,部曲大半也都是巴郡人,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利用起来这一层关系。

  “善。”张鲁抚掌赞道:“功曹之言,皆是良言,我当从之。”

  对于刘璋想先平定南中,然后掉过头来对付他,当前想让他安安分分的想法,张鲁嗤之以鼻,如今两家反目成仇,当然是有什么手段,使什么手段,刘璋想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对着干,如此方可成事。

  ——

  “季休,请。”

  “明公,请。”

  ‘果然是青年才俊。’刘璋打量了下面前的杨洪,身高八尺,容貌壮伟的杨洪,在他这位益州牧面前,亦是不露一丝怯色,端的好胆气。

  像之前陷害彭羕的蜀郡太守府的书佐李明,被他瞥了一眼,就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口舌麻痹,说不出一句话,一对比,杨洪这位青年自是不一般。

  “明公前番平定巴郡祸乱,如今席不暇暖,又南下征讨叟夷,益州百姓得明公为益州牧,实乃一件幸事。”杨洪举杯向着刘璋致敬道。

  刘璋照例推辞了一句:“璋身为益州牧,为百姓父母,这些事不过是分内之事罢了。”

  接着两人对饮下一杯,各自展露饮尽的杯底。

  该说正事了,刘璋指着张裔,开口向杨洪询问道:“听君嗣言,季休曾历任诸郡,又曾游历南中之地,对南中地理人情极为熟悉。”

  “我初来乍到,对南中有些不熟悉的地方,还请季休言之,为我解惑一二。”

  听到这话的杨洪放下酒杯,对于张裔在刘璋面前夸耀他,他先是朝着张裔这位少时好友点头致意,而后摆正面色,朝着刘璋说道:“君嗣所言,过于谬赞洪了,不过洪对南中的确了解一二,今且为明公言之。”

  杨洪心情有些激动,这次他出牛酒犒军,一方面是因为刘璋亲往南中平叟夷,让犍为大族出身的他对这位新任益州牧颇有好感。

  另一方面他则是夹杂了部分私心,刘璋招揽巴蜀士人进入州牧府,而不是如同刘焉一般摒弃巴蜀士人,这让他有些希冀,他想趁着这次犒军面见刘璋的时候,展露自身才华,进而攀龙附凤,光大犍为杨氏。

  这次觐见刘璋,让他惊喜的是,张裔这位少时好友竟是在州牧府任事,而且张裔为了他提前做了一番铺垫,再加上他这次觐见刘璋前,已经想好了一番关于南中地理人情的应答之词,如此拿到刘璋这位益州牧的青睐想来是十拿九稳。

  接下来就看他怎么发挥了。

第93章 解说家杨洪

  “南中之地,原来是夷越的居所,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巂唐等王国大抵有十多个。”

  杨洪对于南中的讲解,先从南中之地的历史讲起,以展露他对南中之地的熟悉。

  “这些夷越之人编发左衽,和我等汉人大相径庭,此辈也不开荒种地,而是随着牧畜迁徙,十数个夷越王国之间的实力差不多,也比不出个高低。”

  “周之季世,楚顷襄王派遣将军庄蹻率领军队逆着长江而上,夺取巴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区。”

  “一路打到益州郡滇池县,滇池方圆三百里,周围的平地肥沃富饶,方圆有几千里,庄蹻凭借军队的威势平定那里,并且将滇池纳入了楚国的疆土。”

  “这也是南中首次划归中国之土。”

  “到了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庄蹻打算返回楚国的时候,刚好秦国攻打并夺取楚国的巫郡、黔中郡,道路断绝不能通行。”

  “庄蹻只好留在滇池,并改变自己的服饰、顺从当地的习俗,成为滇人的王。”

  “其实这是楚国一贯的操作,吞并其地,不易其俗,立封君而统之,就算不是庄蹻,换做其他楚国人也会这样做。”

  上首的刘璋微微点头,楚国这个喊出‘我本蛮夷,不与中国之号谥!’的南方大国,偏偏是最像周王朝的,将周王朝的分封制贯彻到底。

  有楚一代,不断的在南方攻城陷地,并不断分封,给予吞并的小国极大的自治权,和中原地区各个大国进行图强变法,集中权利的政策格格不入。

  “至孝武皇帝时,派遣唐蒙一方面向夜郎侯厚赐财物,另一方面谕以仁德,得以在建元六年,以今川南部分区域,加上夜郎地区,设立了犍为郡,也就是洪的本郡。”

  说到这,杨洪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的家族就是当时来到犍为郡,在犍为郡繁衍生息至今,成为犍为数一数二的郡望大族。

  “孝武皇帝在南夷地区设郡置吏,对西夷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说:‘是时邛律之君闻南夷与汉通,得赏漏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邛人、律人的酋首渠帅贪于财货,主动向我大汉表示愿意象南夷那样设置郡吏。”

  “当时孝武皇帝派遣司马相如深入南中,晓喻叟夷,依仗汉家威德,当时许多叟夷渠帅皆愿归附我大汉,做我大汉的内臣,西夷邛、律一一为置一都尉,十余县,皆属蜀地。”

  ‘汉家威德。’对于大汉帝国,刘璋有一种由衷的欣赏,如果把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比作不同年纪的人,大汉应该是一名少年,青春洋溢,明媚无比,肆意昂扬,朝气蓬勃。

  这名少年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北方是匈奴之地,南方是南越之国,河西走廊,辽东的汉四郡,南中之地等等,这些地方对他来说都是混沌之地,看上去就在身边,但他并不是很了解。

  对于这种情况,大汉这名少年,带着一丝少年独有的好奇心,去查看,去摸索,去熟悉这些陌生的地方,并不断的朝着这些地方伸出手去,想知道自身的边界在哪里。

  于是有了河西走廊,有了辽东汉四郡,有了南越之君,俯首系颈,有了饮马瀚海、封狼居胥,有了永垂于世的煌煌大汉。

  ——

  安上县。

  ‘真是毫无章法。’娄发看着面前一波波向着他所立军阵冲来的叟夷,轻蔑的吐槽了一句。

  这群叟夷没有列阵,没有配合,只凭一丝血勇在不断的冲击他的军阵,全然不知兵法有云:‘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在他列阵而战的情况下,散兵之勇的叟夷无济于事,只能不断的被他手下部曲收割。

  娄发觉得自家还是太高看这群叟夷了,本来以为至少有些困难,没想到就这么轻易的挡住了,现下这场战斗的胜利天平正在向他倾斜。

首节 上一节 5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